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72名医护人员职业紧张状况分析

沈艳红;常文虎;郭海兰;高秀绢

关键词:职业紧张, 应变能力, 医护人员
摘要:目的探讨影响医护人员职业紧张状况的因素.方法应用职业紧张量表(OSI-R),整群抽样调查北京市某二级甲等医院门诊及病房医生和护士共299名.结果不同性别医生之间除了心理紧张反应得分差别有显著性意义外,其余各项得分均无差异;医生与护士在任务过重、角色界限不清和责任感3项得分及修养得分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不同受教育程度医护人员在职业任务、角色界限、责任感和修养的得分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不同年龄者在业务技术和人际关系紧张反应及躯体紧张反应和理性处事得分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门诊医护人员与病房医护人员在个人紧张及个人应变能力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医护人员的职务、受教育程度、年龄、工作地点等与职业紧张有很大关系,应该加强对紧张反应强烈的医护人员的防护,减少由于紧张对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影响.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异位妊娠48例误诊分析

    异位妊娠是妇科常见的急腹症,也是孕早期孕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国内外异位妊娠的发生率均呈上升趋势[1,2].异位妊娠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变化多样,易与多种疾病相混淆,其误诊率高达35.9%~67.9%[3,4],因此,有必要分析误诊原因,以提高医疗质量.

    作者:张雪芹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慈心仁术全科服务--河南省郑州市绿城机械所社区卫生服务站专访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社区卫生服务功能落实尚不到位

    王光荣副局长:上海市整个卫生服务体系有2个中心:医疗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作者:王光荣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社区卫生服务从业人员预防保健知识与技能需求调查

    目的调查社区卫生服务从业人员预防保健知识与技能需求情况.方法对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从业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从业人员967人,毕业后参加过预防医学知识与技能培训者占22.7%,全科医学占15.8%,健康教育知识与技能占18.0%.38.4%的从业人员不清楚一级预防措施的主要对象;现从事预防工作的人中,32.1%的人对一级预防措施对象认识不清;25.4%认为与AIDS患者聊天会感染AIDS或认识不清.54.5%的从业人员不能主动宣传预防、保健知识;89.3%的人员不清楚随机的概念;有31.3%的从业人员自认为需要接受预防医学知识与技能的培训.结论社区卫生服务从业人员急需预防保健知识与技能的培训.

    作者:周海城;谢忠诚;许伟;陈志康;周光燕;白雅敏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用巨刺法治疗带状疱疹32例疗效观察

    作者于1998年1月~2001年1月应用巨刺疗法治疗带状疱疹32例,报道如下.

    作者:李军霞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北京地区离退休高级知识分子健康状况调查和分析

    目的了解离退休高级知识分子的健康状况.方法对离退休知识分子进行问卷调查,对其中副高职称以上574份调查问卷进行分析.结果前5位疾病是高血压、冠心病、骨关节病、脑血管病和眼病.自评健康状况的分布是:良好(23.9%),一般(56.3%)和较差(19.8%).对心理素质和对社会认知的13个正向问题持肯定回答的是37%~90%.自评健康状况良好、一般、较差状况的患病数分别近似为1、2、3种.而对13个问题持肯定答案的数目分别近似为10,9,8.把患病数目和肯定回答问题数目作为自变量,使用判别分析法,对健康状况的分类总正确率为45.1%.结论离退休高级知识分子的疾病谱与社会老年人的相似.他们的心理素质和对社会的认知是好的.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种数有所增加,自评健康情况有所下降,社会活动的范围有所缩小.因此,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出发,应该逐步完善社区老年保健医疗网络和全面改善医疗机构设施,更好地为离退休高级知识分子老年患者服务.

    作者:朱宪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中医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为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培养实用型全科医学人才,在预防医学教学过程中,进行了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系列改革.教改前后对367名中医专业医学生预防医学内容需要程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教改后,学生对该课程内容的需求有明显上升(P<0.05),这为今后进一步深化预防医学课程教学改革打下基础.

    作者:王英;莫传伟;陈丽霞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养血清脑颗粒对54例颅脑损伤的治疗作用

    养血清脑颗粒可使颅脑损伤引起的头痛、头晕、呕吐、肢体瘫痪、意识障碍等主要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我院于1999年1月~2002年3月治疗程度不同的颅脑损伤患者共108例,其中应用养血清脑颗粒治疗54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梁鹏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全科医生札记--布朗医生日记

    医生的责任心65岁的卡尔因为顽固性的恶心、呕吐住了院,2周前才出院,病历上记载了几个病因.我想,卡尔或许得了较严重的胃肠炎,当时的腹部检查未见异常,卡尔在临出院签字时候,听从了我的劝告做了上消化道造影,结果未见异常.

    作者:周淑新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晕厥的急诊诊断思路

    晕厥是一种较为常见和多发的疾病,约占急诊病人的3%.晕厥是由于脑供血不足引起的短暂的、自限性的意识丧失症状.在发生意识丧失前常伴有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头晕、眼黑、眼花、出冷汗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晕厥本身一般无生命危险,但其病因众多,有的可反复发作,其原发病对患者的预后及病情转归有很大影响,所以需要一种快速、全面及有序的思路指导对急诊晕厥患者尽早做出诊断.欧洲心脏病学会晕厥工作组于2001年2月在综合大量文献后,提出了晕厥的诊治指南[1].根据该指南的内容,结合多年的急诊工作经验,笔者总结出晕厥的急诊诊断思路如下.

    作者:张美媛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社区卫生服务公共关系模式探索

    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人员的素质是能否被居民接受的关键.浙江省余姚市西北街道长安社区卫生服务站引进现代公关手段,通过优化公共关系,一方面增强服务站内部的凝聚力,即内求团结;另一方面在社会上树立良好形象,提高服务站知名度,拓展社区卫生服务,即外求发展,以提高工作人员素质及居民满意度.

    作者:蔡建国;周慧娜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102例医院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及耐药情况临床分析

    医院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可导致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病死率增高.对我科2001~2002年102例医院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汪坚敏;孙康德;沈琪琦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社区卫生服务的内涵建设

    杨柯君院长:上海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经历了3个过程,1997~1999年形成领导体制服务网络的过程,政府领导,街道负责,各方参与,卫生实施的医疗模式.服务网络来讲,上海早是1~2万居民有一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点.2001~2002年是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规范达标的一个过程,2001年我们上海市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标准化建设全部完成.第三个阶段,从静安区来说,是一个加强内涵建设,定位健康城市建设的一个目标.

    作者:杨柯君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北京市永康社区居民护理服务需求分析与对策

    北京市第六医院永康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做好社区护理服务工作,探索社区护理服务市场,于2002年4~5月对本辖区居民的健康状况和社区护理需求进行了问卷调查,报道如下.

    作者:齐华;代桂芝;刘东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社区卫生服务的问题及对策

    凌云副院长:我想谈一下上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存在的问题:1.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还不平衡:总体来讲西部地区发展有点慢,另外,由于经济利益驱使医疗机构争夺医疗市场,使社会效益显著而经济效益不够显著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作者:凌云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52例抑郁患者综合护理方法体会

    抑郁可见于精神分裂症的偏执型、抑郁症、心因性反应、抑郁性神经症等精神性疾病,其特点是情绪低落、悲观失望、自责自罪、痛不欲生等,是导致患者自杀及意外的直接因素,我们对52例抑郁患者运用综合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李秋军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简易方法治疗耳前瘘管脓肿52例

    先天性耳前瘘管为五官科常见病,其发病率为0.19%~1.20%[1],以单侧为多见,多数为盲管.

    作者:王菊玲;王菊斐;盛于勤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澳大利亚药品服务模式对中国的蕴意

    本文从国家政策、资金来源、提供方式、消费模式、服务与管理等方面详细地介绍了澳大利亚药品服务模式,其特点是通过药品的立法来保证药品服务的有效性、公平性、可及性,有效地控制不合理的药品消费和药品费用的增长速度.结合中国的国情阐述了中国在药品服务方面改革的一些建议和想法.

    作者:刘宁;韩建军;李信春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78例哮喘病人的阶梯式治疗与管理

    我科于2001年8月~2002年8月,遵循世界卫生组织(WHO)<全球哮喘防治的创议>(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GINA)[1],按照我国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和儿童哮喘防治常规(试行)[2,3],对门诊治疗的78例病人进行阶梯式治疗与管理,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俊贤;刘桂霞;张岩梅;袁艳艳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与鼾症相关研究

    目的探讨鼾症对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DCVD)的影响和对心脏瓣膜结构和功能损害的特征.方法对452例老年鼾症患者与452例非鼾症老人进行队列研究,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心脏瓣膜的结构与功能.结果老年鼾症组DCVD的发病率及严重程度与非鼾症组DCVD的发病率及严重程度相比,差别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鼾症可能是导致DCVD的原因之一,是加重心脏瓣膜结构损害与功能障碍的因素.

    作者:何月光;陈耀声;李祖祥;唐春娥;张富娥;迟伟;陈福龙 刊期: 2004年第09期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院协会,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