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春辉
目的 探讨分析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9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7例,治疗组给予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加减治疗.对照组口服吗丁林10mg,3次/d;硫糖铝混悬液2g,2次/d;奥美拉唑20mg,2次/d.两组同时对症治疗,两组均以4周为一疗程.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7.87%,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4.47%.两组有效率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文锋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四逆汤治疗维持性腹膜透析中水肿伴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符合诊断标准的腹膜透析的住院病人3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6例.治疗组在西医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加服四逆汤加麻黄,对照组仅予西医常规治疗.10天为1疗程.结果 治疗组显效6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显效3例,有效6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56.25%.两组综合疗效比较,有明显差异(α=0.05,P=0.04894).结论 四逆汤治疗维持性腹膜透析中水肿伴心衰优于西医常规治疗,差异有显著性.
作者:李忱;沙一岭 刊期: 2013年第22期
探讨案例教学的优势教学、具体实施以及案例教学实施的作用,以求充分发挥案例的作用,发展学生能力、培养学生技能.
作者:孙素珍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味配合心理咨询对郁病肝气郁结型患者48例的临床疗效,对其治疗的有效性进行客观评价.方法 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药物为柴胡疏肝散加味,对照组用路优泰口服,两组均以12周为1个疗程,并同时配合心理咨询每周一次,共12次.试验期间,停用影响临床疗效的其他中西医药物.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后两组患者HAMD积分比较上,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及对照组组内和组间比较,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组间比较,在神情抑郁,兴趣索然,思维迟缓,健忘,少寐,多梦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改善症状上,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在同样配合12次心理咨询的情况下,治疗组、对照组在临床总疗效上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在中医证候疗效积分上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说明柴胡疏肝散加味是治疗郁病肝气郁结型的有效方剂.
作者:李光英;马东辉;王健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癌性不全肠梗阻的中医治疗与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癌性不全肠梗阻患者146例,给予患者中医治疗与护理.结果 146例患者中,88例(60.27%)完全缓解,44例(30.14%)好转,14例(9.59%)无效,总有效率为90.14%.结论 我组实施的中医常规护理、中药保留灌肠、中药敷脐、针灸等治疗癌性不全性肠梗阻的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
作者:李曼;黄巍;李延秋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益气健脾养阴通络中药内服配合艾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符合标准病例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口服中药(益气健脾养阴通络法加减)及艾灸(轮流选取中脘、足三里、中脘、内关)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胃复春片口服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镜像、病理检查结果、临床症状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组在胃镜像、病理组织检查、中医临床症状的总有效率为分别为63.3%、56.7%、90%;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46.7%、40%、7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且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 与对照组比较益气健脾养阴通络法配合艾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确切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作者:林唐唐;郑保平;张小萍;李玲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益气化瘀祛痰法治疗胸痹心痛的临床疗效,用于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选取2010年11月至2012年11月来我院治疗的胸痹心痛患者共69例,给予益气化瘀汤煎剂口服.结果 患者经过治疗后,显效42例(60.87%),有效21例(30.43%),总有效率91.30%,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 采用益气化瘀祛痰法治疗胸痹心痛,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孙振涛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归脾汤加味治疗气不摄血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8例气不摄血型IT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9例,试验组采用归脾汤加味治疗,对照组口服强的松片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试验组有效率为86.21%,对照组有效率为72.41%,两组在升高血小板计数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归脾汤加味对气不摄血型ITP整体疗效令人满意,可以显著提高疗效,缓解症状,还可以提高血小板计数.
作者:于小普;杨娜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在医学机能实验学中加入PBL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我校本科2010级临床医学专业中选取平时成绩和兴趣爱好接近的1个班级并根据同学特点平均分为两个小班,分别作为实验班和对照班.针对教材内的相同章节,实验组采用PBL教学方法进行讲授,对照组则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讲授,采取实地问卷调查以及期末考试成绩评估的方法对应用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实验组的考试成绩及相应成绩合格率高于对照组学员(P<0.05);另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8%的学生表示PBL教学模式可有效激发其对机能实验学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思维模式的同时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以及针对问题的解决能力,为后续临床相关知识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结论 在医学机能实验学授课的过程中,采用PBL教学方法可有效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培养其自主探索精神,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去学习、思考,并将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合理运用,提高其针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强化学生针对知识的掌握以及运用程度,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
作者:赵战芝;易光辉 刊期: 2013年第22期
本文论述了中医专业在学习中药学课程中开设实训课,通过加强直观教学,加强对中药饮片的辨识,加强实践性教学方法,将理论与临床相结合,丰富、强化实践环节,实训和考试结合,加强综合能力训练等几方面实行,经过多年尝试,收到比纯理论教学更好效果,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开展中药学的实训教学是提高临床中药学教学质量,提高学生中医临床诊疗能力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作者:吴依娜;李耿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痰湿型月经后期的效果.方法 对收治的49例月经后期痰湿型患者进行辨证分析后,以参苓白术散为基本方进行加减治疗,达到促排卵、恢复正常月经周期的效果.结果 治愈28例,好转1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1.84%.结论 参苓白术散治疗痰湿型月经后期效果显著.
作者:刘志超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疼痛是机体对损伤组织或潜在的损伤产生的一种不愉快的反应,是绝大多数骨科疾病的共有特征,又是许多骨科疾病的首发症状[1].在临床护理中,疼痛已成为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之后的第五生命体征,越来越受到重视[3].如何有效地止痛,减轻患者的痛苦,减轻其对机体的不利影响,对于改善骨科患者的生活质量意义重大.本研究探讨人性化护理对创伤患者疼痛的影响,现将相关病例资料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黄立萍;李晓英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本文将对盆腔炎反复发作患者给予临床分析,从而探讨盆腔炎反复发作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以及临床有效治疗措施.方法 对54例反复组盆腔炎患者与10例非反复组盆腔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判断两组患者中医辨证分型情况,并对两组患者中医辨证分型结果给予记录,进行统计学分析,探讨盆腔炎反复发作患者与未反复发作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得出结论.结果 反复组盆腔炎患者中医分型大多为肾阳虚及肾阴虚证,而非反复组上述两类中医分型患者与其他分型患者数量并无显著差异,非反复组患者中医证候分布情况较为平均,两组患者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盆腔炎患者进行治疗时,首先应正确判断其中医辨证分型结果,从而采取准确治疗方式,对症治疗,达到更为有效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魏亚丽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和分析中医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方法 将经我科治疗的6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为30例;对照组:对患者采用经鼓膜穿刺抽液并注入地塞米松注射液,同时给患者使用激素和抗生素治疗.试验组:给患者使用中药进行治疗.结果 试验组的治疗有效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采用中医治疗,治疗效果优于西医治疗,值得进行推广和使用.
作者:周仁金 刊期: 2013年第22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是指当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之后,在外力的作用下,纤维环部分或者全部破裂,单独或者连同髓核、软骨终板向外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血管或脊髓等组织而引起腰痛,并伴有坐骨神经放射性疼痛等症状为特征的一种病变.
作者:瞿梅;刘秋根;董朋;李庆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和分析用中医辨证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近些年来接收的58例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患者分成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并分别采用中西医疗法对他们进行治疗.结果 观察组29例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患者采用中药治疗后,治愈率为100%,29名患者全部康复;对照组的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患者采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后,有27例患者康复,有2例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基本无变化,两组结果差异明显(P<0.05).结论 采用中药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的效果明显,并高于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作者:马京平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蒙脱石散联合中药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诊治的腹泻患儿110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中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6.36%,对照组总有效率81.82%,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蒙脱石散联合中药治疗小儿腹泻疗效显著,为一种安全可行的临床治疗方法.
作者:徐军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总结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病毒性肠炎患儿98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49例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儿总有效46例,占93.88%,对照组总有效37例,占75.51%,两组患儿总有效数相比较χ2=6.3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查东晓 刊期: 2013年第22期
任何单一的教学方式也不能满足所有的课程要求.传统解剖学教学正面临着新式教学法的冲击,一些教师对新式教学法的应用欠灵活,不适应教学过程.在解剖学教学中灵活运用多种新式教学法对于提高学生的整体成绩以及医学基础知识是至关重要的.
作者:邓同兴;王敏丽;李亚光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补阳还五汤配合针灸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临床疗效,为今后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治疗方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72例,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给予现代康复疗法,治疗组在康复治疗的同时,采用补阳还五汤配合针灸治疗,分别观察两组的疗效,并加以比较.结果 通过对两组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补阳还五汤配合针灸治疗的临床疗效更为明显(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91.89%、82.86%.结论 补阳还五汤配合针灸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疗效更为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研究.
作者:黄纡寰 刊期: 2013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