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产的药物治疗

刘式景;王璇

关键词:防治早产, 围生医学, 神经系统后遗症, 新生儿, 围生儿死亡率, 妊娠并发症, 智力障碍, 存活质量, 课题
摘要:早产是围生医学中的一个常见妊娠并发症,75%的新生儿死亡与早产有关,部分存活者,可遗留下智力障碍或神经系统后遗症.因此,如何防治早产,提高新生儿存活质量,降低围生儿死亡率,是围生医学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咳嗽的全方位规范化病因诊断与治疗

    慢性咳嗽的定义:(1)咳嗽至少3周;(2)咳嗽是现有的惟一症状;(3)不伴咯血;(4)否认咳嗽相关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5)近期胸部X线检查难以确诊;(6)有痰或无痰[1].

    作者:金德海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肺底积液8例误诊分析

    肺底积液是指液体聚于肺底与横膈之间的胸膜腔内.现将我院2000年3月~2003年6月收治的8例肺底积液误诊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白晓昱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转化生长因子-β与器官纤维化

    主要脏器的慢性纤维化导致功能的进行性下降甚至致患者死亡,是医学领域的主要难题之一.近年来,各种细胞因子如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IL-1)等在纤维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关注.尽管各种细胞因子的作用及其相关关系尚未完全明了,但已有资料证明:TGF-β在各器官组织的纤维化疾病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被大多数学者公认为纤维化形成与发展的启动枢纽,是关键性细胞因子[1].现就TGF-β与脏器纤维化的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杨朝晖;甘华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噪声作业工人血浆热应激蛋白60抗体与心电图异常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噪声作业工人血浆热应激蛋白(HSP)60抗体与心电图异常之间的关系.方法用Western blot免疫印迹法测定噪声作业工人血浆HSP 60抗体水平.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SP 60抗体水平与心电图异常的关系.结果心电图异常组噪声作业工人HSP60抗体阳性率为15.4%,心电图正常组为5.9%,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在排除了常见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影响后,心电图异常与HSP60抗体之间仍然存在着较强联系.结论血浆HSP60抗体可能是噪声作业工人心电图异常的危险因素.

    作者:姚惠琳;祁成;李毅;杨杪;陈胜;郑建如;杨秋玲;邬堂春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妊娠合并糖尿病伴酮症酸中毒的诊断与处理

    妊娠合并糖尿病并发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DKA),是一种可危及孕妇、胎儿生命的产科严重合并症.DKA发病主要原因为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糖代谢紊乱加重,出现脂肪分解加速,经过肝脏氧化形成酮体,在血中积聚而发生代谢性酸中毒.1型糖尿病患者在孕期比2型糖尿病或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ic mellitus,GDM)患者更易发生DKA.目前,经过积极正确处理,并发DKA孕妇的死亡率已明显下降,但是,围生儿死亡率仍高达35%~90%,且存活的子代的远期并发症极高.妊娠期DKA在临床表现及处理上都有其特殊性,临床医生应充分认识妊娠期DKA对孕妇和胎儿的危害及其临床特点,重视孕期DKA的预防,掌握其诊断和治疗的特点,以减少DKA对孕妇和围生儿的不良影响.

    作者:杨慧霞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天津市359名参加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学员教育相关情况的调查

    目的了解全科医师岗位培训的效果和影响因素及全科医师的教育需求.方法对359名全科医师岗位培训班学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学员中女性占66.3%,30岁以下占49.8%,初级及以下职称占58.2%,83.2%的学员认为通过培训收获大,学员均希望参加继续教育培训,50.3%的学员每周工作时间超过5d8h.结论全科医师人员结构需要调整;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应整体考虑学员的需求与教学目标;全科医生有继续受教育的需求,但工作性质、收入和管理上的无序是其影响因素.

    作者:刘冬莹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早产的药物治疗

    早产是围生医学中的一个常见妊娠并发症,75%的新生儿死亡与早产有关,部分存活者,可遗留下智力障碍或神经系统后遗症.因此,如何防治早产,提高新生儿存活质量,降低围生儿死亡率,是围生医学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作者:刘式景;王璇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提高对产科急重症的诊断和处理水平--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1 产科急重症是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一个国家和地区孕产妇死亡率的高低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相关.WHO报道:2000年全世界孕产妇平均死亡率为400/10万,不同国家孕产妇死亡率相差较大,发达国家孕产妇平均死亡率为20/10万,亚洲为330/10万.我国孕产妇死亡率正在逐年下降,1989~1995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监测协作组对8709220例孕妇的监测结果显示,孕产妇死亡5984例,7年中孕产妇平均死亡率为77.4/10万.其中城市为45.5/10万,农村为95.4/10万,2000年孕产妇死亡率为53.0/10万.

    作者:樊尚荣;杨慧霞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中国抗高血压药物应用现状--兼我们对当前国际上一些争议的看法

    美国心、肺、血研究所于2002年12月在JAMA上公布的ALLHAT研究结果提示:高血压患者宜用价廉的噻嗪类利尿剂作为一线药物,其在控制高血压、预防并发症方面,优于钙拮抗剂(CCB)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此结论马上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争议.5个月后,JNC7委员会提出了高血压预防和处理新指南,该指南建议大多数患者服用噻嗪类利尿剂,单独服用或与其他任何一类抗高血压药物合用.但在ASH年会上,围绕ALLHAT和JNC7产生了许多分歧.本文结合我国城市和乡村抗高血压药物应用现状,运用Meta分析方法,对20项国内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随机化试验结果进行合并分析.系统评价了我国人群使用的各类降压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效果及安全性,为高血压药物在我国临床中的合理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建议:(1)欲确定某类药物优于其他类,需要大量长期的、前瞻性的、大规模多中心的临床试验加以证实;(2)在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选择疗效更好,副作用更少的药品如长效CCB、ACEI等;(3)1999年WHO/ISH高血压治疗指南提出了降压治疗4项原则(小剂量、联合、长效、更换用药),为今后规范和推动临床高血压的治疗发挥了重要导向作用;(4)在为患者选用降压药物时,医生不仅要注意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波动、靶器官损害,还要考虑患者的经济条件,有针对性地合理用药,使之疗效满意、副作用少且价格适宜.

    作者:王育琴;王辉;张政;詹思延;王梅;王振纲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乳头湿疹样癌16例误诊分析

    乳头湿疹样癌又称佩吉特病(Paget's disease),起源于乳头内大导管,在乳头和乳晕的表皮深层浸润的特殊类型乳腺癌,临床上极易误诊.我院自1993~2000年收治20例,其中16例在入院前被误诊,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现桥;陈英杰;王雪芹;吕志晖;王巍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妊娠合并艾森曼格综合征的会诊与转诊

    艾森曼格综合征(Eisenmenger's syndrome) 有狭义和广义两个概念,狭义指一种复合的先天性心血管疾病,包括室间隔缺损、主动脉转位、右心室肥大及正常或扩大的肺动脉,患者有发绀,与法洛氏四联征的不同仅在于无肺动脉狭窄.广义指凡有室间隔缺损,伴有肺动脉高压,产生右向左分流或双向分流而出现发绀的先天性心脏病[1].

    作者:时春艳;杨慧霞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嗜睡、头痛、反复夜间憋醒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沐舒坦佐治婴幼儿肺炎48例疗效观察

    小儿肺炎是婴幼儿期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小儿患肺炎时痰不易咳出.目前临床上适用于小儿的有效排痰药物尚不多见.我院于2002年9月~2003年5月使用沐舒坦注射液治疗小儿肺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韩美芹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盆腔炎的治疗

    盆腔炎系指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炎症,包括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炎、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结缔组织炎及盆腔腹膜炎.几乎所有的盆腔炎都由上行感染所致,病原体从阴道经宫颈上行到子宫体及附件引起炎症.输卵管炎是盆腔炎主要的表现.临床上诊断的盆腔炎中2/3为输卵管炎.盆腔炎通常代表盆腔炎的急性期过程,与急性盆腔炎对应,慢性盆腔炎代表急性盆腔炎的后遗症,包括:盆腔粘连、瘢痕形成和输卵管堵塞[1].盆腔炎的并发症和后遗症包括:输卵管-卵巢脓肿;不孕症;异位妊娠;慢性盆腔疼痛.

    作者:樊尚荣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培菲康联合谷氨酰胺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36例疗效观察

    自2000年12月~2002年4月,我们采用培菲康联合谷氨酰胺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36例,并与阿片肽κ-受体激动剂易蒙停治疗的34例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维武;任光圆;胡学建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复兴医院全科医学教育模式探索

    为培养一批能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卫生保健需求的全科医学人才和建立较为完善的全科医学教育体系,使之适应卫生改革与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我们面向在复兴医院工作或学习的全科医师,针对全科医学教育中存在的几个有待解决的主要问题并结合我国国情和复兴医院本身的特点,进行了复兴医院全科医学教育模式的不断探索,取得了一定的实效.

    作者:杜雪平;钱宁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晚发性佝偻病儿童血浆25-羟基维生素D3

    目的检测晚发性佝偻病(DR)儿童血浆25-羟基维生素D3 (25-OH-D3) 水平.方法从2028名6~11岁小学生中筛检出DR可疑者221人,抽取静脉血肝素抗凝分离出血浆,经10%二氯甲烷-正己烷提取,用Lichrospher C18(5μm,250mm×4.6mm)色谱柱分离,97%甲醇-3%水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为265nm,检测其血浆25-OH-D3水平.结果血浆25-OH-D3在20~320ng/m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2),方法的回收率为96.34%,相对标准偏差为4.58%,小检出浓度为0.06ng/ml (S/N=3).确诊DR 151人,血浆25-OH-D3水平为(5.28±1.99)ng/ml.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准确,可作为确诊DR的病因学检测手段.

    作者:叶怀庄;章殷捷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异丙酚伍用不同类型镇痛药用于门诊胃镜检查的观察

    异丙酚是一种新型的短效的静脉麻醉药,它以起效快、苏醒快,具有用后不影响患者的时空定向力的优点.现已普遍用于门诊各类小手术,其镇痛作用较微弱.我院近两年将异丙酚分别与芬太尼及曲马朵伍用于胃镜检查来探讨合理的麻醉方法.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传光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胎盘植入临床病历及文献分析

    目的探讨胎盘植入的高危因素和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3~2002年间10例胎盘植入病例的特点和处理方法,并结合文献加以分析.结果 18456例分娩产妇中,胎盘植入10例,发生率为0.05%.同时合并中央性前置胎盘者5例.10例中3例行子宫次全切除术,1例行全子宫切除术.结论对具有高危因素的孕妇产前综合应用彩超、MRI及血清AFP测定等方法有可能于分娩前诊断胎盘植入.对于术前已明确诊断为大面积、穿透性胎盘植入,且无生育要求者,应做好术中切除子宫的准备.

    作者:薛晴;杨慧霞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危重症社区现场急救系列讲座(6)急性心律失常--重要的相关基础知识(二)

    扎实的基础医学理论是医学科学的基石,如果缺乏相关的基础知识,我们肯定无法真正掌握诊治急性心律失常的技能.下面是急救者必须了解和掌握的与心律失常相关的部分基础知识.

    作者:冯庚 刊期: 2004年第14期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院协会,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