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桡动脉途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老年症状性椎动脉狭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

韩丽丽;陈玲

关键词:经桡动脉途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 老年症状性椎动脉狭窄, 有效性, 安全性
摘要: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老年症状性椎动脉狭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2014年我院收治的老年症状性椎动脉狭窄患者74例,随机平均分为2组,分别行经桡动脉与股动脉血管内支架成形术。结果2组1次手术穿刺成功率及临床预后无显著差异,观察组鞘管置入时间明显延长,置入鞘管至球囊扩张时间及术后卧床时间明显缩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老年症状性椎动脉狭窄能够缩短患者恢复时间,减少相关并发症,还能保证临床预后效果,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相关文献
  • 脑卒中患者医院内获得性肺炎危险因素及防治对策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危险因素及防治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52例脑卒中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脑卒中合并HAP患者年龄≥60岁、住院时间≥30d、侵入性操作、使用抗生素、吞咽困难的发生几率分别为33.85%、43.08%、30.77%、49.23%、27.69%显著高于脑卒中未合并HAP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60岁、住院时间≥30d、侵入性操作、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吞咽困难是脑卒中合并HA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60岁、住院时间≥30d、侵入性操作、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吞咽困难与脑卒中合并HAP具有显著相关性,临床应加强对危险因素的检测,合理应用抗生素,减少侵入性操作,降低HAP感染率。

    作者:张玉坤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舒肝解郁胶囊联合舍曲林对老年2型糖尿病伴发抑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目的:探讨舒肝解郁胶囊联合舍曲林对老年2型糖尿病伴发抑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01—2014-12收治的165例老年2型糖尿病伴发抑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n=83)和观察组(n=82)。对照组给予盐酸舍曲林片口服,50mg/次,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舒肝解郁胶囊口服,2粒/次,2次/d。治疗3个月后,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神经功能缺陷程度评分(NDS)、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比较2组治疗前后HAMD、NDS、ADL评分;根据HAMD、NDSL评分,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2组NDS等评分及FBG、2hP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NDS等评分及FBG、2hPG均明显改善,其中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9.02%vs67.47%,χ2=11.235,P=0.000);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12.20%vs9.6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77,P=0.627)。结论联合应用舒肝解郁胶囊与舍曲林能够有效改善老年2型糖尿病伴发抑郁患者的症状,促进其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对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柳冰;左潇;许毓玲;孙艳华;孙磊;王东新;赵安全;马新英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甘草甜素对神经损伤修复的作用

    目的:观察甘草甜素在神经损伤修复中的作用原理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回顾性选取本院62例患者,按照治疗是否使用甘草甜素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曲马多治疗,观察组使用甘草甜素治疗。结果疼痛度减轻及膀胱肌无力缓解,对照组和观察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疼痛程度对比P=0.043,膀胱肌无力对比P=0.042。观察组治疗效果优越于对照组,运动能力恢复上,治疗前6个月,2组组间对比无差异(P=0.076),治疗后6个月2组组间差异显著(P=0.038)。轴突膜蛋白在血液中的表达及光度值的组间对比,2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32)。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582%,治疗组为7.5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结论甘草甜素对于神经损伤修复有促进作用,对比曲马多疗效有优越性,作用机制为促进神经损伤修复相关蛋白质的表达。对神经损伤修复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有抑制作用。

    作者:王静;张小方;尉娜;翟锴华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醒脑静注射液联合穿刺碎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联合穿刺碎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将7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抽签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入院后均行微创穿刺碎吸术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西医常规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期均为14 d ,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密切监测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NIHSS)。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59%)较对照组(75.68%)高,且治疗后血清炎性因子 TNF-α、IL-6较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均有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穿刺碎吸术后加用醒脑静注射液,有助于抑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炎性反应,降低神经缺损程度,疗效显著。

    作者:张松坡;高玉松;胡承啸;罗新铭;郭宏伟;柴超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98例,所有患者入院时均采用急诊常规护理模式;随着急诊流程的改进,开始采用急诊全程优化护理模式。对比实施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前后,患者的成功率与病死率、临床各项观察指标及从接诊到确诊与从确诊到专科治疗所需时间。结果实施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后,患者的抢救成功率(98.98%)、病死率(1.02%)、从接诊到确诊的时间(18.05±1.81)、从确诊到专科治疗时间(26.55±7.39)等均明显优于实施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73.47%)、病死率(26.53%))、从接诊到确诊的时间(29.01±4.67)、从确诊到专科治疗时间(47.81±6.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患者的分诊评估时间(0.55±0.13)、静脉给药时间(4.85±1.31)、头颅CT时间(11.52±3.61)、急救总时间(49.87±6.53)等与实施前患者的分诊评估时间(0.61±0.85)、静脉给药时间(4.99±2.62)、头颅CT时间(12.05±10.39)、急救总时间(51.36±7.4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卒中患者采用急诊全程优化护理模式后,有效节省了治疗时间,降低了病死率,增加其抢救成功率,建议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李云婷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胸腔镜下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原发性手汗症患者行胸腔镜下交感神经链切断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研究所有病人手术效果满意,未出现严重并发症;10例术后出现程度各异的双下肢、胸背部代偿性出汗,4例发生闭合性气胸,经密切观察和对症治疗3~7d后满意出院。结论术前评估及术前准备充分、围手术期严密观察病情及加强护理是取得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邱红丽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阿托伐他汀在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在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均给予脑梗死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拜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脂改善情况,观察随访期间脑血管事件复发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TG、LDL-C、HDL-C、TC均显著优于治疗前,观察组改善效果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 a后缺血性脑血管事件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在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中疗效显著,可显著降低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改善患者血脂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波;程晓明;聂水波;田卓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脑梗死患者梅毒血清学检测阳性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脑梗死患者梅毒血清学检测阳性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12—2014-11本院收治的2308例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经血清学梅毒检测,筛选RPR阳性(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患者255例行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 PPA )(复检组),另选 RPR阴性265例为对照组。结果 T PPA复检,梅毒血清学生物学假阳性(BFP)4例,假阳性率1.54%。其中男性假阳性3例,假阳性率1.73%(3/173),女性假阳性1例,假阳性率1.22%(1/82)。男女性假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患者中,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P<0.05)。高龄患者(≥60岁)多于其他年龄段患者。复检组患者,脑神经症状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中枢性面瘫和舌瘫显著高于对照组。复检阳性患者神经性梅毒比例高于复检阴性患者(30.8% vs5.7%,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梅毒 TPPA复检阳性患者以高龄、男性居多。

    作者:周映彤;黎罗明;冯欣;李华文;邹达良;刘惠晶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对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结局的影响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的预后结局的影响。方法将126例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3例。治疗组给予拜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氯吡格雷75 mg ,1次/d。对照组单用拜阿司匹林100 mg ,1次/d。2组患者均治疗2周。治疗结束后选择临床症状及经颅多普勒(TCD)评价其临床效果,治疗完成90 d随访,通过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比较2组患者长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2周完成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8%,对照组为8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拜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后循环缺血的效果显著,安全可行,值得推广。

    作者:李舟;孙晓娜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儿童外伤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救治及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外伤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救治及特征,为临床有效治疗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对2011-02—2014-12我院诊治的58例外伤性硬膜下血肿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儿的具体病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观察治疗效果并分析临床特点。结果行保守治疗患儿及钻孔引流术的患儿均痊愈,行开颅术20例患儿痊愈11例(55.00%),切口疝1例(5.00%),死亡2例(10.00%),感染1例(5.00%),伤残5例(25.00%)。儿童外伤性硬膜下血肿具有发病率相对偏低、颅内压升高缓、病情发展慢、易发贫血、休克、癫痫、意识障碍等特点,患儿出血部位主要为静脉出血、横窦表面及硬脑膜渗血。结论依据儿童外伤性硬膜下血肿临床特征及临床表现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对于提高疗效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邱乃锡;罗家扬;刘俊辉;陈贵林;蔡程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老年心房颤动并发脑梗死127例分析及抗凝治疗

    目的:分析老年心房颤动(房颤)并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抗凝治疗现状。方法选取2012-07—2015-07在我院住院确诊的179例老年房颤并发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既往是否有房颤病史,分为既往有房颤组和既往无房颤组,对所收集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2组患者既往有房颤组的风心病、甲状腺功能异常、既往脑梗死的比例高于既往无房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临床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2组单独应用华法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既往有房颤组应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的比例高于既往无房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INR值达标率均较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房颤并发脑梗死的抗凝治疗率及IN R值达标率均较低,对出血的担忧和监测IN R值的不便影响了抗凝药物的应用。

    作者:丁同斌;刘士超;简立国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CRPIL-6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白介素-6(IL-6)的水平变化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疗效评估中的意义。方法以我科2014-01—2015-04收治住院的90例脑出血患者为实验组,按照患者脑出血量分成3组:大量出血组30例(>50mL);中等量出血组30例(30~50mL);小出血量组30例(≤30mL)。同期本院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监测脑出血患者及健康体检者治疗前后各个时段体内IL-6,CRP的血清水平变化,进行预后评估。结果(1)实验组血清IL-6及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血清CRP及IL-6水平随着脑出血量增多逐渐增加(P<0.05);随着发病时间的推移,不同出血量组血清CRP水平逐渐增加,其中第3天血清CRP水平高,之后逐渐下降(P<0.05);发病第1天患者血清IL-6的水平高,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降低,且各组间的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患者预后越好,IL-6和CRP的血清水平则越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RP及IL-6水平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脑出血量及病情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对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疗效评估有一定意义。

    作者:陈琳;周成芳;梁江红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对腹腔镜下保留盆腔神经的临床研究

    目的:对比腹腔镜下保留盆腔神经的广泛性子宫切除术(laparoscopic nerve-sparing radical hysterectomy ,LN‐SRH)和传统广泛性子宫切除术(laparoscopic radical hysterectomy ,LRH)的临床效果,以及膀胱功能和直肠功能障碍的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0-01—2014-12我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70例,分别行腹腔镜下保留盆腔神经的广泛性子宫切除术(LNSRH组,35例)和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切除术(LRH组,35例),对比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韧带切除长度、阴道前后壁切除长度以及淋巴结切除数量,并研究2组膀胱功能障碍及直肠功能障碍的发生情况。结果 LNSRH组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LRH组,LNSRH组出血量与LRH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NSRH组和LRH组在韧带切除长度、阴道前后壁切除长度以及淋巴结切除数量方面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NSRH组尿管留置时间明显短于 LRH组,LNSRH组排气时间明显短于LRH组。结论 LNSRH和 LRH 在手术效果方面无差异,LNSRH对膀胱和直肠功能的保护要明显优于LRH。

    作者:鲁笑钦;李元昆;付美洲;张侠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前列地尔治疗脑梗死40例临床疗效分析

    1资料与方法1畅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02—2014‐02本科室收治的80例脑梗死患者,均CT或MRI检查后确诊为脑梗死。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49~77岁,平均(65.5±4.5)岁。对照组男18例,女22例,年龄51~75岁,平均(65.9±4.0)岁。2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杨东亮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及中心静脉-动脉二氧化碳氧分压差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关系

    目的:分析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central venous oxygen saturation ,ScvO2)与中心静脉-动脉二氧化碳氧分压差(central venous-to-arterial carbon dioxide difference ,Pcv-aCO2)和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我科2011-01—2014-05收入ICU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00例。按照ScvO2和Pcv-aCO2水平分为1、2、3、4组,对比4组患者治疗24 h后的血清学指标、一般情况和外周动脉血气,对比4组临床结局。结果1~4组治疗后24 h的血清乳酸浓度、hs-CRP和S100B蛋白依次显著降低,而乳酸清除率依次显著增高(P<0.05)。1~4组治疗后24 h的CVP、MAP和尿量依次显著升高,而A‐PACHEⅡ评分依次显著降低(P<0.05)。1~4组治疗后24 h的氧分压、pH值和BE值依次显著升高,而二氧化碳分压依次显著降低(P<0.05)。1~4组住ICU时间、出院时NIHSS评分和住院期间病死率依次降低(P<0.05)。结论 ScvO2联合Pcv-aCO2可有效预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对其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刘旭东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音乐电针治疗与磁疗对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影响

    目的:探究音乐电针治疗与磁疗对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2-03—2014-10来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先后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音乐电针治疗,对照组采用电磁疗法治疗,对比2组PSQI评分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平均PSQI评分为(3.51±1.42)分,对照组为(9.25±2.73)分,对照组平均入睡时间相对较长,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2.31%,对照组为66.67%,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3116,P=0.0208)。对照组接受治疗后仍有16.67%的患者出现重度睡眠障碍,而观察组无重度睡眠障碍患者,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重度缺损2例(7.69%),对照组重度缺损9例(37.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音乐电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发生睡眠障碍的患者临床疗效较好,安全性高,对体质较差的老年人也同样适用,患者PSQI评分低,睡眠质量较好,睡眠时间明显增加,失眠现象得到改善,有利于患者恢复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周梅君;范寒院;李浅峰;黄智勇;梁伟容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尤瑞克林联合纤溶酶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尤瑞克林联合纤溶酶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2012-03—2015-08确诊的120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尤瑞克林组、纤溶酶组和尤瑞克林联合纤溶酶注射液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尤瑞克林组采用尤瑞克林粉针剂进行治疗,纤溶酶组采用纤溶酶注射液进行治疗,联合治疗组采用尤瑞克林联合纤溶酶注射液治疗;14d后对比4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与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联合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其他3组;治愈率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其他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尤瑞克林联合纤溶酶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有较好疗效。

    作者:李文战;司金超;吕受卿;岳慧丽;李兆民;付徐伟;任巧;常留军;王金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强化疾病健康教育管理结合舒适护理服务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及家属的影响

    目的:探究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疾病健康教育管理结合舒适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07—2015-05我院接收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分别行常规护理干预、疾病健康教育管理结合舒适护理干预,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入院时,2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家属健康知识评估量表错误项数评分均无明显改变(P>0.05);护理1周及1、3个月后,实验组神经功能评分及家属健康知识评估量表错误项数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疾病健康教育管理结合舒适护理服务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的认知水平,调整患者神经功能,改善其预后,值得临床积极借鉴。

    作者:赵琼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纤支镜肺灌洗术治疗重度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纤维支气管镜肺灌洗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sTBI)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sTBI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纤维支气管镜肺灌洗术治疗。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气指标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U=4.825,χ2=11.250,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各项动脉血气指标均优于对照组( t=2.754~5.477,P<0.05),2组患者各项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总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3.117、2.051、1.013,P>0.05)。结论应用纤维支气管镜肺灌洗术治疗sTBI合并肺部感染,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动脉血气指标,有利于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并改善预后,不良反应较轻,安全性较高。

    作者:徐刚;陈友明;董碧华;陈木荣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轻度感音神经性耳聋对婴幼儿言语能力发育的影响

    目的:比较轻度感音神经性耳聋婴幼儿与正常婴幼儿言语发育情况,了解轻度感音神经性耳聋对婴幼儿言语能力发育的影响。方法出生时听力筛查未通过、3月龄经听力学评估确诊为轻度感音神经性听力障碍婴幼儿32例;听力正常婴幼儿35例为对照组。采用《婴幼儿听觉及言语发育观察表》及Gesell发育量表进行言语能力测试,并将2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8月龄时聋儿组的言语发育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该组言语发育商(developmentalquotient,DQ)较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轻度感音神经性耳聋对婴幼儿言语能力发育有影响,应加强听力随访工作,早期配合干预治疗。

    作者:张慧;耿曼英;单子丽;李新蔚;魏秀芬 刊期: 2016年第13期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