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伟;王瑞;陈海玲;张彩虹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模式也在逐步不断更新,向更高的整体化护理模式迈进.我院心血管科自1998年10月开展整体化护理模式病房以来,笔者一直在责任护士这个岗位上工作,常常感觉到病人在我的精心护理下,病情好转较快,心情舒畅.笔者对回顾几十年来的工作经历进行了分析,认为除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娴熟的技术操作外,突出的一点就是良好的沟通技巧.
作者:章玉珍 刊期: 2001年第10期
过敏性紫癜系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其中腹型过敏性紫癜约占2/3.我们采用中药治疗该病.报道如下.
作者:戚巧云 刊期: 2001年第10期
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交感互动时产生的相互关系.一般分为3种:①两人之间的关系;②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③个人与组织结构之间的关系.护理管理者的人际关系一般指与护理人员之间、与患者之间、与上级之间、与医生之间及与其他相关科室人员之间的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护理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笔者仅就基层护理管理者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谈一些看法和体会.
作者:景秀绒;高玉红 刊期: 2001年第10期
目的:为了解套管针在化疗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对30例化疗输液患者采用套管针与头皮针输液方法的比较,观察其静脉穿刺率及各级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使用套管针输液在化疗输液1疗程不同时期内,其重复穿刺率仅为13%~26%,且Ⅰ级静脉炎发生率为13%,远低于头皮针输液.结论:套管针应用于化疗输液,能降低静脉穿刺率和Ⅰ级静脉炎发生率.
作者:黄梨花 刊期: 200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T钢板在治疗Barton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T钢板内固定治疗Barton骨折15例.结果:经3~12月随访,15例均取得良好疗效.结论:T钢板内固定是治疗Barton骨折有效的方法,是预防桡腕关节并发症的积极措施.
作者:杨洁 刊期: 2001年第10期
目的:总结脑动脉瘤致动眼神经麻痹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表现.方法:对85例DSA证实为脑动脉瘤患者的临床及DSA表现进行分析.结果:脑动脉瘤致动眼神经麻痹的发生率约占全部脑动脉瘤的16.5%,后交通动脉瘤易导致动眼神经麻痹,约占全部后交通动脉瘤的40%.DSA可以真实直观地反映导致动眼神经麻痹的脑动脉瘤的特征.结论:对于部分动眼神经麻痹的患者应行DSA检查,以明确或排除脑动脉瘤的可能.
作者:张莉;张坤丽;崔文柱;康洁 刊期: 2001年第10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多见于青壮年,而老年人的发病率较低.由于老年人腰椎具有特殊的病理解剖特点,使其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表现、治疗、预后和中青年相比有明显差异.本院1990~1999年对年龄超过60岁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64例行多窗扩大减压术,占同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12%,手术疗效满意.现将手术配合介绍如下.
作者:陈娟 刊期: 2001年第10期
测定了36例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阳MC)培养上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按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将其分为IS>0.6及IS≤0.6两组,经与正常对照比较,发现糖尿病患者TNF-α水平升高,IS≤0.6组升高更明显(P<0.01),相关分析发现,TNF-α与IS呈负相关(r=0.39),从而提示TNF-α可能参与胰岛素抵抗的形成.
作者:周尊海;李荣华 刊期: 2001年第10期
冠心病在老年人各类心脏病患病率中高居首位,致死率也居前位.老年冠心病发病隐袭,症状不典型,因而给诊断及治疗带来一定难度,并影响预后.为加深对本病认识,笔者对300例患者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对其中74例患者动态心电图特点结合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磊;李翔;周洪兰 刊期: 2001年第10期
虽然胃镜检查是一种安全性大、痛苦少、准确率高的检查方法,但对进行检查的老年患者,他们在生理和心理上仍存在一些不同的变化.我们在多年的护理实践中,充分认识到人们对任何疾病都有心理因素存在,传统的躯体护理,早已不能满足病人的要求和医学科学的发展,因此我们对老年患者在胃镜检查中的心理特征及心理护理进行了如下探讨.
作者:张坚娟;饶秀红 刊期: 2001年第10期
目的:了解廊坊地区3岁计划免疫健康儿童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效果,从而对酵母重组乙型肝炎疫苗的免疫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技术(ELISA)检测1998、1999、2000年3年间经过酵母重组乙型肝炎疫苗计划免疫的廊坊地区3岁健康儿童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抗-HBs),测定其吸光度值(CO),CO/阴性对照的CO>2.1为阳性,当抗-HBs为阳性且CO/阴性对照的CO>10时,则说明体内已有免疫力可预防HBV的感染,如抗-HBs<10则保护力减弱甚至不能防止HBV感染.结果:1998年共检测542名儿童,其中免疫成功的占42.4%;1999年检测602名,其中免疫成功的占45.7%,2000年共检测410名,免疫成功的占40.2%.经过酵母乙肝疫苗计划免疫的廊坊地区3岁健康儿童整体免疫成功率与其它文献报道比较,一直处于较低水平.讨论:机体的免疫应答与疫苗的种类、质量有关,并且健康儿童中有一部分群体肝细胞对酵母重组乙肝疫苗处于不应答状态.
作者:张小梅;王文红 刊期: 2001年第10期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2例符合条件的异位妊娠病例予MTX+Ru486杀胚胎治疗,同时予抗生素静滴抗炎,后继予中药肖除包块治疗.结果:32例中30例治愈,2例治疗失败转剖腹探查术,治愈率93.7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异位妊娠是一种有效的值得推广的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方法.
作者:郭剑锋 刊期: 2001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球囊损伤大鼠腹主动脉血管重塑的影响.方法:制作球囊损伤的大鼠腹主动脉剥脱模型,1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①对照组:6只腹腔内注射intralipid(1mL/d),②ATRA组:6只腹腔内注射溶解于intralipid的ATRA(4mg·kg-1·d-1),球囊损伤14d后,损伤区域的血管段用10%福尔马林固定,然后染色,进行形态学分析.结果:ATRA明显减小新生内膜面积(IA),增加管腔面积(LA)和外弹力膜包绕面积(EEL).结论:ATRA具有促进有益的血管重塑的作用.
作者:王卫民;党书毅;王家宁;黄永章;陈霞萍;刘志祥;周芳;张群林 刊期: 2001年第10期
本文对61例下肢慢性溃疡者,采用庆大霉素等联合外敷进行治疗,其药理作用有:杀菌作用,扩张局部血管改善循环,促进水肿消退,促进组织新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蔡旭红 刊期: 2001年第10期
为了探讨儿童HBsAg携带者与家庭成员的相关性,笔者对677名儿童及其同胞与父母进行了HBV感染流行病调查.结果表明,儿童携带HBsAg与父母关系为密切,父亲HBsAg阳性不仅与母亲阳性一样对子女感染构成威胁,而且同样也是乙肝疫苗免疫失败的重要原因.
作者:陈茂余;韩勇;华棠;何佳;衡德芳;宋培钦;鄢利梅;李亚一;陈立;王远杰 刊期: 2001年第10期
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是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大趋势和必然,其优点在于可以充分利用现有卫生资源,达到合理配置,调整服务方式,拓宽服务市场,扩大服务功能,方便病人就医,提高社会效益.
作者:房宁宁 刊期: 2001年第10期
血液常规检查中的血涂片的显微镜检查是诊断各种血液病的主要依据,且对疗效及预后观察有一定的作用,随着血细胞分析仪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白细胞分类的血片镜检随之减少了,但血细胞分析仪的分类计数只能达到筛选的目的,观察不到白细胞的形态变化,血液病漏诊或误诊是不可避免的.下面,将本院1995年至今的38例初诊时白细胞数低于20×109/L的血液病患者的外周血象及临床诊断作如下统计及分析.
作者:冯向英 刊期: 2001年第10期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epesia,FD)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部分病人症状较重,严重影响学习及生活,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FD在儿童中也并非少见,因小儿胃镜尚未普遍开展,故明确诊断有一定困难,国内关于儿童FD的诊断及治疗报道较少,我科1999年4月~2001年3月应用不同抗酸药物治儿童FD132例,取得了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骆秋龙;陆巧英;石桂枝;金松华 刊期: 2001年第10期
断指(趾)再植术后血管危象一般发生于术后1~3d,据报道总发生率为24%,救治成活率为63.8%[1].我科1999~2000年共收治断指再植病人100例,160指,成活140指,部分坏死15指,完全坏死5指,成活率87.5%.33指出现血管危象,发生率为20.7%,其中术后1~3d发生26指,术后4~7d发生7指.经积极治疗,总危象解除率为8%.现就危象发生原因谈谈其临床观察及护理.
作者:曹淑娟 刊期: 2001年第10期
超分割放射治疗鼻咽癌提高肿瘤控制率的同时也增加了正常组织的急性放射反应.同时对36例鼻咽癌超分割放疗的观察,患者局部口腔放射反应如粘膜糜烂、疼痛,皮肤放射反应较为明显,但经过密切观察病情,及时给予对症处理和精心护理,以保证超分割放射治疗的护理连续进行,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黄玲娟;王亚萍 刊期: 200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