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兰
目的:总结HBV-DNA、两对半检测在乙型肝炎诊治中的作用.方法:用酶标法检测两对半,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HBV-DNA.结果:1、3、5阳性,其中DNA阳性占99%,需要认真治疗;1、4、5阳性,其中DNA阳性占48%,要严肃对待;1、3阳性,其DNA阳性占93%,同样要处理.结论:乙肝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相互参考有助于提高乙型肝炎的临床诊治效果.
作者:李先干 刊期: 2002年第12期
主要论述了归脾汤的组成及功效,归脾汤主治心脾两虚的各种慢性虚证,凡心悸怔忡,健忘失眠,多梦易惊,记忆力下降,发热,体倦,面色萎黄,色淡苔薄白,脉细弱,以及脾不统血的各种血证,妇女月经失调等方面都可应用.可治疗惊悸怔忡,眩晕,不寐,郁证,汗证,血证,月经不调等诸证,说明归脾汤在临床上应用极为广泛.
作者:刘小荣 刊期: 2002年第12期
处方是医疗过程中医师为病人诊断用药而开写的书面文件,对医药患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如处方书写不合理或配伍不当以致药剂人员错配错发,都会给病人造成不应有的经济和治疗上的损失,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这也是造成医疗纠纷的根源之一.
作者:孟照全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慢性肝炎患者血清甘胆酸(GA)与其肝组织炎症病理分度(G)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100例慢性肝炎患者,抽静脉血检测其血清甘胆酸,肝组织活检,病理检查.结果:肝组织炎症活动度越高,血清甘胆酸升高愈明显,G1与G2,G2与G3,G3与G4之间比较,呈现显著差异(P<0.05),G与血清GA两者有相关性(r=0.892).结论:血清甘胆酸是观察慢性肝炎患者肝组织炎症变化的较敏感而准确的指标.
作者:刘金如 刊期: 2002年第12期
人工流产是避孕失败常用的补救措施之一,但人工流产时的痛苦和并发症目前仍受关注.我院妇科门诊为减轻受术者的痛苦和并发症.近3年来采用2%的利多卡因在人工流产术前宫颈注射,以期达到扩张宫颈、减少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缓解病人疼痛之目的,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军华 刊期: 2002年第12期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以痛性腮腺肿大为主要临床特征.并可伴有腮腺炎脑炎、胰腺炎、睾丸炎等并发症,我科从1999年6月~2001年8月收治了36例流行性腮腺炎合并脑炎的患儿,现将主要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姜丽;朱莎 刊期: 2002年第12期
术后因种种原因再次急诊手术,往往因患者全身情况较差,同时术前准备不足,给麻醉带来一定的难度.现将我院近几年遇到的记录完整的急诊再手术麻醉小结如下.
作者:杨慈洲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大剂量碘油栓塞治疗巨块型富血管肝癌的疗效.方法:使用Seldinger穿刺方法,经股动脉置管行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巨块型富血管肝癌,一次超液态碘油剂量20~60mL.结果:98例患者接受大剂量超液态碘油栓塞化疗治疗,肝功能Child-Pugh A级者,肝功能损害不大,患者能耐受,与常规剂量栓塞组相比,无显著差别(P>0.05),其1~2、2~3、>3年生存率为77%、52.6%和18%,常规剂量栓塞治疗组为58.1%,32.5%和9%.大剂量超液态碘油栓塞较常规剂量栓塞治疗生存率高(P<0.05).结论:大剂量碘油栓塞治疗巨块型富血管肝癌疗效较常规剂量栓塞治疗组好,其副作用无明显增加,该治疗方法可行.建议对肝功能Child-Pugh A级者行大剂量超液态碘油栓塞治疗.
作者:何敬东;杨康群;王煊;陈小飞;朱锦绣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PSA在诊断泌尿系肿瘤中的价值.方法:采用IRMA法检测61例泌尿系肿瘤患者血清PSA水平,并对其进行术后动态观察.结果:61例泌尿系肿瘤患者中,28例膀胱癌病人中,男性23例,13例阳性(56.5%),女性5例,1例阳性(20%).33例肾癌病人中,男性22例,9例阳性(40.9%),女性11例,5例阳性(45.4%).两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所有阳性患者术后PSA均降至正常水平(P>0.05).结论:PSA对诊断泌尿系肿瘤具有重要意义,但不能作为诊断前列腺疾病的特异性指标.
作者:李元杰;张国平 刊期: 2002年第12期
支原体感染已成为近年来常见的性传播疾病,UU可导致生殖泌尿系统感染,引起女性盆腔炎、肾盂肾炎、非淋菌性尿道炎及前列腺炎等,与新生儿羊水感染、绒毛膜羊膜炎、婴儿低出生体重及男性不育、女性不孕有关[1],是引起自然流产的重要病原体[2];MH与早产、子宫内膜炎、产褥热等相关,发热性流产患者中,80%有人型支原体血症[3].
作者:易利平;钱萍;杨兴全 刊期: 2002年第12期
女性尿道粘膜脱垂临床上较为少见.本病多见于儿童,老年妇女亦可发生.我院自1992年以来,共收治5例,经手术治疗,效果满意,未发生其它并发症.现总结如下.
作者:钟爱玲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原发性肾病综合症(PNS)伴高粘滞血症患儿血液流变学变化并探讨川芎嗪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有高粘血滞症的PNS患儿随机分为川芎嗪组(21例)和对照治疗组(19例),川芎嗪组予川芎嗪5-8mg@k-1@d-1.两组均同时服用强的松2mg@kg-1@d-1,治疗8周.治疗前后检测并分析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变化,观察蛋白尿转阴、水肿消退时间.结果:治疗前,两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高于正常组.治疗后,川芎嗪组蛋白尿转阴,水肿消退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P<0.01).同时血液流变学大部分指标较对照组下降(P<0.05),与正常组基本无差别(P>0.05),而对照组大部分指标仍高于正常组.结论:大部分PNS患儿存在高粘滞血症,川芎嗪可降低血粘度而改善症状,缓解PNS的发展.
作者:陈卫平;马士勤;王绪山;李广洲 刊期: 2002年第12期
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时期主要的肺部感染性疾病,本文分析了1999~2001年我院妇产科分娩新生儿及院外就诊新生儿共42例.
作者:张青 刊期: 2002年第12期
1一般资料患者:谢×男性26岁.因车祸致胸腹部,骨盆部挤压伤入院.入院查体:BP62/40mmHg,颜面部青紫淤血,球结膜充血.左下肺呼吸音稍低.左胸腔抽出不凝血2mL.
作者:肖勇武;张积礼;韩震西;罗志华;程生林 刊期: 2002年第12期
呼吸衰竭仍是目前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的首要死亡原因,特别是呼吸肌麻痹性呼衰已属常见中毒危象,发生率达6%[1]左右,若不及时抢救,将会危及生命.
作者:杨炳芳 刊期: 2002年第12期
乙型肝炎是世界性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对人类危害性极大.乙型肝炎病毒(HBV)可引起急性、慢性迁延性活动性肝炎.有些病情凶险,死亡率高.
作者:姜赵华;孙彬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笔者认为对患者的护理正确与否,护理方法是否得当,护理是否及时,直接关系到病人的治疗效果和预后,应引起重视.
作者:连秀李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病理学是一门形态学科,它是讲授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结局的一门科学.病理学的教学方式,是大课讲授理论与小班实习相结合.实习课是重要的教学环节,本文就如何提高实习教学效果的有关问题谈几点体会.
作者:乌力吉白乙;张娟;张红艳 刊期: 2002年第12期
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觉醒,知识水平的提高,加之医疗费用的持续高涨,医疗纠纷越来越多,甚至令人触目惊心.使得护理人员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更需要了解法律知识,培养法律意识,懂得如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作者:戴为芬;薛春香 刊期: 2002年第12期
自献血法实施以来,我市的无偿献血人数在逐年增加,广大干部群众对无偿献血的认识在逐步提高,作为时代先锋,青年楷模的天之娇子大学生们更是不甘人后,掀起一浪又一浪的无偿献血热潮,至今已有12894大学生参加无偿献血,但现在的大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入学年龄较小,献血热情虽很高,但对献血知识了解相对缺乏,对疼痛较为敏感,共有374人有不同程度的献血反应,其中心理紧张是主要原因,共有238例发生献血反应,占总反应人数的63.7%,其次有晕血晕针、空腹、反复穿刺、疲劳睡眠不足等原因造成,分别占总发生率的7.1%、6.2%、4.5%、18.5%.这就给我们工作提出一个新的课题--无偿献血的心理护理,现就初次献血大学生的心理护理分析如下.
作者:董长征;韦丽娟 刊期: 200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