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国建
恶性脑瘤传统的治疗方法是采取口服或静脉注入化疗药物,但由于血脑屏障作用,颅内病灶所接受的药物浓度较低[1],效果不佳.我科自2003年开始,为18例恶性脑瘤患者行颈内动脉介入治疗,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刘学萍;侯庆珍;聂胜男;汤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三氧化二砷(As2O3)对食管癌细胞系EC9706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其机理.方法不同浓度三氧化二砷作用于细胞EC9706,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并通过DNA梯状电泳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结果三氧化二砷剂量依赖性抑制细胞生长;观察到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学特征性改变;琼脂糖电泳呈现凋亡DNA梯状条带;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株EC9706存在明显的G0/G1期阻滞.结论As2O3具有抑制食管癌细胞株EC9706生长作用,其机理是诱导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阻滞.
作者:栗敏;马洪宇;赵培荣;樊青霞;王留兴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卵巢上皮性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多发生于中老年妇女.手术治疗是其主要的治疗方法,手术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存与预后.
作者:霍延琴;金玉芹;丁凤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汽化电切膀胱肿瘤术后行肿瘤周围黏膜下定期浸润注射吡柔比星(THP)预防膀胱癌复发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56例膀胱肿瘤,经尿道汽化电切肿瘤术后行肿瘤周围黏膜下定期浸润注射TH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6例中51例获随访,随访时间3~5年,平均3年10个月.术后1年复发率5.88%(3/51),2年复发率11.76%(6/51),3年复发率19.61%(8/51).结论膀胱肿瘤汽化电切术后行黏膜下定期浸润注射THP,方法简单,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安全有效.
作者:刘彦军;赵高贤;张卫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患者女,34岁.B超提示子宫肌瘤半年,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伴头昏、心悸3个月,口服中草药治疗无效,于2004年4月10日入院.妇检:宫颈轻度糜烂,触痛(-),举摇痛(-),后穹窿空虚,触痛(-),子宫前位,大小约13cm×8cm × 7cm,后壁突起,压痛(-),活动度可,双侧附件区未触及明显异常.
作者:尹佳会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评价三氧化二砷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本院住院的原发性肝癌20例,使用三氧化二砷注射液7~8 mg/m2加入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液500 mL静滴,1次/天,连用14天,间歇2周为1周期,至少使用2周期.结果全组2例PR,5例MR,8例SD,客观有效率10%.临床受益疗效:疼痛缓解阳性率为50%;70%患者生存质量提高;行为状态阳性率为60%;体重变化阳性率为40%.治疗后血清AFP下降,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CD3、CD4、CD8以及CD4/CD8值有明显提高,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该治疗方案毒副反应主要表现为Ⅰ~Ⅱ度胃肠道反应和血液学毒性.结论 三氧化二砷是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有效、安全、毒性低的方案,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江伟;冯继锋;潘良熹;黄兴恩;陈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凋亡相关基因survivin和p53在人脑胶质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例正常脑组织及75例脑胶质瘤标本中survivin、p53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survivin在正常对照组和胶质瘤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为0%和45.3%,差异有显著性(P<0.05).胶质瘤Ⅰ级、Ⅱ级和Ⅲ~Ⅳ级,survivi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5.0%、33.3%、74.2%,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p53在正常脑组织和人脑胶质瘤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0%和41.3%,差异有显著性(P<0.05).胶质瘤Ⅰ级、Ⅱ级和Ⅲ~Ⅳ级,p53的阳性表达率0%、41.7%、67.7%,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75例胶质瘤组织中survivin与p53共阳性23例,共阴性33例,二者的表达呈正相关(rs=0.438,P<0.01).结论1)survivin的阳性表达率随胶质瘤恶性程度而升高;2)突变型p53蛋白的活性表达与肿瘤的组织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有关,p53基因的突变参与脑胶质瘤的发生发展;3)p53的突变与survivin的激活在胶质瘤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协同作用.
作者:马林;徐国本;宋来君;张建宁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肺功能减退肺癌患者施行全肺切除手术的围麻醉期管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肺功能减退患者行全肺切除手术在围麻醉期的管理,行右全肺切除者10例,左全肺切除者13例.结果所有患者无一例围麻醉期死亡.结论全面衡量患者情况,积极治疗影响肺功能的疾患.术前进行必要的呼吸功能锻炼,术中适当的麻醉处理和术后全面监护、合理的机械通气,可以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安全渡过围麻醉期.
作者:蒋大明;顾连兵;黄凤伦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吉西他滨(Gem)联合卡铂(CB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经病理学确诊的非小细胞肺癌38例,其中腺癌24例,鳞癌11例,肺泡细胞癌2例,大细胞癌1例.初治34例,复治4例;Ⅲ期12例(Ⅲ a期2例,Ⅲb期10例),Ⅳ期26例.采用吉西他滨1000 mg/m2,第1、8天静滴;卡铂AUC=6,21天为1个周期.结果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16例,稳定(SD)11例,进展(PD)10例,总有效率为44.7%.中位进展期6个月,中位生存期14个月,1年生存率53.6%.Ⅲ~Ⅳ度血小板下降36.8%,为主要血液性毒性.结论吉西他滨联合卡铂方案治疗晚期NSCLC疗效确切,肾毒性及胃肠道等毒性反应较少,血液性毒性可以耐受,患者对治疗有较好的依存性,对老年患者尤为适宜,且方便门诊应用.
作者:邢世江;李晓菊;梁惠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随着放射治疗学的发展,三维适形放疗(3DCRT)在世界范围内已逐渐成为放射治疗的常规技术,它能使治疗区的形状与靶区的形状一致,从三维方向上进行剂量分布的控制,能提高局部控制率,减少正常组织的照射剂量,保证精确的体位固定技术、定位和重复摆位是实现3DCRT的根本措施[1].本文通过我院2000年5月-2005年5月用3DCRT治疗的192例胸腹部肿瘤的定位和摆位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目的是探讨在胸腹部肿瘤的定位和摆位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从而提高3DCRT的定位和摆位精度.
作者:申爱萍;周海;周晶;张翔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胸部肿瘤主要包括食管癌、支气管肺癌、纵隔肿瘤等,治疗上首选手术,其次是放疗.但部分患者因年龄过大及经济条件、严重心肺疾病,不能手术,还有些患者惧怕手术,所以放疗是适合多数胸部肿瘤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
作者:杨军生;张强;郭明亮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腮腺肿瘤的手术方式、手术范围及预后.方法对1998-2004年间行解剖面神经的腮腺肿瘤切除术20例临床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腮腺浅叶切除术13例中,并发腮瘘1例;全腺叶切除术7例中,并发暂时性面瘫1例,无Frey综合征.随访10个月至6年无复发.结论腮腺良性肿瘤需行解剖面神经的浅叶及肿瘤切除术或全腮腺切除术;恶性肿瘤在面神经未受累时行保留面神经的腮腺全切术,术后辅以放疗,可以减少肿瘤复发和面瘫等并发症.
作者:谢天飞;娄卫华;桑建中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对恶性肿瘤化疗相关肝功能损害的疗效.方法将40例化疗相关肝功能损害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使用综合保肝治疗,治疗组在综合保肝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20μg,加入生理盐水100mL中静滴,每日1次,疗程均为7~14天.结果治疗组对化疗相关肝功能损害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其血清胆红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血清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的降低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肝功能复常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前列地尔对化疗相关的肝功能损害疗效确切.
作者:仲爱生;沈波;包建东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抗凋亡蛋白survivin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紫杉醇(PTX)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40例接受PTX化疗的肺腺癌患者survivin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分析其与PTX化疗疗效的关系.结果survivin在肺腺癌患者阳性率为65%(26/40);survivin表达阳性率在化疗有效组(CR 4例,PR 6例)、稳定组(23例)、进展组(7例)分别为50.0%(5/10)、65.2%(15/23)、85.7%(6/7),有效组与进展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survivin阳性组化疗有效率为12.0%(3/25),明显低于survivin表达阴性组46.7%(7/15)(P<0.05).结论survivin表达水平与PTX对肺腺癌化疗疗效呈显著负相关,survivin高表达者PTX化疗效果 差,survivin可能作为一项预测PTX疗效、筛选肺腺癌化疗药物、指导制定合理治疗方案的新指标.
作者:陈小兵;罗素霞;肖毅军;马杰;魏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报道25例颅内神经节细胞胶质瘤,并结合文献讨论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治疗结果,为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效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至2003年12月我科收治的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平均发病年龄27岁,临床表现以癫痫发作为主(90%),其中16例(60%)患者以癫痫为唯一临床表现.该病的影像学表现呈多样性,较易发生囊性变和钙化.治疗包括单纯手术治疗和手术合并放、化疗.随访1.5~8年,20例正常生活,3例癫痫缓解,2例死亡.结论颅内神经节细胞胶质瘤预后相对良好,磁共振检查可为其术前明确诊断提供帮助,早期诊断和外科手术全切除是治疗的关键.
作者:郭电渠;张瑞峰;徐国本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胰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对胰腺癌患者的血清CA19-9、CA242和CEA进行检测.结果3种肿瘤标志物中敏感性和特异性以CA19-9好,分别为82.0%和79.8%,联合检测三种肿瘤标志物可提高其敏感性,敏感性可达89.0%.结论联合检测肿瘤标志物有助于胰腺癌的早期诊断.
作者:彭莉;李春岚;朱传金;王更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评价健择(GEM)联合顺铂(DDP)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对64例不能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健择联合顺铂化疗,健择1000 mg/m2,d1,8,顺铂20 mg/m2,d2~6,21天为一周期,完成2周期评价疗效,观察毒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CR+PR)42.2%,主要毒性作用是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结论健择联合顺铂治疗晚期NSCLC疗效较好,毒性作用可耐受.骨髓抑制是其剂量限制性毒性.
作者:周冬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食管癌(esophageal cancer,EC)是世界上常见的10种恶性肿瘤之一,近期报道,每年新增患者超过300000人,并且大多发生于发展中国家[1].食管癌主要有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和腺癌(adenocarcinoma,ADC)两种形式,他们的病因学和病理学特征有很大不同.
作者:张向辉;王庆端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中下段直肠癌的侧方淋巴结转移情况.方法对1996年6月至2004年8月间行传统直肠癌根治术加盆腔侧方淋巴结清扫术的52例中下段直肠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侧方淋巴结转移率9.62%(5/52).有侧方淋巴结转移者多为浸润型和溃疡型,肿瘤较大占1/2肠周以上(直径>4 cm),肿瘤浸润全层并有局部外侵,分化差的低分化及黏液腺癌及年龄<50岁.结论应有选择性地对溃疡型或浸润型、肿瘤较大及分化差的中下段直肠癌患者行侧方淋巴结清扫术.
作者:宰守峰;王简;郭明;谢振斌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27(HSP27)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在正常大肠黏膜、大肠腺瘤和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HSP27和GST在大肠组织中的表达.结果HSP27在正常肠黏膜、大肠腺瘤、无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有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0%,33.3%,65%,70%,多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x2=12.723,P=0.013).两组间比较发现,HSP27表达率在正常组与大肠癌组存在差异,在有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组中的表达具有差异为显著(x2=8.688,P=0.003),而其它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GST在正常肠黏膜、大肠腺瘤、无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有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0%,80.9%,90%,100%,多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x2=16.707,P=0.001);进一步进行两组间比较发现,GST表达率在有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组中的表达具有差异为显著(x2=10.909,P=0.001),而其它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GST和HSP27表达无显著相关.结论HSP27和GST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可能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特别在大肠癌恶性演进中以及预后预测中具有重要意义,可能作为独立的生物标志物.
作者:邓亚平;曾亮;陈建军;刘志红;陈森林;胡云桂 刊期: 200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