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发性气胸病人的常见心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张晓君;李咏文

关键词:自发性气胸, 心理问题, 护理措施
摘要:通过对109例自发性气胸患者的护理,观察到患者在不同的时期,都有着不同的心理,直接影响病人的康复.他们主要表现的心理问题有6个方面:对疾病的恐惧,担心手术的安全性和引流管脱落,晕血,担心气胸的复发和未来生活质量的影响.本文重点阐述了相应的护理措施.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化疗药物渗漏损伤的预防及护理

    静脉输注化疗药物是治疗恶性肿瘤4大手段之一.化疗药物属细胞毒性药物,静脉输注易引起静脉炎,且一旦渗漏到血管周围软组织中,轻则肿胀剧痛,重则引起皮肤软组织缺血坏死,甚至肢体残疾.更重要的是增加静脉穿刺的难度,不利于化疗方案的顺利实施,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自1998年我科采取提前预防综合治疗及护理的方法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翠美;黄翠云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胃管置管异常情况的处理

    置胃管是外科疾病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也是每一位护士必须熟练掌握的护理操作技术.但在操作中由于得不到病人配合以及操作不规范和疾病情况等方面的原因,常常发生胃管不能顺利置入或置入后又脱出,置入过深等异常情况,影响临床治疗效果.笔者针对26例病人出现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判断,均得到了相应的处理,保证了临床效果的发挥.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志芬;曹恒芹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42例临床观察

    为观察β-受体阻滞剂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我科5年来对42例慢性心衰患者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剂量β1-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裕红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21例诊治体会

    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总结了21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治过程及转归,提示窒息儿一旦有异常神经系统症状和意识障碍等即应考虑本病,应尽早开始保温、给氧、抗代谢紊乱、抗脑水肿、镇静、止惊、营养脑细胞等综合治疗.诊断治疗越早,效果越好,后遗症越少.

    作者:高坦兵;卢占斌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小脑肿瘤9例误诊分析

    小脑肿瘤在临床上早期症状不典型而易被误诊,为此做一总结分析.方法:搜集近5年内科收治的9例小脑肿瘤患者的特殊表现及确诊过程.结果:发现曾被误诊为小脑梗塞3例,美尼尔氏综合征2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2例,颈椎病1例,偏头痛1例.后均经诊断试验治疗,小脑部CT强化扫描及MRI确诊.结论:小脑肿瘤早期表现不典型,极易误诊.对此,忽视不典型表现者有小脑肿瘤的可能,须注意观察及排除.

    作者:张传洪;刘秀丽;于敏生;丁维涛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浅谈护患间的矛盾及解决方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健康意识的提高,人们对生命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患者对护士的要求也在变化.这时如何处理好护患间的关系,减少相互之间的矛盾,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一些常见矛盾及如何妥善解决、避免护患间矛盾的激化等问题进行了剖析.现将心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陈丽环;刘丽娜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异丙酚用于无痛人流术在不同心理状态下的麻醉效果

    目的:通过对两种不同心理状态下人工流产术(以下简称人流)病人接受异丙酚麻醉的效果比较,探索心理因素对异丙酚药效的影响.方法:将215例无痛人流病例分为两组,A组(n=130),为术前1~2d预约的病例,并向其说明有关麻醉和手术的常识,让病人有较充分的心理准备.B组(n=85),当日来诊接受无痛人流或常规人流术不能耐受者.对两组的麻醉效果、用药量及sPO2、HR、SBP等指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A组麻醉效果优良率与B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的麻醉药用量之间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B组病人术前、术中HR、SBP都明显高于A组(P<0.05).两组病例对手术经过均无记忆,但B组病人麻醉中恶梦发生率高于A组(P<0.05).结论:心理状态对异丙酚的麻醉效果有影响,充分的心理准备、良好的心理状态对异丙酚药效有协同作用.

    作者:孔宪营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内8字缝合会阴切口80例临床观察

    我院2000年3月~8月间采用内8字缝合会阴切口80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对2000年3月~8月间行会阴侧切分娩的160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A组(观察组):年龄23~41岁,平均32岁;妊娠37~42周,平均39.5周.手术指征(会阴侧切):会阴炎症40例,胎儿宫内窘迫18例,宫缩乏力后位产钳助产3例,巨大儿19例.B组(对照组):年龄24~39岁,平均31.5岁;妊娠37~41周,平均39周.会阴侧切指征:会阴炎症37例,胎儿宫内窘迫17例,宫缩乏力低位产钳助产4例,巨大儿22例.两组病人在年龄,孕周及会阴侧切指征方面的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作者:崔青;张雪梅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我院妇科住院患者生殖道感染相关知识知晓率的调查

    目的:研究我院妇科住院患者对生殖道感染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问卷的内容包括: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经济收入、月经史、生育史、避孕、性生活以及有关生殖道感染的知识,包括是否知道生殖道感染的途径,生殖道感染对个人、家庭及社会的危害情况以及如何防治生殖道感染等.结果:发现妇女对生殖道感染的途径、感染危害或预防措施的知识知之甚少.特别是农村和文化程度低(文盲及小学文化)的妇女(与其它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她们对月经期清洗外阴间隔的时间、感染途径、夫妻和性伴侣同治、感染后隔离的意义等的知晓率不到10%.结论:要加强生殖健康的教育,特别是对农民和文化程度低的妇女,使她们更多的了解生殖健康保健知识和掌握生殖健康技能,预防和减少妇女生殖健康问题与疾病的发生.

    作者:杨翠萍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胃食管反流病43例误诊分析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烧心、返酸、胸痛等症状,并可致食管炎、食管外组织损伤的疾病.西方国家发病较高,成人每周有1次烧心,返酸症状者达19%.我国对本病研究时间较短,尚缺乏系统流行病学资料,现将我院收治的误诊病例做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汤炳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肝炎肝硬化患者肝组织中HCV表达的初步探讨

    目的:观察肝炎肝硬化患者肝组织中丙型肝炎病毒(HCV)的表达,探讨肝硬化患者肝组织中HCV的表达几率.方法:随机选取100例肝炎肝硬化患者进行肝活检.取肝组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肝组织中的HCV.结果:100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组织中,HCV阳性表达者10例,HCV检出率为10%.结论:结果表明,HCV是引起肝炎肝硬化的又一重要因素.

    作者:刘兰侠;刘伟;罗婵;王兰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用系统分析方法加强实验室的科学管理

    用系统方法来解决管理问题,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科学.实验室管理学,是研究实验室管理活动及其基本规律和方法的科学,也是一门以现代管理理论为基础,综合运用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来研究实验室管理活动的应用学科.任何管理对象都是一个特定的系统.实验室管理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系统原理、封闭原理、动态原理、人本原理、效益原理.实验室管理的对象,就是实验室这个特定的系统.因此,用系统分析方法加强实验室的管理工作,是实际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方法.

    作者:韩景田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47例分析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对47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本组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发生率为4.97%.≥50岁者占85.1%,男性患者肺结核发生率显著高于女性,血糖水平高者容易并发肺结核.胸部X线检查以浸润病灶为主,占72.3%,空洞形成者较多,病变范围多为1个肺野,占53.2%.结论:糖尿病患者易合并肺结核与其免疫力下降、代谢失调有关,应重视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两病同治.

    作者:胡利东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138例急性药物性肝损害的病因及临床特点

    目的:探讨药物性肝损害的病因及临床特点,以帮助临床医师对该病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38例急性药物性肝损害患者的服药史、临床症状、肝功能试验、停药后的反应等进行分析.结果:引起肝损害的药物中,中药类占39.13%、抗结核14.49%、抗生素占9.42%、皮肤科用药占7.97%、免疫抑制剂占12.31%、解热止痛剂占3.62%、神经系统占4.35%、消化系统占2.90%、化疗药占2.90%、内分泌和代谢药占2.17%、其他占0.72%.临床类型中肝细胞损伤型占36.2%、胆汁淤滞型占40.5%、混合型占23.3%.结论:抗菌素引起的肝损害减少,中药引起的增加,其临床表现与病毒性肝炎相似.

    作者:王义国;闫明先;刘倩;李洪臻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基层医院闭合性肝外伤112例治疗体会

    我院1985年1月~2000年9月间共诊治闭合性严重肝外伤112例,全部病例均行手术治疗.现将其治疗情况作一总结分析.1临床资料1.1临床资料112例中男94例,女18例,年龄6~65岁.其中31%病例存在复合伤,入院时休克病例占67%.

    作者:王华英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板式项目药乙胺丁醇副作用1例报告

    1临床资料病人,男,65岁,门诊号930056,因低热,咳嗽半年多,痰中带血,3个月就诊.经拍片、查痰诊断为复治排菌肺结核病人.采用世界银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方案,即:2H3R3S3Z3E3/6H3R3E3,剂量H0.6g、R0.6g、E1200mg、Z2000mg、S0.75g,隔日用药,1个月后患者进行复查时述,近几天来,眼痛,视物严重不清,由家属引路到结防所复查.

    作者:朱丽芸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出血热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死亡1例

    1病例资料患者男,64岁,务农,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腹痛5d.发热呈持续性高热,高体温39.5℃,持续3d,腹痛呈持续性,并伴有脓稀样便.发病后在当地医院按急性肠胃炎治疗,经治腹泻得到控制,体温降至37.2℃.但病人仍有腹痛,伴有恶心,饮食差.发病第5d,呕吐胃内容物约50mL.

    作者:李增云;马庆彤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肾综合征出血热心脏损害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可以并发多脏器功能损害,其中心脏损害表现多,心电图(ECG)异常率高.现将HFRS致心脏损害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孙允涛;毕研庆;石艳芸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黄芪注射液协同降纤酶治疗脑梗塞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协同降纤酶治疗脑梗塞的疗效.方法:64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30例给予国产降纤酶10U,每日1次,连用3d.黄芪协同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40mL静点14d.两组病人均视病情给予降颅压、降血压、改善脑代谢、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抗感染等不影响血液流变学的药物治疗.结果:黄芪协同组和常规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2%和83.3%,总显效率分别为73.5%和36.7%,黄芪协同组总显效率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P<0.01).结论:黄芪注射液协同降纤酶治疗脑梗塞近期内使总显效率明显提高.

    作者:张振国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老年食道癌开胸术后呼衰的护理

    1997年10月~1999年12月,我科共收治70岁以上的老年食道癌患者87例,均行食道癌根治术.现将术后出现呼吸衰竭的观察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选华 刊期: 2001年第09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