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提高护生情商,增强心理素质

张旭;梁椰林

关键词:高护生, 情商, 增强, 护理工作者, 心理素质, 医学素质教育, 医学模式, 心理问题, 理论知识, 患者, 护理问题, 护理事业, 护理人员, 护理教育, 护患关系, 工作范围, 操作技能, 转变, 养护, 视野
摘要:当前护理事业的蓬勃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国内外护理交流的日益增进、护理工作范围的不断拓展以及护理工作者视野的不断开阔等,都为护理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生毕业后要面对病人、解决较日常生活更为复杂的护理问题、护患关系,要与患者有效地沟通并帮助患者解决心理问题.这样要求护理人员只掌握高超的操作技能及相关的医学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具备相当的心理素质.培养护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应从医学素质教育的基础来抓,必须从提高护生的情商(EQ)入手.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程序在临床带教中的应用

    护理程序是一种科学的、系统的、动态的,合乎逻辑的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法,它不仅适用于临床护理工作,而且,也适应于我们的临床带教工作,由于护士来自于不同的护校,学习程度的差异,对临床具体护理工作的领悟性不同,对同一实习目标的实习效果也不尽相同,运用护理程序这一科学的工作方法进行临床带教,则弥补了以往带教方式中的不足,做到了因人施教,达到了更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赵秀荣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老年冠心病动态心电图及临床特点分析

    冠心病在老年人各类心脏病患病率中高居首位,致死率也居前位.老年冠心病发病隐袭,症状不典型,因而给诊断及治疗带来一定难度,并影响预后.为加深对本病认识,笔者对300例患者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对其中74例患者动态心电图特点结合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磊;李翔;周洪兰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周村区实施世界银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7年效果分析

    周村区世界银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于1993年正式启动.项目实施严格执行项目手册要求,截止到1999年底,累计发现和登记涂阳肺结核病人651例,初治涂阳病人486例,登记涂阳病人中新发涂阳病人占74.4%.初治比例明显上升,1993年初治比例为53.3%,1999年上升到87.7%,比1993年增加了34.5%.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作者:朱丽云;毕研庆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老年高血压急症患者128例的急救护理体会

    高血压急症包括恶性高血压、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1].3者均可出现持续的全身或颅部血压升高,引起机体内环境紊乱,组织细胞生命活动发生障碍,如不迅速控制,会导致左心衰竭,惊厥,脑卒中,肾功能衰竭,终导致死亡.老年高血压急症死亡率尤其高,值得注意.1995~2000年我院共收治老年高血压急症病人128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冬杏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恶性肿瘤生长因子检测可疑阳性的初步评价

    利用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体外诊断试剂检测的可疑阳性病例28例,结合临床资料,初步说明该类患者已属肿瘤患者.TSGF检测值的大小与病情好坏以及其它因素有关.

    作者:洪昆相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儿科护理学教学方式的探讨

    在儿科护理学实行目标教学过程中,贯彻新大纲要求,把培养实用型人才作为首要任务.把握好课堂教学关,认真设计课时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导向,及时进行反馈矫正引导达标,使目标教学的各种教学方式在儿科护理学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达到预期目的.

    作者:柴华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病毒性肝炎血清胆汁酸测定的临床意义

    胆汁酸的生成和代谢与肝脏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某些肝脏疾病时胆汁酸代谢发生紊乱,致血清中胆汁酸含量发生变化,因此它是反映肝实质损伤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诊断病毒性肝炎有一定的临床意义.本文对我院1998年1月~2000年12月20日5例住院患者,进行了血清胆汁酸含量的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周云飞;卢积良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肝炎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各项参数与Child-Pugh分级的关系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各项参数与Child-Pugh分级的关系,为评估肝硬化患者肝损害程度提供又一个有效指标.方法:对91例肝硬化患者进行Child-Pugh分级,并与血小板各项参数进行比较.结果: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各项参数随Child-Pugh积分增加而下降.结论:血小板各项参数是评估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损害程度的重要指标.

    作者:袁春蓓;庄华;陆伟明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尿毒症患者头孢菌素脑病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头孢菌素脑病的发病机制和临床特点.方法:对31例尿毒症头孢菌素脑病患者使用的头孢类药物及发病后治疗进行分析.结果:头孢菌素治疗尿毒症合并感染可引起脑病.第1、2、3代头孢菌素脑病有不同特点.第1代头孢菌素脑病多发生于用药剂量未作适当调整且未规则血透病人,发病后血透效果好.第3代头孢菌素脑病在血透病人也会发生,发生后血透疗效差,但停药后可自行缓解.第2代头孢菌素引起脑病,血透效果差,且不能自行缓解,预后差.结论:尿毒症患者使用头孢菌素时应注意药物选择及剂量调整,发生脑病后应根据药物药理特点治疗.

    作者:郑东辉;陈菊花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肥胖的治疗进展

    肥胖是指以甘油三酯为主的脂肪组织在体内过多积聚和/或分布异常而呈现的一种病理状态,是一种多重病因的慢性疾病.随着经济的发展,肥胖已成为全球流行性疾病.因此,肥胖的治疗已引起世界各国医务工作者的重视.本文以2000年发布的亚太地区肥胖及其防治指南为主要参考资料对肥胖的治疗进展作一概述.

    作者:刘福平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糖尿病并发症的防治

    糖尿病是内科常见疾病之一.文献指出,糖尿病患者的危险在于并发症[1],如能及时发现和正确治疗各种并发症,可明显降低死亡率,现就文献将其并发症的防治综述如下.

    作者:吴晓秋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应用T钢板内固定治疗Barton骨折

    目的:探讨T钢板在治疗Barton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T钢板内固定治疗Barton骨折15例.结果:经3~12月随访,15例均取得良好疗效.结论:T钢板内固定是治疗Barton骨折有效的方法,是预防桡腕关节并发症的积极措施.

    作者:杨洁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胸部损伤68例分析与急救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胸部损伤的急救护理经验,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对胸部损伤6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治愈64例(治愈率为94.1%),转院4例.结论:对致危因素和致命症状首先施护;及时发现复合伤;严密观察血气胸的病情变化及闭式引流异常情况的分析与处理,才能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刘淑梅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超分割放射治疗36例鼻咽癌的护理

    超分割放射治疗鼻咽癌提高肿瘤控制率的同时也增加了正常组织的急性放射反应.同时对36例鼻咽癌超分割放疗的观察,患者局部口腔放射反应如粘膜糜烂、疼痛,皮肤放射反应较为明显,但经过密切观察病情,及时给予对症处理和精心护理,以保证超分割放射治疗的护理连续进行,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黄玲娟;王亚萍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多窗扩大减压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配合

    腰椎间盘突出症多见于青壮年,而老年人的发病率较低.由于老年人腰椎具有特殊的病理解剖特点,使其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表现、治疗、预后和中青年相比有明显差异.本院1990~1999年对年龄超过60岁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64例行多窗扩大减压术,占同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12%,手术疗效满意.现将手术配合介绍如下.

    作者:陈娟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梗阻性黄疸病人围手术期整体护理

    梗阻性黄疸病人具有病程迁延,手术复杂、并发症多、住院时间长等特点,对病人生理机能及心理损害较为严重,其护理特别是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对促进病人身体及心理康复具有重要作用.笔者自1996年开展整体护理以来,对每个病人建立护理病历,提出护理诊断,针对不同病人的不同特点,采用合理的护理程序,制定并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与医疗措施有机衔接,使病人得到全程全方位的治疗和健康指导,,收到良好效果.现就70例梗阻性黄疸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讨论如下.

    作者:于绍平;王京芬;李志美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脑出血急性期的护理体会

    脑出血起病急,病情重,病死率,致残率高.急性期病情危重是决定预后、转归的关键,在积极的药物治疗的同时,护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现将笔者的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袁玲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左旋肉碱与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尿毒症贫血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左旋肉碱对促红细胞生成素疗效的影响.方法:将尿毒症血透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1人,单予促红细胞生成素(EPO)6000U/周皮下注射,观察组18人,予相同剂量EPO治疗同时再给予左旋肉碱1.0g于每次血透后静注,一月后比较两组Hb及Hct的变化.结果:观察组Hb、Hct升高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左旋肉碱能显著提高EPO的疗效.

    作者:楼宏青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浅谈基层护理管理者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交感互动时产生的相互关系.一般分为3种:①两人之间的关系;②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③个人与组织结构之间的关系.护理管理者的人际关系一般指与护理人员之间、与患者之间、与上级之间、与医生之间及与其他相关科室人员之间的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护理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笔者仅就基层护理管理者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谈一些看法和体会.

    作者:景秀绒;高玉红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不同抗酸药物治疗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132例临床分析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epesia,FD)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部分病人症状较重,严重影响学习及生活,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FD在儿童中也并非少见,因小儿胃镜尚未普遍开展,故明确诊断有一定困难,国内关于儿童FD的诊断及治疗报道较少,我科1999年4月~2001年3月应用不同抗酸药物治儿童FD132例,取得了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骆秋龙;陆巧英;石桂枝;金松华 刊期: 2001年第10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