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8例

陈斌花

关键词:心绞痛, 中西医结合疗法, 姜附逐癖汤, 胸痹
摘要:目的:观察和探讨中西医结合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19例。针对观察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方式,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中药治疗。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变化情况、心电图监测情况和硝酸甘油停减率。结果经对比分析得出,试验组患者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7%,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4.3%;试验组患者的心电图总有效率为78.9%,显著高于观察组患者的57.8%,且试验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优于观察组;试验组患者硝酸甘油停减率为78.9%,观察组停减率为57.9%;组间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驥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运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可取得确切疗效,具有广泛的运用价值。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辨证护理缓解患者肿瘤化疗呕吐75例

    目的:探讨针对肿瘤化疗患者,研究应用辨证护理后对患者临床呕吐症状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肿瘤化疗患者150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所有肿瘤化疗患者分为B1组(观察组75例)与B2组(对照组75例); B2组:常规护理; B1组:辨证护理;对比B1与B2组肿瘤化疗患者完成护理后在焦虑抑郁评分以及呕吐症状表现等方面产生的影响。结果 B1组肿瘤化疗患者完成护理后,在呕吐症状发作次数、呕吐症状持续的时间两方面,优于B2组患者尤为明显(P驥0.05);在患者的焦虑与抑郁评分方面, B1组明显优于B2组患者(P 驥0.05)。结论针对肿瘤化疗患者,选择辨证护理的方法给予临床干预,在预防化疗性呕吐以及控制化疗性呕吐等方面,表现了显著意义,成功凸显辨证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黎明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核消散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30例

    目的:观察核消散治疗腺样体肥大患儿的临床疗效与免疫动态变化。方法选取30例4~6岁腺样体肥大患儿,使用核消散治疗1个月,观察临床疗效与治疗前后的免疫学检查变化。结果30例患儿中25例取得了较为显著的临床疗效,且其免疫学检查指标均无较大程度的下降。结论核消散是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行之有效的方剂。

    作者:蒋锴;田美玲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免费刊发各级继教项目(学术会议)宣传信息及优惠刊发论文启事

    各级继教项目(学术会议)负责人:我刊《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是我国唯一的专门服务于中医药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国家级中医药科技期刊,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由世中联(北京)远程教育科技发展中心、中华中医药学会继续教育分会、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学院共同联办。本刊以“服务中医药远程教育,促进中医药继承创新”为宗旨,全面服务中医药学术进步。为了促进中医药继续教育各项目的顺利开展,更好地服务于中医药继续教育和远程教育及学术活动。本刊决定,免费刊发全国各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学术活动)的宣传信息,优惠刊发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含学术会议)的优秀论文。

    作者: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PBL与传统带教法在针灸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比较PBL教学法与传统带教法在针灸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7月在我院针灸科实习的84名本科护生,随机分为实验组(PBL教学法组)42名和对照组(传统带教法组)42名。效果评价为理论知识考核、操作考核以及自我感觉问卷调查结果比较。结果在理论知识、技能操作及问卷调查上,试验组护生均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驥0.05)。结论 PBL教学法比传统带教法在针灸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效果要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翠萍;陈惠珍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调肝熄风汤治疗肝风痰扰型小儿抽动障碍60例

    目的:探讨调肝熄风汤配合针刺治疗肝风痰扰型抽动障碍(ID)儿童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临床诊断为肝风痰扰型的60例患儿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联合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硫必利(泰必利)治疗。治疗前按照YGTSS评分规则,对各患儿进行评分。治疗开始后每周进行1次评分,连续治疗6周。取第一次评分和治疗6周后的评分,并对两次评分结果对比分析。结果针药结合组与药物治疗组治疗前后的运动及发声抽动的频率,数量有明显减少,复杂性明显降低,强度明显减弱(P驥0.01)。两组治疗前后YGTSS量表评分差值无统计学意义(P驦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小儿肝风痰扰型的抽动障碍有明显疗效,并且毒副作用更小。

    作者:郭足森;童文婷;刘真;杜永伟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药名戏与《牡丹亭》

    在戏剧艺术中,“药名戏”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艺形式。它巧妙地把中药名称和药物性能及疗效,运用戏曲中的“生、旦、净、末、丑”等角色加以编排,使药物人性化。

    作者:《中国中医药报》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门诊开展中医专科专病护理服务日的效果初探

    目的:探讨我院门诊开展中医专科专病护理服务日的效果。方法以我院门诊优质护理工作开展计划为指导,率先开展中医专科专病护理服务日活动,通过护理服务日为在院患者及就医群体提供专业化中医专科专病护理服务。结果与结论我院门诊中医专科专病护理服务日开展后,有效提升医院年门诊量、就医群体满意度、护士沟通交流能力、护理人员自身价值感,获得社会、医院、患者的认可。

    作者:黄晓兰;刘小英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门诊输液室的质量管理

    门诊输液室流动性大,不安全的因素多。如何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保证安全,尽量避免发生差错事故是重要的,也是对我们工作的极大考验。我院门诊输液室从环境到规章制度等方面均做了合理改造,在护理质控上进行了规范。这样做提高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从而为减少医患矛盾,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

    作者:杨晓玮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食用芹菜六注意

    芹菜以其独特芳香赢得人们的青睐,营养丰富,有良好的保健功效,被赞为“菜之美者”。然而食用时须注意:1.《本草汇言》载:“脾胃虚弱,中气寒乏者禁食之。”由于芹菜性凉质滑,故脾胃虚寒,腹痛腹泻者不宜多食。2.芹菜有降血压作用,血压偏低者不宜多食。

    作者:《中国中医药报》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老年痴呆症患者的中医护理64例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症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4例老年痴呆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成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中医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经过6个月的中医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提高,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 驥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提高老年痴呆患者的生活质量,故值得在临床中使用和推广。

    作者:张丽红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马铃薯片缓解带状疱疹神经性疼痛30例

    目的:对马铃薯片缓解带状疱疹神经性疼痛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从我院带状疱疹神经性疼痛患者中选取60例进行研究,并按照患者治疗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采用马铃薯片进行治疗)和对照组(采用消炎痛进行治疗),均为30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3.33%,同对照组患者的73.33%相比,有一定优势, P 驥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积分差值为(1.42±0.31)分,同对照组患者的(0.74±0.32)分相比,有一定差异性, P驥0.05。结论在缓解带状疱疹神经性疼痛上马铃薯片具有良好作用,对患者临床症状具有显著改善作用。

    作者:潘爱莲;朱琰;黄杰;朱俊友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袁氏“肝炎1号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0例

    目的:研究分析袁氏“肝炎1号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和理论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我院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8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40例。针对参照组患者实行常规的护肝治疗,针对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袁氏肝炎1号方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肝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明显改善,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37/40),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5%(26/40),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驥0.05)。结论袁氏肝炎1号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不良反应较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马善桐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古医籍中刺络放血医案浅析

    目的:阐明近20种古医籍医案中刺络放血的工具、部位、出血量及适应病证。方法从古代医籍验案角度,论述刺络放血疗法的工具、部位、出血量及适应病证的临床特点及理论依据。结果刺络疗法具有工具多样、部位多变、出血量化分级、虚实皆宜的临床特点。结论刺络放血疗法的临床运用应因人而异、因病制宜。

    作者:洪恩四;张波;邓玲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内经》与《伤寒杂病论》贯穿式教学法的研究

    内经与伤寒杂病论均为中医的经典课程,且《内经》到《伤寒杂病论》,其学术思想、学术观点一脉相承,为加强经典课程间的横向联系,文章将举例说明交叉融合式教学法在经典课程中的运用,目的是加深学生对经典课程的兴趣,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作者:刘茜;陈桂敏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胃炎临床用药分析

    目的:通过调查昆山中医医院门诊处方中胃炎治疗用药情况,来分析用药现状和发展趋势,为临床工作提供合理用药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胃炎治疗处方492张,对处方中药物的适应症、相互作用和联合用药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主要治疗药物为质子泵抑制剂,抗酸药,胃粘膜保护剂等,其中不合理处方25张,占5.1%。结论我院门诊胃炎疾病用药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定问题,临床医务人员应了解不同药物的作用机制,避免出现不合理用药。

    作者:陆英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中药药剂学双语CBI教学理念的探索

    在CBI教学理念指导下进行中药药剂学双语教学的探索。旨在通过中药药剂学双语教学的实施,提高中药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外语水平,并将专业学科内容与语言教学目标相结合,更好地适应目前社会对高层次中药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以 CBI教学理念为基础,通过借鉴CBI课程模式的特点和优势,紧密结合中国双语教学的现状,探索如何合理、有效地确保中药药剂学双语教学模式的实施。

    作者:马燕;陈晓;张颖颖;林荣锋;陈秀娟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36例

    目的:探讨分析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6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A组与B组, A组30例患者给予西医治疗, B组36例患者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A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3.3%; B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7.3%, B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P驥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较显著,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龙崑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延寿片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延寿片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鉴别方法进行定性鉴别,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二苯乙烯苷的含量。结果确立了制剂中何首乌和豨莶草的鉴别方法。通过方法学系统考察,建立了二苯乙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其二苯乙烯苷的线性范围为1.024~5.120μg,回归方程Y=2087652X-55963(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100.0%, RSD为2.17%(n=6)。结论建立的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适用于质量控制。

    作者:郭强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小青龙汤治疗婴幼儿喘息性支气管炎38例

    目的:观察小青龙汤治疗婴幼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青龙汤加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驥0.01)。结论小青龙汤加减可以有效改善患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喘憋、呼吸困难症状,同时能减少激素使用的剂量和时间,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陈小娟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中西结合护理干预锁定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45例

    目的:探讨中西结合护理干预措施对锁定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9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90例患者临床均给予锁定钢板治疗。按照临床护理方法不同,将90例患者分为常规组和护理组,常规组45例给予锁定钢板围手术期常规护理,护理组45例给予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评分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护理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且护理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常规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驥0.05)。结论对锁定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给予中西结合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临床意义重大,因此,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亦磊 刊期: 2014年第17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