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日两国医院护理业务的比较与分析

高玉琴

关键词:中国, 日本, 医院护理
摘要:护理是医疗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业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医疗质量的好坏.日本和中国在历史文化、社会习俗、经济制度、法律制度等许多方面存在差异,两国对医院护理工作的理解以及在护理工作业务范围、组织运营、实际操作等方面也不尽相同.但所要达到的目的是一致的,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因此,通过交流和学习,明确两国护理实践中各自的利弊,对改善本国的医疗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是极为重要的.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六例盆腔结核误诊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盆腔结核的误诊原因及减少误诊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女性盆腔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例患者误诊为卵巢囊肿蒂扭转,1例误诊为卵巢恶性肿瘤,2例误诊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1例误诊为盆腔炎性包块.结论应提高对盆腔结核的警惕性,全面分析临床资料及盆腔包块的性质,以提高盆腔结核的诊断率.

    作者:吴跃芹;张利华;丁子奇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肺炎的抗菌药物治疗策略

    迄今,肺炎仍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与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规范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其治疗之关键.为提高抗菌治疗的成功率,减少细菌耐药产生,须重视呼吸系统抗菌治疗的特殊性、抗菌药物在呼吸系统的药动学和药效动力学、细菌耐药问题、抗菌药物特性及肺炎病原体的流行病学分布等诸多问题.本文就近年来有关肺炎治疗方面的临床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张珺辉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

    编辑同志: 您好! 我是基层医院的一名儿科医生,想就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提几个问题:(1)治疗支原体肺炎的首选药物是红霉素,但其胃肠道反应较重,这种情况下应如何用药?红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时的剂量是多少?

    作者:吕善根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一例

    1 病例简介患者,男,79岁.头痛20 d,以头痛待查于2004-06-17收入我院综合病房.患者20 d前无明显诱因活动后出现头痛,局限于双侧颞部及额顶部,为持续性胀痛,无放射,不伴发热、恶心、呕吐,无视觉异常,无头晕、眩晕及眼前发黑.此症状于活动、生气、着急后发生,休息及口服止痛药后症状可缓解.患者发病后睡眠差.既往无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高血脂病史,无烟酒史.

    作者:李清;闫婧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下呼吸道感染抗菌药的临床应用

    下呼吸道感染是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其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原则应该基于正确的诊断后正确使用抗菌药物,确定下呼吸道感染的治疗策略,提高存活率,减少病原体的耐药率.

    作者:孙铁英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508例2型糖尿病并发肾病的患者,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A组)325例和常规治疗对照组(B组)183例,观察两组在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血尿生化指标、毒副作用,并进行对比.结果前期DN组中A1组的显效率为58.9%,总有效率为94.9%,B1组为 40.8%和87.4%,(P<0.01和0.05);早期DN组中,A2组分别为48.4%和81.3%,B2组为31.3%和70.8%(P<0.01和0.05);临床期DN组中,A3组为23.4%和66.0%,B3组为18.8%和37.5%(P<0.05和<0.01).这种区别在显效率上的差异尤其明显,说明A组在疗效质量上亦较高.两组在降糖作用上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降糖幅度与稳定性上则A组仍优于B组.在降低蛋白尿、改善肾功能方面,A组有更好的降低蛋白尿作用,尤以A1、A2和B1、B2差异非常显著(P<0.01),肾功能异常出现在A3和B3组,其改善仅略优于B3组.对同存的其他并发症,A组均明显优于B组.结论中西医药结合治疗DN,在平稳降糖、降压、调脂、降低尿蛋白和改善肾功能等具有明显优势,副作用小,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王淑花;李兴福;冯超;韩文生;田珂;马维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喉创伤15例治疗体会

    目的分析喉创伤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近几年治疗的15例喉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5例患者救治成功.结论喉创伤的处理,应把抢救生命放在首位,重要的是保证呼吸道通畅及止血.同时应修复咽喉的功能.

    作者:张立平;张晓柏;刘群英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死胎肾脏组织中HBVDNA表达的临床和病理研究

    目的观察死胎肾脏组织中HBVDNA的表达情况,探讨通过产妇传播到死胎肾脏组织中的HBV是否存在复制.方法采集40例乙型肝炎产妇产下的死胎,常规尸检,取肾脏组织.采用原位分子杂交法,检测其中的HBVDNA;收集产妇产前静脉血HBV的检测结果.结果死胎肾脏组织中HBVDNA的检出率为65.0%(26/40).产妇产前静脉血HBV呈高、低和无复制状态时,肾脏组织中HBVDNA的检出率分别为2/4、50.0%(10/20)例和88.0%(14/16),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HBVDNA颗粒在肾实质细胞(近、远曲小管上皮细胞和肾血管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球内、外系膜细胞,球旁细胞,足细胞)浆,肾脏血管中呈点、灶状分布,少数在肾实质细胞核上.结论死胎肾脏组织中有HBV复制;死胎肾脏组织中HBVDNA表达与产妇血清中HBV复制状态有关.

    作者:陈宏;赵伟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醒脑启智胶囊对血管性痴呆小鼠脑组织海马细胞Bcl-2和Bax蛋白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药醒脑启智胶囊对血管性痴呆小鼠脑组织海马细胞Bcl-2和Bax蛋白的影响.方法将12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醒脑液高剂量组、醒脑液低剂量组、银杏叶液对照组、尼莫地平液对照组,每组20只,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反复脑缺血再灌注的方法制备血管性痴呆小鼠模型.术后15 d进行行为学实验和脑组织的病理形态学观察,并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海马细胞Bcl-2和Bax蛋白的含量.结果 (1)行为学实验显示,模型组小鼠学习成绩与记忆成绩下降,各治疗组小鼠的学习成绩与记忆成绩均有提高(P<0.05).(2)光镜下病理形态学显示,术后模型组小鼠脑组织海马区呈缺血性病理改变,各治疗组小鼠病变轻于模型组.(3)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模型组小鼠脑组织海马细胞Bcl-2和Bax蛋白含量高于假手术组(P<0.01),但二者的比值低于假手术组(P<0.01);各用药组与模型组比较,Bax蛋白降低(P<0.01),Bcl-2蛋白与Bcl-2/Bax的比值升高(P<0.05).结论醒脑启智胶囊对血管性痴呆小鼠有明显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之一是调节海马细胞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

    作者:杨牧祥;武常生;于文涛;徐华洲;王少贤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治中存在的几个误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腰腿痛常见的原因之一.按目前的医疗条件和水平,此病的诊断并非难事,有效的治疗方法也很多.即使在乡镇医院也能熟练地诊治,甚至能开展手术.但是在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治过程中也存在一些误区,下面就这一问题做一讨论.

    作者:乔国栋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医患合作的论文--在妊娠和分娩期对孕妇进行干预的利弊的证据

    1 产前超声检查1.1 对妊娠16周妇女实施超声检查的利弊的证据用于证明妊娠16周时进行超声检查的益处的大型研究有4项,上万名妊娠妇女参加了该研究,4项研究均将孕妇分为两组,观察组孕妇只在妊娠16周时接受超声检查,对照组孕妇不接受超声检查,观察两组孕妇所生婴儿的健康情况,结果没有一项研究显示两组婴儿健康情况间有差异.另外还有4项试验观察了在妊娠期内进行2次或多次超声检查的影响,第1次超声检查在妊娠16周时进行,第2次检查在24~26周内进行,第3次检查在妊娠32~36周进行.这些研究都没有发现观察组与对照组间有显著的差异.其中一项规模大的研究包括7 500名孕妇(观察组),在妊娠16周时进行超声检查;另外7 500名孕妇(对照组),她们只是在医疗需要时才进行超声检查,其中5/6的孕妇没有进行过超声检查,对比两组孕妇的新生儿死亡率,婴儿出生时的问题包括癫痫发作、出血、照顾护理的需求、神经损伤、对氧的特殊需要以及其他详细结果,没有发现两组结果间有显著性差异.

    作者:梁万年;王存亮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小儿反复肺炎的易发因素及诊断

    小儿肺炎目前仍是5岁以下儿童的常见病、多发病,尽管随着诊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其重症病例减少,死亡率下降,但仍有部分儿童因各种原因而反复发生肺炎,给患儿身心健康带来诸多影响.本文回顾性分析了96 例小儿反复肺炎的相关资料,旨在总结小儿反复肺炎的易发因素,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

    作者:刘红林;吴澄清;陈祝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12例脑性瘫痪延误诊治原因分析及对策

    我国目前脑性瘫痪(简称脑瘫)发生率仍较高(1.92‰)[1,2].为了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及家长对脑瘫的认识,了解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治疗是降低脑瘫致残率的关键,作者对12例脑瘫患儿延误诊断,失去佳治疗时间的原因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庆梅;朱军容;马继龙;施新宇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冷晶体停搏液与综合应用血液停搏液灌注在心脏瓣膜置换术中心肌保护作用的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研究冷晶体停搏液与综合应用血液停搏液灌注在心脏瓣膜置换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选择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23例,随机分为冷晶体停搏液组(CCC组)11例和血液停搏液组(BCP组)12例进行心肌保护的临床对比观察.术中CCC组采用冷晶体心脏停搏液间断灌注,BCP组先灌注高钾温血停搏液诱导心脏停跳,然后间断灌注冷血心脏停搏液,手术终末主动脉开放前温血诱导心脏复跳.结果 CCC组自动复跳率低于BCP组(P<0.05),术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多于BCP组(P<0.05),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和术后强心利尿剂及正性肌力药物的用量、应用时间、应用率均多于BCP组(P<0.05),在升主动脉开放后各个时相点血cTnI高于BCP组(P<0.05).结论综合应用温血心脏停搏液诱导心脏停跳,冷血停搏液间断灌注及终末温血灌注,较冷晶体停搏液间断灌注有更好的心肌保护效果.

    作者:马刚;张希全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肺炎临床疗效评定

    目的评价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与常规头罩或鼻导管吸氧对新生儿肺炎的治疗效果以及NCPAP在缩短病程,降低机械通气需求等方面的优越性.方法对75例在我院新生儿科住院治疗的新生儿肺炎进行临床疗效观察,随机分为两组,NCPAP治疗组42例和普通通气对照组33例,动态监测两组患儿治疗前、治疗1 h、8 h、12 h的动脉血气并进行比较.NCPAP治疗组应用德国STEPHAN CPAP-A呼吸机通气,普通通气组采用鼻导管或头罩吸氧.结果两组患儿治疗12 h时氧分压及二氧化碳分压均值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患儿的病程及机械通气率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NCPAP治疗新生儿肺炎的疗效明显优越于普通通气,能有效改善患儿肺氧合,缩短病程,降低机械通气率,是治疗新生儿肺炎非常有效的通气方式.

    作者:翟淑芬;田宝丽;郝贵竹;王丽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起搏器的自动化功能的研究进展

    由于电子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微处理器的广泛应用,起搏器的功能日趋完善,起搏器由生理性起搏器跨入自动化起搏器时代,更加符合人体的生理需要.文章综述了其中的4种自动化功能(自动AV搜索、自动模式转换、自动阈值管理、自动感知保障)的优点和原理以及目前对这些功能的研究进展.

    作者:周学才;韩明华;郭涛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正骨手法治疗两种不同原因的颈性眩晕的疗效比较

    目的观察正骨手法治疗两种不同原因的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对54例以寰枢椎错位为主要病理特征的患者和47例以中下颈段关节错位为主要病理特征的患者均施以正骨手法,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双侧椎动脉(VA)和基底动脉(BA)的收缩峰期血流速度(VP)及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的变化.结果经正骨手法治疗后两组疗效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寰枢椎错位组的BA和双侧VA的VP、VD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中下颈段关节错位组右侧椎动脉(RVA)的VP和VD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两组之间相比较,寰枢椎错位组BA、RVA和左侧椎动脉(LVA)的VP、DP均显著高于中下颈段关节错位组(P<0.01或P<0.05).结论正骨手法治疗寰枢椎关节错位引起的眩晕较中下颈段引起的眩晕效果好.

    作者:马峥嵘;张刚林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产前及产后子痫并发HELLP综合征各一例

    1 病例简介患者1,29岁,G1P0,因停经39周,尿色变红2 d,不规律下腹痛伴少量阴道流血1 d,上腹部剧痛3 h于1999-04-24入院.患者于1个月前出现双下肢水肿,血压正常.

    作者:滕利;李秀娟;邹冬冬;迟影芳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中日两国医院护理业务的比较与分析

    护理是医疗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业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医疗质量的好坏.日本和中国在历史文化、社会习俗、经济制度、法律制度等许多方面存在差异,两国对医院护理工作的理解以及在护理工作业务范围、组织运营、实际操作等方面也不尽相同.但所要达到的目的是一致的,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因此,通过交流和学习,明确两国护理实践中各自的利弊,对改善本国的医疗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是极为重要的.

    作者:高玉琴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安痛定注射液致196例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目的探讨安痛定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ADR)的一般规律及其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国内医药期刊报道的196例安痛定注射液致ADR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安痛定注射液所致ADR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累及皮肤及其附件、呼吸、神经、心血管、消化、血液、免疫、肌肉、骨骼、泌尿等多个器官系统,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结论安痛定注射液所致ADR以中、重度为主,用药潜在危害大,应引起临床高度警惕和关注.

    作者:徐传新;赵业清;胡燕 刊期: 2005年第24期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院协会,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