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我院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实践与探讨

房宁宁

关键词:社区卫生, 服务工作, 卫生改革与发展, 卫生资源, 社会效益, 合理配置, 服务市场, 服务功能, 就医, 病人
摘要: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是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大趋势和必然,其优点在于可以充分利用现有卫生资源,达到合理配置,调整服务方式,拓宽服务市场,扩大服务功能,方便病人就医,提高社会效益.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我院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实践与探讨

    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是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大趋势和必然,其优点在于可以充分利用现有卫生资源,达到合理配置,调整服务方式,拓宽服务市场,扩大服务功能,方便病人就医,提高社会效益.

    作者:房宁宁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左旋肉碱与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尿毒症贫血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左旋肉碱对促红细胞生成素疗效的影响.方法:将尿毒症血透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1人,单予促红细胞生成素(EPO)6000U/周皮下注射,观察组18人,予相同剂量EPO治疗同时再给予左旋肉碱1.0g于每次血透后静注,一月后比较两组Hb及Hct的变化.结果:观察组Hb、Hct升高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左旋肉碱能显著提高EPO的疗效.

    作者:楼宏青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脑出血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1例

    1临床资料贾××,男,8岁,学生.因剧烈头痛伴呕吐1h,口鼻流出稀血水样分泌物30min于1998年3月25日急诊入院.患儿于1h前突然头痛剧烈伴喷射状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30min后口鼻流出稀血水样分泌物.患儿平素身体健康.体检:T36.2℃、P 128次/min、R34次/min、BP 80/50mmHg,患儿深昏迷状态.右侧瞳孔散大约3mm,对光反射消失,左侧瞳孔1.5mm,对光反射不敏感.双侧鼻孔、口中流出稀血水样分泌物,口唇发绀.颈抵抗感不明显.双肺弥漫性水泡音及哮鸣音.心音被罗音遮盖.腹部检查无异常,神经系统检查:左侧肢体肌张力增高,左侧巴彬斯基氏征(+),余(-).辅助检查:头颅CT示右基底节区出血;动脉血气分析示:PaO2 25mmHg,FaCO2 30mmHg,pH 7.46,PaO2/FiO2 52mmHg.胸片示:双肺浸润影像.EKG示:心肌缺血性改变.余(-).诊断为脑出血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治疗经过:给予高浓度吸氧,气管插管,应用呼气末气道内正压(PEEP),应用脱水、利尿、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及对症处理,治疗无效而死亡.

    作者:蔡方云;李春华;李振富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病毒性肝炎血清胆汁酸测定的临床意义

    胆汁酸的生成和代谢与肝脏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某些肝脏疾病时胆汁酸代谢发生紊乱,致血清中胆汁酸含量发生变化,因此它是反映肝实质损伤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诊断病毒性肝炎有一定的临床意义.本文对我院1998年1月~2000年12月20日5例住院患者,进行了血清胆汁酸含量的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周云飞;卢积良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逍遥散皮肤科应用举隅

    逍遥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一书,方由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甘草组成,主治肝郁血虚证.笔者多年来应用逍遥散加减治疗多种皮肤科疾病,疗效较好,今摘数例验案如下.

    作者:江超;姜华静;潘艳丽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肝炎肝硬变腹水并发原发性腹膜炎的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肝炎肝硬变腹水并发原发性腹膜炎应用第3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治疗效果.方法:31例肝炎肝硬变腹水并发原发性腹膜炎患者应用头孢三嗪或头孢氨噻肟静脉滴注治疗.疗程10~14d.结果:治愈20例(64.5%),死亡11例(35.5%),其中死于感染性休克3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肝性脑病5例,肝肾综合征2例.结论:第3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头孢三嗪和头孢氨噻肟是治疗肝炎肝硬变腹水并发原发性腹膜炎的理想药物.

    作者:何文艳;王国锋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老年冠心病动态心电图及临床特点分析

    冠心病在老年人各类心脏病患病率中高居首位,致死率也居前位.老年冠心病发病隐袭,症状不典型,因而给诊断及治疗带来一定难度,并影响预后.为加深对本病认识,笔者对300例患者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对其中74例患者动态心电图特点结合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磊;李翔;周洪兰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内科疾病伴脑损伤的高压氧治疗(附93例报告)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内科疾病伴脑损伤的疗效.方法:常规采用压力0.25MPa,吸氧60 min,每日1次;急性期采用0.22MPa,吸氧60min,每日2次.结果:治愈54例(58.1%),显效21例(22.5%),有效11例(11.8%),总有效率93.5%.结论:高压氧治疗内科疾病伴脑损伤疗效显著,选择佳治疗时机及合理治疗方案能够提高疗效.

    作者:喻道元;张祥海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结石在胆囊息肉样病变中的高危因素探讨

    目的:探讨结石在胆囊息肉样病变中的高危因素.方法:将72例胆囊息肉样病变(PLG)按是否合并结石分为A(合并结石组)、B(不合并结石组)两组.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应用光镜观察胆囊粘膜上皮肠化生,不典型增生的发生率.结果:①72例PLG中发现胆囊粘膜上皮轻、中、重度不典型增生,肠化生共计17例.包括胆囊癌7例,腺瘤性息肉3例,肌腺瘤2例,胆固醇息肉5例.②A组26例中发现上述病理损害12例,占46%.B组46例中5例,占11%.经统计学处理,A、B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结石及其重复炎症反应对PLG是肿瘤高危因素.

    作者:熊秦鄂;汤功华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晚期合并巨大肺大泡的外科处理

    慢性阻塞肺病(COPD)晚期均发生肺心病和呼吸衰竭,临床治疗效果不佳,如合并巨大肺大泡更是雪上加霜.心肺功能进一步减退,患者十分痛苦,生活质量严重下降,而且肺大泡一旦破裂随时都有致患者于死亡的危险,每遇这种情况常常放弃外科处理,因为患者不能耐受传统的开胸手术的创伤,即是目前的胸腔镜手术,在无呼吸机等设备的条件下,也难过麻醉这一关.因而这种病例,只能内科保守至死.笔者近年来学习各种文献,结合我医院现有条件,摸索出一种创伤更小,几乎对患者无生理干扰的微创方法,彻底消灭肺大泡,使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现介绍分析如下.

    作者:方新社;王锋;杨德祥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不同抗酸药物治疗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132例临床分析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epesia,FD)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部分病人症状较重,严重影响学习及生活,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FD在儿童中也并非少见,因小儿胃镜尚未普遍开展,故明确诊断有一定困难,国内关于儿童FD的诊断及治疗报道较少,我科1999年4月~2001年3月应用不同抗酸药物治儿童FD132例,取得了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骆秋龙;陆巧英;石桂枝;金松华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脑卒中偏瘫伴高血压患者桥式运动的康复护理

    目的:为了使脑卒中偏瘫伴高血压患者也能进行正常桥式运动训练,提高功能恢复效果.方法:采用放松训练及支持疗法,如在保护性血压、脉搏监测下,根据患者主诉与体征分3步进行,同时指导姿势动作与平稳呼吸法等.结果:30例中除1例在第2步训练时出现面色发红、收缩压升至22kPa、舒张压升至16kPa,而后终止训练外,其余29例均无肢体疼痛及并发症发生,安全过渡到一般性桥式训练中.结论:此类患者通过放松训练及支持疗法后可以参与正常桥式训练.出院时痉挛明显缓解,血压下降.

    作者:杨武;高雪梅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几种心脏声学造影技术的应用比较(附1470例分析)

    心脏声学造影是先天性心脏病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国内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先后在不少省、市医院相继开展[1,2].此项检查,多由护士配合注射造影剂,以求获得满意的检查效果.我院1990年10月~1999年10月,共完成心脏声学造影1470例,先后应用了2种方法4种造影药物.现将我院进行心脏声学造影的有关技术及应用效果总结于后,以供同道们参考.

    作者:杜汪燕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护理程序在糖尿病教育应用的研究近况

    糖尿病(DM)已成为世界各国日益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在许多国家成为致死致残并造成医疗开支增多的主要原因.目前,全世界有糖尿病人1.2亿,估计到2025年,至少升至2.5亿.我国糖尿病发病率为2.53%~3.51%,较10年前增加了2.5~3倍[1].作为DM治疗重要手段之一的DM教育虽然已列入DM糖尿病护理常规,但因缺乏系统的管理模式使其难以普遍实行.总体而言我国DM教育尚处于卫生宣教或出院指导水平[2,3].为提高我国DM教育水平,应用护理程序进行DM教育的具体方法值得探索.现将近年来有关报道综述如下.

    作者:梁业梅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临床研究证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时,其内源性阿片样物质(OIS),特别是β-内啡肽(β-EP)释放增加,直接或间断地参与HIE的病理过程.纳洛酮(Naloxone,NLX)是OLS的拮抗剂,在HIE中具有良好作用.我科应用NLX治疗HIE 87例临床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华虹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哮喘的相关基因及基因治疗研究进展

    哮喘是一种多基因遗传性疾病.研究表明其致病基因与5、6、11、14号染色体相关,哮喘的基因治疗也在探索中.本文就这两方面的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王刚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尿毒症患者头孢菌素脑病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头孢菌素脑病的发病机制和临床特点.方法:对31例尿毒症头孢菌素脑病患者使用的头孢类药物及发病后治疗进行分析.结果:头孢菌素治疗尿毒症合并感染可引起脑病.第1、2、3代头孢菌素脑病有不同特点.第1代头孢菌素脑病多发生于用药剂量未作适当调整且未规则血透病人,发病后血透效果好.第3代头孢菌素脑病在血透病人也会发生,发生后血透疗效差,但停药后可自行缓解.第2代头孢菌素引起脑病,血透效果差,且不能自行缓解,预后差.结论:尿毒症患者使用头孢菌素时应注意药物选择及剂量调整,发生脑病后应根据药物药理特点治疗.

    作者:郑东辉;陈菊花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脑出血急性期的护理体会

    脑出血起病急,病情重,病死率,致残率高.急性期病情危重是决定预后、转归的关键,在积极的药物治疗的同时,护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现将笔者的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袁玲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203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病的临床病理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胃、十二指肠疾病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检测方法及HP感染性胃病的临床病理形态特点.方法:采用北京同仁医院消化内科刘宾等提供的改良胃镜下HP感染的可视化诊断和Giemsa染色的HP形态学病理诊断方法,对203例上胃肠道疾病患者进行检测,并对其胃粘膜进行组织形态观察.结果:改良胃镜下HP的可视化诊断阳性率为96.55%,Giemsa染色病理诊断阳性率为95.07%,改良胃镜下HP感染的可视化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8.47%.HP感染胃粘膜有特征性组织形态改变.结论:改良胃镜下HP感染的可视化诊断及Giemsa染色HP形态学病理诊断相结合运用于胃、十二脂肠疾病的HP检测,适合普通基层医院采用.HP感染胃粘膜有特征性组织形态改变.

    作者:李建华;龙华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糖尿病并发症的防治

    糖尿病是内科常见疾病之一.文献指出,糖尿病患者的危险在于并发症[1],如能及时发现和正确治疗各种并发症,可明显降低死亡率,现就文献将其并发症的防治综述如下.

    作者:吴晓秋 刊期: 2001年第10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