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梅;刘亚玲
目的 观察天麻素穴位注射治疗枕神经痛的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以1:1的比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两组取穴一致,采用不同的操作方法,一组用天麻素穴位注射,另一组采用单纯针刺.结果 天麻素穴位注射组愈显率优于单纯针刺组(P<0.05).结论 天麻素穴位注射阿是穴治疗枕神经痛效果显著.
作者:刘丹;徐慧明;朱永志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对比新型可调Twin-block矫治器和传统Twin-block矫治器对骨性Ⅱ1错合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52例9~13.5岁的骨性Ⅱ1错牙合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新型可调和传统Twin-block矫治器进行功能矫治.对治疗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结论新型可调和传统Twin-block矫治器均能有效促进了下颌骨生长,改善患者的软组织面型.
作者:梁晓龙;赵丽;赵暖;刘硕;胡永权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补肺固表消风化痰法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疗效.方法 将60例哮喘缓解期儿童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补肺固表消风化痰中药加味玉屏风散和普米克及顺尔宁治疗,观察患儿用药前后控显率和哮喘发作次数,及每次哮喘发作病程天数.结果 补肺固表消风化痰法中药加味玉屏风散控显率达80%,总有效率为96.67%,治疗前后哮喘发作次数明显减少.结论 补肺固表消风化痰法中药加味玉屏风散有减少哮喘发作次数,缩短哮喘发作痫程,增加患儿抵抗力,提高免疫力的作用,从而达到防治哮喘的目的.
作者:白凌军;李伟洪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微波治疗急、慢性炎症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100例微波治疗的急、慢性炎症性疾病的临床资料.结果 100例患者中,痊愈90例(90%),好转6例(6%),无效4例(4%),总有效率96%.结论 微波治疗急、慢性炎症性疾病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袁忠阳;张克坚 刊期: 2011年第07期
中西医学思维方法差异带来的中医学教学问题,需在教学中注意中医思维方法的培养.本文提出在中医早期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生原有的知识系和学科特点,着力培养中医思维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作者:梁永林;刘稼;李兰珍;程容;李广远;成映霞;朱向东 刊期: 2011年第07期
对35例急性水肿性胰腺炎(MAP)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护理.全面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使该组患者全部治愈.明显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复发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龙洋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下射频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门诊已确诊的过敏性鼻炎120例患者,应用射频进行2次治疗.结果 120例患者经治疗显效80例,占66.7%;有效12例,占10%;无效28例,占23.3%;总有效率为76.7%.结论 鼻内窥镜下射频治疗过敏性鼻炎视野清晰,方法简单,结合中医辨证治疗后疗效明显提高.
作者:杨波;高丽华;宋玉;成福香;杨岩;付春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建立连花清瘟胶囊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方法 测定连花清瘟胶囊对5种验证菌株的回收率,并对控制菌的检查法进行验证.结论 本品可采用培养基稀释法进行细菌限度检查,采用常规法进行霉菌及酵母菌限度检查;采用常规法进行控制菌检查.
作者:王丽环;李素霞;王刚 刊期: 2011年第07期
背痛是针灸临床常见疾病.笔者在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在也门共和国荷台达革命医院工作期间,运用皮肤针叩刺拔罐治疗背痛32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戴启斌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糖尿病目前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近5年发病年龄逐渐年轻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通过建立健康档案,健康体检筛查出糖尿病病人及糖耐量异常人群分组管理通过开展健康教育,用药指导,定期回访,定期检测血糖等干预措施使糖尿病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均有提高.
作者:李俊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有效的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术后护理方法.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112例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66例病患采用循证护理方法,对照组66例病患采用传统护理方法.结果 实验组病患满意62例,满意度为94.0%,并发症发生人数5例,发生率为7.8%,对照组病患满意49例,满意度为74.2%,并发症发生人数17例,发生率为25.8%.结论 循证护理方法护理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病人满意度高,并发症发生率低,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巩丹慧;孙萌;刘亚頔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分析针对周围性面瘫采取保暖避风措施后,对面瘫恢复的影响度.为临床治疗护理提供防治措施的依据.阐述周围性面瘫需要避风的重要性.方法 避风组76例周围性面瘫患者均住院治疗,住院期间严格采取避风措煎.门诊自然组,不刻意避风,居行条件同发病前.结果 避风措施是周围性面瘫治疗过程中必须采取的防护措施.
作者:韩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胃脘痛属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笔者经过三十余年的临床观察、总结分析,认为肝郁气滞,横逆犯胃;肝胃郁热,火邪犯胃;久病入络,胃络破损;脾胃虚寒,中阳不运;郁热伤阴,胃络失养为临床常见证型,并提出前述五种证型的治疗方法,具有执简驭繁之佳径,可显著提高该病的辨证治疗效果.
作者:牛常霞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根管治疗是针对牙齿、牙髓、根尖病变的一个治疗过程.根管治疗术是通过清除根管内的坏死物质,进行适当的消毒,充填根管,以去除根管内容物对根尖周围组织的不良刺激,防止发生根尖周病变或促进根尖周病变愈合的一种治疗方法.传统根管治疗一般包括根管预备,根管消毒,根管充填,三个步骤,缺一不可,然而在临床治疗中传统治疗方法耗时长,次数多,患者有时不能按时复诊,影响治疗效果.为了提高疗效,减少患者就诊次数,近几年推出一次性根管治疗新理念,我们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术,探讨其临床疗效.
作者:王强 刊期: 2011年第07期
齐刺法是一种传统的针刺手法,其操作特点是:在病变部位的正中直刺一针,再在其左右(上下)各斜刺(直刺)一针.由于三针齐下,故名齐刺,又叫三刺.由于多针齐下作用于患处局部,可以增强针感,疗效较单针刺法更显著.现将近年来齐刺法在临床中的应用综述如下.
作者:张婉容;杜建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台湾学生因学历背景及专业素质的特殊性,在针灸学习中有其自身的特点.在针灸临床带教过程中,带教老师实践中会遇到许多问题,要因材施教.针对这一较为特殊的群体,明确带教要求,有步骤的、循序渐进的指导学生针灸实际操作,可以提高台湾学生的实践针灸技能.同时带教老师要提高自身的临床水平,顺利带教出高素质、动手能力强的合格的中医学研究生.
作者:李万瑶;胡赟;杞锦政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科学用药包括剂量的准确,服药的时间、疗程、饮水姿势等对预防治疗康复至关重要.
作者:郑莉;王秋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正逐年升高,已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发病年龄多见于40~60岁女性患者,大量事实表明,提高乳腺癌生存率和降低死亡率的决定因素关键的还是如何早期发现.随着高频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广泛应用,已成为乳腺癌的首选检查工具[1].
作者:金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鼻息肉(nasal polyp)以鼻塞日久,鼻窍内见有表面光滑、半透明、触之柔软而不痛的赘生物,有碍气息为主要表现的疾病.鼻息肉是赘生于鼻腔或鼻窦粘膜上突起的肿块.好发于鼻腔的外侧壁及鼻项部.鼻息肉并非真性肿瘤,往往是变态反应和鼻窦慢性发炎引起的鼻粘膜水肿的结果.分为三型:①过敏性息肉.②炎症性息肉.③鼻后孔息肉.鼻息肉有造成鼻塞、呼吸不通畅,或呈活瓣样启闭;伴有嗅觉障碍、头痛、说话时鼻音过重等症状.
作者:韩海燕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按时取穴针法加TDP照射治疗鼻渊的效果.方法 将84例患者分子午流注针刺加TDP照射50例为观察组,针刺取穴加TDP照射34例为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88%,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率52.9%,总有效率91.9%.两组疗效经χ<'2>检验比较,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按时取穴针法加TDP照射治疗鼻渊治愈率明显提高.
作者:周莹;周丽 刊期: 2011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