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晓珍
目的 观察疏肝利胆化瘀法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慢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和对照两组,治疗组给予疏肝利胆化瘀方,对照组给予消炎利胆片,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对比.结果 治疗组40例中治愈16例(400%),有效20例(50%),无效4例(10%),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40例中治愈12例(30%),有效18例(45%),无效10例(25%),总有效率为7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疏肝利胆化瘀法为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郜建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高压氧联合银杏叶制剂对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标准的突发性耳聋12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高压氧并静滴银杏叶制剂,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7%.结论 高压氧联合银杏叶制剂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药物,且越早治疗,预后越好.
作者:顾斌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吴氏金柴疏肝饮治疗肝胆气郁型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通过吴氏金柴疏肝饮加减与舒胆片治疗肝胆气郁型慢性胆囊炎比较,观察各相关指标,2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结果 吴氏金柴疏肝饮组改善症状的有效率86.54%,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吴氏金柴疏肝饮加减能有效的疏肝理气,行气止痛,对肝胆气郁型慢性胆囊炎疗效明显.
作者:王楠楠;吴勃力;潘祥宾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病毒性脑炎是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之一,是病毒侵入中枢神经系统所致.常见病原包括单纯疱疹病毒、虫媒病毒、肠道病毒等,确诊有赖于脑组织活检病毒分离或血清病毒抗体测定.目前临床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及脑电图、CT或MRI、脑脊液等检查判断.
作者:马伟红;刘瑛;吴红丽 刊期: 2011年第07期
刺络拔罐是将刺血术与拔罐法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刺络即刺络放血法,是以三棱针、梅花针等针具刺破人体某些腧穴、病灶处的浅表静脉,放出适量血液,达到治疗作用的一种特殊的外治法;拔罐法古称角法,又称吸筒法,是以罐为工具,借助热力排除其中空气,造成负压使之吸附于腧穴或应拔部位的体表,产生刺激,使局部皮肤充血、瘀血,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的方法.本人在工作中使用的针具为苏州产环球牌一次性梅花针,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产竹罐,竹罐使用后用戊二醇浸泡1~2h消毒.
作者:陈义良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分析针对周围性面瘫采取保暖避风措施后,对面瘫恢复的影响度.为临床治疗护理提供防治措施的依据.阐述周围性面瘫需要避风的重要性.方法 避风组76例周围性面瘫患者均住院治疗,住院期间严格采取避风措煎.门诊自然组,不刻意避风,居行条件同发病前.结果 避风措施是周围性面瘫治疗过程中必须采取的防护措施.
作者:韩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以公开发表的论文文献为依据,了解中国遗传性代谢病的有关学术渊源、研究轨迹与新动态.方法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通过KNIMD医学文献编辑软件和CNKI、万方和维普等检索系统,全面系统地对中国从1967~2010年收录的遗传性代谢病文献进行统计分析.遗传性代谢病按年代的论文发表数量、遗传性代谢病的10大病种分布及其对基因突变研究等方面的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截止到2010年,CNKI、万方和维普等检索系统共检索到遗传性代谢病论文7089篇.从年代分布看,发表的文献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近20年来文献量猛增,占总文献的79.95%,尤其是鸟氨酸转氨甲酰酶缺乏症(OTC)、苯丙酮尿症(PKU)等小分子遗传性代谢病病种报道增多;从遗传性代谢病的病种文献分布看,涉及的病种越来越多,但基因突变研究及酶活性检测的文献较少,约占4.70%.结论 中国遗传性代谢病以肝豆状核变性、苯丙酮尿症等病的文献较多,分别达2725篇、989篇.从遗传性代谢病文献统计看,中国遗传性代谢病文献多以临床病例报告发表为主,而有关基因突变分析、酶学活性检测的文献约333篇仅占4.70%.由此可见中国遗传性代谢病的分子学研究水平,有待提高和加强.
作者:赵建华;王鷁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系统评价六味地黄丸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检索六味地黄丸治疗2型糖尿病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应用JADAD评分法进行质量评价.运用异质性检验、Meta-分析、漏斗图分析及敏感性分析统计相关数据.结果 5项研究符合纳入标准,JADAD评分均为1分,属低质量文献.结论 Meta-分析结果提示,六味地黄丸治疗2型糖尿病有效、安全,敏感性分析提示该结果有较好的稳定性.
作者:陈艳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是指有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体以外任何部位时所引起的疾病,如痛经、月经不调、不孕、局部结节性包块等一系列临床症状与体征.中医文献中没有相应的病名,但在痛经、月经不调、不孕、癥瘕等病的有关内容中可见类似内异症的记载.内异症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女性的健康.西医治疗除采用手术治疗外,一般应用假孕疗法、假绝经等疗法抑制卵巢功能,使异位内膜萎缩达到治疗目的,但常具有水肿、痤疮、骨质疏松、肝脏损害等副作用,造成患者依从性不高且有很高的复发率.
作者:李红梅;刘亚玲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介绍马春芬教授运用补肾活血法治疗绝经前后诸证的经验.方法 随师坐诊,总结经验.结论 马春芬教授临证分型治疗绝经前后诸证以肾虚为本,血瘀为标,标本兼治,效果显著.
作者:卢路艳;孟鸿雁;张惠;马永丽;马春芬 刊期: 2011年第07期
口腔科门诊患者多,流动性大,牙钻高速涡轮机在使用时可形成血性及唾液性气溶胶等使诊室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含量增多,对医护人员构成交叉感染的潜在危险.因此加强对口腔科医务人员感染知识培训,加强医疗器械的消毒管理,提高自我防范意识,以减少口腔科感染的发生,防止传染性疾病的流行.
作者:黎晶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对比新型可调Twin-block矫治器和传统Twin-block矫治器对骨性Ⅱ1错合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52例9~13.5岁的骨性Ⅱ1错牙合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新型可调和传统Twin-block矫治器进行功能矫治.对治疗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结论新型可调和传统Twin-block矫治器均能有效促进了下颌骨生长,改善患者的软组织面型.
作者:梁晓龙;赵丽;赵暖;刘硕;胡永权 刊期: 2011年第07期
帕金森病(PD)又称震颤麻痹,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的神经系统疾病,其病理特征是中脑黑质纹状体系统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死亡,导致脑内多巴胺神经递质减少,出现静止性震颤、肌僵直和运动迟缓等临床表现.本文就帕金森病的当前的药物治疗状况作一介绍.
作者:李松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冠心汤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2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均予西医常规处理(常规吸氧,休息及运用硝酸脂类,β受体阻滞剂,拜阿司匹林,降脂药物),治疗组在西医治疗同时,配合中医冠心汤加减治疗(全瓜萎15g,薤白15g,半夏15g,枳壳15g,桂枝12g,丹参30g,川芎15g,葛根30g,三七8g,人参12g),观察用药前后心肌耗氧指数,硝酸甘油用量,心绞痛发作相关情况,用药前后心电图、血液流变学及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结果 治疗组心肌耗氧指数,硝酸甘油消耗量,症状控制时间、心电图改变、血液流变学和CRP指标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冠心汤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有明显的效果.
作者:王云川 刊期: 2011年第07期
外阴炎和阴道炎是妇产科临床多的疾病之一.因为外阴部暴露于外,又与尿道、阴道、肛门毗邻,局部经常湿润,细菌容易繁殖,并与外界接触较多,易受各种物理及化学性刺激.因此外阴易发生炎症,并且可与阴道炎同时存在,外阴炎、阴道炎由多种病因致病,非特异性外阴炎阴道炎、前庭大腺炎、霉菌性外阴炎阴道炎、滴虫性外阴炎阴道炎等是其代表性疾病,病毒性外阴炎阴道炎(疱疹、口湿疣)则属于性传播疾病.
作者:姜春苓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桂枝茯苓丸加味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不止的疗效.方法 82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遵循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采用桂枝茯苓丸加味治疗,对照组口服断血流片.于服药一、二个疗程及经行第一天、经挣后复诊.结果 治疗组阴道出血量、出血持续时间均比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 桂枝茯苓丸加味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不止疗效满意.
作者:李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影响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主要因素,为进一步提高针灸疗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对照组(34例).治疗组接受常规针刺治疗,穴取肾俞、委中、阿是穴;对照组接受假穴位治疗,针刺点为肾俞、委中、阿是穴各穴位向外旁开1 cm.两组均留针20min.期间均予以红外线照射辅助治疗.采用测查一般资料、五点口述疼痛分级评分问卷(VRs-5)、健康状况问卷(SF-36)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存质量并比较两组疗效,对各种有可能影响疗效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治疗组的有效率为75.5%,对照组为52.8%,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常规穴位针刺的疗效优于假穴位对照组,患者既往的腰痛发作频率和发作持续时间均对疗效有影响.结论 针刺对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痛具有较好的疗效,患者既往的腰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是影响临床疗效的因素.
作者:龚秀英;胡志斌;陈海宁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建立连花清瘟胶囊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方法 测定连花清瘟胶囊对5种验证菌株的回收率,并对控制菌的检查法进行验证.结论 本品可采用培养基稀释法进行细菌限度检查,采用常规法进行霉菌及酵母菌限度检查;采用常规法进行控制菌检查.
作者:王丽环;李素霞;王刚 刊期: 2011年第07期
变应性鼻炎,又称过敏性鼻炎,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与遗传因素、生活方式、环境污染、饮食习惯等多种因素有关,全球发病有上升趋势,目前现代医学尚无根治的方法.但中医药治疗该病具有疗效显著而作用持久等特点.我科运用我院自制中药丸剂芳香通窍丸科治疗变应性鼻炎,运用于临床20余年,收到了满意的疗效.现就有完整资料的126例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王晓燕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王秀霞教授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妇科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带高徒指导老师,黑龙江省名老中医.从事中医妇科学临床、教学、科研工作50余年,在中医妇科疾病治疗上有独道的见解和独特的治疗方法.笔者为王秀霞教授第四批学术经验继承人,跟师学习2年半,收获颇多,现将王秀霞教授应用琥珀散治疗妇科领域内属血瘀病症的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满玉晶 刊期: 2011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