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英;莫传伟;陈丽霞
作者于1998年1月~2001年1月应用巨刺疗法治疗带状疱疹32例,报道如下.
作者:李军霞 刊期: 2004年第09期
本文报告16例重症哮喘患者在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引导下行经鼻气管插管的经验,现报告如下.
作者:白晓昱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目的对有不合理治疗病史的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进行干预治疗并进行效果评价.方法对147名有不合理治疗病史的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进行合理治疗,对其家长和保育员进行卫生宣教.结果合理治疗后患儿的治愈率增加,临床症状显著减少;卫生宣教后家长的问卷及格率显著提高.结论积极的卫生宣教和合理的治疗对于减少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发病、提高治愈率很有价值.
作者:杨育新;李万鹏;翟凤馨;刘锦平 刊期: 2004年第09期
近年来,青岛市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中荷社区卫生服务合作项目为契机,精心组织,积极探索,政策引导,市场准入,优化卫生资源配置,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了社区卫生服务建设的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胡义瑛;赵军绩 刊期: 2004年第09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9期
我科于2001年8月~2002年8月,遵循世界卫生组织(WHO)<全球哮喘防治的创议>(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GINA)[1],按照我国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和儿童哮喘防治常规(试行)[2,3],对门诊治疗的78例病人进行阶梯式治疗与管理,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俊贤;刘桂霞;张岩梅;袁艳艳 刊期: 2004年第09期
异位妊娠是妇科常见的急腹症,也是孕早期孕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国内外异位妊娠的发生率均呈上升趋势[1,2].异位妊娠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变化多样,易与多种疾病相混淆,其误诊率高达35.9%~67.9%[3,4],因此,有必要分析误诊原因,以提高医疗质量.
作者:张雪芹 刊期: 2004年第09期
晕厥是一种较为常见和多发的疾病,约占急诊病人的3%.晕厥是由于脑供血不足引起的短暂的、自限性的意识丧失症状.在发生意识丧失前常伴有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头晕、眼黑、眼花、出冷汗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晕厥本身一般无生命危险,但其病因众多,有的可反复发作,其原发病对患者的预后及病情转归有很大影响,所以需要一种快速、全面及有序的思路指导对急诊晕厥患者尽早做出诊断.欧洲心脏病学会晕厥工作组于2001年2月在综合大量文献后,提出了晕厥的诊治指南[1].根据该指南的内容,结合多年的急诊工作经验,笔者总结出晕厥的急诊诊断思路如下.
作者:张美媛 刊期: 2004年第09期
北京市第六医院永康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做好社区护理服务工作,探索社区护理服务市场,于2002年4~5月对本辖区居民的健康状况和社区护理需求进行了问卷调查,报道如下.
作者:齐华;代桂芝;刘东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人员的素质是能否被居民接受的关键.浙江省余姚市西北街道长安社区卫生服务站引进现代公关手段,通过优化公共关系,一方面增强服务站内部的凝聚力,即内求团结;另一方面在社会上树立良好形象,提高服务站知名度,拓展社区卫生服务,即外求发展,以提高工作人员素质及居民满意度.
作者:蔡建国;周慧娜 刊期: 2004年第09期
先天性耳前瘘管为五官科常见病,其发病率为0.19%~1.20%[1],以单侧为多见,多数为盲管.
作者:王菊玲;王菊斐;盛于勤 刊期: 2004年第09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9期
医院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可导致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病死率增高.对我科2001~2002年102例医院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汪坚敏;孙康德;沈琪琦 刊期: 2004年第09期
已公认某些介质及多种因素包括补体、蛋白水解酶、活性氧自由基,花生四烯酸、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和粒细胞趋化因子等,参与了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病过程[1,2].但未见MODS患者血清酶与蛋白抑制物活性改变的报道.我院急诊科1995~1998年对70例危重患者血清组织释放酶与α-抗胰蛋白酶(α-AT)的变化进行检测,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若中 刊期: 2004年第09期
医生的责任心65岁的卡尔因为顽固性的恶心、呕吐住了院,2周前才出院,病历上记载了几个病因.我想,卡尔或许得了较严重的胃肠炎,当时的腹部检查未见异常,卡尔在临出院签字时候,听从了我的劝告做了上消化道造影,结果未见异常.
作者:周淑新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目的了解产妇自然分娩时软产道裂伤的危险因素.方法以某地区两所综合性大医院2个月内就诊行自然分娩的产妇为调查对象,对产妇软产道裂伤的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进行调查.结果产妇软产道裂伤发生率为60.3%,经产妇分娩时软产道损伤发生率(74.5%)与初产妇(52.4%)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3).产次、加腹压、会阴保护不当均为软产道裂伤的危险因素;催产素应用、过早干预、助产士专业素质及其主观因素对软产道裂伤的发生有较大影响;发生软产道裂伤的产妇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与无软产道裂伤者差别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6).结论应重视软产道裂伤发生的危险因素及主要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减少和控制软产道裂伤的发生.
作者:曾荔苹;沈伶;李丽萍;郭慧敏 刊期: 2004年第09期
为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培养实用型全科医学人才,在预防医学教学过程中,进行了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系列改革.教改前后对367名中医专业医学生预防医学内容需要程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教改后,学生对该课程内容的需求有明显上升(P<0.05),这为今后进一步深化预防医学课程教学改革打下基础.
作者:王英;莫传伟;陈丽霞 刊期: 2004年第09期
为科学合理地开发和使用社区卫生服务人力资源,需要对社区居民健康状况和卫生服务需求进行调查.我们选择了已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部分社区进行调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海城;陈志康;周光燕;谢忠诚;许伟;白雅敏 刊期: 2004年第09期
杨柯君院长:上海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经历了3个过程,1997~1999年形成领导体制服务网络的过程,政府领导,街道负责,各方参与,卫生实施的医疗模式.服务网络来讲,上海早是1~2万居民有一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点.2001~2002年是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规范达标的一个过程,2001年我们上海市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标准化建设全部完成.第三个阶段,从静安区来说,是一个加强内涵建设,定位健康城市建设的一个目标.
作者:杨柯君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目的调查社区卫生服务从业人员预防保健知识与技能需求情况.方法对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从业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从业人员967人,毕业后参加过预防医学知识与技能培训者占22.7%,全科医学占15.8%,健康教育知识与技能占18.0%.38.4%的从业人员不清楚一级预防措施的主要对象;现从事预防工作的人中,32.1%的人对一级预防措施对象认识不清;25.4%认为与AIDS患者聊天会感染AIDS或认识不清.54.5%的从业人员不能主动宣传预防、保健知识;89.3%的人员不清楚随机的概念;有31.3%的从业人员自认为需要接受预防医学知识与技能的培训.结论社区卫生服务从业人员急需预防保健知识与技能的培训.
作者:周海城;谢忠诚;许伟;陈志康;周光燕;白雅敏 刊期: 200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