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无痰不作眩与无虚不作眩的联系与区别

徐昉;康利高阁;吴双;刘晨;徐江雁

关键词:眩晕, 阳虚, 痰饮, 清窍
摘要:参考古代各医家对眩晕的认识与研究,并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纳,本文从导致眩晕的“痰”与“虚”两方面切入,分别根据其症状、舌脉特点探讨“无痰不作眩”的代表证型-痰浊内阻与“无虚不作眩”的代表证型气血亏虚、肾精不足的区别与联系。以使源自古代医家的无痰不作眩与无虚不作眩理论更好地指导现世的临床实践。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30例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胃食道反流性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药方剂半夏泻心汤治疗,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后的症状积分减少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且P驥0.05。结论中药治疗胃食道反流性疾病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江玲琦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36例

    目的:探讨分析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6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A组与B组, A组30例患者给予西医治疗, B组36例患者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A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3.3%; B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7.3%, B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P驥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较显著,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龙崑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苗药六月雪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目的:介绍苗药六月雪的研究现状,为相关科研工作、临床用药指导及新药研发利用等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近年来苗药六月雪相关研究报道的文献,综述苗药六月雪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结果六月雪含有挥发油、糖类以及一些其它类成分,而这些化学成分具有抗菌,解热,抗肝炎病毒,保肝,提高免疫力等作用。结论六月雪具有多种药效作用,具有可研究价值,在医疗保健以及食品防腐方面表现出良好的开发前景。

    作者:鲁利民;陆锦锐;韩忠耀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眩晕的中医辨治

    眩晕是临床常见病,是病人的自我感觉,其病机比较复杂,故临床辨证应根据其要点准确辨证。辨证分型主要分为痰湿中阻型,肝阳上亢型,气血亏虚型,精气不足型,寒湿凝聚型,阳气亏虚型。

    作者:孙建丽;郭梅钦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免费刊发各级继教项目(学术会议)宣传信息及优惠刊发论文启事

    各级继教项目(学术会议)负责人:我刊《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是我国唯一的专门服务于中医药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国家级中医药科技期刊,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由世中联(北京)远程教育科技发展中心、中华中医药学会继续教育分会、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学院共同联办。本刊以“服务中医药远程教育,促进中医药继承创新”为宗旨,全面服务中医药学术进步。为了促进中医药继续教育各项目的顺利开展,更好地服务于中医药继续教育和远程教育及学术活动。本刊决定,免费刊发全国各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学术活动)的宣传信息,优惠刊发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含学术会议)的优秀论文。

    作者: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医辨证论治30例

    目的:评价分析中医辨证论治疗法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自2009年7月至2011年7月在我院接受临床治疗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60例,以奇偶标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西医治疗,而治疗组患者则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理论进行中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从而对辨证论治的应用价值进行评析。结果两组患者均有效完成对照治疗,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70.0%,治疗组为93.3%,显著优于对照组, P驥0.05;且治疗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用药反应,安全性极高。结论中医辨证论治理论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能够有效保证治疗效果,并具有安全性、高效性的优点,值得大范围推广应用。

    作者:史柯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常晒太阳缓解严重哮喘

    据《印度时报》5月6日报道,英国一项新研究发现,适当晒太阳可增加体内维生素D水平,进而帮助控制严重哮喘症状。研究中,为调查了维生素D水平对哮喘治疗效果的影响,伦敦国王学院一个科学家小组展开了以类固醇疗效不佳的哮喘患者为对象的“阳光疗法”实验。结果发现,维生素D可以抑制哮喘患者的免疫系统过度反应,体内维生素D不足,有可能使哮喘病情加重。维生素D也称“阳光维生素”,主要通过皮肤接受阳光照射而产生。研究指出,人体免疫系统里存在一种有助于对抗呼吸道发炎的化学物质。如果该物质过份活跃,哮喘反而会更严重。研究小组发现,维生素D对这种化学物质,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作者:《中国中医药报》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PBL与传统带教法在针灸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比较PBL教学法与传统带教法在针灸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7月在我院针灸科实习的84名本科护生,随机分为实验组(PBL教学法组)42名和对照组(传统带教法组)42名。效果评价为理论知识考核、操作考核以及自我感觉问卷调查结果比较。结果在理论知识、技能操作及问卷调查上,试验组护生均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驥0.05)。结论 PBL教学法比传统带教法在针灸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效果要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翠萍;陈惠珍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高能旋磁系统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30例

    目的:研究使用高能旋磁系统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引起的头痛、失眠和肌肉疼痛症状的疗效。方法使用高能旋磁系统治疗来自河南省中医院治未病科符合研究标准的60位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方法为磁盘距离头部和躯干部位15cm进行治疗;治疗时磁盘旋转速度为200转/分;每次治疗30分钟,每天治疗一次,共治疗10天。统计分析使用SAS9.2统计软件。结果①失眠症状,治疗组和对照组改善失眠程度有显著差别(P驥0.01),治疗组总有效率100%。②头痛症状,治疗组和对照组改善头痛程度有显著差别(P驥0.01),治疗组总有效率100%。③肌肉疼痛症状,治疗组和对照组改善肌肉疼痛改善程度有显著差别(P驥0.01),治疗组总有效率100%。结论高能旋磁治疗系统用于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引起的失眠、头痛和肌肉疼痛临床症状,疗效确切。

    作者:李欢;侯江红;吕沛宛;李振中;张文放;王莹;刘坤鹏;苏国磊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胃炎证候要素分布规律及辨证分型研究

    目的:通过收集整理慢性胃炎的现代文献,探索辨证及证候分布规律,为中医证候的客观化与规范化研究奠定基础。方法设定检索策略,将符合标准的合格文献纳入,建立文献数据库,提取相关的证候要素,同时规范证名,运用统计软件SPSS对慢性胃炎的中医证型和证候要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慢性胃炎的常见证型为脾气虚弱、肺脾气虚、湿热内蕴、气阴两虚等;病位主要涉及脾、肝和胃;病性以湿、热、痰、气虚、阴虚为主。结论慢性胃炎的辨证诊断标准和相应的证候名称目前缺乏规范,成为学术交流和临床应用的瓶颈,“证候要素”的引入很有必要且为实现中医辨证的量化、客观化奠定基础。

    作者:王永治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三芪汤治疗椎鄄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气虚血瘀型)45例

    目的:观察三芪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对照组45例。对照组予以长春西汀联合倍他司汀,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三芪汤。两组均治疗7天。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5.56%,对照组有效率86.6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驥0.05)。结论三芪汤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张保国;彭仲祥;温淑端;黄郁斌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内经》与《伤寒杂病论》贯穿式教学法的研究

    内经与伤寒杂病论均为中医的经典课程,且《内经》到《伤寒杂病论》,其学术思想、学术观点一脉相承,为加强经典课程间的横向联系,文章将举例说明交叉融合式教学法在经典课程中的运用,目的是加深学生对经典课程的兴趣,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作者:刘茜;陈桂敏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识别真伪水蛭

    水蛭又名蛭蝚、马鳖,为水蛭科动物日本医蛭、宽体金线蛭、茶色蛭等的全体。其中,日本医蛭的干燥品称“水蛭”;宽体金线蛭的干燥品称为“宽水蛭”;茶色蛭的干燥品称为“长条水蛭”。

    作者:《中国中医药报》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中医经典指导临床应用举隅

    中医经典是古人经验和智慧的结晶,是理论与临床实践经验的宝贵财富。只有熟悉中医经典,才能真正领会经典的奥秘和经典的生命活力,提高临床疗效。明代刘纯《医经小学》:“学必本于经,病必明于论,治必究于方,而能变通而无滞,斯能尽夫立医之意”。现将自己学习应用经典的临床点滴体会记录如下,与同道共参。

    作者:欧秀梅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愈疡汤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1例

    目的:探讨自拟愈疡汤灌肠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2月至2013年2月门诊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观察组采用自拟愈疡汤灌肠联合美沙拉嗪口服治疗,对照组单独采用口服美沙拉嗪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和复发率分别为为92.7%和17.2%,对照组总为73.2%和4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驥0.05)。结论自拟愈疡汤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好、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建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钠治疗缺血性脑卒中31例

    目的:观察注射用丹参多酚酸钠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常规治疗)和试验组31例(常规治疗+注射用丹参多酚酸钠),两组均治疗15天。观察疗效并于治疗前后对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明显提高。且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治疗后比治疗前延长。结论注射用丹参多酚酸钠可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李波;谢倩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药名戏与《牡丹亭》

    在戏剧艺术中,“药名戏”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艺形式。它巧妙地把中药名称和药物性能及疗效,运用戏曲中的“生、旦、净、末、丑”等角色加以编排,使药物人性化。

    作者:《中国中医药报》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多形式讨论式教学法在高职高专中医专业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教学工作中,为了更好地把知识传递给学生,可采用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讨论式教学等。而讨论式教学实施效果显著,值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尝试和领悟。研究认为,讨论式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学生为学习主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多种综合能力。在中医专业药理学教学实际工作中,发现课堂教授的的主要教学模式虽然也产生一定的教学效果,但主要是以老师为中心的教授,学生被动的听讲接受,不利于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交流,课堂互动少,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所以需要对现行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目的是更好的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素质和动手能力。研究表明,讨论式教学模式不但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本文现将讨论式教学模式在中医专业中的教学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曲震理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坤泰胶囊治疗子宫切除术后卵巢功能损伤40例

    目的:探讨坤泰胶囊对子宫切除术后患者卵巢功能损伤的作用。方法选取未绝经进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84例,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4例。治疗组术后第七天开始口服坤泰胶囊,每次4粒,3次/日;对照组术后避免服用任何对卵巢功能有影响的药物。比较两组术后3月的雌二醇(E2)、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术后1年再次复查雌二醇(E2)、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并进行Kupperman 评分。结果治疗组E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驥0.05), FSH、 LH水平及Kupperman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驥0.05)。结论坤泰胶囊可改善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卵巢功能,降低术后卵巢功能损伤,缓解围绝经期症状。

    作者:董金菊;李伟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阿尔茨海默病的中医护理研究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症)的中医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痴呆症住院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做好患者的基础护理工作,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中医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78.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驥0.05)。结论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症)的中医护理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永华;王戌萍 刊期: 2014年第17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