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例脑出血术后6个月患者的康复治疗体会

张娟;张泓

关键词:脑出血, 术后6个月, 康复治疗
摘要:通过对1例大脑基底节出血术后延误病情长达6个月之久的患者进行近3个月的家庭康复治疗,结果患者改良Bathel指数评分由20分提高至42.5分,肌萎缩得以控制,肩痛症状消失,运动功能得到改善,精神和体力大有提高,证实脑卒中患者即使已经进入后遗症期,只要进行正规的康复训练,仍可能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加强口腔科院内感染管理

    口腔科门诊患者多,流动性大,牙钻高速涡轮机在使用时可形成血性及唾液性气溶胶等使诊室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含量增多,对医护人员构成交叉感染的潜在危险.因此加强对口腔科医务人员感染知识培训,加强医疗器械的消毒管理,提高自我防范意识,以减少口腔科感染的发生,防止传染性疾病的流行.

    作者:黎晶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微波治疗炎症性疾病100例

    目的 观察微波治疗急、慢性炎症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100例微波治疗的急、慢性炎症性疾病的临床资料.结果 100例患者中,痊愈90例(90%),好转6例(6%),无效4例(4%),总有效率96%.结论 微波治疗急、慢性炎症性疾病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袁忠阳;张克坚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王秀霞教授应用琥珀散异病同治经验

    王秀霞教授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妇科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带高徒指导老师,黑龙江省名老中医.从事中医妇科学临床、教学、科研工作50余年,在中医妇科疾病治疗上有独道的见解和独特的治疗方法.笔者为王秀霞教授第四批学术经验继承人,跟师学习2年半,收获颇多,现将王秀霞教授应用琥珀散治疗妇科领域内属血瘀病症的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满玉晶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天麻素穴位注射治疗枕神经痛30例

    目的 观察天麻素穴位注射治疗枕神经痛的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以1:1的比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两组取穴一致,采用不同的操作方法,一组用天麻素穴位注射,另一组采用单纯针刺.结果 天麻素穴位注射组愈显率优于单纯针刺组(P<0.05).结论 天麻素穴位注射阿是穴治疗枕神经痛效果显著.

    作者:刘丹;徐慧明;朱永志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肢体手术中自动气压止血带的应用分析

    自动气压止血带是有效的止血器械,用于肢体手术,大限度地制止创面出血.为了创造无血手术术野常需要使用气囊止血带,可以减少手术中失血,便于手术操作,减少组织损伤,缩短手术时间.但使用不当则可发生止血带副损伤,严重者可引起肢体肌肉坏死或神经损伤.我院自2007年以来,268例使用自动气压止血带,进行术中止血,临床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杨宏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丹参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明确丹参在治疗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推广提供依据.方法 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的比较.结果 丹参为中医活血化瘀代表药,含多种化学成分,具有多种药理活性.临床上已被广泛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并且疗效显著.结论 丹参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方面具有进一步研究开发的广阔前景.

    作者:马美菊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中西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46例

    目的 观察中医辨治配合西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46例的临床疗效.方法 89例慢阻肺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3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吸氧、抗感染、祛痰、解痊、通畅呼吸道等对症治疗,治疗组患者辨证后同时以中药方祛痰纳气补益汤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后,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经统计分析,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9%,优于对照组的7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辨治配合西药治疗慢阻肺的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戴荣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增液承气汤干预5-HT3受体拮抗剂所致便秘125例

    目的 观察增液承气汤对防治5-HT<,3>受体拮抗剂所致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50例病人采用自身交叉对照法,分为服药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服增液承气汤,对照组不服任何通便药,观察便秘腹胀改善率.结果 服药组便秘腹胀为0,对照组为80%左右.结论 增液承气汤对5-HT<,3>受体拮抗剂所致之便秘有明显疗效,能增效减毒.

    作者:温娟;赵发红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连花清瘟胶囊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学验证

    目的 建立连花清瘟胶囊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方法 测定连花清瘟胶囊对5种验证菌株的回收率,并对控制菌的检查法进行验证.结论 本品可采用培养基稀释法进行细菌限度检查,采用常规法进行霉菌及酵母菌限度检查;采用常规法进行控制菌检查.

    作者:王丽环;李素霞;王刚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渗透中医思维的探索与实践

    中西医学思维方法差异带来的中医学教学问题,需在教学中注意中医思维方法的培养.本文提出在中医早期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生原有的知识系和学科特点,着力培养中医思维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作者:梁永林;刘稼;李兰珍;程容;李广远;成映霞;朱向东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从体质辨证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临床观察

    目的 以体质辨识为切入点,通过辨体与辨病、辨证相结合,探讨COPD稳定期的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规律,从而为COPD稳定期规范化方案提供可靠的临床依据.方法 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筛选符合临床证候诊断标准的患者180例,通过疾病、中医证候、症状疗效等判定,经统计学处理分析,评价COPD稳定期规范化方案的合理性及可行性.结果 治疗后患者总有效率达80%,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总有效率82.8%,症状疗效评价总有效率88.3%.结论 从体质辨识治疗COPD稳定期方案有效,简便易于执行.疗效评价标准具有科学性,可行性.方案经济,依从性好.

    作者:仕丽;王檀;张海洋;赵东凯;张丽秀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个性化的人工气道湿化护理

    在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中,人工气道的建立是保证患者生命的首要环节,而人工气道护理的关键在于气道湿化.人工气道湿化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机械通气治疗的效果及患者的预后.科学管理和使用人工气道,确保人工气道通畅成为护理探索和研究的重点.2010年2月至2010年12月,选取32例因不同原因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进行个性化的湿化护理,效果良好.

    作者:李灿花;赵先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糖尿病继发褥疮感染的护理体会

    褥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缺血,缺氧,血液循环障碍而导致.糖尿病患者由于微循环障碍,使褥疮难以愈合,是治疗及护理上的一大难题,无论对病人家属还是医护人员都是一种繁重的负担.我科于2008年~2009年收治8例糖尿病并发褥疮的患者,经过精心护理,患者好转出院,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赵云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护理急性水肿性胰腺炎35例

    对35例急性水肿性胰腺炎(MAP)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护理.全面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使该组患者全部治愈.明显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复发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龙洋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病毒性脑炎脑电图诊断意义

    病毒性脑炎是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之一,是病毒侵入中枢神经系统所致.常见病原包括单纯疱疹病毒、虫媒病毒、肠道病毒等,确诊有赖于脑组织活检病毒分离或血清病毒抗体测定.目前临床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及脑电图、CT或MRI、脑脊液等检查判断.

    作者:马伟红;刘瑛;吴红丽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80例龋病的临床体会

    龋病是一种由口腔中多种因素复合作用所导致的牙齿硬组织进行性病损,表现为无机质的脱矿和有机质的分解,随着病程的发展而有一色泽变化到形成实质性病损的演变过程.其特点是发病率高,分布广.一般平均龋患率可在50%左右,是口腔主要的常见病,也是人类普遍的疾病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与癌肿和心血管疾病并列为人类三大重点防治疾病.

    作者:苑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台湾研究生针灸临床带教的实践与思考

    台湾学生因学历背景及专业素质的特殊性,在针灸学习中有其自身的特点.在针灸临床带教过程中,带教老师实践中会遇到许多问题,要因材施教.针对这一较为特殊的群体,明确带教要求,有步骤的、循序渐进的指导学生针灸实际操作,可以提高台湾学生的实践针灸技能.同时带教老师要提高自身的临床水平,顺利带教出高素质、动手能力强的合格的中医学研究生.

    作者:李万瑶;胡赟;杞锦政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彩色多普勒检测女性乳腺癌22例

    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正逐年升高,已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发病年龄多见于40~60岁女性患者,大量事实表明,提高乳腺癌生存率和降低死亡率的决定因素关键的还是如何早期发现.随着高频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广泛应用,已成为乳腺癌的首选检查工具[1].

    作者:金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1例脑出血术后6个月患者的康复治疗体会

    通过对1例大脑基底节出血术后延误病情长达6个月之久的患者进行近3个月的家庭康复治疗,结果患者改良Bathel指数评分由20分提高至42.5分,肌萎缩得以控制,肩痛症状消失,运动功能得到改善,精神和体力大有提高,证实脑卒中患者即使已经进入后遗症期,只要进行正规的康复训练,仍可能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娟;张泓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高压氧联合银杏叶制剂治疗突发性耳聋60例

    目的 观察高压氧联合银杏叶制剂对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标准的突发性耳聋12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高压氧并静滴银杏叶制剂,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7%.结论 高压氧联合银杏叶制剂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药物,且越早治疗,预后越好.

    作者:顾斌 刊期: 2011年第07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