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抗酸药物治疗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132例临床分析

骆秋龙;陆巧英;石桂枝;金松华

关键词:抗酸, 药物治疗, 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 现报道如下, 治疗方法, 治疗报道, 明确诊断, 消化系统, 常见疾病, 症状, 应用, 学习, 胃镜, 特效, 内关, 病人
摘要: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epesia,FD)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部分病人症状较重,严重影响学习及生活,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FD在儿童中也并非少见,因小儿胃镜尚未普遍开展,故明确诊断有一定困难,国内关于儿童FD的诊断及治疗报道较少,我科1999年4月~2001年3月应用不同抗酸药物治儿童FD132例,取得了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住院病人临床死因分析

    目的:通过对1136例老年住院病人死亡病例的病因分析,探讨老年死亡的病因,以期提高其防治水平.方法:对1136例老年住院病人死亡病例进行年龄、性别及死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老年人常见致死病因依次为肺部感染、肺癌、脑梗塞、急性心肌梗塞、多器官衰竭、脑出血.老年人的死因顺位随着年龄增长不断变化.结论:威胁老年人生命的疾病主要是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及心脑血管疾病.针对性地加强防治工作可降低病死率.

    作者:富晶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双肾盂和部分双输尿管畸形1例

    1临床资料患者,女,36岁,因腰区疼痛8个月于2000年11月20日住本院,无尿频、尿急、尿痛、血尿.查体双肾区有轻叩压痛,尿液分标蛋白+、红细胞++,余无特殊.B超检查示:双肾结石并轻度积水,KUB和IVP示:双肾盂和部分双输尿管畸形,双下肾盂各可见一约0.9×0.8cm的结石且轻度积水,双肾功能好,双输尿管于第3腰椎横突处融合成一条输尿管.

    作者:谢志坚;吴锡凤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护理程序在临床带教中的应用

    护理程序是一种科学的、系统的、动态的,合乎逻辑的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法,它不仅适用于临床护理工作,而且,也适应于我们的临床带教工作,由于护士来自于不同的护校,学习程度的差异,对临床具体护理工作的领悟性不同,对同一实习目标的实习效果也不尽相同,运用护理程序这一科学的工作方法进行临床带教,则弥补了以往带教方式中的不足,做到了因人施教,达到了更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赵秀荣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退热合剂治疗外感高热52例临床观察

    应用本院中药制成的退热合剂治疗外感高热52例临床观察,并与西药青霉素或病毒唑作为对照,结果提示:退热合剂治疗痊愈率高达76.9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退热时间及白细胞复常率也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该合剂有较好的抗菌、抗病毒作用.

    作者:冼建平;周晓燕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湿润烧伤膏致顽固性迟发性过敏性皮炎1例

    1病例资料患者男,20岁.因右小腿摩托车排气管烫伤10d,全身红斑伴瘙痒3d入院.既往无药物过敏史,烫伤后在院外应用头孢噻肟钠2g/d全身抗感染治疗,创面涂以湿润烧伤膏,伤后第8d四肢、躯干出现红色斑丘疹、小丘疹、伴瘙痒,尤以创周为重,以后逐渐加重,全身出现红斑,躯干、四肢红斑部分融合成片,均伴瘙痒.因创周红肿,瘙痒难忍而入院治疗.查体:体温37.8℃,脉搏92次/min,呼吸24次/min,血压110/70mmHg,神志清楚,急性病容,全身均有红斑、丘疹、四肢、躯干见大片红紫色斑,压之褪色,部分有皮损,系搔痒所致,右小腿内侧见烫伤创面约2%TBSA,上涂有湿润烧伤膏,创面潮红,有黄白色分泌物,有臭味,创周表皮呈紫黑色海绵样环形坏死,宽达1.5cm基底部有点状出血.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未见异常.诊断:①右小腿烫伤2%(浅Ⅱ度)TBSA并感染;②全身迟发性过敏性皮炎.

    作者:冯勇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回收乙醇再利用对尼群地平质量的影响

    尼群地平(nitrendipine)属1,4-二氢吡啶二羧酸酯类钙拮抗剂.临床用于治疗中、轻度原发生高血压,疗效确切,副作用轻微.因生产工艺设备简单,所以我国生产厂家较多,生产量也越来越大.为了降低成本,减少环境污染,有利于工业化大生产,乙醇母液回收与再利用很有必要.本文就乙醇母液中回收的乙醇用于再生产时,使产品一次合格所用大体积进行探讨.

    作者:李学平;郭春燕;马常升;李献锐;曹翠丽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恶性肿瘤生长因子检测可疑阳性的初步评价

    利用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体外诊断试剂检测的可疑阳性病例28例,结合临床资料,初步说明该类患者已属肿瘤患者.TSGF检测值的大小与病情好坏以及其它因素有关.

    作者:洪昆相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儿童HBsAg携带者与其家庭成员的相关性

    为了探讨儿童HBsAg携带者与家庭成员的相关性,笔者对677名儿童及其同胞与父母进行了HBV感染流行病调查.结果表明,儿童携带HBsAg与父母关系为密切,父亲HBsAg阳性不仅与母亲阳性一样对子女感染构成威胁,而且同样也是乙肝疫苗免疫失败的重要原因.

    作者:陈茂余;韩勇;华棠;何佳;衡德芳;宋培钦;鄢利梅;李亚一;陈立;王远杰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晚期合并巨大肺大泡的外科处理

    慢性阻塞肺病(COPD)晚期均发生肺心病和呼吸衰竭,临床治疗效果不佳,如合并巨大肺大泡更是雪上加霜.心肺功能进一步减退,患者十分痛苦,生活质量严重下降,而且肺大泡一旦破裂随时都有致患者于死亡的危险,每遇这种情况常常放弃外科处理,因为患者不能耐受传统的开胸手术的创伤,即是目前的胸腔镜手术,在无呼吸机等设备的条件下,也难过麻醉这一关.因而这种病例,只能内科保守至死.笔者近年来学习各种文献,结合我医院现有条件,摸索出一种创伤更小,几乎对患者无生理干扰的微创方法,彻底消灭肺大泡,使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现介绍分析如下.

    作者:方新社;王锋;杨德祥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糖分析

    对观察组74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及对照组74例正常新生儿进行血糖监测,入院时未接受葡萄糖静脉滴注或使用激素,检出观察组低血糖38例(35.1%),高血糖15例(20.3%),对照组低血糖10例(13.5%),高血糖4例(5.3%),两者差异显著.提示对新生儿HIE进行动态血糖监测,及时纠正,避免血糖异常,进一步加重脑损伤.

    作者:孟玮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健康教育在妇科老年患者的实施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模式也随之改变.从临床护理实践中,笔者发现老年患者比例逐年增加,因此,研究老年患者的生理、心理、制定身心合一整体护理及健康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现将我院妇科2000年1月~12月收治的30例老年患者的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方运华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梗阻性黄疸病人围手术期整体护理

    梗阻性黄疸病人具有病程迁延,手术复杂、并发症多、住院时间长等特点,对病人生理机能及心理损害较为严重,其护理特别是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对促进病人身体及心理康复具有重要作用.笔者自1996年开展整体护理以来,对每个病人建立护理病历,提出护理诊断,针对不同病人的不同特点,采用合理的护理程序,制定并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与医疗措施有机衔接,使病人得到全程全方位的治疗和健康指导,,收到良好效果.现就70例梗阻性黄疸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讨论如下.

    作者:于绍平;王京芬;李志美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6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再出血临床分析

    血液从破裂的血管直接进入脑组织称原发性脑出血.由于高血压伴发脑小动脉病变在血压骤升时破裂所致的原发性脑出血,称为高血压性脑出血[1].我院1995年1月~2000年5月共收治89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其中有62例发生再出血.现报告如下.

    作者:运宁宁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肥胖的治疗进展

    肥胖是指以甘油三酯为主的脂肪组织在体内过多积聚和/或分布异常而呈现的一种病理状态,是一种多重病因的慢性疾病.随着经济的发展,肥胖已成为全球流行性疾病.因此,肥胖的治疗已引起世界各国医务工作者的重视.本文以2000年发布的亚太地区肥胖及其防治指南为主要参考资料对肥胖的治疗进展作一概述.

    作者:刘福平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胆心反射致心跳呼吸骤停1例的抢救

    1病例报告患者,男,56岁,既往无药物及其他过敏史.术前诊断为胆囊炎,肝内胆管结石.术前检查:心肺阴性,肝、肾功能及电解质均正常.呈急性病容,T37.6℃,P72次/min,R20次/min,BP14.7/9.8kPa,血常规WBC12.6×109/L,中性82%,其他无特殊情况.于2000年11月30日在持续硬膜外阻滞麻醉下行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左肝外叶部分切除术.

    作者:文晓林;廖先怀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视网膜电图检查技术的操作要点及体会

    随着眼科学的发展,视网膜电图的检查已成为眼科常规检查手段之一,由于ERG检查时间较长,且操作程序较为复杂,本文通过对临床2502例患者进行视网膜电图检查,总结了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叶瑞珍;黄雪丽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扁平疣5例

    扁平疣又叫青年扁平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引起的表皮良性赘生物,主要侵犯青少年,好发于颜面,手背及前臂.临床表现:双手背部、面部散在或密集分布粟粒至高粱米大小圆形或椭圆形扁平丘疹,呈皮色或浅褐色,表面光滑,有的丘疹呈串珠样排列.治疗方法甚多,而效果参差不齐,笔者用西药内服,针剂注射,中药外洗相结合的方法治疗扁平疣患者5例,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曹伟杰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胸部损伤68例分析与急救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胸部损伤的急救护理经验,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对胸部损伤6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治愈64例(治愈率为94.1%),转院4例.结论:对致危因素和致命症状首先施护;及时发现复合伤;严密观察血气胸的病情变化及闭式引流异常情况的分析与处理,才能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刘淑梅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全反式维甲酸对大鼠腹主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重塑的影响

    目的:研究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球囊损伤大鼠腹主动脉血管重塑的影响.方法:制作球囊损伤的大鼠腹主动脉剥脱模型,1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①对照组:6只腹腔内注射intralipid(1mL/d),②ATRA组:6只腹腔内注射溶解于intralipid的ATRA(4mg·kg-1·d-1),球囊损伤14d后,损伤区域的血管段用10%福尔马林固定,然后染色,进行形态学分析.结果:ATRA明显减小新生内膜面积(IA),增加管腔面积(LA)和外弹力膜包绕面积(EEL).结论:ATRA具有促进有益的血管重塑的作用.

    作者:王卫民;党书毅;王家宁;黄永章;陈霞萍;刘志祥;周芳;张群林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儿科护理学教学方式的探讨

    在儿科护理学实行目标教学过程中,贯彻新大纲要求,把培养实用型人才作为首要任务.把握好课堂教学关,认真设计课时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导向,及时进行反馈矫正引导达标,使目标教学的各种教学方式在儿科护理学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达到预期目的.

    作者:柴华 刊期: 2001年第10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