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乳头湿疹样癌16例误诊分析

李现桥;陈英杰;王雪芹;吕志晖;王巍

关键词:乳头湿疹样癌, 特殊类型乳腺癌, 现报道如下, 易误诊, 佩吉特病, 入院前, 乳晕, 起源, 临床, 浸润, 导管, 表皮
摘要:乳头湿疹样癌又称佩吉特病(Paget's disease),起源于乳头内大导管,在乳头和乳晕的表皮深层浸润的特殊类型乳腺癌,临床上极易误诊.我院自1993~2000年收治20例,其中16例在入院前被误诊,现报道如下.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复兴医院全科医学教育模式探索

    为培养一批能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卫生保健需求的全科医学人才和建立较为完善的全科医学教育体系,使之适应卫生改革与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我们面向在复兴医院工作或学习的全科医师,针对全科医学教育中存在的几个有待解决的主要问题并结合我国国情和复兴医院本身的特点,进行了复兴医院全科医学教育模式的不断探索,取得了一定的实效.

    作者:杜雪平;钱宁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提高对产科急重症的诊断和处理水平--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1 产科急重症是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一个国家和地区孕产妇死亡率的高低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相关.WHO报道:2000年全世界孕产妇平均死亡率为400/10万,不同国家孕产妇死亡率相差较大,发达国家孕产妇平均死亡率为20/10万,亚洲为330/10万.我国孕产妇死亡率正在逐年下降,1989~1995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监测协作组对8709220例孕妇的监测结果显示,孕产妇死亡5984例,7年中孕产妇平均死亡率为77.4/10万.其中城市为45.5/10万,农村为95.4/10万,2000年孕产妇死亡率为53.0/10万.

    作者:樊尚荣;杨慧霞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妊娠急性脂肪肝的诊断和处理

    妊娠急性脂肪肝(acute fatty liver of pregnancy,AFLP)是一种罕见且病因不明的妊娠并发症.发病率为1/7000~1/16000.1843年,Pokitanssky命名本病为急性黄色肝萎缩.AFLP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包括:肝性脑病、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所致的胃肠道出血和生殖道出血、胰腺炎和败血症等.在AFLP病例中胎儿缺氧常见,可能与子宫胎盘缺氧有关.

    作者:樊尚荣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儿童晚发性佝偻病积分诊断评价

    目的确定晚发性佝偻病(DR)诊断的金标准,并对简易积分诊断进行评价.方法 346名DR可疑儿童中,按其病理生理指标确诊DR,并以此为金标准,对骨碱性磷酸酶(BALP)检查结果和DR积分情况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进行评价.结果 DR在可疑人群中检出率为43.6%,血BALP>300IU/L时DR诊断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均为100.0%,200IU/L时阴性预测值为95.6%;DR积分2分时阴性预测值为96.6%,4分时正确指数和Kappa值高,分别为70.7%和0.63.DR积分≥4分时,积分越高、阳性预测值越高.结论 DR积分诊断是筛查DR可疑儿童较为理想、准确的可行手段.

    作者:章殷捷;柳会琼;谢玉程;叶文宣;叶怀庄;刘日敏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羊水栓塞的研究进展

    羊水栓塞(Amniotic Fluid Embolism,AFE)是指分娩过程中羊水进入母血循环引起肺栓塞、休克等一系严重症状的综合征.Clark等报道,羊水栓塞的发病率在美国为1: (8000~80000),病死率高达80%以上.Burrows等报道,澳大利亚近27年致命性羊水栓塞的发病率为1.03/10万.另有报道,羊水栓塞引起死亡的孕产妇数占孕产妇死亡的10%~20%.在美国、澳大利亚羊水栓塞是孕产妇死亡的第2位原因,占孕产妇死亡的10%,在英国占7%.

    作者:靳家玉;施颖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硫化氢中毒损伤的特点、临床表现和紧急救治原则

    目的研究硫化氢(H2S)吸入中毒损伤的特点、临床表现和紧急救治原则.方法参考硫化氢中毒的基础研究及救治文献,结合多年的化学毒物基础研究和临床急救经验,总结硫化氢吸入中毒损伤的特点和救治措施.结果硫化氢急性中毒的临床表现决定于吸入硫化氢的浓度和时间,靶器官是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现场措施对硫化氢中毒的恢复为重要,应尽快应用H2S解毒剂,维持呼吸系统功能.结论必须了解硫化氢吸入中毒损伤的特点,建立周密有效的抢救计划和措施,才能取得良好的抢救效果.

    作者:岳茂兴;徐冰心;李轶;董兆君;曹佳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妊娠合并急性肾衰的诊治原则

    急性肾衰(Acute renal failure,ARF)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急骤发生的尿毒症综合征.其临床表现为短时间内急剧发生的肾功能进行性减退,氮质代谢废物的积聚和水电解质失调,常伴有少尿(部分病人尿量不少,称非少尿性ARF).与妊娠有关或与妊娠并发症及合并症有关的急性肾衰属于产科急性肾衰,也叫做与妊娠有关的肾衰(Pregnancy-related acute renal failure,PR-ARF)[1,2].其发病率在发达国家不足0.01%;国内报道约为0.05%[3].孕产妇死亡率为10%~25%[4].

    作者:夏亚军;尚涛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沐舒坦佐治婴幼儿肺炎48例疗效观察

    小儿肺炎是婴幼儿期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小儿患肺炎时痰不易咳出.目前临床上适用于小儿的有效排痰药物尚不多见.我院于2002年9月~2003年5月使用沐舒坦注射液治疗小儿肺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韩美芹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妊娠合并糖尿病伴酮症酸中毒的诊断与处理

    妊娠合并糖尿病并发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DKA),是一种可危及孕妇、胎儿生命的产科严重合并症.DKA发病主要原因为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糖代谢紊乱加重,出现脂肪分解加速,经过肝脏氧化形成酮体,在血中积聚而发生代谢性酸中毒.1型糖尿病患者在孕期比2型糖尿病或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ic mellitus,GDM)患者更易发生DKA.目前,经过积极正确处理,并发DKA孕妇的死亡率已明显下降,但是,围生儿死亡率仍高达35%~90%,且存活的子代的远期并发症极高.妊娠期DKA在临床表现及处理上都有其特殊性,临床医生应充分认识妊娠期DKA对孕妇和胎儿的危害及其临床特点,重视孕期DKA的预防,掌握其诊断和治疗的特点,以减少DKA对孕妇和围生儿的不良影响.

    作者:杨慧霞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盆腔炎的治疗

    盆腔炎系指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炎症,包括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炎、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结缔组织炎及盆腔腹膜炎.几乎所有的盆腔炎都由上行感染所致,病原体从阴道经宫颈上行到子宫体及附件引起炎症.输卵管炎是盆腔炎主要的表现.临床上诊断的盆腔炎中2/3为输卵管炎.盆腔炎通常代表盆腔炎的急性期过程,与急性盆腔炎对应,慢性盆腔炎代表急性盆腔炎的后遗症,包括:盆腔粘连、瘢痕形成和输卵管堵塞[1].盆腔炎的并发症和后遗症包括:输卵管-卵巢脓肿;不孕症;异位妊娠;慢性盆腔疼痛.

    作者:樊尚荣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乳头湿疹样癌16例误诊分析

    乳头湿疹样癌又称佩吉特病(Paget's disease),起源于乳头内大导管,在乳头和乳晕的表皮深层浸润的特殊类型乳腺癌,临床上极易误诊.我院自1993~2000年收治20例,其中16例在入院前被误诊,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现桥;陈英杰;王雪芹;吕志晖;王巍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中国抗高血压药物应用现状--兼我们对当前国际上一些争议的看法

    美国心、肺、血研究所于2002年12月在JAMA上公布的ALLHAT研究结果提示:高血压患者宜用价廉的噻嗪类利尿剂作为一线药物,其在控制高血压、预防并发症方面,优于钙拮抗剂(CCB)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此结论马上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争议.5个月后,JNC7委员会提出了高血压预防和处理新指南,该指南建议大多数患者服用噻嗪类利尿剂,单独服用或与其他任何一类抗高血压药物合用.但在ASH年会上,围绕ALLHAT和JNC7产生了许多分歧.本文结合我国城市和乡村抗高血压药物应用现状,运用Meta分析方法,对20项国内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随机化试验结果进行合并分析.系统评价了我国人群使用的各类降压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效果及安全性,为高血压药物在我国临床中的合理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建议:(1)欲确定某类药物优于其他类,需要大量长期的、前瞻性的、大规模多中心的临床试验加以证实;(2)在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选择疗效更好,副作用更少的药品如长效CCB、ACEI等;(3)1999年WHO/ISH高血压治疗指南提出了降压治疗4项原则(小剂量、联合、长效、更换用药),为今后规范和推动临床高血压的治疗发挥了重要导向作用;(4)在为患者选用降压药物时,医生不仅要注意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波动、靶器官损害,还要考虑患者的经济条件,有针对性地合理用药,使之疗效满意、副作用少且价格适宜.

    作者:王育琴;王辉;张政;詹思延;王梅;王振纲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对母儿结局影响的前瞻性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代谢异常(GDM和GIGT)经过及时诊断和规范处理,其对母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前瞻性收集我院2002年1~12月,糖代谢异常单胎妊娠孕妇215例作为研究组,其中GDM 109例,GIGT 106例;选择同期糖代谢正常的单胎孕妇261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围生儿的终结局.结果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的发生率已高达7.61%,其中GDM的发生率为 3.86%(109/2825),GIGT的发生率为3.75% (106/2825), 91.00%(195/215)的糖代谢异常孕妇接受了治疗.GDM组巨大儿发生率为13.80%、妊高征发生率为14.7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4%、7.90%,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GIGT组孕妇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GDM和GIGT组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的发生率分别为3.60%、2.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65%,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两组新生儿其他合并症发生率间的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发生率明显升高,通过严格规范产前管理,GDM组巨大儿、妊高征发生率仍高于糖代谢正常孕妇;GIGT孕妇及围生儿结局明显改善,除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外,其他母、儿并发症与糖代谢正常者相近.

    作者:杨慧霞;赵怿;段晓华;吴北生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误诊1例

    1 病例简介患者,男,55岁,因晚上10时左右左脚跖趾关节突然出现红、肿、热、痛,疼痛剧烈,伴活动障碍,逐渐加重2d就诊.既往无遗传病史,健康状况良好,未做任何检查.诊断为蜂窝织炎.给予头孢羟氨苄500mg/次,2次/d;诺福丁(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100mg/次,1次/d.服药后症状明显减轻,10余天后症状再次加重,反复发作,50余天脚拇趾出现绿豆大小黄白色隆起赘生物.于中心医院就诊,血尿酸:415μmol/L(正常值为:119~238μmol/L),诊断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作者:杨玲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胎盘植入临床病历及文献分析

    目的探讨胎盘植入的高危因素和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3~2002年间10例胎盘植入病例的特点和处理方法,并结合文献加以分析.结果 18456例分娩产妇中,胎盘植入10例,发生率为0.05%.同时合并中央性前置胎盘者5例.10例中3例行子宫次全切除术,1例行全子宫切除术.结论对具有高危因素的孕妇产前综合应用彩超、MRI及血清AFP测定等方法有可能于分娩前诊断胎盘植入.对于术前已明确诊断为大面积、穿透性胎盘植入,且无生育要求者,应做好术中切除子宫的准备.

    作者:薛晴;杨慧霞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转化生长因子-β与器官纤维化

    主要脏器的慢性纤维化导致功能的进行性下降甚至致患者死亡,是医学领域的主要难题之一.近年来,各种细胞因子如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IL-1)等在纤维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关注.尽管各种细胞因子的作用及其相关关系尚未完全明了,但已有资料证明:TGF-β在各器官组织的纤维化疾病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被大多数学者公认为纤维化形成与发展的启动枢纽,是关键性细胞因子[1].现就TGF-β与脏器纤维化的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杨朝晖;甘华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脑性瘫痪与产科相关因素研究进展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造成小儿运动功能伤害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就其病因的探讨有了新的进展,引起了广泛关注.

    作者:尚(青鸟);杨慧霞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肺底积液8例误诊分析

    肺底积液是指液体聚于肺底与横膈之间的胸膜腔内.现将我院2000年3月~2003年6月收治的8例肺底积液误诊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白晓昱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早产的药物治疗

    早产是围生医学中的一个常见妊娠并发症,75%的新生儿死亡与早产有关,部分存活者,可遗留下智力障碍或神经系统后遗症.因此,如何防治早产,提高新生儿存活质量,降低围生儿死亡率,是围生医学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作者:刘式景;王璇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前列腺腺体内乙醇注射治疗良性增生26例疗效分析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老年男性的常见病.60岁以上男性50%~60%有不同程度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有尿频、夜尿多、排尿困难症状的约占30%,发生尿潴留的占7%[1].2002年6~10月,我院采用经会阴部前列腺腺体内注射乙醇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尿潴留患者26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范聚生;张玉辉;李树元 刊期: 2004年第14期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院协会,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