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岩
目的:通过对1136例老年住院病人死亡病例的病因分析,探讨老年死亡的病因,以期提高其防治水平.方法:对1136例老年住院病人死亡病例进行年龄、性别及死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老年人常见致死病因依次为肺部感染、肺癌、脑梗塞、急性心肌梗塞、多器官衰竭、脑出血.老年人的死因顺位随着年龄增长不断变化.结论:威胁老年人生命的疾病主要是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及心脑血管疾病.针对性地加强防治工作可降低病死率.
作者:富晶 刊期: 2001年第10期
梗阻性黄疸病人具有病程迁延,手术复杂、并发症多、住院时间长等特点,对病人生理机能及心理损害较为严重,其护理特别是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对促进病人身体及心理康复具有重要作用.笔者自1996年开展整体护理以来,对每个病人建立护理病历,提出护理诊断,针对不同病人的不同特点,采用合理的护理程序,制定并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与医疗措施有机衔接,使病人得到全程全方位的治疗和健康指导,,收到良好效果.现就70例梗阻性黄疸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讨论如下.
作者:于绍平;王京芬;李志美 刊期: 2001年第10期
茶色素是从绿色茶中提取的植物天然色素,是茶叶中以儿茶素为主的多元酚类物质经过化学结构的转化而成的水溶性色素.药用茶色素为茶叶中多元酚类及其衍生物的混合物,主要成分为茶色素、茶红素和茶褐素.由江西省绿色工业公司于1990年进行研究,1994年获专利生产投放市场,是我国全国范围重点科研项目之一.现将我院34例患者运用茶色素临床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田家斌 刊期: 2001年第10期
甲状腺功能亢进是由于甲状腺机能亢进,甲状腺素分泌过多,从而引起的一种综合征.临床以女性多见,而因行女扎绝育术后而诱发的甲状腺功能亢进者,笔者临床仅见6例,但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后,症状见减.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达;李秀霞 刊期: 2001年第10期
宫腔积液是子宫恶性肿瘤放疗后常见的并发症,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影响放疗效果,治疗的关键在于尽快清除积液,1990~1995年,我科采用开放性引流,效果满意.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魏纳新 刊期: 2001年第10期
为了探讨儿童HBsAg携带者与家庭成员的相关性,笔者对677名儿童及其同胞与父母进行了HBV感染流行病调查.结果表明,儿童携带HBsAg与父母关系为密切,父亲HBsAg阳性不仅与母亲阳性一样对子女感染构成威胁,而且同样也是乙肝疫苗免疫失败的重要原因.
作者:陈茂余;韩勇;华棠;何佳;衡德芳;宋培钦;鄢利梅;李亚一;陈立;王远杰 刊期: 200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T钢板在治疗Barton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T钢板内固定治疗Barton骨折15例.结果:经3~12月随访,15例均取得良好疗效.结论:T钢板内固定是治疗Barton骨折有效的方法,是预防桡腕关节并发症的积极措施.
作者:杨洁 刊期: 2001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比较单用低浓度布比卡因,或与吗啡联用行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镇痛效果和副作用.方法:105例ASAⅠ~Ⅱ级剖宫产手术病人,硬膜外导管均留置于L1-2间隙,2%利多卡因维持术中麻醉.将上述病人随机分为4组:0.15%布比卡因(Ⅰ组,30例);0.25%布比卡因(Ⅱ组,25例);0.15%布比卡因+0.01%吗啡(Ⅲ组,25例);0.15%布比卡因+0.02%吗啡(Ⅳ组,25例);药液中均加入氟哌利多10mg和地塞米松10mg.病人回房后先经硬膜外导管推注2%利多卡因7mL,随即开启PCEA.并于36h内观察VAS及恶心呕吐、瘙痒、嗜睡、排气时间延长等副作用;并记录4组病人首次24h用药量.结果:4组病人首次24h用药量、对PCEA总体满意度及在36h内任何点的VAS评分均无显著差异.恶心呕吐发生率:Ⅳ组分别高于Ⅰ组、Ⅱ组和Ⅲ组(P<0.01,P<0.01,P<0.05),Ⅲ组高于Ⅰ组(P<0.05);瘙痒发生率:Ⅳ组分别高于Ⅰ组、Ⅱ组(P<0.01),Ⅲ组高于Ⅰ组(P<0.05);嗜睡发生率:Ⅳ组高于Ⅰ组(P<0.05);Ⅲ组、Ⅳ组分别有3、4例病人排气时间延长,超过正常范围24h.结论:低浓度(0.15%)布比卡因用于术后PCEA是一种简单实用、安全有效且副作用少的镇痛方法.
作者:邹伟;王瑞;陈海玲;张彩虹 刊期: 2001年第10期
目的:研究食管内支架在食管恶性狭窄及瘘治疗中的应用,置入操作要点及术后处理经验.方法:本组12例患者,(包括食管癌和食管癌并食管气管瘘)均采用镍钛合金支架,在X线监视下,经专用输送装置从口腔进行置入术.结果:本组病例均一次性置入成功.食管狭窄及瘘支架置入后,患者吞咽困难明显改善,食管瘘口封闭,总有效率为100%.结论:食管恶性狭窄及瘘采用内支架治疗,操作简单,安全易行,明显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该技术是食管恶性狭窄及瘘的重要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许国胜;朱莉;郭自明;陈道文;张光辉;丁宗辉 刊期: 2001年第10期
经肛门一期拖出根治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由于具备创伤小,操作简便,疗效好等优点而被小儿外科医师青睐,但该方法多局限于普通型巨结肠,而对于占20%的小儿长段型巨结肠,由于病变范围广泛,经肛门游离、拖出结肠十分困难,多需开腹手术.基于此,笔者应用电视腹腔镜技术游离结肠,解决了这一难题,已实施5例.现介绍如下.
作者:孙居胜;高桂香;蔡坤;吴瑞婷;方爱玲 刊期: 2001年第10期
急性磷化氢中毒临床较为少见,且症状多样化,因而极易被误诊.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将我院近年来误诊的17例分析如下.
作者:钱云 刊期: 2001年第10期
羊水过多是指妊娠的任何时期羊水量超过2000mL者.据有关文献报道,占分娩总数的0.5%~10%.我院1999~2000年住院引产患者628例中,羊水过多患者36例,发病率为5.64%,胎儿畸形患者19例,占羊水过多患者53%.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高洪艳;秦玉秋 刊期: 2001年第10期
糖尿病(DM)已成为世界各国日益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在许多国家成为致死致残并造成医疗开支增多的主要原因.目前,全世界有糖尿病人1.2亿,估计到2025年,至少升至2.5亿.我国糖尿病发病率为2.53%~3.51%,较10年前增加了2.5~3倍[1].作为DM治疗重要手段之一的DM教育虽然已列入DM糖尿病护理常规,但因缺乏系统的管理模式使其难以普遍实行.总体而言我国DM教育尚处于卫生宣教或出院指导水平[2,3].为提高我国DM教育水平,应用护理程序进行DM教育的具体方法值得探索.现将近年来有关报道综述如下.
作者:梁业梅 刊期: 2001年第10期
1临床资料患者,女,36岁,因腰区疼痛8个月于2000年11月20日住本院,无尿频、尿急、尿痛、血尿.查体双肾区有轻叩压痛,尿液分标蛋白+、红细胞++,余无特殊.B超检查示:双肾结石并轻度积水,KUB和IVP示:双肾盂和部分双输尿管畸形,双下肾盂各可见一约0.9×0.8cm的结石且轻度积水,双肾功能好,双输尿管于第3腰椎横突处融合成一条输尿管.
作者:谢志坚;吴锡凤 刊期: 2001年第10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模式也在逐步不断更新,向更高的整体化护理模式迈进.我院心血管科自1998年10月开展整体化护理模式病房以来,笔者一直在责任护士这个岗位上工作,常常感觉到病人在我的精心护理下,病情好转较快,心情舒畅.笔者对回顾几十年来的工作经历进行了分析,认为除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娴熟的技术操作外,突出的一点就是良好的沟通技巧.
作者:章玉珍 刊期: 2001年第10期
阿米巴肝脓肿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文献报道误诊率达27.4%~64%.我院近10年收治42例,入院初期误诊15例,误诊率为28.6%.现将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关启文;管懋均 刊期: 2001年第10期
绝经期信号始于妇女一生的后1/3~1/2时段.该时段乃妇女的多事之秋,诸如骨质疏松、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乳癌、结肠癌、阿尔茨海默(Alzheimer)痴呆及甲状腺疾病等均在这一时期开始发病,并随后发病率持续增加.因此,绝经期是对妇女进行危险评价的绝好时机.对绝经期妇女而言,为预防上述疾病,可进行激素替代治疗.但是,在进行激素替代治疗的同时,还要权衡长期激素治疗的利弊.
作者:李风敏;郭月芹 刊期: 2001年第10期
近年来,随着抗菌素和激素的广泛应用及农业性植物外伤机会的增多,真菌性角膜炎患者逐年增多,由于本病不易早期诊断,治疗手段又非常有限,因此常造成角膜严重的损伤,甚至丧失视力.我院近4年来共诊治了13例真菌性角膜炎,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伟 刊期: 2001年第10期
小儿惊厥是儿科急症,为了迅速止惊,通常应用安定静脉注射,虽然有效,但是由于操作不够方便,难以起到迅速止惊的作用.笔者自1998年10月起试用安定经直肠下段给药方法治疗小儿惊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广文;蔡霞;刘玉荣 刊期: 2001年第10期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模式也随之改变.从临床护理实践中,笔者发现老年患者比例逐年增加,因此,研究老年患者的生理、心理、制定身心合一整体护理及健康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现将我院妇科2000年1月~12月收治的30例老年患者的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方运华 刊期: 200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