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提高教师自身素养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

雷蕴

关键词:教师, 自身素养, 实施素质教育, 改革与发展, 理论问题, 固定模式, 主旋律, 教育界, 定论
摘要:素质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教育界对素质教育的一系列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但对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却尚无定论,也无固定模式效仿.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提高教师自身素养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

    素质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教育界对素质教育的一系列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但对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却尚无定论,也无固定模式效仿.

    作者:雷蕴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糖尿病血清胆红素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血清胆红素的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测定40例糖尿病患者与40例正常健康人的血清胆红素浓度,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与正常健康人相比,血清总胆红素无明显差异(P>0.05),直接胆红素明显升高(P<0.01),而间接胆红素明显降低(P<0.01).结论:本资料显示,积极防治糖尿病患者血清直接胆红素升高和间接胆红素降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施荣杰;罗鹏;林云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试论儿科护士在整体护理中的角色

    整体护理是以科学的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核心,要求儿科护士必须具备多学科知识,担当多元化的角色.

    作者:罗欣涛;卢红卫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1例第3腰椎肿瘤切除、植骨、Zplate钢板内固定术患者的护理

    对于脊柱恶性肿瘤,以往产;曾放弃手术治疗,导致病人有生之年蒙受巨大痛苦.随着肿瘤综合治疗及脊柱外科技术的发展,使该病的手术治疗有了较大进展.1999年12月我科收治了1例第3腰椎体恶性肿瘤的患者,入院后成功进行了肿瘤的切除、植骨、Zplate钢板内固定术,术后辅以化疗等综合治疗.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小京;陈少群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加强医德教育,提高职业素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临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医德教育,广泛开展医德教育,言传身教,积极引导,为社会培养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专业知识及实践能力的实用型人才.

    作者:邓意志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输卵管结扎术中单手两指取管法的应用

    目前经腹输卵管结扎术(简称女扎术),仍为国内基层医疗单位普遍应用的女性绝育手术.而提取输卵管的技巧又是女扎术中的关键.取管的难易影响着手术时间、受术者的痛苦程度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国内外有关文献报道的取管方法有指板法、吊钩法、指圈夹持法等.我院自1990年开始应用单手两指取管法行女扎术.现将1996~2000年在本院进行的女扎术97例总结介绍如下.

    作者:卢存珍;杨祚年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脑性瘫痪流涎症

    目的:探讨小儿脑性瘫痪流涎症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46例小儿脑性瘫痪流涎症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口操、针灸、经络导平及东莨菪碱治疗;对照组采用东莨菪碱治疗,治疗后用TDS进行疗效评定.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56.92%,对照组17.39%.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x2=7.558,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脑性瘫痪流涎症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徐云萍;王莉萍;张少敏;赵阳;刘洪涛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宫外孕失血性休克的抢救与护理

    宫外孕失血性休克常因失血过多而危及病人的生命,因此,医护人员需在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我院1999~2000年共收治宫外孕破裂出血38例,其中宫外孕失血性休克18例.现将这18例患者的抢救与护理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陈桂兰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外固定架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护理体会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之一.传统的手术内固定治疗,由于卧床时间长,并发症较多.而采用外固定架治疗既能使患者早期下床活动,进行功能锻炼,又避免了二次手术,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我院1998年2月~2000年12月为3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外固定治疗,术后经随访,疗效均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申景芳;张健美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64例少量肺底积液细硅胶管引流报告

    1997年以来,我科对64例少量肺底积液者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同时,采用细硅胶管引流,取得了良好效果,无1例失败或并发症产生.报告如下.

    作者:裴俊清;庞素敏;蒋宝华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我院开展护理查房竞赛的做法及效果

    护理查房是检查护理质量、进行教学、落实护理常规制度的重要措施,通过查房可督促护理人员对各科疾病进行深入系统地学习,进一步掌握病情,有利于护理程序的实施,同时能增加护理工作的主动性,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

    作者:曹继艳;王军玲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在基护技能操作中培养护生的动作美

    技能是由一系列动作组成的,是一个动作系统.但这个动作系统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随机的,而是必须通过学习和训练使之巩固下来才能形成的.基础护理学中的技能训练是每个护生的必修课,它不仅训练了护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还锻炼了综合素质.我们在承袭了传统的技能训练方法的同时,还侧重于操作中体现出动作的美感,因为护理之美,不仅是一种形象的赞誉,而且是一种护理学科实践.

    作者:周立颖;郭晓红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提高基层卫生院产科质量的探讨

    加强产科建设,提高住院分娩率是降低孕产妇及婴儿死亡率的有效途径.我市从1996年开始加强对全市产科特别是基层卫生院的产科建设和管理.从房屋改造、设备增添、管理制度、技术水平等方面着手,使基层卫生院产科质量建设取得显著成绩.现将我市加强基层产科建设的方法及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杨桂芬;刘文忠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低分子706代血浆引起过敏反应1例

    1临床资料患者张××,女性,24岁.因大量鼻出血(出血量约300mL±)后,于2001年5月28日上午8时25分,在门诊静滴低分子706代血浆(山东华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XF19991711,批号:001024022)时出现过敏反应.

    作者:黄俊友;张继绣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早期复极综合症12例病案临床分析

    早期复极综合症在临床上并不鲜见,相当多的病例当做它症处理,致使其统计数偏低,尤其症状与心绞痛、心肌梗塞等重症并无二致,故对此表现认识不足,往往导致偏于冠心病的诊断与治疗.笔者近3年来长期追踪观察了12例病员,后均确认是早期复极综合症,避免了误治.

    作者:杨小平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治疗性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未成功原因及并发症分析

    目的:探讨治疗性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未成功和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其预防办法.方法:回顾开展ERCP检查453例及EST切开做各种治疗328例资料,及时总结分析未成功和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预防办法和防治措施.结果:453例ERCP检查成功445例(98.2%),未成功8例(1.8%);EST治疗328例,成功319例(97.2%),未成功9例(2.7%);发生并发症17例(5.3%);未成功共计34例(10.7%).研究表明,治疗性ERCP未成功的主要原因与胆石大小、性质、胆管的直径以及操作技术有关.结论:CRCP对胆胰疾病治疗的适用范围广,疗效可靠,方法安全,只要掌握好适应范围,通过医师的熟练操作,可以明显减少不成功病例及并发症,提高治疗性ERCP的成功率.

    作者:顾志汉;卞光蔚;徐进康;徐宏伟;李静;陈守英;李兆申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探讨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用于剖宫产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236例剖宫产者,随机分为米索前列醇+催产素组(试验组)及催产素组(对照组).米索前列醇+催产素组132例,术中打开腹膜时口服米索前列醇400μg,胎儿娩出后宫体注射催产素20U.催产素组104例,胎儿娩出后宫体注射催产素20U,静脉注射催产素10U,静脉滴注催产素10U,以上各组观察术中及术后2h内出血量.术中及术后2h平均出血量,米索前列醇+催产素为175.43±55.89mL;催产素组206.10±98.74mL.米索前列醇+催产素组与催产素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米索前列醇促进子宫收缩强于催产素,能较好地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且用药方便、安全.

    作者:刘永平;刘振春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并应激性溃疡91例报告

    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多数(80%)发生应激性溃疡而致上消化道出血.我科新生儿急救中心(IGU)1993年12月~2000年12月,对此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李敦臣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护士如何取得病员及家属的信赖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护士不仅要帮助患者恢复健康,还要帮助和指导恢复健康的人维持健康.护士如何能取得病员及家属的信赖,则有益于搜集资料、找出影响健康的潜在因素,作出正确护理诊断,促进机体康复;同时提高护理质量和医院的满意度.现就笔者工作中的几点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谢美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急性胰腺炎在青年人群中的临床特点

    本文对40岁以下的青年急性胰腺炎患者32例与90例非青年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发现青年急性胰腺炎患者有其明显特点:饮食不当明显高于其它病因;症状上均有腹痛,但反跳痛、腹肌紧张、黄疸的发生率较低;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转氨酶(ALT)及血糖升高的发病率低于对照组;检测尿淀粉酶(Am)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重症者少,恢复快,预后较好.

    作者:王晨 刊期: 2001年第11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