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玲
肥胖是指以甘油三酯为主的脂肪组织在体内过多积聚和/或分布异常而呈现的一种病理状态,是一种多重病因的慢性疾病.随着经济的发展,肥胖已成为全球流行性疾病.因此,肥胖的治疗已引起世界各国医务工作者的重视.本文以2000年发布的亚太地区肥胖及其防治指南为主要参考资料对肥胖的治疗进展作一概述.
作者:刘福平 刊期: 2001年第10期
经肛门一期拖出根治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由于具备创伤小,操作简便,疗效好等优点而被小儿外科医师青睐,但该方法多局限于普通型巨结肠,而对于占20%的小儿长段型巨结肠,由于病变范围广泛,经肛门游离、拖出结肠十分困难,多需开腹手术.基于此,笔者应用电视腹腔镜技术游离结肠,解决了这一难题,已实施5例.现介绍如下.
作者:孙居胜;高桂香;蔡坤;吴瑞婷;方爱玲 刊期: 2001年第10期
当前护理事业的蓬勃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国内外护理交流的日益增进、护理工作范围的不断拓展以及护理工作者视野的不断开阔等,都为护理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生毕业后要面对病人、解决较日常生活更为复杂的护理问题、护患关系,要与患者有效地沟通并帮助患者解决心理问题.这样要求护理人员只掌握高超的操作技能及相关的医学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具备相当的心理素质.培养护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应从医学素质教育的基础来抓,必须从提高护生的情商(EQ)入手.
作者:张旭;梁椰林 刊期: 200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胃、十二指肠疾病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检测方法及HP感染性胃病的临床病理形态特点.方法:采用北京同仁医院消化内科刘宾等提供的改良胃镜下HP感染的可视化诊断和Giemsa染色的HP形态学病理诊断方法,对203例上胃肠道疾病患者进行检测,并对其胃粘膜进行组织形态观察.结果:改良胃镜下HP的可视化诊断阳性率为96.55%,Giemsa染色病理诊断阳性率为95.07%,改良胃镜下HP感染的可视化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8.47%.HP感染胃粘膜有特征性组织形态改变.结论:改良胃镜下HP感染的可视化诊断及Giemsa染色HP形态学病理诊断相结合运用于胃、十二脂肠疾病的HP检测,适合普通基层医院采用.HP感染胃粘膜有特征性组织形态改变.
作者:李建华;龙华 刊期: 2001年第10期
目的:总结脑动脉瘤致动眼神经麻痹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表现.方法:对85例DSA证实为脑动脉瘤患者的临床及DSA表现进行分析.结果:脑动脉瘤致动眼神经麻痹的发生率约占全部脑动脉瘤的16.5%,后交通动脉瘤易导致动眼神经麻痹,约占全部后交通动脉瘤的40%.DSA可以真实直观地反映导致动眼神经麻痹的脑动脉瘤的特征.结论:对于部分动眼神经麻痹的患者应行DSA检查,以明确或排除脑动脉瘤的可能.
作者:张莉;张坤丽;崔文柱;康洁 刊期: 2001年第10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模式也在逐步不断更新,向更高的整体化护理模式迈进.我院心血管科自1998年10月开展整体化护理模式病房以来,笔者一直在责任护士这个岗位上工作,常常感觉到病人在我的精心护理下,病情好转较快,心情舒畅.笔者对回顾几十年来的工作经历进行了分析,认为除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娴熟的技术操作外,突出的一点就是良好的沟通技巧.
作者:章玉珍 刊期: 2001年第10期
血液从破裂的血管直接进入脑组织称原发性脑出血.由于高血压伴发脑小动脉病变在血压骤升时破裂所致的原发性脑出血,称为高血压性脑出血[1].我院1995年1月~2000年5月共收治89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其中有62例发生再出血.现报告如下.
作者:运宁宁 刊期: 2001年第10期
利用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体外诊断试剂检测的可疑阳性病例28例,结合临床资料,初步说明该类患者已属肿瘤患者.TSGF检测值的大小与病情好坏以及其它因素有关.
作者:洪昆相 刊期: 200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吉诺通在急性分泌性中耳炎中的疗效.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吉诺通胶囊.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5%,实验组92.1%,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吉诺通对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肖林 刊期: 2001年第10期
急性胆囊扭转临床少见,有其独特的临床解剖学基础.近年我院收治3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岩 刊期: 2001年第10期
慢性阻塞肺病(COPD)晚期均发生肺心病和呼吸衰竭,临床治疗效果不佳,如合并巨大肺大泡更是雪上加霜.心肺功能进一步减退,患者十分痛苦,生活质量严重下降,而且肺大泡一旦破裂随时都有致患者于死亡的危险,每遇这种情况常常放弃外科处理,因为患者不能耐受传统的开胸手术的创伤,即是目前的胸腔镜手术,在无呼吸机等设备的条件下,也难过麻醉这一关.因而这种病例,只能内科保守至死.笔者近年来学习各种文献,结合我医院现有条件,摸索出一种创伤更小,几乎对患者无生理干扰的微创方法,彻底消灭肺大泡,使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现介绍分析如下.
作者:方新社;王锋;杨德祥 刊期: 200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贝复剂对放射性皮肤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60例鼻咽癌伴颈部淋巴结转移行放疗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从第3周予贝复剂均匀喷于照射野内皮肤上,每侧600Au,每日3次.出现Ⅱ度皮肤损伤后增加用量,每侧1200Au,每日3次.对照组在出现Ⅱ度皮肤损伤后予1:5000呋喃西林溶液湿敷后暴露创面.结果:治疗结束时治疗组Ⅱ度放射性皮肤损伤发生率为10%,无Ⅲ度皮肤损伤.放射性皮肤损伤愈合时间平均为6d.对照组Ⅱ度放射性皮肤损伤发生率为20%,Ⅲ度放射性皮肤损伤发生率为3.3%,放射性皮肤损伤愈合时间平均为11.4d.结论:贝复剂可以减少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发生率,同时可以减轻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炎性反应,促进上皮修复,缩短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愈合时间.
作者:陈年春;王庆夕;宋大安 刊期: 2001年第10期
宫腔积液是子宫恶性肿瘤放疗后常见的并发症,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影响放疗效果,治疗的关键在于尽快清除积液,1990~1995年,我科采用开放性引流,效果满意.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魏纳新 刊期: 2001年第10期
断指(趾)再植术后血管危象一般发生于术后1~3d,据报道总发生率为24%,救治成活率为63.8%[1].我科1999~2000年共收治断指再植病人100例,160指,成活140指,部分坏死15指,完全坏死5指,成活率87.5%.33指出现血管危象,发生率为20.7%,其中术后1~3d发生26指,术后4~7d发生7指.经积极治疗,总危象解除率为8%.现就危象发生原因谈谈其临床观察及护理.
作者:曹淑娟 刊期: 2001年第10期
虽然胃镜检查是一种安全性大、痛苦少、准确率高的检查方法,但对进行检查的老年患者,他们在生理和心理上仍存在一些不同的变化.我们在多年的护理实践中,充分认识到人们对任何疾病都有心理因素存在,传统的躯体护理,早已不能满足病人的要求和医学科学的发展,因此我们对老年患者在胃镜检查中的心理特征及心理护理进行了如下探讨.
作者:张坚娟;饶秀红 刊期: 2001年第10期
近年来,随着抗菌素和激素的广泛应用及农业性植物外伤机会的增多,真菌性角膜炎患者逐年增多,由于本病不易早期诊断,治疗手段又非常有限,因此常造成角膜严重的损伤,甚至丧失视力.我院近4年来共诊治了13例真菌性角膜炎,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伟 刊期: 2001年第10期
糖尿病是内科常见疾病之一.文献指出,糖尿病患者的危险在于并发症[1],如能及时发现和正确治疗各种并发症,可明显降低死亡率,现就文献将其并发症的防治综述如下.
作者:吴晓秋 刊期: 2001年第10期
临床研究证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时,其内源性阿片样物质(OIS),特别是β-内啡肽(β-EP)释放增加,直接或间断地参与HIE的病理过程.纳洛酮(Naloxone,NLX)是OLS的拮抗剂,在HIE中具有良好作用.我科应用NLX治疗HIE 87例临床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华虹 刊期: 2001年第10期
目的:为改善小儿机体营养状况,提高其存活率,探索部分静脉营养(PPN)在儿科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早产儿、小于胎龄儿4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2例,营养不良Ⅱ度2例,顽固性腹泻2例,给予部分静脉营养.结果:10例小儿经部分静脉营养治疗,体重增加0.4~0.7kg.结论:部分静脉营养能改善高危病人的预后,使其对正常生长发育起到积极作用,是新生儿及危重患儿治疗学、营养学中的一个重要突破.
作者:黄建萍;高虹 刊期: 2001年第10期
超分割放射治疗鼻咽癌提高肿瘤控制率的同时也增加了正常组织的急性放射反应.同时对36例鼻咽癌超分割放疗的观察,患者局部口腔放射反应如粘膜糜烂、疼痛,皮肤放射反应较为明显,但经过密切观察病情,及时给予对症处理和精心护理,以保证超分割放射治疗的护理连续进行,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黄玲娟;王亚萍 刊期: 200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