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硝苯地平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李艳

关键词:硝苯地平, 消化系统疾病, 钙通道阻滞剂, 临床应用, 药理学, 心痛定
摘要:硝苯地平(Nifedipine,NF,心痛定)是一种钙通道阻滞剂.随着药理学的深入研究,临床应用不断拓宽.近几年来发现对消化系统某些疾病有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脑性瘫痪流涎症

    目的:探讨小儿脑性瘫痪流涎症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46例小儿脑性瘫痪流涎症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口操、针灸、经络导平及东莨菪碱治疗;对照组采用东莨菪碱治疗,治疗后用TDS进行疗效评定.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56.92%,对照组17.39%.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x2=7.558,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脑性瘫痪流涎症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徐云萍;王莉萍;张少敏;赵阳;刘洪涛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P-转移因子口服液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临床观察

    轮状病毒肠炎是导致婴幼儿肠炎的重要致病因子,尤其易造成秋冬季节的广泛流行,对婴幼儿的健康产生重大的威胁.迄今为止,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婴幼儿腹泻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我们2000年3月~2000年7月,观察P-转移因子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邵晓丽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外固定架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护理体会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之一.传统的手术内固定治疗,由于卧床时间长,并发症较多.而采用外固定架治疗既能使患者早期下床活动,进行功能锻炼,又避免了二次手术,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我院1998年2月~2000年12月为3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外固定治疗,术后经随访,疗效均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申景芳;张健美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治疗性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未成功原因及并发症分析

    目的:探讨治疗性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未成功和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其预防办法.方法:回顾开展ERCP检查453例及EST切开做各种治疗328例资料,及时总结分析未成功和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预防办法和防治措施.结果:453例ERCP检查成功445例(98.2%),未成功8例(1.8%);EST治疗328例,成功319例(97.2%),未成功9例(2.7%);发生并发症17例(5.3%);未成功共计34例(10.7%).研究表明,治疗性ERCP未成功的主要原因与胆石大小、性质、胆管的直径以及操作技术有关.结论:CRCP对胆胰疾病治疗的适用范围广,疗效可靠,方法安全,只要掌握好适应范围,通过医师的熟练操作,可以明显减少不成功病例及并发症,提高治疗性ERCP的成功率.

    作者:顾志汉;卞光蔚;徐进康;徐宏伟;李静;陈守英;李兆申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颈部淋巴结核误诊分析

    颈部淋巴结核常表现为颈部肿块,临床上不易与一些良、恶性肿瘤或炎症相鉴别.我科1994~1999年共收诊颈部淋巴结核21例,其他疾病误诊为淋巴结核8例.现将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蒋锋;傅成扬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川芎嗪颈内动脉注射治疗脑梗塞29例临床观察

    选择我院1998~2000年脑梗塞住院病例中的55例.在常规静脉点滴盐酸培他啶.川芎嗪注射液的基础上,加用颈内动脉注射川芎嗪注射液治疗29例,与静点培他啶、川芎嗪26例做对照,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书国;盖贵堂;范考方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小儿危重症合并酸碱紊乱48例分析

    严重酸碱紊乱是危重症恶性循环组成环节之一,也是导致抢救失败的重要原因[1].及时正确地诊治酸碱紊乱是控制原发疾病、降低病死率的关键.本文总结了笔者近年来收治的有完整血气资料的危重症合并酸碱紊乱48例,回顾分析如下.

    作者:沈霞;薛玲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冠状动脉造影及内支架术的护理

    冠脉造影被称为冠心病诊断的金指标,而被临床广泛应用.我院1998年10月~2001年4月共开展此类手术110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唐菊娣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试论儿科护士在整体护理中的角色

    整体护理是以科学的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核心,要求儿科护士必须具备多学科知识,担当多元化的角色.

    作者:罗欣涛;卢红卫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提高教师自身素养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

    素质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教育界对素质教育的一系列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但对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却尚无定论,也无固定模式效仿.

    作者:雷蕴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182例肺结核分支杆菌耐药结果的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肺结核患者分支杆菌菌型鉴定结果及初复治耐药现状与临床的关系.方法:对182例分支杆菌培养阳性的肺结核住院病人进行了菌型鉴定和耐药测定,耐药性测定方法和耐药标准按中国防痨协会制定的全国结核病诊断细菌学检验规程进行.结果:菌型鉴定表明182株分支杆菌中人型结核杆菌176株,占96.7%,非典型分支杆菌6株,占3.3%.182株分支杆菌中耐药74株(40.7%),非典型分支杆菌耐药率100%,74株耐药菌对链霉素耐药率高(60.8%);单一耐药56.8%,耐3种药以上24.3%;初治耐药率28.2%,复治耐药率67.2%,P<0.01;51岁以上老年组耐药率73.2%,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耐药率100%.结论:分支杆菌耐药性与临床肺结核病的类型、病程、年龄均密切相关,分支杆菌的菌型鉴定和耐药性测定对临床诊断与治疗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加强对结核分支杆菌耐药的监测,化疗的管理,实行科学的临床用药,是降低结核病耐药率有效的措施.

    作者:黄捷晖;吴波;张艳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前列腺素E1与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分析

    目的:比较前列腺素E1联用依那普利与单用依那普利对糖尿病肾病在降低血压、减少尿蛋白及改善肾功能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2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14)和对照组(n=12),治疗组口服依那普利,静滴前列腺素E1,对照组仅口服依那普利.治疗4周后统计疗效.结果:在降低血压、蛋白尿方面,两组治疗前后均有显著性差异.在改善肾功能方面,治疗组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依那普利具有良好的降血压和减少尿蛋白作用,但近期内改善肾功能作用不明显,而联用前列腺素E1,显示出良好的改善肾功能效果,可能与其改善肾脏微循环,拮抗依那普利一过性GFR减少有关.

    作者:殷哲吾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恶性血液病的皮肤损害

    恶性血液病引起多系统损害,亦可浸润皮肤.原发于皮肤或皮损为主要表现,有的是首发症状,而血液学变化不大,常易误诊为其它皮肤病而延误治疗.笔者1985~1998年间共收治15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兰德辉;何春渝;李玲;李高;李书武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静脉留置针采集血标本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目的:临床中为减轻病人反复穿刺痛苦及恐惧心理,运用静脉留置针以生理盐水稀释肝素液保留封管,供随时采集血标本,但对检验结果有一定影响,本研究目的即为避免这一弊端.方法:经过30例患者静脉留置针稀释肝素液封管保留改进前后取血标本比较.结果:保留封管1min后,抽取含封管保留液的1mL血液废弃,再取血标本与同时在同一处留置针初没封管时取血标本进行检验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静脉留置针采血,先抽弃封管保留液1mL的血液后,再取血标本,不影响病人检验结果.

    作者:石丹琴;冯润芬;李俊;陈素文;龙敏;黄友花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阿托品试验对术中使用心脏起搏治疗预测价值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阿托品试验对预测手术过程中需行心脏起搏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窦性心动过缓并需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前行阿托品试验,并在麻醉前后和关腹前测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校正窦房结恢复时间(cSNRT)、窦房传导时间(SACT),观察术中慢心率及使用心脏起搏治疗情况.结果:阿托品试验快心率(HRmax)≤80bpm组术中应用心脏起搏者较HRmax>80bpm组明显增多,术中慢心率(HRmin)明显减低(均P<0.01);术前SNRT≥2000ms组术中应用心脏起搏者较SNRT<1500ms组增多(P<0.05);连硬外组术中应用心脏起搏者较全麻组多(P<0.01).阿托品试验HRmax与关腹前SNRT呈负相关(P<0.05);术中HRmin与麻醉前后及关腹前SNRT呈负相关(分别P<0.01,P<0.01,P<0.05).结论:阿托品试验HRmax≤80bpm,必须做术中心脏起搏治疗准备,麻醉方式首选全麻.对80bpm<HRmax<90bpm的患者,应谨慎抉择,好结合其SNRT、cSNRT、SACT综合判断,若3项中有1项异常,仍需做术中心脏起搏治疗准备;如果1500ms≤SNRT<2000ms应在术前放置心脏起搏电极备用.

    作者:王锦权;陈昆洲;高玉华;陶晓根;潘爱军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血液透析患者鱼精蛋白致过敏性休克6例的护理体会

    总结血液透析患者鱼精蛋白致过敏性休克的临床表现、护理措施以及预后.回顾分析6例鱼精蛋白过敏性休克血液透析患者病例.6例鱼精蛋白过敏性休克血液透析患者经快速补充血容量,皮质激素、异丙肾上腺素等抗过敏、抗休克抢救,6例患者均痊愈.血液透析患者使用鱼精蛋白可发生过敏性休克,必须马上按过敏性休克处理.

    作者:王饶萍;刘米霞;张友芳;许元文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1例

    1临床资料患者,男,36岁,因反复乏力2年余,于2001年3月12日入院.2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当时测血钾为2.9mmol/L,血压170/110mmHg,在家自服氯化钾等药物,血钾波动3.0mmol/L左右,血压波动在160~190/100~120mmHg,有时出现肢体麻痹.为进一步确诊,来我院就诊.

    作者:王卫东;董建军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引产121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以下简称米索)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对241例足月妊娠、单胎头位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米索(A组)和催产素(B组)进行引产,并对他们进行对照分析.结果:①两组引产成功率A组96.7%、B组42.6%,单次给药成功率A组78.5%,B组21.7%,均有显著差异(P<0.05);②剖宫产率A组8.3%,B组17.5%,差异显著(P<0.05);③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A组5.0%,B组4.3%,无显著差异(P>0.05);④急产率A组9.9%,B组2.5%,差异有显著性(P<0.05);⑤新生儿体重、新生儿窒息率及产后出血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米索用于足月妊娠引产能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有利于计划分娩,是一种安全,有效,方便的引产方法,值得推广,但阴道置药易引起急产,故需探求一种更有利的给药方法.

    作者:练云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临时工护士的使用及管理

    本文对医院使用临时工护士的背景和临时工护士的业务、技术特点及思想现状,分析目前医院对临时工护士管理的方法和不足,探讨综合管理对策及今后管理中必须解决的实际问题.

    作者:桂鸿斌;蔡德芳;尹保荣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低分子706代血浆引起过敏反应1例

    1临床资料患者张××,女性,24岁.因大量鼻出血(出血量约300mL±)后,于2001年5月28日上午8时25分,在门诊静滴低分子706代血浆(山东华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XF19991711,批号:001024022)时出现过敏反应.

    作者:黄俊友;张继绣 刊期: 2001年第11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