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裕娇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协同降纤酶治疗脑梗塞的疗效.方法:64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30例给予国产降纤酶10U,每日1次,连用3d.黄芪协同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40mL静点14d.两组病人均视病情给予降颅压、降血压、改善脑代谢、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抗感染等不影响血液流变学的药物治疗.结果:黄芪协同组和常规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2%和83.3%,总显效率分别为73.5%和36.7%,黄芪协同组总显效率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P<0.01).结论:黄芪注射液协同降纤酶治疗脑梗塞近期内使总显效率明显提高.
作者:张振国 刊期: 2001年第09期
中专学校图书馆是教育教学的辅导部门,是开展教学、科研活动进行信息交流的重要场所,读者通过馆藏文献信息可以了解国内外新科技信息和学科动态.当前,由于受诸多因素制约,大多数中专图书馆尚不能主动地对用户开展文献导读,这种被动服务方式使得读者对图书馆的了解和利用程度不够,进而导致馆藏文献利用率偏低的局面.要扭转这一局面,更好地发挥中专图书馆的职能,图书馆工作人员必须利用馆藏文献信息,对读者开展文献导读.
作者:申彩虹 刊期: 2001年第09期
1997年10月~1999年12月,我科共收治70岁以上的老年食道癌患者87例,均行食道癌根治术.现将术后出现呼吸衰竭的观察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选华 刊期: 2001年第09期
置胃管是外科疾病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也是每一位护士必须熟练掌握的护理操作技术.但在操作中由于得不到病人配合以及操作不规范和疾病情况等方面的原因,常常发生胃管不能顺利置入或置入后又脱出,置入过深等异常情况,影响临床治疗效果.笔者针对26例病人出现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判断,均得到了相应的处理,保证了临床效果的发挥.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志芬;曹恒芹 刊期: 2001年第09期
脑梗塞是我国人群中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近年来随着对脑梗塞病理生理研究的深入及溶栓药物的问世,唤起了人们对急性脑梗塞溶栓治疗的关注,我院1998年8月~2000年8月,对16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采用降纤酶溶栓和160例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作对照观察,有显著差异现报告如下.
作者:单晓娥 刊期: 2001年第09期
1临床资料病人,男,65岁,门诊号930056,因低热,咳嗽半年多,痰中带血,3个月就诊.经拍片、查痰诊断为复治排菌肺结核病人.采用世界银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方案,即:2H3R3S3Z3E3/6H3R3E3,剂量H0.6g、R0.6g、E1200mg、Z2000mg、S0.75g,隔日用药,1个月后患者进行复查时述,近几天来,眼痛,视物严重不清,由家属引路到结防所复查.
作者:朱丽芸 刊期: 2001年第09期
1临床资料 病例:张×,女性,40岁,已婚,农民.体质柔弱.自述,带下良久,久治而不愈,特来求治.诊视:脉束细弱,面色少华,舌质淡薄,饮食无味,身倦神疲,夜间多梦,时有梦遗.腰酸腿软,头目眩晕,带下稀薄亦无臭味.
作者:甄义 刊期: 2001年第09期
目的:通过对两种不同心理状态下人工流产术(以下简称人流)病人接受异丙酚麻醉的效果比较,探索心理因素对异丙酚药效的影响.方法:将215例无痛人流病例分为两组,A组(n=130),为术前1~2d预约的病例,并向其说明有关麻醉和手术的常识,让病人有较充分的心理准备.B组(n=85),当日来诊接受无痛人流或常规人流术不能耐受者.对两组的麻醉效果、用药量及sPO2、HR、SBP等指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A组麻醉效果优良率与B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的麻醉药用量之间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B组病人术前、术中HR、SBP都明显高于A组(P<0.05).两组病例对手术经过均无记忆,但B组病人麻醉中恶梦发生率高于A组(P<0.05).结论:心理状态对异丙酚的麻醉效果有影响,充分的心理准备、良好的心理状态对异丙酚药效有协同作用.
作者:孔宪营 刊期: 2001年第09期
为观察β-受体阻滞剂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我科5年来对42例慢性心衰患者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剂量β1-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裕红 刊期: 2001年第09期
乳腺癌根治手术仍是目前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方法,因其切除范围大、渗出多、引流不畅,易发生皮肤坏死及感染,导致延期愈合,不仅影响术后继续放化疗,同时易造成患侧上肢功能障碍,故根治术后的护理极为重要.我院1997~2001年实行乳腺癌根治术46例.现将根治术后护理工作总结如下.
作者:陈敏 刊期: 2001年第09期
目的: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腹腔出血的防治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24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治疗.结果:1240例并发膈下积液11例,胆道损伤2例,创口感染16例,无难以控制的腹腔出血.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安全的,增强责任心和合理应用手术技巧,腹腔出血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作者:宁长青;王军;张亚州 刊期: 2001年第09期
小脑肿瘤在临床上早期症状不典型而易被误诊,为此做一总结分析.方法:搜集近5年内科收治的9例小脑肿瘤患者的特殊表现及确诊过程.结果:发现曾被误诊为小脑梗塞3例,美尼尔氏综合征2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2例,颈椎病1例,偏头痛1例.后均经诊断试验治疗,小脑部CT强化扫描及MRI确诊.结论:小脑肿瘤早期表现不典型,极易误诊.对此,忽视不典型表现者有小脑肿瘤的可能,须注意观察及排除.
作者:张传洪;刘秀丽;于敏生;丁维涛 刊期: 2001年第09期
近几年,笔者采用改良Blaskovics-Fox氏联合手术治疗老年性睑内翻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文共收集8例,男5例,女3例,其中2例为双眼,4例以眼睑组织松驰为主,4例以眼轮匝肌痉挛为主,年龄在60~75岁之间,所有病例均为下睑.
作者:刘金虎;林兰英 刊期: 2001年第09期
由于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和司法部门的介入,对医疗纠纷的接待提出了新要求.结合我们多年来接待医疗纠纷的经验,笔者觉得在接待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作者:仇永贵;倪松石 刊期: 2001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严重鼻副窦骨折的佳诊断与整复的方法.方法:采用双切口和柯-陆经路配合眶下入路等.结果:166例效果满意,1例仅面部麻木,1例咬合不佳,另1例面部轻度畸形.结论:严重鼻副窦的骨折必须立即手术,尤其开放性骨折,1~8h为黄金时间,结合认真的查体,配合X线片、CT、MRI.但必须要注意颅、眼、耳、腹腔、四肢和全身情况.
作者:陈立;马双玲;雷昌合;杜胜利;刘月娥;惠亚萍 刊期: 2001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药物性肝损害的病因及临床特点,以帮助临床医师对该病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38例急性药物性肝损害患者的服药史、临床症状、肝功能试验、停药后的反应等进行分析.结果:引起肝损害的药物中,中药类占39.13%、抗结核14.49%、抗生素占9.42%、皮肤科用药占7.97%、免疫抑制剂占12.31%、解热止痛剂占3.62%、神经系统占4.35%、消化系统占2.90%、化疗药占2.90%、内分泌和代谢药占2.17%、其他占0.72%.临床类型中肝细胞损伤型占36.2%、胆汁淤滞型占40.5%、混合型占23.3%.结论:抗菌素引起的肝损害减少,中药引起的增加,其临床表现与病毒性肝炎相似.
作者:王义国;闫明先;刘倩;李洪臻 刊期: 2001年第09期
脑室外引流是治疗脑室内出血的重要手段之一.我院1998~2001年开展脑室外引流术,治疗脑室内出血30例,其中治愈26例,好转2例,死亡2例,治愈率高达86%.脑室外引流术后的护理在提高脑室内出血的治愈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现总结如下.
作者:冯群爱;谢永银 刊期: 2001年第09期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烧心、返酸、胸痛等症状,并可致食管炎、食管外组织损伤的疾病.西方国家发病较高,成人每周有1次烧心,返酸症状者达19%.我国对本病研究时间较短,尚缺乏系统流行病学资料,现将我院收治的误诊病例做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汤炳 刊期: 2001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小剂量氯胺酮静脉麻醉应用于剖宫术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剖宫术患者分为两组,氯胺酮组30例,手术切皮前5min静注氯胺酮0.7mg/kg,面罩给氧,呼之不应时开始手术.30例硬膜外组,按常规硬膜外麻醉实施.结果:两组麻醉效果,治疗期间的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与术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小剂量氯胺酮静脉麻醉用于剖宫术是安全有效的,对母体、新生儿呼吸循环影响小,但副反应仍存在,需进一步观察和探讨.
作者:陈锐 刊期: 2001年第09期
目的:研究我院妇科住院患者对生殖道感染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问卷的内容包括: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经济收入、月经史、生育史、避孕、性生活以及有关生殖道感染的知识,包括是否知道生殖道感染的途径,生殖道感染对个人、家庭及社会的危害情况以及如何防治生殖道感染等.结果:发现妇女对生殖道感染的途径、感染危害或预防措施的知识知之甚少.特别是农村和文化程度低(文盲及小学文化)的妇女(与其它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她们对月经期清洗外阴间隔的时间、感染途径、夫妻和性伴侣同治、感染后隔离的意义等的知晓率不到10%.结论:要加强生殖健康的教育,特别是对农民和文化程度低的妇女,使她们更多的了解生殖健康保健知识和掌握生殖健康技能,预防和减少妇女生殖健康问题与疾病的发生.
作者:杨翠萍 刊期: 2001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