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脱位的预防护理

王翠翠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 髋关节脱位, 预防护理
摘要:目的 探究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脱位的预防护理方式与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7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24例,结合患者基本身体状况、心理状况及手术状况开展全面的术前、术后心理护理,强化日常生活护理及恢复训练指导,及时识别、发现术后髋关节脱位现象并给予规范、及时的处理.结果 我院24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均未见髋关节脱位现象,全部于1个月内出院.结论 术后髋关节脱位的预防护理应从全髋关节置换术之前开始介入,分术前、术后两个阶段实施全面的心理干预、日常饮食活动护理、训练指导,避开手术及康复禁忌,改善患者关节及肌肉状态,有效预防术后髋关节脱位.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时间周期对人生理病理的重要影响

    目的 中国的时间医学理论古老而又精辟,数千年来一直科学有效地指导着中医临床实践.本篇论文从时间因素对人的生理活动、病理变化,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入手,结合实例,论述了时间因素对人类生命活动的重要影响,为后世防病愈病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作者:周蓉;薛芳芸;冯丽梅;张文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颅脑外伤患者术后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

    目的 寻找颅脑外伤开颅手术后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 对78例颅脑外伤开颅手术后患者实施精心护理,主要护理措施有情志护理、呼吸道护理、预防肺部感染的护理、尿储留的护理等.结果 中西医结合护理的方法有效预防了患者手术治疗后各种并发症产生,促进了患者康复进程.结论 临床上对颅脑外伤开颅手术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的方法能够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质量.

    作者:白淑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活血化瘀法对脑出血血肿周围CT半暗带干预50例

    目的 观察中医活血化瘀法对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周围CT半暗带的干预变化及临床效果相关性影响,从而证明活血化瘀对脑出血早期治疗安全有效.方法 选择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进行西医基本治疗(主要降压、脱水),治疗组加服中药活血化瘀协定方及静滴中药活血化瘀注射剂,治疗后进行CT半暗带宽度变化比较及临床相关疗效分析.结果 治疗组CT半暗带宽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血肿直径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肢体功能恢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活血化瘀法能阻止半暗带扩展,早期治疗脑出血安全有效.

    作者:拜永宁;李建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疗效,提高临床治疗效率.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196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疗法.两组均治疗8周后评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5.92%,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2.44%,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脑梗死发病密切相关,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疗效确切,且应用安全,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志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小柴胡汤联合消炎痛栓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性发热的临床观察

    目的 通过观察消炎痛栓及消炎痛栓联合小柴胡汤加减对肝癌发热病人的临床应用,进一步评价其疗效.方法 将体温>37.3℃的患者分为治疗组1(消炎痛栓治疗组),治疗组2(消炎痛栓联合小柴胡汤加减治疗组),对照组(安慰剂组),于用药后5天,观察患者体温情况,结果 三组的降温效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消炎痛栓联合小柴胡汤加减退热效果优于消炎痛栓退热效果.

    作者:李舜;蔡钢;潘艳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PFNA与DHS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比较

    目的 探讨PFNA与DHS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本院18例高龄转子间骨折患者进行PFNA术治疗;并与同期应用DHS治疗的转子间骨折患者18例进行手术时间、出血量、愈合时间情况、内固定相关并发症及髋关节功能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PFAN组较DHS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采用PFNA治疗高龄转子间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固定强度高、生物力学特性好、出现并发症的风险低等优点,尤其是并存骨质疏松的转子间骨折患者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世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心理干预护理对消化性溃疡的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心理干预护理对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消化性溃疡患者134例,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心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护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 心理干预组治愈41例(61.19%),总有效率91.04%;对照组治愈31例(46.27%),总有效率77.6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实施积极的心理干预护理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身心健康的恢复.

    作者:陈京;王玥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护理体会

    随着恶性肿瘤发病率的增高,肺癌的发现治疗和预后已成为医务人员和病人十分关注的话题.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几例病人的临床表现和预后情况比较罕见,现介绍如下.

    作者:杨会波;孙扬;周静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探讨生药学教学方法

    <生药学>是药学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是应用本草学、植物学、动物学、化学、药理学、中医学、临床医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和现代科学技术来研究生药的名称、来源、生产、采制、鉴定、 化学成分、医疗用途、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的综合应用科学 [1].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为了有效组织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就生药学教学方法做一探讨.

    作者:赵喜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正交法优选青乳合剂的水提工艺

    目的 优选青乳合剂的佳水提工艺.方法 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设计,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芍药苷含量,以提取物中芍药苷的含量为检测指标,筛选出青乳合剂的优化提取条件.结果 青乳合剂佳水提工艺为A3B1C3D2,即药材加10倍量的水,浸泡0.5h,煎煮2次,每次1.5h.结论经正交设计优化的青乳合剂的水提工艺可行.

    作者:谭泳怡;曾聪彦;梅全喜;梁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中医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59例

    目的 探讨中医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用于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选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各59例,进行疗效比较观察.结果 治疗组显效35例(59.32%),总有效率89.83%;对照组显效24例(40.68%),总有效率69.49%.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应用中医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使用安全,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井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病机的恒动性与病机演变的研究

    病机是导致疾病的关键点,贯穿疾病发展的整个过程,它是不断变化的,病机的研究是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热点,而病机演变临床及实验的研究有利于对疾病进行整体认识,并掌握贯穿整个疾病发展过程中基本病机变化,为疾病的防治提供新思路和理论支撑.

    作者:鲁士友;孙广仁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急性脑梗塞痰瘀证患者hs-CRP的影响

    目的 探讨奥扎格雷钠和舒血宁对急性脑梗塞痰瘀证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8月至2012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脑梗塞痰瘀证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根据具体病情给予奥扎格雷注射液,治疗组患者根据具体病情给予奥扎格雷注射液和舒血宁注射液,持续14天为一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3.3%).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对于治疗急性脑梗塞痰瘀证患者的较好疗效可能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的下降有关.

    作者:潘晓明;李伟周;胡爱娥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细节护理促进手术后产妇康复76例

    目的 寻找促进手术后产妇康复的细节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2012年1~12月间收治的行剖宫产术的产妇152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76例术后采取有效的细节护理措施,对照组72例术后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泌乳时间及第一次下床活动时间.结果 观察组肠蠕动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泌乳时间及第一次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剖宫产手术后产妇有效的细节护理,能促进产妇术后康复.

    作者:李晓丽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30例

    目的 探讨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门诊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的慢性胃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西医的方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显效10例,有效18例,总有效率为93.33%(28/30),对照组患者显效6例,有效19例,总有效率为83.33%(25/3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娜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中医院校体育教学质量标准及评价体系的研究

    体育教学是中医院校教学工作的重要构成部分,体育教学质量的高低,对学生的身体素质,以致对传统课堂教学质量也会有一定影响.我校从2004年开始,在已有的课堂、实验教学质量标准的基础上,结合体育教学的特点,制定了体育教学质量标准,在近8年的实践和探索中,不断修订、完善,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的体育教学质量标准及评价体系[1],现将具体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刘宾;潘万旗;孙翠;卢旻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脱位的预防护理

    目的 探究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脱位的预防护理方式与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7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24例,结合患者基本身体状况、心理状况及手术状况开展全面的术前、术后心理护理,强化日常生活护理及恢复训练指导,及时识别、发现术后髋关节脱位现象并给予规范、及时的处理.结果 我院24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均未见髋关节脱位现象,全部于1个月内出院.结论 术后髋关节脱位的预防护理应从全髋关节置换术之前开始介入,分术前、术后两个阶段实施全面的心理干预、日常饮食活动护理、训练指导,避开手术及康复禁忌,改善患者关节及肌肉状态,有效预防术后髋关节脱位.

    作者:王翠翠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国医大师颜德馨教授治疗高血压验案赏析

    国医大师颜德馨教授,熟谙中医经典,精通岐黄理论,身怀济世仁术,临证剑胆琴心.在用中医药治疗各种疑难重病方面验识俱丰,疗效显著,尤其是在治疗高血压病方面造诣颇深,卓有建树.现结合一些医家对本病因机证治的认识和颜德馨教授治疗本病验案的赏析,冀以弘扬颜老学术思想和诊疗经验,传承仁术.

    作者:高尚社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中医医院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经验

    目的 根据<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创建特色优质护理病房的效果与经验.方法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和省卫生厅<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开展创建优质护理病房活动,将活动开展前后的基础护理工作、健康教育、患者满意度、中医特色护理技术使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中医特色护理技术使用量大幅度增加,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基础护理与健康教育也得到了加强.结论 根据<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创建特色优质护理病房切实可行,可帮助医院显著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体现中医特色.

    作者:王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穴位是无形物质出入机体的闸门

    穴位也像经络一样,现代人既感到神奇又感到迷茫.神奇是由于强身健体及治病时的双向调节作用,而迷茫的是穴位究竟是什么?中国古代人给穴位的定义是腑脏气血输注于体表的部位.

    作者:马玉宝;许瑜 刊期: 2013年第08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