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丽萍;刘丽娜
辐射床是抢救危重新生几和早产儿的重要仪器.优点是患儿虽然暴露,但仍能保持体温,而工作人员可以从各方面接触婴儿.2000年10月我科NICU收住了1例早产、生活能力低下、新生肺炎患儿,在入院抢救过程中不慎致右面颊部皮肤烫伤,形成一0.5×0.8cm大小的水泡,为吸取教训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陈英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肾结石合并肾盂癌的临床发生率较低,而且容易发生尿路肿瘤的漏诊.我院1987年5月~1999年11月收治经病理证实的肾结石合并肾盂癌6例.现将其报告如下.
作者:徐宗源;汤鹏;漆贯华;庄海军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我院于1994年12月~1998年12月对118例阑尾周围脓肿采取在B超下定位穿刺抽脓,口服中药加中药外敷治疗,取得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义俭;覃家岭 刊期: 2001年第06期
IgA肾病又称Berger病,是以肾小球系膜区IgA免疫复合物沉积为特征的一类肾小球肾炎.肾活检免疫病理检查在肾小球系膜区有以IgA为主的颗粒样沉积,临床上可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可发展为尿毒症、合并脑出血.现报告IgA肾病1例发展为尿毒症脑出血诊治资料.
作者:杨立明;李蕴潜;洪新宇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肱骨上段侧位像一般采用穿胸侧位投照,但因穿胸侧位机体较厚,重叠的骨骼和软组织较多,X线胶片很难将肱骨上段侧位像满意显示.有些书籍及刊物对肱骨上段穿胸侧位摄影虽有论述,一般采用70~100cm距离投照,但实际投照的X线胶片总是不甚清晰.笔者在长期工作实践中,参考了一些有关肱骨上段X线近距离摄影技术,对肱骨上段穿胸侧位用近距离摄影,这样可使近X线焦点重叠较多的骨骼和软组织放大失真,使投照的肱骨上段影像更加清晰,此投照位置对检查肱骨上段外伤,骨折错位,不能移动的病例等疾患都有一定的帮助.
作者:邱培国;邱培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目前临床上多主张积极手术治疗,可降低死亡率和病残率.1996~1999年我们应用加压滑动鹅颈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187例,其中75岁以上有76例,均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素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交锁髓内针在治疗长管状骨骨折中以其诸多优越性,正日益为临床广泛应用.我院1999年8~2000年12月应用扩髓交锁髓内针治疗胫骨骨折,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盛路新;常伶文;李垠;刘建;秦入结;刘旭东;宋波;孙晓 刊期: 2001年第06期
1临床资料1.1对象 1997年1月~1999年12月期间在我站注射室接种DPT的所有儿童,接种前进行健康查体,无接种禁忌症按常规臀部肌肉注射DPT0.5mL,接种后72h内观察反应情况,以T>37℃为全身反应(+),以局部硬结、疼痛或红肿平均直径≥5mm为局部反应(+),进行统计分析.
作者:史桂香;成志;姜环;高青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过去,对于采血车上流动无偿献血者仅进行一般体检,合格即可采血.采血后再进行血液常规的初检、复检,结果无偿献血乙肝淘汰率为7.1%.为了避免过多的血液浪费,我站从2000年4月开始,对流动采血车上的无偿献血者加做HBsAg的快速粗筛,效果明显,现乙肝淘汰率仅为3.4%.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颜峰;徐明华;杨建 刊期: 2001年第06期
SysmexaF-800因具有快速准确,且宜用末梢血等优点而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但在我们使用期间发现,稀释标本放置时间对血小板测定结果影响较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玉莉;秦兴侠 刊期: 2001年第06期
CO是无色、无味、无刺激性的气体.在日常生活中,煤炉产生的气体中CO含量可达6%~30%,室内门窗紧闭,造成通风不良引起CO中毒在急诊抢救中经常遇到.而CO中毒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则少见.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报告如下.
作者:段丽玲 刊期: 2001年第06期
1990年1月~2000年1月我们共收治肾损伤患者135例,其中114例保守治疗治愈.现将肾损伤保守治疗的观察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汪雪梅;潘莉莉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脑血管病是目前威肋老年人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也是急诊内科常见的急重症疾病,急诊的接诊抢救护理往往注重神经专科问题,对心脏方面问题重视不够.本文对我科138例急性脑血管病接诊时的心电图改变及相关护理对策总结如下.
作者:吴爱东;宋金书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崩漏是指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漓不尽,前者称崩中或经崩;后者称漏下或经漏.崩与漏出血情况虽不同,但二者常交替出现,故概称崩漏.
作者:易小琴 刊期: 2001年第06期
1临床资料 患儿,女3岁,以发热待查收住我院.当时患儿高热,并出现四肢抽搐,按医嘱给予静推复冬并葡萄糖加葡萄糖钙静滴处理,次日交班发现患孩注射区皮肤潮红,并有给予热敷,第3天患孩家属强烈要求出院,当时对该处皮肤潮红无引起足够重视,半月后患孩母亲抱孩复诊,诉说注射处皮肤坏死,查范围约10cm×10cm.
作者:周金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γ-岩藻糖苷梅(AFU)是一种与糖代谢有关的溶酶体酶,广泛分布于人体内各种细胞和体液中,肝癌患者可因多种因素引起血清AFU显著增高.甲胎蛋白(AFP)为胎儿所特有,是一种糖蛋白,出生时含量甚微,当肝组织发生癌变和胎儿重大畸型时,AFP水平都会增加很多;肝炎及肝硬化的病人有时AFP值也会有一定量的增加.为了探讨γ-岩藻糖苷酶与甲胎蛋白在诊断肝癌中的价值,笔者对两种试验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邹本宣 刊期: 2001年第06期
1病例介绍患者男,40岁.于2000年4月起突然出现心悸、胸闷等不适症状,心电图检查发现频发房性早搏,偶发室性早搏.既往无心血管疾病史,无心脏传导障碍表现.拟诊为病毒性心肌炎.给予异搏定等抗心律失常药物,疗效不明显.于7月18日始用红花针剂治疗,每次20mL,每日1次静脉点滴.用药前为窦性心律,有频发室性早搏,心率65次/min,P-R间期0.14s,QRS时限0.08s,Q-T间期0.42s.用药15d后复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类似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心率61次/min,P-R间期0.14s,QRS时限为0.12s,Q-T间期0.46s,嘱停药.于停药20d后再复查心电图,类似CLBBB消失,未见异位搏动,心率70次/min,P-R间期0.14s,QRS时限0.08s,Q-T间期0.40s.
作者:任英;潘春生;潘春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对比观察国产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及雷尼替丁+铋剂对十二指肠溃疡(DU)的治愈率及幽门螺杆菌(Hp)的根除率.方法:104例Hp相关性DU门诊患者,按2:1:1随机分成A组52例、B组28例和C组24例.A组:泮托拉唑40mg qd+阿莫西林1000mg bid+呋喃唑酮100mg bid×7d,继服泮托拉唑40mg qd×21d;B组:奥美拉唑20mg bid+阿莫西林1000mg bid+呋喃唑酮100mg bid×7d,改奥美拉唑20mg qd×21d;C组:雷尼替丁150mg bid+丽珠得乐100mg qid+阿莫西林500mg tid+甲硝唑400mg tid×14d,继服雷尼替丁150mg bid×28d.结果:ABC三组溃疡治愈率分别为94.2%、92.9%和62.5%;Hp根除率分别为94.2%、92.9%和66.7%.结论:由泮托拉唑组成的低剂量短程新三联疗法,对DU的疗效和Hp清除率与奥美拉唑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明显优于雷尼替丁、铋剂四联疗法(P<0.01),成本效益比仅为B组的1/2~2/3,药物副反应不足C组的1/3.方案A是一种新的高效、经济、安全实用的Hp根除方案.
作者:臧国祥;熊国强;李淑莲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尿β2-MG对2型糖尿病(DM)亚临床糖尿病肾病(DN)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尿常规、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正常的63例2型DM患者(亚临床DN组)分别进行血、β2-MG和尿Alb放射免疫测定(RIA).结果:剔除3例血β2-MG>4.5mg/L患者后分析发现,亚临床DN组尿β2-MG、Alb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尿Alb阳性率与尿β2-MG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尿β2-MG与尿Alb检测结果显著正相关(r=0.495,n=60,P<0.001).结论:DN时肾小球、肾小管均易受损,且存在着密切的正相关关系,尿β2-MG是诊断早期DN的一项重要指标,与Alb联合检测,可以提高DN的早期诊断率,并能对DN时肾小球和肾小管受损的部位及程度作出判断.
作者:汤建林;赵立群;李玉莹;汪慧如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外伤患者伤后24h内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是预防破伤风发生的一种有效措施.按常规,传统的注射方法和教科书上都强调,如果TAT皮试呈阳性,应采用分多次小剂量注射液进行脱敏注射.我科1996年6月~2000年9月间应用不脱敏注射TAT3600例,不分男女老少,无1例出现过敏反映,因此认为有临床实际意义.现总结如下.
作者:史梅莺 刊期: 200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