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月彩
目的:探讨雌激素水平对围绝经期抑郁症影响的关系.方法:对245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进行血清雌激素(E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雄激素(T)等指标测定;其中抑郁症95例,无抑郁症150例,分为2组进行比较.并予抑郁症组以雌-孕激素序贯治疗.结果:抑郁症患者雌激素水平明显低于无抑郁症患者,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症组经雌-孕激素治疗后,血清雌激素水平有所上升,且抑郁症状有所改善.结论:雌激素极低值水平是导致抑郁症的可能;雌激素对缓解抑郁症可提高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
作者:徐小玉 刊期: 2003年第10期
我院1999年1月~2002年12月间收治单胎分娩1540例,其中巨大儿88例,发生率为5.71%,且有逐年增加趋势.异常产程发生率高达67%,剖宫产率50.2%,且母婴并发症亦较高.因而提示我们应加强对巨大儿的认识,分娩中严密观察产程,提高诊断率,以防治母婴并发症.
作者:吴彩琴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介绍他汀类药物主要不良反应,横纹肌溶解的发病机理及其防治.方法:参阅相关文献,对其进行综合、分析和归纳.结果:一般情况下,他汀类药物引起的横纹肌溶解症的发生率较低,如发现及时并加以治疗,不会对机体造成很大的损害.结论:临床上应用他汀类药物应严格控制药物剂量,避免药物间相互作用,密切注意肝肾功能的变化.
作者:梁茂本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高压氧综合治疗持续性植物状态(PVS)患者的疗效以及SPECT观察治疗前后脑血流的改变.方法:临床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40例PVS患者同时应用高压氧(HBO)治疗.高压氧治疗压力为0.22MPa,吸纯氧90min,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治疗开始及治疗3个疗程后常规行SPECT检查观察脑血流的改变.结果:基本痊愈14例占35%,明显好转6例,占15%,好转13例,占32.5%,总有效率为82.5%.高压氧治疗越早,效果越好.SPECT检查结果提示局部脑血流(rCBF)有明显改善者临床症状均明显好转和基本痊愈.结论:高压氧治疗对于PVS患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措施.SPECT检测rCBF的改变是观察临床疗效的重要方法之一.
作者:支宏;潘平;俞祥夏;杭素鄢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缓慢心律失常在临床很常见,以往采用阿托品等治疗效果欠佳,近年来笔者尝试用氨茶碱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晓梅;陈云国 刊期: 2003年第10期
肛肠疾病已成为独立的专科,手术是治疗的主要方法.由于肛肠疾病手术部位神经丰富,对痛觉敏感性强,加之该病经常复发,病人精神紧张,术后常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我院自2001年11月肛肠科成立以来,收治200例患者住院手术治疗,为防止术后疼痛,减轻患者痛苦,常规应用亚甲蓝行手术创口浸润注射,止痛效果显著.现将护理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高凤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由于尿路感染(尿感)耐药菌的出现与流行,增加了治疗的困难.笔者根据近3年部分尿感患者的尿培养及药敏检测结果,分析细菌谱及敏感菌株的变化,以期对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作者:张钟琪;陈璐 刊期: 2003年第10期
为提高对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的诊治水平,特对我院1992年1月~2002年1月收治的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24例的临床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黄登鹏;王少军;吴平生;郭志刚 刊期: 2003年第10期
乳牙担负着儿童时期咀嚼、辅助发音、促进颌面部及牙列正常发育等功能.儿童龋患率较高,并发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也不少.患牙及时治疗,可避免和减轻病情的发展,维护儿童咀嚼功能,有利于颌面部发育,对牙齿的健康也很重要.牙病治疗需患儿的密切配合,而儿童对治疗都存有心理障碍,常导致治疗失败.通过对牙病患儿采取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心理治疗与护理,取得较满意效果.
作者:汤秀玲 刊期: 2003年第10期
胃食管返流(GRE)是由于全身或局部原因引起下端食管括约肌功能不全,导致胃内容物返流入食管的一种常见临床表现.易发生于新生儿期,可引起多种并发症.自1999年6月以来,我们应用普瑞博思口服或鼻饲治疗新生儿胃食管返流,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鲁新;孙桂荣 刊期: 2003年第10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各医院都相继推出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服务,手术病人在手术期有哪些健康信息需求我们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根据需求,采用正确的护理干预手段,解除了手术期病人及家属诸多心理危机,促进了术后康复,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汤丽坤;刘勤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超声对肥厚性幽门狭窄的诊断.方法:使用日本产SSH-A 140诊断仪,3.5MHz、8MHz探头分别测量胃腔大小及幽门的直径及长度,然后空腹2h,估测胃排空情况.结果:26例肥厚性幽门狭窄的病人都有幽门部肿块,并且其长度≥15mm,平均为19.8mm.直径≥12mm,平均为14.5mm.都有不同程度的胃排空减慢.结论:超声对肥厚性幽门狭窄的诊断准确性高,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作者:王兴峰;刘彩虹 刊期: 2003年第10期
重型颅脑损伤,其病情重,在临床上有突变、易变、多变的特点.病死率高达70%~80%[1],积极的抢救,严密的病情观察与科学的精心护理,可直接影响病人的预后,降低其死亡率.
作者:吴虹霞;董纯 刊期: 2003年第10期
多器官衰竭(MOF),是指两个以上脏器同时或相继发生功能衰竭,其死亡率可达70%以上.据统计,一个脏器衰竭死亡率30%,2个60%,3个80%,4个近乎100%[1].MOF是急性脑卒中(ACVD)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其死亡率高,预后差,目前已引起临床专家的广泛关注.因此掌握其临床特点,早期发现,早期处理是并发症防治的基础.我科2000年9月~2001年8月,收治ACVD153例,其中并发MOF42例,现对其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进行讨论.
作者:侯荣丹;王春纯;许娟婷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主要导致病人血管病变致使局部组织缺血、缺氧及糖尿病神经病变局部失去感觉而易于损伤,患者组织感染、溃烂、坏疽,严重者可并发骨髓炎,导致截肢.我科自1995年9月~2002年9月,收治糖尿病足患者21例,经过积极的临床治疗及护理,创面愈合者12例,大部分创面愈合附门诊治疗6例,截肢2例,1例因全身衰竭而死亡.现将临床资料及治疗、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黄明辉;宁金凤;张丽敏 刊期: 2003年第10期
胃复安为中枢性止吐药,主要通过抑制多巴胺受体,具有良好的止吐作用,口服易吸收,作用快,因此,临床常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恶心、呕吐.胃复安还能促进胃肠蠕动,提高食物的通过率,对胃部饱胀、嗳气、胃酸过多、胆汁返流引起的胃炎等均有效.但胃复安也有美中不足之处,使用后有时会发生一系列不良反应.
作者:吕美霞;亓蕾 刊期: 2003年第10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椎间盘病变纤维环破裂后髓核突出、刺激和压迫神经根血管或脊髓等组织而引起的一种综合征.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由于退行性病理改变的长期存在或不良姿势及潮湿寒冷的刺激作用,往往可导致复发,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质量,笔者对108例2002年住院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给予及时有效的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全玲 刊期: 2003年第10期
新生儿破伤风目前在我国仍不断有发病,具有潜伏期短、病情凶猛、并发症及病死率高的特点,我院1990~2000年间共收治新生儿破伤风187例,现将临床诊治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洪瑞真;郑瑞霞;施燕禧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评价口服降糖药盐酸吡格咧酮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本院收治的354例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中,选取其中使用磺脲类降糖药及与盐酸吡格咧酮联合治疗的86例,分成两组:A组(男24例,女26例),单独使用磺脲类药物治疗的病例;B组(男19例,女17例),使用磺脲类与盐酸吡格咧酮联合治疗的病例.对各组患者治疗前后体重、糖代谢、脂质代谢等指标的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B组和A组患者在治疗后血糖水平(PBG、FBG、HbAlc)均显著性地下降,但B组下降更快,两组的血糖水平在治疗后12周具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胰岛素水平(PINS、FINS)的变化总体上是:A组增高(P<0.01),而B组降低(其中PINS降低具统计学意义,P<0.01,而FINS降低不具统计学意义),B组患者治疗后12周的餐后胰岛素水平(PINS)与A组患者治疗后12周的餐后胰岛素水平具显著差异(P<0.05);B组患者治疗后12周,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显著性地下降,但与A组的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HDL-c和BMI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盐酸吡格咧酮能改善胰岛素抵抗,纠正糖代谢及脂质代谢紊乱,不增加体重.
作者:陈兰英;徐坤山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分析98例出血性休克手术患者选择麻醉方法和药物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98例出血性休克手术患者用不同麻醉方法和药物处理后病人在术中和术后MAP、HR、R的变化.结果:在术中和术后能有效的控制MAP、HR、R,无麻醉直接死亡.结论:应根据其出血部分和休克程度选择对呼吸、循环影响小又能符合手术操作要求的麻醉方法和药物,其中选用低浓度、小剂量对心血管抑制作用小的药品,有利于尽早纠正休克,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张玉梅 刊期: 200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