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低分子肝素钙预防溶栓后再梗死的作用

李文国;徐冬梅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 溶栓治疗, 低分子肝素钙, 再梗死
摘要: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预防溶栓后再梗死的作用。方法收集7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随机、单盲、平行对照设计原则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8例),均给予溶栓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溶栓治疗后使用低分子肝素钙。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3%(χ2=5.887,P =0.015);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6.2±3.6)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1±3.8)分(t=4.564,P =0.000)。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使用低分子肝素钙能够对再梗死的发生进行有效预防,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值得推广应用。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相关文献
  • 尼莫地平治疗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治疗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10—2015-10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出血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口服尼莫地平(亚宝)120 mg/d,服药3~4次,14 d 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3个疗程。对照组可静脉推注30 mg/d 依达拉奉,治疗时间和观察组相同。依据 NIHSS 评分对神经缺损程度进行评分;使用 BI 评分衡量生活自理能力;临床效果评定参考1995年第4届中国脑血管学术会议的标准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8.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2%(P <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相对于对照组较低(P <0.05),BI 评分明显较高(P <0.05);观察组2例出现过敏反应,皮肤异常红肿1例;对照组出现过敏反应2例,皮肤红肿5例,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 <0.05)。结论尼莫地平治疗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的临床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魏利军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平山病的临床与神经电生理及颈椎磁共振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平山病的临床、神经电生理与颈椎磁共振特点。方法收集11例平山病青少年患者资料,分析其临床、神经电生理与颈椎磁共振特征,总结规律。结果11例患者发病年龄15~17岁,均隐匿起病,均以单侧上肢远端力弱、肌肉萎缩为主要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均可见大小鱼际肌、骨间肌为主肌群不同程度肌力下降、肌萎缩伴肌束震颤。神经传导速度检查可见尺神经及正中神经 CMAP 波幅降低,针电极肌电图可见运动单位时限增宽,波幅增高,并可见纤颤电位、正锐波等自发电位。颈椎磁共振可见下段颈髓受压变细并局部萎缩,过屈位磁共振可见迂曲条状血管流空影。结论平山病具有其独特的临床表现,需重视其诊断与早期治疗,神经电生理及颈椎磁共振检查尤其过屈位磁共振对于该病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李书剑;秦灵芝;李玮;张杰文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血清皮质醇监测在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病情评估及预后判定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皮质醇监测在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病情评估及预后判定中的意义。方法选取145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于发病后24 h(T1)、72 h(T2)、7 d(T3)、10 d(T4)和14 d(T5),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 法)检测血清总皮质醇(TC)和皮质醇结合蛋白(CBG)水平,计算血清中游离皮质醇(FC)和游离皮质醇指数(FCI)。结果自发性脑出血患者 T1时血清 TC、FC 和 FCI 均高于对照组,随后逐渐降低,T4时降至正常水平范围,T2~T5时血清CBG 水平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重型组 T1~T2时血清 TC、FC 和 FCI 均高于轻型组和中型组,且中型组均高于轻型组,重型组患者 T3~T5时血清 TC、FC 和 FCI 均低于轻型组和中型组,且中型组均低于轻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T1时,正常皮质醇组患者总体预后优于高皮质醇组和低皮质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T4时,正常皮质醇患者总体预后优于低皮质醇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早期皮质醇水平显著升高,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有关,且早期皮质醇分泌不足及后期低于正常,患者预后均较差。

    作者:李红梅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脑震荡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etiblity-weighted imaging,SWI)在轻型颅脑损伤脑震荡患者中检测出细小出血灶(microbleeds)的诊断意义。方法37例颅脑 CT 检查阴性,考虑诊断为脑震荡的患者应用常规 MRI 及 SWI 进行检查(观察组),9例健康体检者也行常规 MRI 及 SWI 检查(对照组);分析2组应用常规 MRI 及 SWI 检查发现细小出血灶的阳性率、数量及分布。结果观察组37例患者中常规 MRI 发现细小出血灶者4例(10.8%),出血灶数量11个,SWI 发现细小出血灶者11例(29.7%),出血灶数量43个,其中 SWI 检测出细小出血灶者11例中的7例 MRI 检查阴性,SWI 检测出细小出血灶阳性率及数量明显高于 MRI 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常规 MRI 及 SWI 均未发现细小出血灶。结论对脑震荡患者应用 SWI 检测较颅脑 CT 及常规 MRI 能更敏感地发现出血性病变,为明确患者的诊断提供影像学证据,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易仁辉;易城辉;谢地发;李群生;舒诗美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沟通技巧用于小儿脑瘫康复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沟通技巧在小儿脑瘫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6例脑瘫康复护理患儿分为2组各33例,对照组行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沟通技巧,对比2组康复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护理有效率96.97%,对照组为75.7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护理后 ADL 评分较护理前显著提高,观察组护理后 ADL 评分较对照组提高,观察组未发生护理纠纷事件,对照组护理纠纷事件发生率1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小儿脑瘫康复护理期间采取沟通技巧,可明显提高护理质量,减少纠纷事件的发生。

    作者:任青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癫痫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癫痫是神经系统的常见慢性疾病,流行病学数据显示发病率为7%,长期反复癫痫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可引起急性和持久性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本文拟采用回顾性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本地区癫痫患者依从性与疗效进行分析,了解影响依从性的相关因素,为提高癫痫的治愈率,减少难治性癫痫的发生率提供依据[1]。

    作者:冯云;刘津;梁雄壮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早期显微手术夹闭瘤颈治疗脑动脉瘤破裂出血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早期显微手术夹闭瘤颈治疗脑动脉瘤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2011-05—2014-05于我院手术治疗的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10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时机的不同分为2组:破裂出血后72 h 内手术者纳入早期组(57例)、>72 h 进行手术者纳入择期组(5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显微镜手术夹闭瘤颈治疗,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早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分别为(3.75±1.49)h、(76.33±20.58)mL、(13.23±4.62)d,与择期组(4.02±1.86)h、(79.43±18.66)mL、(12.58±5.27)d 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早期组术后 GOS 评分良好率80.70%,明显高于择期组的62.00%(P <0.05);2组术后动脉瘤再破裂、感染、脑血管痉挛、脑积水的发生率相当,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实施早期显微镜手术夹闭瘤颈,可在保障安全性的前提下提升临床疗效,具有实际诊疗价值。

    作者:朱军武;高永峰;周国胜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合并卵巢畸胎瘤3例分析

    目的:探讨抗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合并卵巢畸胎瘤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及预后,以提高对该类型脑炎合并畸胎瘤患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3例抗NMDAR 脑炎合并卵巢畸胎瘤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3例患者均有前驱症状,且临床过程中均出现精神行为异常、癫痫发作、低通气、不自主运动及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异常。2例出现记忆力下降,另外1例正常。3例均接受畸胎瘤切除手术,术后病理均提示成熟型畸胎瘤。3例血清及脑脊液抗 NMDAR 抗体均呈阳性,随访3~12个月,1例遗留记忆力减退及反应迟钝,2例完全恢复正常,3例均未出现症状及肿瘤复发。结论合并畸胎瘤的抗 NMDAR 脑炎患者,早期给予畸胎瘤切除术并联合免疫治疗,预后良好。

    作者:杨辉丽;吴颖颖;张杰文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临床生化指标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临床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方法,收集我院100例缺血性脑血管患者,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50例)在常规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40 mg/d 治疗,对照组(50例)在常规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d 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检测并对比2组治疗前后临床生化指标。结果2组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同型半胱氨酸(Hcy)、C 反应蛋白(CRP)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下降(P <0.05);同时,2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升高(P <0.05)。实验组空腹血糖(FBS)、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升高(P <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 >0.05)。结论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治疗3个月后均能有效改善血脂水平,而高剂量(40 mg/d)阿托伐他汀可能导致血糖异常,低剂量(20 mg/d)阿托伐他汀对患者血糖升高无影响,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采用低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更安全有效。

    作者:刘勇;陈胜利;熊见;邓榕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弧刃针刀治疗重症肩周炎所致神经痛73例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弧刃针刀治疗重症肩周炎所致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探讨弧刃针刀治疗重症肩周炎神经痛的优势。方法2011-07—2014-11纳入符合重症肩周炎诊断标准的患者73例,均采用弧刃针刀治疗,每周1次,3次为1个疗程。结果73例重症肩周炎患者,治愈69例,明显好转2例,好转1例,无效1例,有效率98.63%。结论弧刃针刀治疗重症肩周炎所致神经痛疗效确切,优势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学昌;都帅刚;程少丹;潘建涛;周松林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不同护理路径用于颅脑损伤患者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路径用于颅脑损伤患者护理的效果。方法病例为我院2014-02以来收治的75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抽样法将患者分为护1组和护2组。护1组按照常规护理程序开展护理工作;护2组按照临床护理路径开展护理工作。评价抢救成功率、家属满意率;抢救时间、住院时间、总医疗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医疗纠纷发生率。结果(1)护2组抢救成功率、家属满意率显著比护1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护2组抢救时间、住院时间、总医疗费用显著比护1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3)护2组并发症发生率、医疗纠纷发生率显著比护1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开展护理工作用于颅脑损伤患者中效果确切,可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医疗负担,对提升家属满意度和规避医疗纠纷有益,值得推广。

    作者:梁惠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双源CT低千伏及威视派克在头颅CTA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第二代炫速双源 CT 扫描技术双低剂量(低千伏及对比剂威视派克)在头颅血管成像(CTA)中的应用,对双低扫描条件下的图像进行质量管理评价分析以及对射线辐射剂量计算优化评估。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5-03—2016-07进行头颅 CTA 检查的患者60例,随机平均分为正常组和双低组,其中双低组扫描条件设置为管电压70 kVp,对比剂为威视派克(GE,270 mgI/mL);正常组使用常规扫描条件管电压120 kVp,对比剂为碘海醇(扬子,350 mgI/mL)。将2组原始扫描数据导入后处理工作站,然后请2位影像科医师进行质量评价。结果双低组对比噪声比显著高于正常组(P <0.05),电离辐射剂量值明确低于正常组(P <0.05)。2组后处理数据(图像质量评分、大脑前动脉 CT 值、图像噪声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双低组人均碘摄入剂量(221.58±5.72)mgI/L,正常组为(356.84±6.72)mgI/L,双低组显著低于正常组(t=48.916,P =0.000)。结论使用第二代炫速双源 CT 扫描条件为管电压70 kVp 时,同时对比剂使用威视派克(270 mgI/mL)进行颅脑 CTA 扫描条件检查,获得的数据图像进行血管分析时发现与普通常规扫描条件使用的管电压120 kVp 及碘海醇对比剂(350 mgI/mL)图像分析评价质量基本一致,基本可以满足临床诊断的需求,但对比剂的摄入量更低,也更加安全有效。

    作者:申凌娜;苏博文;李杰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并发低渗性脑病误诊为肺性脑病临床分析

    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由于饮食减少、大量应用利尿药等因素常可导致低钠血症发生,造成脑细胞水肿,出现低渗性脑病,出现四肢无力、精神淡漠、意识障碍等症状,与肺性脑病的临床表现极其相似,易被误诊为肺性脑病,延误诊治。现将我科5 a 来救治的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并发低渗性脑病被误诊为肺性脑病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作者:李庆伟;刘阿海;关海森;范波胜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CT 引导下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丘脑出血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 CT 引导下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丘脑出血的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2005-07—2012-06我院收治63例高血压丘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微创组和开颅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微创组入院至手术时间、术中时间分别为(0.7±0.4)h、(1.7±0.5)h,开颅组分别为(1.8±0.5)h、(3.1±0.7)h,2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2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55±7.8)mL、(87±10.2)mL,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3个月,微创组GOS≥4分比例为46.9%(15/32),开颅组为32.3%(10/31),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CT 引导下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丘脑出血,入院至手术时间以及术中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蒋金泉;何金定;郭建杰;赵海林;沈礼琴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防跌倒标识在肺癌脑转移患者放疗期间的临床应用

    目的:分析防跌倒标识在肺癌脑转移患者放疗期间的作用。方法采用抽签法将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科2013-01—2014-01135例肺癌脑转移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67例给予常规的肿瘤护理,观察组68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防跌倒标识,观察2组跌倒发生率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1 a 生存率52.94%,高于对照组的35.82%(P <0.05);观察组跌倒率1.47%,低于对照组的10.45%(P <0.05)。结论防跌倒标识在肺癌脑转移患者放疗期间,能够有效降低跌倒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效果确切,易于操作,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任红艳;刘东英;卫莉;霍霞;李莉;焦妙蕊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标准大骨瓣术与常规大骨瓣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近远期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标准大骨瓣术与常规大骨瓣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近远期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05—2015-05收治的7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观察组、对照组分别进行标准大骨瓣术、常规大骨瓣术治疗。比较2组术前、术后颅内压水平,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2组术前、术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观察2组手术效果及预后情况。结果2组术前颅内压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观察组术后24 h、72 h 及术后1周颅内压水平分别为(23.40±3.60)mmHg、(19.41±2.41)mmHg、(14.87±2.99)mmHg 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1);2组术前 NIHSS 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观察组术后30 d NIHSS 评分(10.41±2.64)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1);观察组良好率(43.59%)显著高于对照组(15.38%)(P <0.01),重残率、植物生存率分别为17.95%、7.69%,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8.46%、25.64%(P <0.05),中残率略高于对照组,病死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常规大骨瓣术治疗相比,标准大骨瓣术更有利于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短期颅内压水平及神经缺损程度,且手术效果更好,可降低重残率及病死率,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公利;韩帮华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对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对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44例为研究组,抽取同期同年龄段接受健康体检的健康人44例为对照组。对2组 DC 值、SDNN 值、rMSSD 值、pNN50值等自主神经功能指标进行测定,并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 DC 值、SDNN 值、rMSSD 值、pNN50值等4项自主神经功能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指标水平会呈现异常下降趋势,可作为临床对该病实施诊断和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的客观指标。

    作者:田琳;彭跃进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高血压脑出血置管引流术中穿刺道出血的预防

    目的:探讨脑出血置管引流术中避免穿刺道出血的操作细节。方法对我科2011-01—2015-01行脑出血置管引流术的26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归纳出减少穿刺道出血的方法。结果266例患者中11例出现穿刺道出血,仅3例出血量较大,需再次手术治疗,穿刺道出血率较低。结论术前充分准备、术中小心操作、术后科学管理,注重每一个细节,可明显减少穿刺道出血的发生。

    作者:刘帅;王晓峰;张宏兵;李加龙;张坤虎;乔育;马德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右美托咪定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围术期血清TNF-α和IL-6的影响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围术期血清 TNF-α和 IL-6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4-03—2015-11收治的10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51例)与对照组(51例)。对照组术前和术后泵注生理盐水;观察组麻醉诱导前泵注右美托咪定1μg/kg,结束后以0.4μg/(kg·h)右美托咪定泵注,比较2组不同时刻血流动力学指标 HR 和 MAP 水平,对比2组不同时刻 IL-6和 TNF-α水平。结果诱导后,观察组 IL-6、TNF-α及 HR 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MAP 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在神经外科手术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稳定患者的血流动力学,降低机体炎性介质的水平,减轻炎症反应,从而促进患者术后的康复预后。

    作者:崔魁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中医特色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中医特色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用中医特色手法、牵引、中频治疗,1次/d,10 d 一疗程,2个疗程评定效果。结果治愈28例,显效18例,好转11例,无效3例,治愈率46.7%,有效率95%。结论中医特色手法配合牵引、中频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满意。

    作者:王楠 刊期: 2016年第23期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