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降纤酶对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的影响

冯锦红;孙东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 降纤酶
摘要:目的 探讨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在原发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浆中的表达情况,PAI-1与临床检测指标有无相关性和应用降纤酶治疗后患者血浆中PAI-1水平的变化.方法 选择62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肾病综合征组)及30例健康体检正常者(对照组),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降纤酶组和非降纤酶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检测血浆中PAI-1水平,并分别在应用降纤酶前及应用降纤酶疗程结束后3 d、14 d、28 d分别检测血浆中PAI-1水平,并结合尿蛋白定量、血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血脂、纤维蛋白原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肾病综合征组血浆PAI-1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PAI-1的表达与尿蛋白定量呈正相关(r=0.783,P<0.05),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呈正相关(r=0.302,P<0.05);应用降纤酶治疗结束后3 d,14 d、28 d时血浆PAI-1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不同时间血浆PAI-1水平与其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浆PAI-1的表达水平较正常人明显升高,与尿蛋白定量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呈正相关,PAI-1在肾脏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应用降纤酶治疗后,能有效控制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浆中PAI-1水平,延缓肾脏病变进展.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腹痛外科治疗二例分析

    系统性红斑狼疮一部分患者可表现为胃肠道症状,我院收治2名以腹痛为临床表现的患者,均行急诊手术治疗,1人终死亡.急诊腹痛患者,特别是女性患者,应该考虑到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可能.

    作者:魏国强;夏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未予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YMDD变异及特点

    目的 探讨未予核苷(酸)类似物(NA)治疗乙型肝炎病毒(HBV)慢性感染者P基因YMDD基序变异对于血清肝脏生化指标的影响,及YMDD变异两种形式YIDD/YVDD与HBV e抗原(HBeAg)的关系.方法 采用引物特异性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HBV P基因区YIDD/YVDD变异及HBV DNA载量,并检测HBeA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水平.结果 334例未经NA抗病毒治疗的慢性HBV感染者中,HBV未变异300例,YVDD变异23例,YIDD变异9例,YIDD、YVDD共生株2例.慢性HBV感染者HBeAg阳性与YIDD 变异有关(P<0.05),与YVDD 变异无关(P>0.05).YMDD变异者与未变异者AST、ALT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BV DN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V感染者发生YIDD/YVDD变异者,其血清ALT、AST水平均低于未变异者.HBeAg 阳性者可能更易发生HBV YIDD变异,而YVDD变异可能与HBeAg状态无关.

    作者:王怡;杨丽;徐菲莉;张跃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早期强直性脊柱炎影像学诊断价值探讨

    目的 分析早期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X线、CT和MR影像学特征,并比较这3种影像检查方法在诊断早期AS中的作用.方法 对46例临床诊断为AS早期(0~Ⅱ级)患者分别行X线、CT和MR检查.分别评价这3种检查方法在0~Ⅱ级AS病变中的检出率,并对检查结果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对于Ⅰ~Ⅱ级病变,MR(36/38)较CT(27/46)发现更多病变,两者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4.7%和5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对于Ⅰ、Ⅱ级病变的区分,MR与X线、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AS的影像学检查中,X线、CT和MR各有特点,具有一定的特异性,MR较X线、CT能发现更早期的病变,影像学的综合检查对病变的早期确诊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曾艺君;周杰;黄求理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降纤酶对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的影响

    目的 探讨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在原发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浆中的表达情况,PAI-1与临床检测指标有无相关性和应用降纤酶治疗后患者血浆中PAI-1水平的变化.方法 选择62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肾病综合征组)及30例健康体检正常者(对照组),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降纤酶组和非降纤酶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检测血浆中PAI-1水平,并分别在应用降纤酶前及应用降纤酶疗程结束后3 d、14 d、28 d分别检测血浆中PAI-1水平,并结合尿蛋白定量、血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血脂、纤维蛋白原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肾病综合征组血浆PAI-1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PAI-1的表达与尿蛋白定量呈正相关(r=0.783,P<0.05),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呈正相关(r=0.302,P<0.05);应用降纤酶治疗结束后3 d,14 d、28 d时血浆PAI-1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不同时间血浆PAI-1水平与其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浆PAI-1的表达水平较正常人明显升高,与尿蛋白定量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呈正相关,PAI-1在肾脏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应用降纤酶治疗后,能有效控制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浆中PAI-1水平,延缓肾脏病变进展.

    作者:冯锦红;孙东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行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血浆B型脑钠肽及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 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直接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对B型脑钠肽(BNP)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72例AMI患者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替罗非班+直接PCI)82例和对照组(直接PCI)9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90 min心电图ST段回落百分比(sumSTR);7 d和30 d的BNP变化;术后7 d及30 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的变化;术后30 d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心绞痛、心肌梗死、死亡)及出血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开通梗死相关动脉(IRA)后TIMI 3级血流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90 min的sumSTR>50%、IRA无复流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罗非班组7 d及30 d的血浆BN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术后24 h及30 d LVEF、LVEDD、LVES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替罗非班组术后24 h及30 d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罗非班能明显改善AMI患者急诊PCI术后心功能,减少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急诊PCI应用替罗非班是有效而安全的.

    作者:高海;段小春;李南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高脂与高果糖喂养大鼠对骨骼肌脂代谢相关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高脂、高果糖饮食喂养大鼠骨骼肌细胞内脂代谢相关蛋白基因表达的变化,比较两种不同饮食因子对大鼠肌肉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高脂组及高果糖组,分别喂养8周,测定3组大鼠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骨骼肌三酰甘油(TG),正常葡萄糖高胰岛素钳夹技术测定葡萄糖输注率(GIR),并测定骨骼肌脂质转运相关蛋白:脂蛋白酯酶(LPL)和脂肪酸转位酶(FAT/CD36);脂质合成相关蛋白:肌肉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脂肪酸合成酶(FAS)、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硬脂酰CoA去饱和酶(SCD-1)和脂质氧化相关蛋白:肉毒碱棕榈酰基转移酶1β(CPTⅠβ)、解偶联蛋白3(UCP3)的基因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高脂组及高果糖组FBG、FINS、骨骼肌TG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GIR则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高脂组及高果糖组中LPL、FAT/CD36和SREBP-1c、FAS、ACC、SCD-1的基因表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CPTⅠβ和UCP3的基因表达亦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脂饮食和高果糖饮食均可引起机体的胰岛素抵抗及骨骼肌脂质堆积,肌肉内脂肪堆积与脂质转运增强、脂质合成增加有关,同时肌肉内脂质氧化相关酶类基因表达亦适应性增加.

    作者:任路平;陈树春;宋光耀;李凡;孙文;彭兰博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肿瘤患者癌因性疲乏干预措施的研究进展

    本文综述了肿瘤患者癌因性疲乏(CRF)干预措施的研究,指出健康教育干预、社会心理行为干预、饮食干预、中药治疗、穴位按摩等运动方式干预是肿瘤患者CRF有效的干预形式,其能有效减少肿瘤患者CRF的发生率,降低不适反应.

    作者:杨金菊;丁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TI-RADS诊断标准结合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

    目的 探讨甲状腺影像学报告及数据系统(TI-RADS)诊断标准与超声弹性成像(UE)技术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取125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共190个病灶(良性133个,恶性57个),以结节直径为10 mm为界分为两组,行常规超声检查以及UE检查.所有病灶按照TI-RADS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并经手术病理证实,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比较TI-RADS与UE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UE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88%、92%和91%,TI-RADS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72%、84%和81%,弹性成像对甲状腺结节诊断的灵敏度、准确度要高于TI-RAD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结合后,其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均高于单一检查方法.UE评分法与TI-RADS诊断标准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26和0.8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种方法结合后曲线下面积为0.973,诊断价值高于单一方法(P<0.01).在结节直径≤10 mm组中,UE的诊断准确度高于TI-RADS(P<0.05),而在结节直径>10 mm组中,TI-RADS诊断准确度高于UE(P<0.05).结论 UE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准确率高于TI-RADS标准,对于不同大小的结节,两种方法可以起到相互补充的作用,两者结合能够提高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

    作者:周浔丹;杨利霞;甄艳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芪蓉润肠口服液治疗老年精神病患者便秘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芪蓉润肠口服液治疗老年精神病合并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10月-2010年10月收治的240例老年精神病合并便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40例)患者口服芪蓉润肠口服液,20 ml/次,3次/d;对照组(100例)患者口服通便灵胶囊,5粒/次,1次/d.均治疗7 d以上.观察两组患者服药24 h、72 h、1周及停药后半个月时的排便情况,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服药24 h、72 h、1周及停药半个月时,观察组患者能正常排便患者分别为115例(82.1%)、120例(85.7%)、130例(92.9%)及106例(75.7%),4例(2.9%)发生不良反应;对照组分别为70例(70.0%)、75例(75.0%)、84例(84.0%)及58例(58.0%),9例(9.0%)发生不良反应.两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芪蓉润肠口服液治疗老年精神病合并便秘的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可以作为临床常规用药.

    作者:祝云龙;余珊珊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不同抗肿瘤疗法对患者凝血指标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接受不同抗肿瘤治疗的恶性实体瘤患者凝血指标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定量检测恶性实体瘤未治疗组、手术组、放化疗组及对照组受检者的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D-D)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同时进行组间差异性比较.结果 恶性实体瘤未治疗组、手术组、放化疗组、对照组上述凝血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实体瘤未治疗组与放化疗组比较,各项凝血指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实体瘤未治疗组的血浆FIB及D-D水平均高于手术组(P<0.05);恶性实体瘤放化疗组的血浆FIB水平高于手术组(P<0.05).结论 恶性实体瘤患者的血液异常状态受其治疗方式的影响;恶性实体瘤患者不论采取手术还是放化疗,在治疗结束后1个月仍存在凝血功能异常;接受手术治疗的恶性实体瘤患者,血液高凝状态可暂时缓解,但仍存在血栓形成及继发出血的风险.

    作者:赵化荣;王玉婷;胡尔西旦·尼亚孜;包永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成人紫癜性肾炎患者的免疫状态研究

    目的 探讨成人紫癜性肾炎患者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变化.方法 对44例紫癜性肾炎患者(研究组,其中26例行肾脏病理诊断)和27例健康人(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补体及T淋巴细胞亚群,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根据病理改变及荧光强度,对26例行肾脏病理诊断的患者进行分组,比较不同病理分级、不同荧光强度的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或补体水平的差异.结果 体液免疫方面:成人紫癜性肾炎患者的IgA、IgM、IgE、C4、IgA/C3、IgA/Ig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gG、C3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免疫方面:与对照者相比,紫癜性肾炎患者的CD8细胞明显升高(P<0.05),CD16+56细胞明显降低(P<0.01).不同病理分级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水平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荧光强度患者血清IgG、IgA、IgM及C3水平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成人紫癜性肾炎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均类似于儿童紫癜性肾炎的改变,肾脏免疫反应程度较全身免疫反应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作者:周云飞;刘文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对低血糖危险因素认知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评估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对低血糖危险因素的认知现状,为社区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对南通市12个社区201名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201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76份,计算问卷各条目的 同意率和总分值,比较不同特征研究对象对低血糖危险因素的认知差别.结果 176例患者对低血糖危险因素的同意率平均值是37.2%,同意率排名前3位的条目是口服降糖药剂量过大(56.8%)、主食摄入过少(55.6%)和进餐不及时(52.3%),排名后3位的是肾脏疾病(21.6%)、服用阿司匹林(15.9%)和肝脏疾病(14.8%).认知总分平均为(44.1±7.2)分.不同性别、文化程度、医疗付费方式及是否有家族史的患者,其对低血糖危险因素的认知平均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对低血糖危险因素认知总分的主要因素是文化程度、性别和家族史.176例患者中,66例(37.5%)有过低血糖经历,47例(26.7%)在外出时随身携带食物,31例(17.6%)随身携带急救卡.结论 社区糖尿病患者低血糖风险意识不高,对低血糖危险因素的认知有待提高,预防低血糖的措施不到位.故在社区糖尿病健康教育中应注重加强预防低血糖知识宣教,尤其是对文化程度低、没有家族史的男性老年患者,以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

    作者:彭美娣;王雪琴;耿桂灵;王苏容;强莹;朱健华;龚亚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肿瘤溶解综合征高危患者的诊治进展

    肿瘤溶解综合征(TLS)是肿瘤细胞快速溶解后细胞内容物及其代谢产物迅速释放入血,引起一系列以高尿酸、高钾、高磷、高尿酸、低钙血症、急性肾功能不全为特征的并发症.TLS处理的关键在于预防,及时发现和早期处理,大部分TLS预后良好.但即使对TLS高危患者进行预防治疗,仍有部分患者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本文对TLS高危患者的病理生理、危险因素、危险分级、预防及治疗的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陈星华;丁国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组织多普勒成像和Tei指数评价糖尿病及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的左室功能

    目的 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TDI)和Tei指数评价正常血压糖尿病患者及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左室收缩舒张功能.方法 选取30例血压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DM组)、30例合并高血压的2型糖尿病患者(DM+HT组)、30例高血压病不伴糖尿病患者(HT组)和30例健康体检者(NC组).应用TDI技术测量左房室瓣环收缩期峰值速度(Sa)、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a)、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a)、Ea/Aa,并根据左房室瓣环组织多普勒计算Tei指数.结果 DM+HT组Sa较NC组、DM组、HT组显著减低(P<0.01);DM组、DM+HT组、HT组的Ea、Ea/Aa均显著低于NC组(P<0.01),而DM+HT组又显著低于DM组、H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a在DM、DM+HT组、HT组与NC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M组、DM+HT组、HT组Tei指数均显著高于NC组(P<0.05),且DM+HT组Tei指数亦显著高于DM组、H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DI及Tei指数的联合应用可以敏感、准确地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的左室功能,而高血压加重糖尿病患者左室功能的损害.

    作者:潘高云;朱张茜;尤利益;徐立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体外冲击波治疗在男性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中的应用进展

    Ⅲ型前列腺炎又称为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CPPS),约占慢性前列腺炎的90%,20~83岁男性均可发病,发病率为4%~16%.临床表现为长期、反复的骨盆区域疼痛或不适,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可伴有不同程度的排尿症状和性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CPPS的发病机制和病因尚不明确,尚没有标准的治疗方法.临床运用体外冲击波治疗男性CPPS,收到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童亮;吕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凤凰衣加胰岛素外用治疗褥疮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凤凰衣、胰岛素加庆大霉素外用治疗褥疮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09年9月-2011年6月外科收治的二期及三期褥疮患者61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凤凰衣、胰岛素加庆大霉素外用治疗,对照组常规护理及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二期、三期褥疮治疗后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二期、三期褥疮创面治愈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肌酐、尿素氮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凤凰衣、胰岛素加庆大霉素外用治疗褥疮安全有效,方法简单、易行,值得临床护理推广.

    作者:王燕萍;徐艳萍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改良Epley复位法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改良Epley复位法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PC-BPPV)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8年7月-2011年9月本院治疗的192例单侧PC-BPPV患者,随机分为改良Epley复位法联合倍他司汀治疗组(EP+BE组)67例、改良Epley复位法治疗组(EP组)61例、倍他司汀治疗组(BE组)64例,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分析治疗的有效率和平均有效时间.结果 EP+BE组治疗3 d和1周后有效率均高于EP组和BE组,EP组治疗3 d和1周后有效率高于BE组,EP+BE组3 d内的平均起效时间短于EP组和BE组.结论 改良Epley复位法联合倍他司汀治疗PC-BPPV安全有效,明显缩短病程.

    作者:洪娟;毕涌;方练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膀胱小细胞癌诊疗体会:附病例报告

    目的 探讨膀胱小细胞癌(SCCB)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疗方法.方法 总结2例SCCB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国内外文献复习.结果 2例SCCB患者均为男性.患者1分期T2N0M0,行根治性膀胱切除加化疗,存活.患者2 SCCB含有移行细胞癌成分,分期T4N3M1,接受2个疗程化疗,存活9个月.结论 原发性SCCB是罕见的恶性肿瘤,目前没有一个标准的治疗方案,对于早期未发生远处转移的局限性肿瘤,手术+辅助化疗或新辅助化疗可提高患者长期无病生存率和整体存活率;对于已发生远处转移的肿瘤,主要采取以顺铂为基础的化疗方案.

    作者:淡明江;吕军;胡卫列;肖远松;吴浩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二陈汤加味辨证治疗感冒后咳嗽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二陈汤加味辨证治疗感冒后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 感冒后咳嗽患者120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68例以二陈汤加味临证加减,水煎服中药汤剂,1剂/d;对照组52例,口服氯雷他定,10 mg/次,1次/d,及复方甘草片3片/次,3次/d.疗程7 d,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二陈汤加味治疗感冒后咳嗽的疗效明显优于西药氯雷他定.

    作者:贾绍燕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肝移植患者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后发生静脉炎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肝移植患者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后发生静脉炎的危险因素.方法 追踪180例肝移植患者置管时的穿刺记录、凝血功能指标、免疫功能指标、营养状况指标、血糖水平,分析其与PICC后产生静脉炎的相关性.结果 180例患者中静脉炎的发生率是15.6%(28/180).将静脉炎组与无静脉炎的对照组患者上述观察项目进行比较,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作为自变量,将是否出现静脉炎作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原发疾病、置管静脉、穿刺部位、尝试置管次数是肝移植患者PICC后发生静脉炎的危险因素.结论 肝移植患者进行PICC时,医护人员应特别关注女性老年肝癌患者,尽量选择贵要静脉,肘上穿刺,保证一次性置管,以降低患者置管后静脉炎的发生率,保证PICC在肝移植患者中的正常使用.

    作者:张娣;张利岩;毛莎;管丽丽;杨娜 刊期: 2012年第06期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院协会,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