学术投稿

中西结合护理干预锁定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45例

张亦磊

关键词:中西结合, 护理, 锁定钢板, 胫骨平台骨折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结合护理干预措施对锁定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9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90例患者临床均给予锁定钢板治疗。按照临床护理方法不同,将90例患者分为常规组和护理组,常规组45例给予锁定钢板围手术期常规护理,护理组45例给予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评分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护理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且护理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常规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驥0.05)。结论对锁定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给予中西结合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临床意义重大,因此,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和应用。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无痰不作眩与无虚不作眩的联系与区别

    参考古代各医家对眩晕的认识与研究,并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纳,本文从导致眩晕的“痰”与“虚”两方面切入,分别根据其症状、舌脉特点探讨“无痰不作眩”的代表证型-痰浊内阻与“无虚不作眩”的代表证型气血亏虚、肾精不足的区别与联系。以使源自古代医家的无痰不作眩与无虚不作眩理论更好地指导现世的临床实践。

    作者:徐昉;康利高阁;吴双;刘晨;徐江雁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8例

    目的:观察和探讨中西医结合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19例。针对观察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方式,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中药治疗。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变化情况、心电图监测情况和硝酸甘油停减率。结果经对比分析得出,试验组患者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7%,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4.3%;试验组患者的心电图总有效率为78.9%,显著高于观察组患者的57.8%,且试验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优于观察组;试验组患者硝酸甘油停减率为78.9%,观察组停减率为57.9%;组间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驥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运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可取得确切疗效,具有广泛的运用价值。

    作者:陈斌花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胃炎证候要素分布规律及辨证分型研究

    目的:通过收集整理慢性胃炎的现代文献,探索辨证及证候分布规律,为中医证候的客观化与规范化研究奠定基础。方法设定检索策略,将符合标准的合格文献纳入,建立文献数据库,提取相关的证候要素,同时规范证名,运用统计软件SPSS对慢性胃炎的中医证型和证候要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慢性胃炎的常见证型为脾气虚弱、肺脾气虚、湿热内蕴、气阴两虚等;病位主要涉及脾、肝和胃;病性以湿、热、痰、气虚、阴虚为主。结论慢性胃炎的辨证诊断标准和相应的证候名称目前缺乏规范,成为学术交流和临床应用的瓶颈,“证候要素”的引入很有必要且为实现中医辨证的量化、客观化奠定基础。

    作者:王永治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医辨证论治30例

    目的:评价分析中医辨证论治疗法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自2009年7月至2011年7月在我院接受临床治疗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60例,以奇偶标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西医治疗,而治疗组患者则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理论进行中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从而对辨证论治的应用价值进行评析。结果两组患者均有效完成对照治疗,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70.0%,治疗组为93.3%,显著优于对照组, P驥0.05;且治疗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用药反应,安全性极高。结论中医辨证论治理论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能够有效保证治疗效果,并具有安全性、高效性的优点,值得大范围推广应用。

    作者:史柯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生药学教学中关于“主动学习”的思考和探索

    提高教学质量、促进主动学习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首要任务。本文基于生药学的特点,结合本校实际,对在生药学教学中如何促进“主动学习”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索,总结出重视首讲、生药标本与多媒体课件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加强第二课堂建设和网络课堂建设、加强互动及时沟通、完善考核机制等措施,以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高生药学教学效率。

    作者:贾献慧;唐文照;慈倩倩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逍遥丸合六味地黄丸治疗男性更年期抑郁症48例

    目的:探讨逍遥丸合六味地黄丸治疗男性更年期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心理科门诊男性更年期抑郁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两组,研究组(48例)应用逍遥丸合六味地黄丸治疗,对照组(42例)应用舍曲林和谷维素治疗,疗程8周。采用更年期综合征评分表(Kapperman)、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8周末两组Kapperman评分、 HAMD评分均出现下降,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驥0.01),两组间显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驦0.05),但研究组不良反应轻微,两组TE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驥0.01)。结论逍遥丸合六味地黄丸能有效治疗男性更年期抑郁症,且不良反应轻微,依从性高。

    作者:张大文;童容容;黄月花;谈国林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核消散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30例

    目的:观察核消散治疗腺样体肥大患儿的临床疗效与免疫动态变化。方法选取30例4~6岁腺样体肥大患儿,使用核消散治疗1个月,观察临床疗效与治疗前后的免疫学检查变化。结果30例患儿中25例取得了较为显著的临床疗效,且其免疫学检查指标均无较大程度的下降。结论核消散是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行之有效的方剂。

    作者:蒋锴;田美玲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天然抑菌剂用于中药饮片无硫贮存的现状

    随着中药产业的不断发展,社会及行业内部对中药饮片药效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药材贮存作为影响中药饮片药效的客观因素之一,其贮存方式也面临着考验。传统的硫熏贮存法对操作者的身体存在一定的危害,可能造成SO2残留,影响用药的安全性,由此天然抑菌剂作为新型的无硫贮存工具,逐渐得到了企业的重视。为提升中药饮片的贮存效果,本文以天然抑菌剂用于中药饮片无硫贮存的现状为基础,对其研究进展进行分析。

    作者:伍敏生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治疗儿科呼吸道感染38例

    目的:观察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小儿呼吸道感染患者75例,其中对照组37例,采用常规抗炎、抗病毒治疗。观察组3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治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有效率78.38%。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甄兴刚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案例教学法在神经康复治疗学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分析案例教学法在神经康复治疗学教学中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将我校2012年9月至2013年7月学习神经康复治疗学的80名学生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采取传统常规教学方法的对照组,另一组采取案例教学法。将两组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考试成绩作为教学效果的评定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案例教学组的学生学习兴趣更高(90%),考试成绩也更好(87.51±6.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驥0.05)。结论采用案例教学方法对神经康复治疗学教学具有良好的效果,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学习成绩,值得在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牛陵川;王愉乐;虞乐华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续断接骨汤治疗四肢骨折48例

    目的:分析四肢骨折采用续断接骨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数字分组法将我院收治的96例四肢骨折患者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治疗组采用续断接骨汤,对照组采用七厘片,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肿胀消失时间及骨痂评分明显少于对照组(P驥0.05),治疗组愈合有效率为95.8%,对照组有效率为83.3%,差异显著(P驥0.05)。结论续断接骨汤治疗四肢骨折具有较高的临床效果,可加快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临床效果好,值得在四肢骨折愈合中使用。

    作者:高清婉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彭措热登先生治疗包虫病的经验

    彭措热登第六代阿池国塔医生传人于藏历水马1942年出生于康·德格阿池藏医世家,8岁跟随祖父学习藏文化基础知识,12岁至18岁期间系统学习和背诵藏医经典巨著《四部医典》。分别拜祖父第五代阿池国塔嘎玛多旦、热嬢曲达、当琼罗确等藏医学者为师,学习藏医理论及秘方传承工作。1984年至1998年期间成立白玉县藏医院并担任该院院长。1998年返回家乡成立阿池国塔藏医院(私立医院),逐步形成承担传承、教学、创新研究为一体化的藏医人才培养基地。在50多年的临床经验工作当中善于思考与研究疑难杂症,在运用藏医学治疗包虫病方面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

    作者:东知项杰;王多吉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调肝熄风汤治疗肝风痰扰型小儿抽动障碍60例

    目的:探讨调肝熄风汤配合针刺治疗肝风痰扰型抽动障碍(ID)儿童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临床诊断为肝风痰扰型的60例患儿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联合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硫必利(泰必利)治疗。治疗前按照YGTSS评分规则,对各患儿进行评分。治疗开始后每周进行1次评分,连续治疗6周。取第一次评分和治疗6周后的评分,并对两次评分结果对比分析。结果针药结合组与药物治疗组治疗前后的运动及发声抽动的频率,数量有明显减少,复杂性明显降低,强度明显减弱(P驥0.01)。两组治疗前后YGTSS量表评分差值无统计学意义(P驦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小儿肝风痰扰型的抽动障碍有明显疗效,并且毒副作用更小。

    作者:郭足森;童文婷;刘真;杜永伟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益气养血补益肝肾法治疗早期脊柱骨关节痛50例

    目的:探讨早期脊柱、骨关节痛的治疗方法。方法将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予以活血化瘀、祛风湿止痛方药和益气养血、补益肝肾方药治疗,进行对比观察。结果益气养血、补益肝肾组明显优于活血化瘀、祛风湿止痛组的疗效。结论使用益气养血、补益肝肾方法治疗,先培本再驱邪,疗效持久而稳定。

    作者:曹运羿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益气养阴和祛瘀化浊法治疗糖耐量异常40例

    糖耐量异常(IGT)是糖尿病的前期阶段。本文分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用阿卡波糖口服,治疗组用中药汤剂内服。治疗组在血糖、胰岛素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张文龙;支艳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中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30例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胃食道反流性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药方剂半夏泻心汤治疗,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后的症状积分减少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且P驥0.05。结论中药治疗胃食道反流性疾病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江玲琦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四磨汤治疗肺癌患者应用羟考酮致便秘80例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肺癌患者使用羟考酮治疗所致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采取羟考酮治疗引发便秘的肺癌患者160例,按照治疗方式进行分组,分为四磨汤组和乳果糖组两组,每组各80例患者。四磨汤组患者给予口服四磨汤口服液进行治疗,乳果糖组患者给予口服乳果糖口服液进行治疗。结果四磨汤组患者的便秘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乳果糖组患者的81.2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驥0.05)。治疗后,四磨汤组患者的MTL含量显著高于乳果糖组患者, VIP含量显著低于乳果糖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驥0.05);四磨汤组患者的GaS含量与乳果糖组患者相当,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驦0.05)。结论传统中药制剂四磨汤口服液治疗肺癌患者应用羟考酮所致便秘具有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的临床效果。

    作者:潘连生;傅向平;张艳;胡绍育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治疗落枕的特殊穴位

    落枕又称“失枕”,常见发病经过是入睡前并无任何症状,晨起后却感到项背部明显酸痛,颈部活动受限。笔者在临床中发现,针对不同类型落枕,采用不同穴位针灸,常可取得出乎意料的效果,有的甚至针进即愈。

    作者:《中国中医药报》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PBL与传统带教法在针灸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比较PBL教学法与传统带教法在针灸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7月在我院针灸科实习的84名本科护生,随机分为实验组(PBL教学法组)42名和对照组(传统带教法组)42名。效果评价为理论知识考核、操作考核以及自我感觉问卷调查结果比较。结果在理论知识、技能操作及问卷调查上,试验组护生均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驥0.05)。结论 PBL教学法比传统带教法在针灸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效果要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翠萍;陈惠珍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中医经典指导临床应用举隅

    中医经典是古人经验和智慧的结晶,是理论与临床实践经验的宝贵财富。只有熟悉中医经典,才能真正领会经典的奥秘和经典的生命活力,提高临床疗效。明代刘纯《医经小学》:“学必本于经,病必明于论,治必究于方,而能变通而无滞,斯能尽夫立医之意”。现将自己学习应用经典的临床点滴体会记录如下,与同道共参。

    作者:欧秀梅 刊期: 2014年第17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