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红;任江华;张颖;占建珍;陈惠芳;罗宁
近年来,肺结核呈明显上升趋势.为开发和寻找新型的抗结核药物,我科1996年10月~2000年10月以力克肺疾片为主的联合方案治疗初治Ⅲ肺结核48例,并与以利福平为主的联合方案治疗初治Ⅲ型肺结核50例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宏芳;沈效军 刊期: 2001年第11期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59岁,因反复发作胸闷、心悸、活动后气短,心前区阵发性疼痛7年,加重伴不能平卧3d,于1994年4月5日入院.
作者:安卓玛 刊期: 2001年第11期
颈部淋巴结核常表现为颈部肿块,临床上不易与一些良、恶性肿瘤或炎症相鉴别.我科1994~1999年共收诊颈部淋巴结核21例,其他疾病误诊为淋巴结核8例.现将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蒋锋;傅成扬 刊期: 2001年第11期
宫外孕失血性休克常因失血过多而危及病人的生命,因此,医护人员需在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我院1999~2000年共收治宫外孕破裂出血38例,其中宫外孕失血性休克18例.现将这18例患者的抢救与护理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陈桂兰 刊期: 2001年第11期
眼科门诊的护理管理是专科护理的重要内容,眼科门诊的特点是病人诊疗数量大,时间比较集中,检查和治疗项目多,许多问题需要在短时间内解决.因此,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具备眼科常见病的基本知识,掌握熟练的专科护理技能.眼科门诊必须建立方便患者及时诊疗,义有利于提高医护质量的诊疗制度.现把我科1年来的一些做法汇报如下.
作者:黄丽萍;刘丽娜 刊期: 2001年第11期
严重酸碱紊乱是危重症恶性循环组成环节之一,也是导致抢救失败的重要原因[1].及时正确地诊治酸碱紊乱是控制原发疾病、降低病死率的关键.本文总结了笔者近年来收治的有完整血气资料的危重症合并酸碱紊乱48例,回顾分析如下.
作者:沈霞;薛玲 刊期: 2001年第11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护士不仅要帮助患者恢复健康,还要帮助和指导恢复健康的人维持健康.护士如何能取得病员及家属的信赖,则有益于搜集资料、找出影响健康的潜在因素,作出正确护理诊断,促进机体康复;同时提高护理质量和医院的满意度.现就笔者工作中的几点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谢美 刊期: 2001年第11期
护理查房是检查护理质量、进行教学、落实护理常规制度的重要措施,通过查房可督促护理人员对各科疾病进行深入系统地学习,进一步掌握病情,有利于护理程序的实施,同时能增加护理工作的主动性,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
作者:曹继艳;王军玲 刊期: 2001年第11期
我院1997年10月~1999年11月共收治灭鼠药中毒患儿50例,总结临床特点如下.
作者:别文琴;王乃琴 刊期: 2001年第11期
本人着重讨论中等医学教育在实施创新教育中,教育工作者应该竭力做好的工作和努力的方向.
作者:张春枝 刊期: 2001年第11期
整体护理是以科学的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核心,要求儿科护士必须具备多学科知识,担当多元化的角色.
作者:罗欣涛;卢红卫 刊期: 2001年第11期
21世纪的医学科学与教育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学科综合化发展的趋势与多元化的文化竞争,对医药卫生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者:张旭;周立颖 刊期: 2001年第11期
加强产科建设,提高住院分娩率是降低孕产妇及婴儿死亡率的有效途径.我市从1996年开始加强对全市产科特别是基层卫生院的产科建设和管理.从房屋改造、设备增添、管理制度、技术水平等方面着手,使基层卫生院产科质量建设取得显著成绩.现将我市加强基层产科建设的方法及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杨桂芬;刘文忠 刊期: 2001年第11期
从第一种喹诺酮类药物--萘啶酸1962年问世起,近30年来相继研制开发了5代药品,其代表药物有:第2代吡哌酸;第3代洛美沙星(lomefloxacin)、诺氟沙星、依诺沙星(enoxacin)、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氟罗沙星(fleroxacin)、培氟沙星(pefloxacin);第4代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司帕沙星(sparfloxacin)、temafloxacin、格帕沙星(grepafloxacin)及第5代加替沙星(gatifloxacin)、莫西沙星(moxifloxacin)、曲伐沙星(trovafloxacin)、tosufloxacin、克林沙星(clinafloxacin)、西他沙星(sitafloxacin)、gemifloxacin等各种不同的新型喹诺酮类药物.
作者:晁兰芳;曹风美;李芳梅 刊期: 2001年第11期
中心药房电脑信息管理系统是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子系统,其应具备接收发药信息及统计所发放药品的功能.随着医院信息化管理的逐步深入与发展,电脑网络以其高度的准确性、实时性、协同性、可管理性,为使医院管理进入高度信息共享、高效率的实时管理状态提供了便捷的工具.
作者:李颖仪 刊期: 2001年第11期
我科1988年1月~2000年5月共有气管切开病人45例,经过精心治疗与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秀艳 刊期: 200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血清指标与慢性肝炎病理分级、分期的关系.方法:对30例慢性肝炎患者的血清生化指标RBC、PLT、GGT、ALP、AST、HA、PⅢP、CⅣ、LN与病理分级、分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RBC,PLT,GGT,AST、ALP,CⅣ,LN与炎症程度有关.GA,PⅢP与炎症及纤维化程度有较好的相关性,HA判断肝纤维化准确性66.67%,特异性75.6%,敏感性65.38%.结论:血清生化指标与慢性肝炎病理分级、分期有明显的关系,对诊断肝纤维化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特异性.
作者:王迎秋 刊期: 2001年第11期
健康教育是护士通过普及、宣传卫生科学知识,使病人自觉地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为,达到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的目的.白内障是目前视力损害和致盲的主要原因,占我国致盲率的半数以上,因此是防盲的重点.现将我科对白内障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有关知识介绍如下.
作者:庄动;何晓瑜 刊期: 2001年第11期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之一.传统的手术内固定治疗,由于卧床时间长,并发症较多.而采用外固定架治疗既能使患者早期下床活动,进行功能锻炼,又避免了二次手术,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我院1998年2月~2000年12月为3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外固定治疗,术后经随访,疗效均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申景芳;张健美 刊期: 200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以下简称米索)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对241例足月妊娠、单胎头位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米索(A组)和催产素(B组)进行引产,并对他们进行对照分析.结果:①两组引产成功率A组96.7%、B组42.6%,单次给药成功率A组78.5%,B组21.7%,均有显著差异(P<0.05);②剖宫产率A组8.3%,B组17.5%,差异显著(P<0.05);③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A组5.0%,B组4.3%,无显著差异(P>0.05);④急产率A组9.9%,B组2.5%,差异有显著性(P<0.05);⑤新生儿体重、新生儿窒息率及产后出血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米索用于足月妊娠引产能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有利于计划分娩,是一种安全,有效,方便的引产方法,值得推广,但阴道置药易引起急产,故需探求一种更有利的给药方法.
作者:练云 刊期: 200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