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曼;黄巍;李延秋
目的 探讨归脾汤加味治疗气不摄血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8例气不摄血型IT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9例,试验组采用归脾汤加味治疗,对照组口服强的松片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试验组有效率为86.21%,对照组有效率为72.41%,两组在升高血小板计数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归脾汤加味对气不摄血型ITP整体疗效令人满意,可以显著提高疗效,缓解症状,还可以提高血小板计数.
作者:于小普;杨娜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研究如何对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 对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进行术前情志护理、中药护理和针灸护理.结果 中西医结合护理可以提高老年人的免疫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临床症状,稳定患者的病情.结论 加强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的护理,值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身体健康状况,挽救老年患者的生命,可以临床推广.
作者:张桂香;杨雨杰;费丹 刊期: 2013年第22期
机能实验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意义重大,结合本校机能实验教研室的发展现状及本人在机能实验带教中的实践,提出机能实验教学的优势、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以求共识.
作者:韩坤;王丹萍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48例帕金森病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自愿同意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者74例以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74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89.19%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8.92%,两组相比较χ2=9.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显著,提高了患者临床有效率,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朱宝霞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的中医护理方法以及护理效果.方法 对2011年10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78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中医护理,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48例患者显效,26例患者有效,4例患者无效.结论 通过对糖尿病患者进行中医的护理方法,患者的血糖得到有效的控制,病情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胡连玫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中药保留灌肠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DN)早期(Ⅲ期)疗效.方法 观察56例DN Ⅲ期患者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肾功能变化.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两组均予贝那普利治疗,治疗组加用自拟中药方保留灌肠.两组均予糖尿病教育、饮食控制、适量运动、口服降糖药和(或)胰岛素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后尿蛋白均有明显改善,但治疗组尿微量蛋白的下降大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盐酸贝那普利加用中药保留灌肠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后,患者尿微量蛋白下降更明显,更有效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作者:许梦君 刊期: 2013年第22期
本文论述了中医专业在学习中药学课程中开设实训课,通过加强直观教学,加强对中药饮片的辨识,加强实践性教学方法,将理论与临床相结合,丰富、强化实践环节,实训和考试结合,加强综合能力训练等几方面实行,经过多年尝试,收到比纯理论教学更好效果,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开展中药学的实训教学是提高临床中药学教学质量,提高学生中医临床诊疗能力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作者:吴依娜;李耿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四逆汤治疗维持性腹膜透析中水肿伴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符合诊断标准的腹膜透析的住院病人3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6例.治疗组在西医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加服四逆汤加麻黄,对照组仅予西医常规治疗.10天为1疗程.结果 治疗组显效6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显效3例,有效6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56.25%.两组综合疗效比较,有明显差异(α=0.05,P=0.04894).结论 四逆汤治疗维持性腹膜透析中水肿伴心衰优于西医常规治疗,差异有显著性.
作者:李忱;沙一岭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总结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病毒性肠炎患儿98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49例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儿总有效46例,占93.88%,对照组总有效37例,占75.51%,两组患儿总有效数相比较χ2=6.3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查东晓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痰湿型月经后期的效果.方法 对收治的49例月经后期痰湿型患者进行辨证分析后,以参苓白术散为基本方进行加减治疗,达到促排卵、恢复正常月经周期的效果.结果 治愈28例,好转1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1.84%.结论 参苓白术散治疗痰湿型月经后期效果显著.
作者:刘志超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温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在我科就诊的膝骨关节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试验组采用针刺结合温针灸疗法治疗,每周3次,疗程为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WOMAC积分的变化和膝关节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WOMAC各项积分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3个月后,两组WOMAC积分在疼痛积分、僵硬积分、肿胀积分、总积分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试验组好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温针灸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较为理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菊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醒脑开窍针法对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卒中后抑郁症患者256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80例,对照组76例.观察组患者给与醒脑开窍针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与抗抑郁药物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以72.8%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6.6%,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抑郁积分和严重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HAMD量表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醒脑开窍针法应用于卒中后抑郁症患者能够达到达明元神、平衡阴阳、冲和气血、畅达经络的效果,从而纾解患者的郁证,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陈香妹 刊期: 2013年第22期
霉菌性阴道炎,目前又称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是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的常见外阴阴道炎症.国外资料显示,约82%妇女一生中至少患过1次霉菌性阴道炎.其主要表现为外阴瘙痒、灼痛、性交痛以及尿痛,部分患者阴道分泌物增多,呈豆渣样.目前治疗方法很多,但复发率高,治疗效果不理想.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科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霉菌性阴道炎172例,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亚珍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针刺、艾灸、运动疗法相结合的三联疗法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的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刺、艾灸、运动疗法相结合的三联疗法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3个疗程后(10天为一疗程)观察疗效: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显效24例,有效6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针刺、艾灸运动疗法相结合的三联疗法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有显著的疗效.
作者:张勇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研究分析针刺加牵引配合放血拔罐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1年12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8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按患者住院尾号将其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3.72%,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加牵引配合放血拔罐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桃春辉 刊期: 2013年第22期
中医药统计学在中医学及中药学研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医药院校的普遍现状是学生的统计学基础薄弱,教学形式传统,考核手段单一,这样严重影响了中医药统计学的学习效果.本文结合本校中医药统计学的教学改革,提出以实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教材和教学形式进行改革,大力推展因材施教.
作者:关红阳;李新;郭轶男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中医活血化瘀法用于老年冠心病的临床疗效,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6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例数相等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中医活血化瘀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消心痛、倍他乐克等西医药物治疗,疗程为14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及心肌缺血状况.结果 应用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的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少于应用西医药物治疗的对照组,且心电图表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活血化瘀法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程家军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对我院28例口腔溃疡的患者临床治疗中添加使用具有清热降火、消肿散结作用的加味泻黄散加减配方进行疗效观察.方法 对在我院就诊的28例口腔溃疡患者分两组治疗.患者的舌头、上唇等部位均有多个溃疡点,溃疡直径为1~1.5mm左右.观察组15人,使用加味泻黄散加减配方进行治疗;对照组用常规配方治疗.结果 观察组中10例痊愈,2例80%溃疡愈合,3例50%溃疡面愈合;对照组中7例痊愈,无效4例,2例溃疡好转.结论 加味泻黄散加减配方在治疗口腔溃疡中有明显疗效.
作者:刘玉根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和分析中医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方法 将经我科治疗的6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为30例;对照组:对患者采用经鼓膜穿刺抽液并注入地塞米松注射液,同时给患者使用激素和抗生素治疗.试验组:给患者使用中药进行治疗.结果 试验组的治疗有效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采用中医治疗,治疗效果优于西医治疗,值得进行推广和使用.
作者:周仁金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研究循环改进管理模式在改善护理人员工作懈怠感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4月至2012年12月的58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将其遵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9名和观察组29名,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管理干预,观察组则以循环改进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干预,然后将两组护理人员管理前后的工作懈怠感量表及工作懈怠感视觉模拟评估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管理后的工作懈怠感量表及工作懈怠感视觉模拟评估结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循环改进管理模式在改善护理人员工作懈怠感中的效果明显,有助于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作者:鄢红儿 刊期: 2013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