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真菌性角膜炎13例临床观察

郭伟

关键词:真菌性角膜炎, 现报告如下, 治疗手段, 早期诊断, 抗菌素, 植物, 诊治, 应用, 外伤, 损伤, 视力, 农业, 疗效, 激素, 患者
摘要:近年来,随着抗菌素和激素的广泛应用及农业性植物外伤机会的增多,真菌性角膜炎患者逐年增多,由于本病不易早期诊断,治疗手段又非常有限,因此常造成角膜严重的损伤,甚至丧失视力.我院近4年来共诊治了13例真菌性角膜炎,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基层护理管理者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交感互动时产生的相互关系.一般分为3种:①两人之间的关系;②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③个人与组织结构之间的关系.护理管理者的人际关系一般指与护理人员之间、与患者之间、与上级之间、与医生之间及与其他相关科室人员之间的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护理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笔者仅就基层护理管理者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谈一些看法和体会.

    作者:景秀绒;高玉红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贯众紫草煎用于过敏性皮肤水样疱疹的治疗

    近年随着农田杀虫剂、杀草剂用量的增加,患过敏性皮肤病的人数也越来越多.笔者选用托毒透疹的中草药贯众紫草煎汤洗浴,收到很好的疗效.

    作者:甄义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梗阻性黄疸病人围手术期整体护理

    梗阻性黄疸病人具有病程迁延,手术复杂、并发症多、住院时间长等特点,对病人生理机能及心理损害较为严重,其护理特别是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对促进病人身体及心理康复具有重要作用.笔者自1996年开展整体护理以来,对每个病人建立护理病历,提出护理诊断,针对不同病人的不同特点,采用合理的护理程序,制定并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与医疗措施有机衔接,使病人得到全程全方位的治疗和健康指导,,收到良好效果.现就70例梗阻性黄疸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讨论如下.

    作者:于绍平;王京芬;李志美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内科疾病伴脑损伤的高压氧治疗(附93例报告)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内科疾病伴脑损伤的疗效.方法:常规采用压力0.25MPa,吸氧60 min,每日1次;急性期采用0.22MPa,吸氧60min,每日2次.结果:治愈54例(58.1%),显效21例(22.5%),有效11例(11.8%),总有效率93.5%.结论:高压氧治疗内科疾病伴脑损伤疗效显著,选择佳治疗时机及合理治疗方案能够提高疗效.

    作者:喻道元;张祥海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100例断指(趾)再植术后发生血管危象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断指(趾)再植术后血管危象一般发生于术后1~3d,据报道总发生率为24%,救治成活率为63.8%[1].我科1999~2000年共收治断指再植病人100例,160指,成活140指,部分坏死15指,完全坏死5指,成活率87.5%.33指出现血管危象,发生率为20.7%,其中术后1~3d发生26指,术后4~7d发生7指.经积极治疗,总危象解除率为8%.现就危象发生原因谈谈其临床观察及护理.

    作者:曹淑娟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糖分析

    对观察组74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及对照组74例正常新生儿进行血糖监测,入院时未接受葡萄糖静脉滴注或使用激素,检出观察组低血糖38例(35.1%),高血糖15例(20.3%),对照组低血糖10例(13.5%),高血糖4例(5.3%),两者差异显著.提示对新生儿HIE进行动态血糖监测,及时纠正,避免血糖异常,进一步加重脑损伤.

    作者:孟玮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静脉留置针在化疗病人中不同静脉径路的应用比较

    我科2000年6月~12月,对食道贲门癌术后化疗病人分别经颈外静脉和上肢静脉行静脉留置针穿刺置管用药,分别观察并对比其炎症反应情况.经比较,颈外静脉更适用于肿瘤患者化疗的静脉给药途径.现报告如下.

    作者:庞溯摈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老年冠心病动态心电图及临床特点分析

    冠心病在老年人各类心脏病患病率中高居首位,致死率也居前位.老年冠心病发病隐袭,症状不典型,因而给诊断及治疗带来一定难度,并影响预后.为加深对本病认识,笔者对300例患者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对其中74例患者动态心电图特点结合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磊;李翔;周洪兰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护理程序在临床带教中的应用

    护理程序是一种科学的、系统的、动态的,合乎逻辑的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法,它不仅适用于临床护理工作,而且,也适应于我们的临床带教工作,由于护士来自于不同的护校,学习程度的差异,对临床具体护理工作的领悟性不同,对同一实习目标的实习效果也不尽相同,运用护理程序这一科学的工作方法进行临床带教,则弥补了以往带教方式中的不足,做到了因人施教,达到了更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赵秀荣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DSA在动眼神经麻痹检测中的应用

    目的:总结脑动脉瘤致动眼神经麻痹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表现.方法:对85例DSA证实为脑动脉瘤患者的临床及DSA表现进行分析.结果:脑动脉瘤致动眼神经麻痹的发生率约占全部脑动脉瘤的16.5%,后交通动脉瘤易导致动眼神经麻痹,约占全部后交通动脉瘤的40%.DSA可以真实直观地反映导致动眼神经麻痹的脑动脉瘤的特征.结论:对于部分动眼神经麻痹的患者应行DSA检查,以明确或排除脑动脉瘤的可能.

    作者:张莉;张坤丽;崔文柱;康洁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套管针在化疗输液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为了解套管针在化疗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对30例化疗输液患者采用套管针与头皮针输液方法的比较,观察其静脉穿刺率及各级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使用套管针输液在化疗输液1疗程不同时期内,其重复穿刺率仅为13%~26%,且Ⅰ级静脉炎发生率为13%,远低于头皮针输液.结论:套管针应用于化疗输液,能降低静脉穿刺率和Ⅰ级静脉炎发生率.

    作者:黄梨花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老年住院病人临床死因分析

    目的:通过对1136例老年住院病人死亡病例的病因分析,探讨老年死亡的病因,以期提高其防治水平.方法:对1136例老年住院病人死亡病例进行年龄、性别及死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老年人常见致死病因依次为肺部感染、肺癌、脑梗塞、急性心肌梗塞、多器官衰竭、脑出血.老年人的死因顺位随着年龄增长不断变化.结论:威胁老年人生命的疾病主要是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及心脑血管疾病.针对性地加强防治工作可降低病死率.

    作者:富晶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羊水过多与胎儿畸变的临床观察

    羊水过多是指妊娠的任何时期羊水量超过2000mL者.据有关文献报道,占分娩总数的0.5%~10%.我院1999~2000年住院引产患者628例中,羊水过多患者36例,发病率为5.64%,胎儿畸形患者19例,占羊水过多患者53%.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高洪艳;秦玉秋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奥平栓加整肠生治疗顽固性阴道炎30例疗效观察

    近年来,细菌性阴道病和念珠菌性阴道炎发病率逐年增加,二者可单独发生,亦可同时感染.由于抗药菌株的增多或因急性期用药剂量不够,月经期中断治疗致使疗程不足,以及男方未同时治疗等原因,造成阴道炎反复发作,患者白带增多,可有不同程度的瘙痒,烧灼症状,严重者阴道外阴充血水肿,局部激惹可致尿频尿急.有些病人长期反复使用多种药物治疗,症状时好时坏,病程长,迁延不愈.笔者自1998年1月以来,收治此类顽固性阴道炎30例.现将治疗情况及疗效介绍如下.

    作者:陈丽达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多窗扩大减压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配合

    腰椎间盘突出症多见于青壮年,而老年人的发病率较低.由于老年人腰椎具有特殊的病理解剖特点,使其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表现、治疗、预后和中青年相比有明显差异.本院1990~1999年对年龄超过60岁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64例行多窗扩大减压术,占同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12%,手术疗效满意.现将手术配合介绍如下.

    作者:陈娟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呋喃硫胺在甲亢治疗中的应用

    笔者自1997年元月~1998年元月,采用改良常规治疗的同时辅以较大剂量呋喃硫胺治疗中度甲亢(Graves或Basedow病),其中病程在4年以下者35例均治愈,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淑平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肝炎肝硬变腹水并发原发性腹膜炎的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肝炎肝硬变腹水并发原发性腹膜炎应用第3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治疗效果.方法:31例肝炎肝硬变腹水并发原发性腹膜炎患者应用头孢三嗪或头孢氨噻肟静脉滴注治疗.疗程10~14d.结果:治愈20例(64.5%),死亡11例(35.5%),其中死于感染性休克3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肝性脑病5例,肝肾综合征2例.结论:第3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头孢三嗪和头孢氨噻肟是治疗肝炎肝硬变腹水并发原发性腹膜炎的理想药物.

    作者:何文艳;王国锋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自拟化癍汤治疗小儿腹型过敏性紫癜的疗效观察

    过敏性紫癜系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其中腹型过敏性紫癜约占2/3.我们采用中药治疗该病.报道如下.

    作者:戚巧云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糖尿病并发症的防治

    糖尿病是内科常见疾病之一.文献指出,糖尿病患者的危险在于并发症[1],如能及时发现和正确治疗各种并发症,可明显降低死亡率,现就文献将其并发症的防治综述如下.

    作者:吴晓秋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真菌性角膜炎13例临床观察

    近年来,随着抗菌素和激素的广泛应用及农业性植物外伤机会的增多,真菌性角膜炎患者逐年增多,由于本病不易早期诊断,治疗手段又非常有限,因此常造成角膜严重的损伤,甚至丧失视力.我院近4年来共诊治了13例真菌性角膜炎,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伟 刊期: 2001年第10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