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凤莲
目的:探讨安普贴在临床护理中防治褥疮的效果.方法:对65例入院带入褥疮患者采用新型敷料保护受损区域,减轻皮肤组织受损,为伤口提供佳愈合环境.结果:65例患者共计52处褥疮,56例显效,9例有效.结论:安普贴防治褥疮,能够缩短病程,加速愈合,减少费用,减少护理工作量,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作者:张燕;凌桂萍;陈敏娟;蒋蓓 刊期: 2003年第10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在L4-5、L5S1间盘,其临床主要表现为,持续性腰疼,时轻时重,反复发作,由于压迫神经根,从而引起下肢牵涉痛,重者出现脊柱侧弯,下肢肌肉萎缩,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
作者:王媛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对母体健康的影响.方法:分析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分娩的GDM69例及健康孕妇70例的妊娠结局.结果:GDM组中有高危因素、剖宫产率、病理妊娠发生率、胎婴儿并发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严重影响母婴健康,应重视妊娠期糖尿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作者:高淑丽;高金丽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社会的进步,公众对优生优育观念的增强和现代医学对剖宫产指征的放宽,临床上剖宫产术在产科分娩的比例中大幅度上升.所以,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就成为产科护理人员工作中重要而且常见的环节.
作者:董魁臻;宋爱娥 刊期: 2003年第10期
小儿急性喉炎是耳鼻喉科急症,多见于5岁以下小儿,此病发病急,病变发展快,安全与危险界限较小,若不及时治疗,可因喉阻塞而危及患儿生命.我院自2000年6月~2003年1月,运用雅安三九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鱼腥草注射液与地塞米松结合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喉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发颖;高殿欣;李福松;刘竹青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分析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探讨其有效的诊疗方法.方法:对手术治疗27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27例破入椎管患者的临床特点结合CT、CTM、MRI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早期扩大开窗或半椎板切除.结果:27例手术随访时间短6个月,长5年,平均2年,27例腰腿痛均消失,恢复工作,1例仍有尿频,排尿不尽感觉.术中切除物病理检查均为髓核硬化组织.结论: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症状重为其特点,一旦诊断明确,应早期进行扩大开窗或半椎板切除术.
作者:宋世堂 刊期: 2003年第10期
为提高对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的诊治水平,特对我院1992年1月~2002年1月收治的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24例的临床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黄登鹏;王少军;吴平生;郭志刚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用于过期妊娠33例引产的疗效观察.方法:过期妊娠75例随机分为前列醇组,即观察组(33例),对照组(42例),分别用米索前列醇50μg阴道后穹隆用药引产及用静滴催产素引产.结果:观察组引产成功率为81.8%,剖宫产率为18.2%,对照组引产成功率为66.7%,剖宫产率为33.3%,两组对照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阴道后穹隆放米索前列醇用于过期妊娠引产是方便、安全、有效的.
作者:何虹玲 刊期: 2003年第10期
先天性巨结肠的手术方法不下十余种,但理想的术式尚待进一步改进与完善.我院1980~1996年采用Dubamel改良法治疗50例.报告如下.
作者:唐晓军;王景明 刊期: 2003年第10期
术后止痛是外科医疗护理的重要问题之一.神经外科病人术后疼痛以往过于低估,止痛治疗护理未受重视.本文总结了22例神经外科病人手术后1周内头痛的情况.收集有关临床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总结术后早期头痛的发病率、疼痛程度和持续时间,初步分析了颅脑手术后头痛的发病率及相关因素,评价了相应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
作者:杨素荣 刊期: 2003年第10期
老年人食管异物在上消化道异物中占有一定的比例,现将我院1996~2002年期间收治的32例60岁以上老年人食管异物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是老年人食管异物的成因及误诊原因分析.
作者:张东卫 刊期: 2003年第10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以及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加,超声检查因其简单方便无创而广泛应用于各级医院.一般医院的超声探头均连续使用,检查完一个患者后,仅以卫生纸擦拭,然后继续用于下一个患者.特别是高频探头,广泛应用于身体的各处浅表组织器官,交叉使用,易感性强.对一些传染性较强的患者,交叉感染给其他患者带来痛苦.
作者:任秀昀 刊期: 2003年第10期
1963年Uldall应用Sedinger技术在锁骨下静脉插管,并获得成功.目前这一技术已广泛用于临床,但多采用传统定位方法,部分患者由于穿刺定位不准确及特殊体位等原因常导致插管失败.现介绍一种经皮锁骨下静脉插管新的穿刺定位方法.
作者:周蓉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减少因医源性因素造成的胆石症患者再手术的机会.方法:通过对26例胆石症患者再手术的原因及防治措施的探讨.结果:26例患者经再手术均痊愈出院.结论:术前充分准备、术中严守操作规程、术后严密监测,一些胆石症患者因医源因素造成的再手术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作者:周春华;王治洲 刊期: 2003年第10期
婴儿维生素K缺乏症致颅内出血的病死率可达21.8%[1].颅内出血常有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本文总结了本院自1988年9月~1999年9月收治的婴儿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22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唐青;邱平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超声对肥厚性幽门狭窄的诊断.方法:使用日本产SSH-A 140诊断仪,3.5MHz、8MHz探头分别测量胃腔大小及幽门的直径及长度,然后空腹2h,估测胃排空情况.结果:26例肥厚性幽门狭窄的病人都有幽门部肿块,并且其长度≥15mm,平均为19.8mm.直径≥12mm,平均为14.5mm.都有不同程度的胃排空减慢.结论:超声对肥厚性幽门狭窄的诊断准确性高,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作者:王兴峰;刘彩虹 刊期: 2003年第10期
妇科术前安放导尿管是常用的护理操作.女病人因尿道短直,插管比较容易.但在临床上常可遇到部分老年女病人寻找尿道口困难,即在阴道之前、阴蒂后方无尿道口可见.现将我科近年老年女患者17例术前导尿术的应用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郝惠珍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加味生化汤的临床疗效并探讨药物流产后出血的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将72例药流患者分为中药组(36例)、对照组(36例),药物流产后中药组加服加味生化汤,对照组不加用其他治疗手段.分别在流产前、胚囊排出后当天、胚囊排出后10d测量肘静脉血中t-PA、PAI.结果:中药组分别在出血量、出血时间优于对照组(P<0.01).药流后较药流前血浆中t-PA活性明显升高,PAI活性降低.药流后10d中药组较对照组血浆t-PA活性降低.结论:加味生化汤治疗药物流产后出血有确切疗效.局部血液纤溶调节异常是造成药流后子宫出血的一个重要机制.
作者:刘铭山 刊期: 2003年第10期
新生儿脐肠瘘是一种先天性发育畸形,其发病率低,临床上比较少见.现将笔者所遇2例报告如下.
作者:陈美荣;徐传伟;杨桂梅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比较硝苯吡啶联合博利康尼与单用硝苯吡啶、博利康尼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A、B、C、D四组,A组给予硝苯吡啶10mg4次/d,博利康尼2.5mg 3次/日.B组给予硝苯吡啶10mg 3次/d.C组给予博利康尼2.5mg3次/d.D组给予维生素C 0.2g,3次/日.结果:A组疗效优于B组(P<0.05)与C组(P<0.01).结论:硝苯吡啶联合博利康尼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疗效优于单用硝苯吡啶与博利康尼.
作者:刘素堂 刊期: 200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