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医院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经验

王红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 组织实施, 主要措施
摘要:目的 根据<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创建特色优质护理病房的效果与经验.方法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和省卫生厅<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开展创建优质护理病房活动,将活动开展前后的基础护理工作、健康教育、患者满意度、中医特色护理技术使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中医特色护理技术使用量大幅度增加,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基础护理与健康教育也得到了加强.结论 根据<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创建特色优质护理病房切实可行,可帮助医院显著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体现中医特色.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护理体会

    随着恶性肿瘤发病率的增高,肺癌的发现治疗和预后已成为医务人员和病人十分关注的话题.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几例病人的临床表现和预后情况比较罕见,现介绍如下.

    作者:杨会波;孙扬;周静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金石清瘟解毒口服液治疗温热犯肺证60例

    目的 评价金石清瘟解毒口服液治疗温热犯肺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90例急性病毒上呼吸道感染采取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方法分为实验组60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予以金石清瘟解毒口服液和清热解毒口服液治疗,疗程为3天,观察治疗前后中西医相关症状、体征,血、尿、便常规检查,放射线、肝功能、肾功能检查,并对其疗效进行终评价.结果 经过临床比较,金石清瘟解毒口服液在退热方面疗效优于清热解毒口服液,金石清瘟解毒口服液组的平均时间为(36.53±9.97)h,优于清热解毒口服液组的平均退热时间为(55.51±16.14)h,二者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而在治疗咽痛、咳嗽、鼻塞、汗出、头痛、流涕、口渴方面,二者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金石清瘟解毒口服液是治疗感冒温热,犯肺证的安全有效制剂,可推广应用.

    作者:江柏华;李强;谭莉君;张碧海;金冠男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联动式教学法在《中医内科学》中的改革与实践

    <高等教育法>明确指出: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中医内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理论和中医临床思维方法研究并阐明内科疾病的病因、病机、证候、诊断、辨证论治规律和转归预后以及预防、康复、调摄等问题的一门临床学科,是中医专业的主干课程,也是临床诸学科的基础.在中医创新人才培养和素质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传统教学法受传统中医教学模式的影响,越来越显现出诸多弊端,因此迫切需要改革,近年来,我科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上运用联动式教学法取得成功,总结如下.

    作者:蓝海;古学奎;吴伟;刘安平;陈志雄;胡莉文;黎耀和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45例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对照组口服米非司酮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77.7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作者:王慧玲;白全召;刘清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癌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 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癌进行临床观察并探讨其护理措施.方法 对子宫内膜癌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并进行临床观察,同时实施基础护理、心理护理、不良反应护理.结果 本组子宫内膜癌患者67例经过适宜的治疗方法和护理,显效41例,有效2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1.04%.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癌并实行有效的护理,加速了患者恢复进程,减少了化疗感染的发生,显著的提高了疗效.实践证明,治疗方法可行,护理对策正确,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改善了护患关系.

    作者:许大雪;张春艳;姜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宫颈糜烂60例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共收治的60例宫颈糜烂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微波组织凝固术综合治疗仪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采用利湿、止带、止血的中药巩固治疗.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是83.4%,观察组为96.7%.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宫颈糜烂效果明显,是一种有效治疗手段.

    作者:刘琴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手法整复术后配合中药治疗克雷氏骨折70例

    目的 对应用中医康复治疗方法与常规治疗方法治疗克雷式骨折的疗效比较.方法 将2012年2月至2013年1月期间140例克雷氏骨折随机分成对照组70例和实验组70例,对照组复位加小夹板外固定及常规功能锻炼,实验组手法整复术后配合内服外用中药,再结合推拿手法治疗.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77.14%.实验组总有效率91.47%.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实验组手法整复术后配合内服外用中药,再结合推拿手法治疗的疗效比复位加小夹板固定的效果好.

    作者:尹宏兵;崔镇海;尹燕红;刘立东;张维;金美英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头穴透刺对急性脑梗死GLU 、ASP影响及临床疗效评价

    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etion,ACI),是指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因其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和复发率高,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和沉重的经济负担.目前研究表明,缺血性脑卒中损伤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是一种损伤性级联反应,能量代谢障碍、兴奋性氨基酸毒性、细胞内钙超载、自由基损伤、炎症因子反应、细胞凋亡、一氧化氮及内皮素损伤等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它们在不同时间点,彼此相互重叠、相互影响.终导致脑损伤.临床上急性脑梗死的脑保护一直缺乏高效、简便、可重复性强的治疗手段.近年来,头穴透刺疗法取得了确切疗效,己被大量的实验和临床资料所证实.但针灸疗法治疗本病多局限于小样本临床病例报道,缺乏严格随机对照分组大样本规范性观察.且在以往研究中,针灸临床与神经生化免疫等基础研究相分离,没有确切深入研究头穴透刺疗法对该病脑保护作用的机理.因此本研究根据多年临床研究成果,进一步将经验应用于大样本临床治疗,并通过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头穴透刺和普通针刺、药物疗法的对比研究,从神经生化和免疫等方面对头穴透刺的脑保护机理进行了探讨.

    作者:桑鹏;王顺;赵佳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脱位的预防护理

    目的 探究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脱位的预防护理方式与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7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24例,结合患者基本身体状况、心理状况及手术状况开展全面的术前、术后心理护理,强化日常生活护理及恢复训练指导,及时识别、发现术后髋关节脱位现象并给予规范、及时的处理.结果 我院24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均未见髋关节脱位现象,全部于1个月内出院.结论 术后髋关节脱位的预防护理应从全髋关节置换术之前开始介入,分术前、术后两个阶段实施全面的心理干预、日常饮食活动护理、训练指导,避开手术及康复禁忌,改善患者关节及肌肉状态,有效预防术后髋关节脱位.

    作者:王翠翠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雷公藤多苷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a含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雷公藤多苷对慢性肾小球肾炎(CGN)患者血清中白介素_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a,TNF-a)含量的影响.方法 检测了我院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我科收治的6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慢性肾小球肾炎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雷公藤多苷20mg tid治疗,4周后测血白介素_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a)变化,并与对照组血白介素_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a)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血白介素_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a)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异常.治疗4周后治疗组白介素_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a)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变化.结论 雷公藤多苷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有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IL-6、TNF-a产生有关.

    作者:宋明爱;翟磊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正交法优选青乳合剂的水提工艺

    目的 优选青乳合剂的佳水提工艺.方法 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设计,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芍药苷含量,以提取物中芍药苷的含量为检测指标,筛选出青乳合剂的优化提取条件.结果 青乳合剂佳水提工艺为A3B1C3D2,即药材加10倍量的水,浸泡0.5h,煎煮2次,每次1.5h.结论经正交设计优化的青乳合剂的水提工艺可行.

    作者:谭泳怡;曾聪彦;梅全喜;梁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活血化瘀法对脑出血血肿周围CT半暗带干预50例

    目的 观察中医活血化瘀法对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周围CT半暗带的干预变化及临床效果相关性影响,从而证明活血化瘀对脑出血早期治疗安全有效.方法 选择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进行西医基本治疗(主要降压、脱水),治疗组加服中药活血化瘀协定方及静滴中药活血化瘀注射剂,治疗后进行CT半暗带宽度变化比较及临床相关疗效分析.结果 治疗组CT半暗带宽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血肿直径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肢体功能恢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活血化瘀法能阻止半暗带扩展,早期治疗脑出血安全有效.

    作者:拜永宁;李建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论基层卫监单位十年论文收录情况分析

    深圳市福田某卫监所对十年论文收录396篇进行了分析发表的论文被收录和引用的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并按出版年、作者、来源出版物和学科类别做了较为详细的分析研究,认为收录数量,可观察到历年论文数量轨迹;从收录种类,可观察到历年论文研究发展方向;从论文质量收录情况,看历年卫生监督文化发展状况,理论功底情况,创新理论与实践运用性情况.2012年该所56人,发表论文18篇,占全所人员9.9%.比组建以来任何一年都好,这说明经过前9年的不断努力和提升,全所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力有较大的提升.

    作者:申国祥;林小敏;杜宝强;吴津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本科生全科医学授课中几种教学法之我见

    全科医学是上世纪60年代末在北美的一些国家兴起的一门综合性的临床医学学科,作为一项崭新的教学内容,全科医学知识教学方法非常重要.本文通过对传统教学法、开放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PBL教学法等四种适合本科生全科医学教学方法的基本要点、优点不足及点评,旨在提高授课效果,为国家输送素质高、能力强、符合时代要求的全科实用性专门人才.

    作者:常学辉;张良芝;孟毅;韩丽华;李沛;李恒喜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管理技巧在护理质量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管理技巧在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对心理学、管理学及行为学等各个方面的综合,发掘其中存在的管理技巧,并将其充分应用到护理管理当中,以有效提高管理质量.结果 通过加强护士长的理论知识学习,同时充分应用管理技巧,有效促进了护士长管理质量的提升,而且效果显著.结论 通过充分应用管理技巧,有力促进护士长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时促进了护士工作积极性及护理质量的提升,应当推广应用.

    作者:孔鸽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刘臣副主任医师临床治验3则

    1 慢性唇炎(唇风)王某,女,32岁.2012年2月27日出诊.于半年前因涂抹唇膏后唇部出现水疱,渐则唇部红肿渗液,灼热疼痛,服用药物效不佳,后于各大医院就诊,给予糠酸莫米乳软膏等药物治疗仍不效,现上下唇明显肿胀,灼热痒痛、干裂结痂脱皮,食少便干,心烦易怒,口干尿短黄,舌暗红少苔脉弦细数.证属脾胃阴亏,虚火上扰,治予滋阴润燥,清降虚火,处方:麦冬20g,旱莲草20g, 白芍20g, 黄精20g, 楮实子15g, 山药30g, 鳖甲20g, 地龙15g, 枸杞30g, 茯苓30g, 柴胡15g, 香附20g, 丹参20g, 日1剂水煎服.另方:三七20g, 蝉蜕20g, 菊花30g, 金银花30g, 白及20g, 共研末,500g香油熬开稍凉,入上药泡后外用.2012年3月7日复诊,经上治疗后唇部红肿明显减轻,疼痛已不明显,已出现小片状正常皮肤,口干,上方去丹参加麦冬20g,水煎服.

    作者:孙巧玲;刘臣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陈旧性肺结核并发咯血的护理体会

    陈旧性肺结核引起出血的原因主要是结核病灶在痊愈过程中,病灶脱水钙化或纤维化后的牵拉,损伤了病灶周围的血管而引起咯血,出血量有多有少.我院内科病房近十年来共收治35例由陈旧性肺结钙化或纤维样改变引起的咯血患者,经过中西结合治疗及有效的护理,均痊愈出院.现将其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朱庆云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穴位是无形物质出入机体的闸门

    穴位也像经络一样,现代人既感到神奇又感到迷茫.神奇是由于强身健体及治病时的双向调节作用,而迷茫的是穴位究竟是什么?中国古代人给穴位的定义是腑脏气血输注于体表的部位.

    作者:马玉宝;许瑜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芎芍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60例

    目的 观察芎芍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的疗效,以供临床参考.方法 以2010年5月至2012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口服血府逐瘀胶囊,观察组口服芎芍胶囊.观察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较高,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采用芎芍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临床疗效较为满意,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白静丽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介入治疗股骨头无菌坏死42例

    目的 分析和研究中西医结合介入治疗股骨头无菌坏死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我们选取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股骨头坏死患者84例,将其按双盲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与观察组42例.对照组使用药物罂粟碱、尿激酶、低分子右旋糖酐进行介入治疗,观察组使用药物罂粟碱、丹参、川芎进行介入治疗.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将其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三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西医结合介入治疗股骨头无菌坏死,效果比较明显,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股骨头供血,明显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其具有方法简便、创伤小、起效快速等特点,值得在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王凯 刊期: 2013年第08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