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培波;韩宁;刘畅
膝骨关节炎属于中医骨痹范畴,多由风、寒、湿三邪雍闭经络,侵袭骨脉所致,为气血凝滞不行之病.临床多以祛风散寒、活血通络、消炎止痛为治则.药离子导入法是通过直流电使药物离子透入人体病变局部,中药方是由温经散寒、祛风通络、活血止痛药物组成,从而获得药物和穴位刺激的双重治疗效应.
作者:丛铁民 刊期: 2012年第22期
本文主要阐述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概念以及近年来有关老年人生活质量研究状况及相关因素.由于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老龄化社会问题日益突出,不仅党和政府关心和重视老年人的生活和发展,国际国内学者的研究也聚焦于老年人问题、尤其是老年人的社会支持问题.关于社会支持对老年人的影响,已有的研究表明:社会支持一方面对处于应激状态下的个体提供保护,即对应激起缓冲作用;另一方面对维持良好的情绪体验和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逄蕾蕾 刊期: 2012年第22期
国医大师任继学教授,熟谙中医经典,通晓中医理论,博极医源,精勤不倦,德医双馨,医术超群,在用中医药治疗内科疑难顽症方面验识俱丰,颇有建树.尤其是在治疗泄泻方面匠心独运,疗效卓著.现结合一些医家对本病因机证治的认识和对任继学教授治疗本病验案的赏析,冀以弘扬任老诊疗经验和学术思想,传承仁术.
作者:高尚社 刊期: 2012年第22期
弱视是一种严重影响儿童视觉功能发育的常见眼病,弱视的病因有多种,其中常见的是屈光不正.关于弱视与屈光不正的关系,长期以来已有很多学者进行探讨,但是结论不一,为了进一步确定屈光不正与弱视之间的关系,寻找预防和治疗弱视更有效更确切的方法,本文就我院2005年~2010年诊治的220例3800只眼屈光不正弱视患儿的弱视与屈光不正及屈光参差的关系和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作者:陈红书 刊期: 2012年第22期
ICU的特殊环境以及患者自身疾病的影响,都会引起患者的焦虑疼痛甚至躁动不安,为了给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提高生存质量,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镇静镇痛治疗开始成为ICU治疗的常规手段之一.对于此类病人的观察护理,也就成为护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作者:秦敏;李杰;杨柳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青敷膏外敷治疗脂肪乳剂渗漏性损伤的疗效.方法 按随机原则将4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用50%硫酸镁湿敷脂肪乳剂渗漏处,观察组用青敷膏外敷.结果 青敷膏治疗组在渗漏发生后48 h内100%痊愈,而硫酸镁治疗纽在渗漏发生后48 h仍有7例没有痊愈;青敷膏外敷组治疗脂肪乳剂渗漏性损伤痊愈的时间明显短于硫酸镁湿敷组(P<0.05):青敷膏外敷组痊愈的时间为15 500±7.756 h、中位时间为12.000±1.491 h,硫酸镁湿敷组痊愈的时间为34.800±20.565 h、中位时间为26.000±1.112 h.结论 青敷膏外敷治疗脂肪乳剂渗漏性损伤效果显著,可减轻患者痛苦、减少护患纠纷发生.
作者:郭月月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从IL-1β、IL-6表达变化揭示丹龙醒脑片抗老年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 用大脑中动脉栓塞再通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将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丹龙醒脑片组、尼莫地平组,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IL-1β、IL-6蛋白的表达.结果 丹龙醒脑片能显著减轻神经细胞的损伤.假手术组有一定量的IL-1β、IL-6表达,缺血后IL-1β、IL-6迅速增加;丹龙醒脑片组显著抑制IL-1β、IL-6的表达.模型组和丹龙醒脑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 05).结论 丹龙醒脑片抗老年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与其抑制由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导的IL-1β、IL-6等表达有关.
作者:何倩;周小青;李花;李新华;余清平;陈红艳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睡眠不仅是一种生理需要,更是一种能力,是维持生命必须的生理现象,是恢复疲劳的有效方法[1].它对人具有解除疲劳和恢复体力作用.而夜间睡眠障碍者易引起夜间的血压、心率、心输出量周期性波动,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增加,可增加高血压、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疾病的发生率[2].随着我国人口日益老龄化,老年患者不断增多.ICU的老年患者由于环境变化、各种仪器的使用、疾病自身的影响等原因,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因此明确老年睡眠障碍患者的护理方法,对未来的护理工作以及患者疾病的治疗和康复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金玉今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时间(69.12±11.45) min、术中出血量(52.48±10.12) ml,下地活动时间(2.10±0.54)d和肠功能恢复时间(6.97±0.51)h.术后住院时间(8.72±0.62)d,一期碎石成功率90.00%和肾积水好转率88.0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 0.00%.结论 经皮肾镜手术治疗肾结石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创伤小、恢复快和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苗晋忠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输液泵用于新生儿输血及其注意事项和护理.方法 对于2009年1月至2012年7月25例新生儿输血事项进行分析,熟练掌握输血的目的及护理措施.结果 用输液泵用于新生儿输血,容量恢复快且精确,未发生输血反应,急性肺水肿及急性心力衰竭等.结论 输液泵用于新生儿输血安全、精确、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英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急诊胃镜检查对上消化道出血病因诊断及内镜下治疗措施对疾病转归的影响.方法 对53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急诊胃镜检查及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3例急诊胃镜检查病变检出率100%,出血主要病因依次为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急性胃炎、食管粘膜剥离伤、十二指肠癌,其他原因不明.内镜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 (23/25),止血率96.9% (51/53),痛死率2% (1/53).结论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尽早行急诊胃镜检查明确病因,有活动性出血者用镜下止血是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措施,可增加止血率,降低病死率.
作者:王艳丽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静脉注射普罗帕酮对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方法 43例不伴器质性心脏病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予普罗帕酮(心律平)注射液70mg稀释至20ml缓慢静脉推注,注射时间5~10 min,无效者30 min后重复上述治疗剂量,大用量≤210mg.结果 43例患者中,24例10min复律,占55.81%; 11例30min后转复,占25.58%;6例3h后转复,占13.95%.复律成功41例,占95.35%;未转律者2例,占4.65%.结论 静脉注射普罗帕酮转复阵发性心房颤动安全有效.
作者:郝增光;杨睿;郑晓晖;王彦方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评价中医综合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168例合格病例,采用R-DOLL随机分组表,按1∶1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各84例,治疗组于化疗后白细胞小于4×109/L时,予以5%GS200ml加黄芪注射液50mlQd+口服健脾益肾颗粒10g Bid+灸双侧足三里穴及三阴交穴,1日1次,共15天,对照组于化疗后白细胞小于4×109/L时,予以口服利血生10 mg Tid+ VitB4 10mg Tid+鲨肝醇20mg,1日1次,共15天.结果 治疗组显效占31例,有效占24例,改善占18例,无效占11例,有效率为65.48%,总改善率占86.90%;对照组分别为11、16、21、28例,有效率为29.76%,总改善率占66.67%,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中医综合治疗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同时能改善中医证候疗效,能提高生活质量,提高免疫功能,安全无毒,有临床推广运用价值.
作者:何爱国;杨正春;黄建清;谭瑞峰;钟小燕;蓝轶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针刺配合药物的中西医综合疗法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二甲双胍组、针刺+中药组、针刺+中药+二甲双胍组,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后FPG、2hPG、HbA1c、FINS、HOMA-IR、脂联素、瘦素、TNF-α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针刺+中药+二甲双胍组FPG、2hPG、HbA1C、FINS、HOMA-IR、瘦素、TNF-α、脂联素等指标变化情况与中药组及二甲双胍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5,P<0.01);FPG、2hPG、HbA1C、FINS、脂联素等指标变化情况与针刺+中药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5,P<0.01).结论 针刺配合药物的中西医综合疗法可通过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胰岛素抵抗,从而提高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
作者:陈曦;朴春丽;高蕾;张睿;李瑞恩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在中医临床实习教学过程中形成性考核对教学活动的影响.方法 对五年制中医临床专业学生35人在临床实习过程中实施学生主持讲课、病例分析、临床技能操作、评价平时成绩等多种形式考核方式.在考核过程中,通过教学互动、信息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结果 问卷调查显示形成性评价考核方式优于传统出科考,基本理论知识及实际操作能力均得到提高.结论 形成性评价考核方式优于传统出科考,该考核方式能有机地结合教学的各个环节,提高教学质量,值得在临床实践教学活动中推广.
作者:陈海琳;周韶虹;曾雪萍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速效救心丸联合京万红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治疗与护理效果.方法 通过随时观察,强化护理,全部病例均给予控制血糖,定时监测,控制感染,营养神经,改善循环等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双氧水和生理盐水清洗创面,整疗组加用速效增长心丸和京万红软膏.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51.9%,治疗组总有效率85.2%,且治疗组未发生坏疽或截肢病例.结论 通过应用此方法,对症治疗,细心护理,对照观察,疗效确切,方法简便,价格低廉没有明显副作用,病人恢复满意.
作者:乔莉;司国英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在新生儿黄疸中应用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减少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率.方法 选取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新生儿科40例新生儿,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附加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新生儿第一次排便时间和粪便转黄时间.结果 对照组第一次排便时间长于观察组,对照组胎粪转黄的时间也较观察组长,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护理干预可促进新生儿黄疸向健康方向转归,不致形成严重并发症,对其生长发育意义重大,应予以重视.
作者:胡粉兄 刊期: 2012年第22期
在心脏神经调节不正常的时候,心脏的搏动节律和搏动频率就会产生混乱,而这样的现象我们称之为心律失常.近年随着心律失常而死亡的人数越来越多,这也引起了很多医生学者的重视,而对此就一定要采取有效的药物治疗.本文将针对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希望能对同行们有所帮助.
作者:栾长宾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研究和探索中医治疗白血病的临床措施.方法 对白血病的病因和病机进行深入研究,提出辨证分型的治疗措施.结果 通过中医辨证治疗,有效缓解了白血病症状,延长患者存活期,结论 采取“补”、“清”结合的方法,辅以抗白血病中草药能够起到有效缓解白血病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作用.
作者:沙雪平 刊期: 2012年第22期
中药黄芪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蒙古黄芪和膜荚黄芪的干燥根,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传统中医认为,黄芪具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尿消肿、敛疮排脓、托毒生肌的作用.临床上常用的是生黄芪和炙黄芪,生黄芪多用于利水消肿、托毒生肌;炙黄芪多用于补气升阳.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芪含有氨基酸、微量元素、多糖、甙、黄酮及黄酮类似物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
作者:焦志娜;张昱 刊期: 2012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