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神经外科高渗高血糖非酮性昏迷13例临床分析

潘荣辉;朱林生;鲁峻

关键词:神经外科病人, 高渗高血糖非酮性昏迷, 诊断并不困难, 临床报道, 死亡率, 病治疗, 休克, 文献, 老年
摘要:神经外科病人并发高渗高血糖非酮性昏迷临床报道逐渐增多.该病诊断并不困难.文献报道该病死亡率高达50%~70%,老年者可达100%,大都死于晚期休克.除认识不足外,表明该病治疗有一定难度.本院7年来收治此类病人13例.现总结如下.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颈部淋巴结核误诊分析

    颈部淋巴结核常表现为颈部肿块,临床上不易与一些良、恶性肿瘤或炎症相鉴别.我科1994~1999年共收诊颈部淋巴结核21例,其他疾病误诊为淋巴结核8例.现将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蒋锋;傅成扬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白内障健康教育知识的临床应用

    健康教育是护士通过普及、宣传卫生科学知识,使病人自觉地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为,达到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的目的.白内障是目前视力损害和致盲的主要原因,占我国致盲率的半数以上,因此是防盲的重点.现将我科对白内障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有关知识介绍如下.

    作者:庄动;何晓瑜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我院开展护理查房竞赛的做法及效果

    护理查房是检查护理质量、进行教学、落实护理常规制度的重要措施,通过查房可督促护理人员对各科疾病进行深入系统地学习,进一步掌握病情,有利于护理程序的实施,同时能增加护理工作的主动性,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

    作者:曹继艳;王军玲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前列腺素E1与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分析

    目的:比较前列腺素E1联用依那普利与单用依那普利对糖尿病肾病在降低血压、减少尿蛋白及改善肾功能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2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14)和对照组(n=12),治疗组口服依那普利,静滴前列腺素E1,对照组仅口服依那普利.治疗4周后统计疗效.结果:在降低血压、蛋白尿方面,两组治疗前后均有显著性差异.在改善肾功能方面,治疗组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依那普利具有良好的降血压和减少尿蛋白作用,但近期内改善肾功能作用不明显,而联用前列腺素E1,显示出良好的改善肾功能效果,可能与其改善肾脏微循环,拮抗依那普利一过性GFR减少有关.

    作者:殷哲吾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硬膜下血肿的CT诊断与分析

    本文对60例经CT诊断的硬膜下血肿进行回顾性分析.硬膜下血肿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期(型),本文重点分析了各期的CT表现与病理演变过程中图像的变化,同时对等密度血种的CT诊断进行了探讨.

    作者:陈斯春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治疗性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未成功原因及并发症分析

    目的:探讨治疗性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未成功和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其预防办法.方法:回顾开展ERCP检查453例及EST切开做各种治疗328例资料,及时总结分析未成功和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预防办法和防治措施.结果:453例ERCP检查成功445例(98.2%),未成功8例(1.8%);EST治疗328例,成功319例(97.2%),未成功9例(2.7%);发生并发症17例(5.3%);未成功共计34例(10.7%).研究表明,治疗性ERCP未成功的主要原因与胆石大小、性质、胆管的直径以及操作技术有关.结论:CRCP对胆胰疾病治疗的适用范围广,疗效可靠,方法安全,只要掌握好适应范围,通过医师的熟练操作,可以明显减少不成功病例及并发症,提高治疗性ERCP的成功率.

    作者:顾志汉;卞光蔚;徐进康;徐宏伟;李静;陈守英;李兆申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并应激性溃疡91例报告

    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多数(80%)发生应激性溃疡而致上消化道出血.我科新生儿急救中心(IGU)1993年12月~2000年12月,对此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李敦臣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高龄肺癌肺切除术后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肺切除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心律失常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40例70岁以上肺癌肺切除病人进行分析,其中16例病人发生心律失常,采用多功能心电监护仪72h连续监测心电图及血压,如发现心电图异常,即作记录分析,必要时作血气分析.结果:全组16例经抗心律失常治疗,均治愈出院.结论:对术前心功能必须有充分的认识,对高龄肺切除的术式即肺切除的范围,术前要有充足的估计.肺活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应作为反映肺容积的客观指标.

    作者:王伟林;沈关明;陆原建;马韵生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低分子肝素联合阿斯匹林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观察

    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是介于稳定性心绞痛(SAP)和急性心肌梗塞(AMI)之间的一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我院1999年元月~2000年12月对82例UAP患者分别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阿斯匹林口服治疗,并与冠心病常规治疗进行比较,旨在观察二药联合抗凝治疗对UAP的治疗价值.现报道如下.

    作者:郝玉霞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脑梗塞患者早期肢体功能锻炼的护理

    通过对60例脑梗塞患者肢体功能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观察,发现用评估方式指导功能锻炼,及时调整运动量,可减少脑梗塞后遗症、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兰梅先;牛莲莉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乙胺丁醇过敏3例报告

    1临床资料患者,男,45岁,2000年3月受凉后咳嗽、咳痰,自服感冒药无效.半月后咳嗽加重,咳脓痰,食欲下降,乏力、消瘦、低热而来院就诊.

    作者:陈亮平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糖尿病血清胆红素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血清胆红素的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测定40例糖尿病患者与40例正常健康人的血清胆红素浓度,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与正常健康人相比,血清总胆红素无明显差异(P>0.05),直接胆红素明显升高(P<0.01),而间接胆红素明显降低(P<0.01).结论:本资料显示,积极防治糖尿病患者血清直接胆红素升高和间接胆红素降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施荣杰;罗鹏;林云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华支睾吸虫病1例报告

    华支睾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寄生于肝脏的胆管,俗称肝吸虫,可引起肝吸虫病.在我国主要分布在除新疆、内蒙古、宁夏、青海、西藏、甘肃及海南省以外的地区.但我院于2001年6月22日从1患者的粪便中检出华支睾吸虫虫卵.现报告如下.

    作者:姜赵华;年晓花;赵惠萍;陆娟娟;刘丽丽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笑不休治验

    1临床资料潘××,女,46岁.1996年5月14日初诊.主诉:笑不能自制近2年,患者诉说病情时因笑不能自制而由其丈夫代诉.

    作者:赵兰青;郭芸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小儿心内直视术后呼吸护理83例体会

    我科1966年12月~2001年6月对83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在低温体外循环下施行心内直视矫治术.现将有关术后呼吸护理问题体会如下.

    作者:顾海英;赵国珍;赵卫东;孙志玲;杨蕾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模拟病案讨论在内科教学中的实践

    为克服医学生从课堂进入实习时所遇到的各种困难尽快适应临床工作,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临床实习前,我校在95级学生中以模拟病案讨论的形式开展了病案--问题导向式教学.实践表明模拟病案讨论在巩固基础理论知识,培养正确的思维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作者:雷红;任江华;张颖;占建珍;陈惠芳;罗宁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力克肺疾治疗初治肺结核的疗效观察

    近年来,肺结核呈明显上升趋势.为开发和寻找新型的抗结核药物,我科1996年10月~2000年10月以力克肺疾片为主的联合方案治疗初治Ⅲ肺结核48例,并与以利福平为主的联合方案治疗初治Ⅲ型肺结核50例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宏芳;沈效军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1例

    1临床资料患者,男,36岁,因反复乏力2年余,于2001年3月12日入院.2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当时测血钾为2.9mmol/L,血压170/110mmHg,在家自服氯化钾等药物,血钾波动3.0mmol/L左右,血压波动在160~190/100~120mmHg,有时出现肢体麻痹.为进一步确诊,来我院就诊.

    作者:王卫东;董建军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灭鼠药中毒50例分析

    我院1997年10月~1999年11月共收治灭鼠药中毒患儿50例,总结临床特点如下.

    作者:别文琴;王乃琴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开胸术后一次性持续微量麻醉镇痛泵的护理

    目的:报告60例开胸病人术后安置了一次性持续微量麻醉镇痛泵,就其应用和护理情况做全面介绍.方法:为术毕保留硬膜外腔麻醉置管,并连结一次性持续微量麻醉镇痛泵,泵内麻醉镇痛药以每小时0.8mL的速度持续注入72h.结果:按照视觉模拟评分的方法,镇痛优良(<3分)者56例,占93.3%.全部病人均无呼吸抑制、血压降低、呕吐、尿潴留等副作用出现,并顺利康复.结论:认为一次性持续微量麻醉镇痛泵,对开胸病人术后有良好的镇痛效果.

    作者:赵玲;聂绪兰;冯勇 刊期: 2001年第11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