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晓兰;刘希欣
目的 观察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疗法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效果,探讨与之配合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8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采用茵栀黄加蓝光疗法)49例和对照组(采用单纯蓝光疗法)49例,对两组患儿均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分别于开始治疗后一、三、五天测定静脉血总胆红素(TBIL)含量.结果 两组患儿的静脉血TBIL值在治疗前及治疗第一天无显著性差异,第三天时两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第五天时两组患儿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采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疗法治疗并辅以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降低患儿TBIL水平,不良反应少,其疗效优于单纯使用蓝光照射.
作者:吴水梅;张春兰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海附平喘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生活质量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50ug/500ug)吸入,治疗组(30例)用海附平喘汤治疗,2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3个疗程.主要观察治疗前后症状变化、生活质量评分及肺功能变化.结果 治疗组症状变化、生活质量评分及肺功能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海附平喘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生活质量、肺功能改善确有疗效.
作者:秦东风;崔宴医;任月红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益气健脾养阴通络中药内服配合艾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符合标准病例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口服中药(益气健脾养阴通络法加减)及艾灸(轮流选取中脘、足三里、中脘、内关)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胃复春片口服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镜像、病理检查结果、临床症状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组在胃镜像、病理组织检查、中医临床症状的总有效率为分别为63.3%、56.7%、90%;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46.7%、40%、7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且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 与对照组比较益气健脾养阴通络法配合艾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确切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作者:林唐唐;郑保平;张小萍;李玲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归脾汤加味治疗气不摄血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8例气不摄血型IT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9例,试验组采用归脾汤加味治疗,对照组口服强的松片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试验组有效率为86.21%,对照组有效率为72.41%,两组在升高血小板计数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归脾汤加味对气不摄血型ITP整体疗效令人满意,可以显著提高疗效,缓解症状,还可以提高血小板计数.
作者:于小普;杨娜 刊期: 2013年第22期
诊断学检体诊断一直是诊断学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但中医院校因教学课时较少,西医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学生体格检查基本技能较差.而随着医患关系紧张,医学院校扩招,床边教学机会越来越少,只有通过医学模拟解决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心肺模拟听诊在我校诊断学教学中起得较好教学效果.
作者:叶桃春;李强;张丹;周小雄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比较小组互动学习在传统教学法和PBL教学法中的实用性.方法 将入选学生随机分成两组,组1接受PBL教学法,每名教师辅导10名学生;组2进行传统教学法示教,每名教师辅导25名学生.主要比较两组在小组互动学习中的反应,反应评级包括较差、良好或优秀.结果 组2中的学生表现出较好的学习能力,且主动学习能力、团队合作、互动、自信、考试及实践应用等方面均优于组1.结论 小组互动学习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工具应用于人体解剖学的传统教学中.
作者:刘晓东;温雯静 刊期: 2013年第22期
任何单一的教学方式也不能满足所有的课程要求.传统解剖学教学正面临着新式教学法的冲击,一些教师对新式教学法的应用欠灵活,不适应教学过程.在解剖学教学中灵活运用多种新式教学法对于提高学生的整体成绩以及医学基础知识是至关重要的.
作者:邓同兴;王敏丽;李亚光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伊可尔治疗病毒疣的临床疗效,探讨治疗病毒疣的有效方法.方法 观察在门诊就诊的病毒疣患者123例,按病毒疣的分类采用不同的疗法,10日为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观察皮损消失情况.结果 痊愈64例,显效39例,有效10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91.87%.结论 伊可尔可以增强皮肤局部的细胞免疫功能,有效促进疣体及变异组织脱落,帮助创面修复.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孔丽媚;熊学平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中医活血化瘀法用于老年冠心病的临床疗效,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6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例数相等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中医活血化瘀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消心痛、倍他乐克等西医药物治疗,疗程为14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及心肌缺血状况.结果 应用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的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少于应用西医药物治疗的对照组,且心电图表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活血化瘀法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程家军 刊期: 2013年第22期
为有效控制药品进货质量,提高药品经营质量,制定选择合适的供应商而定期进行质量评审提供依据定依据,药品购进情况质量评审,首先应通过制定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其次定期进行药品质量评审和定期评审验证资料收集、整理,后作出评审结果,并存档备查.质量管理部门每年应对购进药品情况进行综合质量评审,才能确保质量管理过程的持续改进,促进购进药品的结构优化,不断提高药品经营质量.
作者:涂爱国;万红;钟定辉 刊期: 2013年第22期
<金匮>泽泻汤由泽泻、白术两味药配伍而成,具有消饮利水、健脾制水之功效,系治疗饮邪上犯所致眩晕之效方.由于本方的化学成分复杂多样,目前尚不能确定其真正的有效化学成分,本文主要对泽泻与白术两味药各自化学成分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为泽泻汤的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邱美榕;马少丹;阮时宝 刊期: 2013年第22期
文章阐述了改革传统中药炮制学实验考核方法的必要性,建立了多元的考核方法.通过改进学生实验考核方法,达到激发学生实验兴趣、规范学生实验过程、提高学生实验能力的目的,从而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者:曲晓兰;刘希欣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研究分析针刺加牵引配合放血拔罐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1年12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8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按患者住院尾号将其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3.72%,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加牵引配合放血拔罐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桃春辉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探析脑血管意外患者的中医康复方法,并分析其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从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脑血管意外患者122例,对其进行中医康复指导,对于治疗效果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康复指导后,122例患者中有110例患者恢复了基本自理能力,剩余的小部分患者由于中医康复指导较晚,错过了治疗的佳时间.结论 在对于脑血管意外患者进行基础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中医康复指导有助于提高患者自理能力和恢复速度,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刘建民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山莨菪碱穴位注射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疗效.方法 选取脑卒中并发顽固性呃逆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例.使用山莨菪碱穴位注射作为治疗组,普通针刺作为对照组,每天1次,疗程3d.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76.0%.结论 山莨菪碱穴位注射治疗脑卒后顽固性呃逆操作简单,起效快,疗效好.
作者:张媚霞;孙树华;王海涛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玄参二地汤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至2012年收治的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8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玄参二地汤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对两组疗效进行观察.结果 两组疗效的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97.5%)明显高于对照组(85.0%),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玄参二地汤加减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具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燕华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针刺、艾灸、运动疗法相结合的三联疗法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的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刺、艾灸、运动疗法相结合的三联疗法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3个疗程后(10天为一疗程)观察疗效: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显效24例,有效6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针刺、艾灸运动疗法相结合的三联疗法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有显著的疗效.
作者:张勇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外用中药剂型质量标准研究进展.方法 对外用中药剂型定性、定量方法归纳分析.结果 在外用中药制剂质量标准中应用多的是薄层扫描法、气相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法,其中高效液相色谱法是研究质量标准的重要方法.结论 通过对近几年外用中药制剂总结,提出建立质量标准体系和临床标准的必须性.
作者:宋韶鹤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老年便秘患者的中西医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2013年1至6月收治的70例老年便秘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给予的中西医护理方法.结果 给予具有针对性、系统性的中西医护理措施后,全部患者排便困难、排便不尽感和排便时间延长等情况均得到显著的改善,症状缓解率达91.42%.结论 老年便秘患者以中西医护理措施干预,对于便秘的治愈,防止复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丽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48例帕金森病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自愿同意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者74例以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74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89.19%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8.92%,两组相比较χ2=9.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显著,提高了患者临床有效率,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朱宝霞 刊期: 2013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