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力;刘怀霖;裴瑞泽;杨庆之
目的了解在杨浦区两个街道无业有家精神病人治疗情况及经济状况.方法应用上海市精神卫生办公室<无业有家精神病人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并与有家及工作的病人进行对照.结果调查组在年龄分布上与对照组无差异;在婚姻、文化程度、人均收入(除200~300元一项外)、疾病分类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结论无业有家精神病人生活质量、就医条件、康复措施较差,更需社会的关注.
作者:肖凉;张寿宝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了解超促排卵刺激后免疫指标的变化及其与所获卵子数、受精率、卵裂率及妊娠成功率的关系.方法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患者50例,分为两组:妊娠组与非妊娠组,利用速率散射比浊法和美国B-D公司的FACSCALIBUR型流式细胞仪测定每例患者用药前及HCG日IgG、IgA、IgM、C3及CD3、CD4、CD8、CD4/CD8、CD20、CD25、CD+3CD+25的水平并记录各个患者的卵子数、受精数、卵裂数.结果 50例患者超促排卵刺激前后IgA、CD4含量及CD4/CD8比值间的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IgG、IgM、C3、CD3、CD8、CD20、CD25、CD+3 CD+25的含量间的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妊娠组超促排卵刺激后IgA含量间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非妊娠组超促排卵刺激后IgM、C3、CD4的含量及CD4/CD8比值间的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超促排卵刺激后IgG、IgA、IgM、C3的含量与获卵子数、受精率、卵裂率无直线相关;CD25、CD+3CD+25与所获卵子数无直线相关,与受精率、卵裂率呈负相关.结论超促排卵刺激会影响免疫指标的变化,而免疫指标的变化会影响受精率、卵裂率、妊娠的成功.
作者:左一鹏;李建业;朱淑霞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患儿,男,12岁.主因发热10天,皮疹7天,双下肢无力1天入院.患儿入院前10天出现发热,体温波动在38.5℃~39.5℃,流涕、轻微咳嗽.7天前出现玫瑰色斑丘疹,大小不等.从耳后、颈部开始逐渐波及颜面,然后蔓延至全身.一天前皮疹渐消退,出现双下肢无力,不能站立和行走.伴排尿困难,咳嗽无力,呼吸渐急促,伴喘憋.患儿家居农村,未接种过麻疹疫苗.发病前半月接触过麻疹病人.
作者:刘俊英;申鲁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随着诊断与抢救水平的不断提高,脑血管病的死亡率大大降低,但致残率很高,约80%的存活者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此问题已成为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已有研究证实早期康复可以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本文着重探讨早期康复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继发性损伤的影响.
作者:李绍珍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了解两个社区的全人口结核菌自然感染情况.方法对两个社区的常住人口(其中有结核菌素试验禁忌证、外出3个月以上的人及接种过卡介苗的儿童除外)做结核菌素试验后72小时测量局部反应.结果两个社区全人口自然感染率与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率分别为30.2%、5.4%;位于城市、农村的社区全人口结核菌自然感染率分别为40.1%、22.4%,按年龄标化后分别为39.3%、22.7%,两者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率分别为2.6%、7.6%,按年龄标化后分别为2.4%、7.9%,两者间差别也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两个社区结核菌自然感染严重,两社区面临的结核病防治任务艰巨.
作者:王国杰;徐吉英;邢进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人人享有卫生健康和全民族健康素质不断提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1997年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卫生部<关于发展全科医学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未来10年我国全科医学教育的目标是在全国建立完善的全科医学教育体系.本文通过对中外全科医学教育体系的比较,并结合近年来我国全科医学教育实践,就我国全科医学教育问题进行对策研究.
作者:迟宓宓 刊期: 2003年第05期
肺纤维化与中医肺痿相关[1].近年来,面对肺纤维化发病率和发现率逐渐升高而治疗乏术的窘境,国内外、中西医学者均寄厚望于中医药[2].现就相关文献结合临床体会对其中若干问题再作探讨.
作者:张纾难;陈燕;张威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性呼吸道疾病.1994年美国国立卫生院心肺血液研究所与世界卫生组织(WHO)共同制定了<全球哮喘防治的创议>(简称GINA方案),成为全球防治哮喘的指南;近5年我院应用GINA方案防治哮喘673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宝华;赵玉歧;吴永利;边清霞;孙元霞 刊期: 2003年第05期
1 病例简介例1:男,60岁.1995年7月10日使用了化学护发液(七日香护发液)4小时后即感觉右眼及右侧头面部红肿和瘙痒.来医务室就诊,检查发现右眼肿胀、眼结膜充血严重,右前额部皮肤红肿,初诊为过敏性皮炎,给予扑尔敏、维生素C等治疗2天,症状不见缓解.
作者:吕文;刘云珍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截瘫病人由于恢复较慢、住院时间长、经济负担过重,大多数病人转入家庭护理.但截瘫病人主要的三大并发症:褥疮、泌尿系感染、坠积性肺炎的家庭护理尤为重要,如护理不当可危及生命.现介绍1例截瘫35年患者由于重视了三大并发症的家庭预防及护理,至今未出现褥疮、泌尿系感染、肺炎.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潘长玲;刘志芳;李华莹;王震宇 刊期: 2003年第05期
1 病例简介患者1,男,汉族,67岁,平素健康,否认药物过敏史,并自述经常使用青霉素.本次因牙周炎在门诊治疗,常规皮试后给予青霉素G钠640万U加入5%GNS 500ml(华北制药厂,批号990622-4),1次/d静滴.连用5天病情好转,第6天继续用同一批号青霉素巩固治疗,当输至15分钟左右时,患者突感心慌、胸闷、烦躁不安,随之呼吸困难,面色及口唇青紫,立即停用青霉素,并给0.1%肾上腺素1ml,山莨菪碱10mg分别肌注.查体:脉搏摸不到,心率135次/min,心音弱.重复应用肾上腺素,建立双输液通道.
作者:郭文轩 刊期: 2003年第05期
1 临床资料患者1,27岁,因停经34周,不规律性腹痛伴少量阴道流血0.5小时,于2001年4月12日早5时急诊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可,无贫血貌.产科查体:宫高30cm,腹围91cm,LOA,胎心140次/min,规律,不规律性宫缩.宫口容指,入院后密切观察产程进展,发现宫底升高,子宫张力增大.
作者:杨慧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绝经后取环是计划生育工作中难度较大的一项手术.为了减轻受术者的痛苦,避免取环造成机械性损伤,提高手术成功率,我院于2000年1月~2001年11月分别应用米索前列醇与利多卡因给138例绝经后妇女取环,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秀英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了解成都和沈阳两市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站的处方用药情况.方法对收集的处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处方用药数、国家基本药品目录收录药物的使用、各类药物及单个药物的使用率、使用方式及处方药品费用在两地服务中心和服务站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社区用药应以国家基本药品目录为基础,控制不合理用药.
作者:王作振;严非;冯学山;龚幼龙;陈家应;李哲;尹文强;王克利 刊期: 2003年第05期
脑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脑血管疾病,常受累的部位是颅内静脉窦[1].文献报道约占全部脑血栓形成的3.5%,病情多较凶险,预后较差,死亡率较高,因其临床表现错综复杂,往往导致误诊.现将我院1996年1月~2001年5月误诊9例报告如下.
作者:宋海燕;闫春华;柳迎春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研究香菊流浸膏对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小鼠体内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药物对照组、感染病毒组和感染服药组,对比观察服药前后小鼠体内淋巴细胞转化反应,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血清溶血素的水平变化.结果淋巴细胞转化率,巨噬细胞吞噬率和吞噬指数及血清溶血素在感染服药组与对照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香菊流浸膏可使感染病毒小鼠的体液免疫功能和细胞免疫功能得到明显改善,从而有提高机体抗病毒的作用.
作者:董岩;张美芳;王建平;李莉 刊期: 2003年第05期
1 肝硬化诊断典型患者诊断并不困难,诊断要点如下[1]:(1)有病毒性肝炎、长期饮酒、血吸虫病、营养障碍、中毒性肝炎及慢性肠道感染史等.(2)多有肝掌、蜘蛛痣、黄疸等肝功能减退的表现及脾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腹壁静脉曲张、腹水等门脉高压征象.(3)肝脏质硬有结节感.
作者:白文元;房红梅;姚希贤 刊期: 2003年第05期
1 病例简介患者男,30岁.2001年11月25日晚7时与他人一起饮酒后,自觉头昏、恶心,并呕吐胃内容物多次,无发热、腹痛、腹胀等不适.次日中午由社区医师出诊患者家中.体检:P 72次/min,有力、规则,血压100/60mmHg,精神稍差、四肢温暖.心肺(-),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未扪及异常包块,未叩出移动性浊音.给予10%葡萄糖液500ml,加入肌苷,VB6、Vc,能量合剂等以及17-复合氨基酸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于晚8时液体输完,排尿一次约400ml.患者自觉症状明显好转,恶心及呕吐停止,无发热及腹痛.晚9时30分入睡至12时均无异常表现.
作者:刘明友;胡文彬;纪道安 刊期: 2003年第05期
肝硬化属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危害人民的身体健康.各种慢性肝炎病情迁延不愈,均可发生肝纤维化,终导致肝硬化.肝硬化目前尚无良好的治疗方法,因此应重在预防.肝硬化的预防包括肝炎和肝纤维化的防治.
作者:姚希贤;房红梅;孙玉凤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