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硬化预防

姚希贤;房红梅;孙玉凤

关键词:肝硬化, 肝纤维化, 重在预防, 治疗方法, 严重危害, 身体健康, 迁延不愈, 肝炎病, 多发病, 常见病, 人民, 临床, 防治
摘要:肝硬化属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危害人民的身体健康.各种慢性肝炎病情迁延不愈,均可发生肝纤维化,终导致肝硬化.肝硬化目前尚无良好的治疗方法,因此应重在预防.肝硬化的预防包括肝炎和肝纤维化的防治.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偏瘫早期康复65例临床观察

    随着诊断与抢救水平的不断提高,脑血管病的死亡率大大降低,但致残率很高,约80%的存活者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此问题已成为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已有研究证实早期康复可以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本文着重探讨早期康复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继发性损伤的影响.

    作者:李绍珍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全科医学生优良职业个性的培养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疾病谱的改变,全科医学作为临床二级学科促使医学模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全科医师将面向社区,以人健康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对不同性别、年龄、病种的人群提供全方位预防医疗保健服务,肩负起保障社区广大人群身心健康的社会责任.这种责任,不仅要求具有良好的医疗技能,同时还需要具备优良的职业个性(清晰的全科理念、强烈的人文情感、较强的团队精神、出色的管理能力等).全科医师优良职业个性养成来自于全科医学教育的两个阶段,即学校教育阶段和规范化培训阶段.在学校教育阶段促成全科医师优良职业个性养成,可以为优良职业个性在规范化培训、社区医疗服务阶段的发展巩固奠定良好基础,为更好地从事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提供良好的素质保障.因此,全科医学教育中,在强化提高医疗专业技术同时,培养在校医学生的优良职业个性显得十分重要.我们以360名医学专科三年级学生为对象,对医学生全科医学学校教育阶段优良职业个性培养方法进行探索.

    作者:刘志军;龚晓会;马军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特点是不可逆的慢性气道阻塞.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相互关联,是COPD发生的两大主要原因.其他的一些疾病也可使气道出现不可逆性的阻塞.如支气管扩张、肺泡纤维化、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等.虽然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可导致COPD的发生,但它们的症状和体征有所区别.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以大气道粘液分泌过多的炎症以及粘液腺扩大为主要特点的一种疾病,病人表现为咳嗽、咳痰,每年发作至少3个月,连续两年以上.

    作者:梁万年;周纯宜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肝硬化预防

    肝硬化属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危害人民的身体健康.各种慢性肝炎病情迁延不愈,均可发生肝纤维化,终导致肝硬化.肝硬化目前尚无良好的治疗方法,因此应重在预防.肝硬化的预防包括肝炎和肝纤维化的防治.

    作者:姚希贤;房红梅;孙玉凤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澳大利亚老年卫生保健

    澳大利亚拥有完善的卫生保健体系,澳大利亚国民均享有全民医疗保险照顾,30%的澳大利亚人还参加了私人医疗保险照顾.澳大利亚老年卫生保健的服务方式包括:社区服务、医院服务、护理之家和老年公寓.在社区服务中,全科医生发挥主要作用.社区服务项目:社区护理、家庭和社区照顾、日间照顾.医院服务包括急诊和住院康复,急诊服务是对患有多种疾病的患者提供服务,当他们好转以后,如果需要可以住院进行康复治疗.护理之家和老年公寓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还为照顾者提供交替班服务.在澳大利亚,卫生资源包括老年保健服务正逐渐从医院向社区转变,一些新的服务也正在发展中,如流动照顾服务和姑息照顾服务等.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两个社区全人口结核菌自然感染情况调查

    目的了解两个社区的全人口结核菌自然感染情况.方法对两个社区的常住人口(其中有结核菌素试验禁忌证、外出3个月以上的人及接种过卡介苗的儿童除外)做结核菌素试验后72小时测量局部反应.结果两个社区全人口自然感染率与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率分别为30.2%、5.4%;位于城市、农村的社区全人口结核菌自然感染率分别为40.1%、22.4%,按年龄标化后分别为39.3%、22.7%,两者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率分别为2.6%、7.6%,按年龄标化后分别为2.4%、7.9%,两者间差别也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两个社区结核菌自然感染严重,两社区面临的结核病防治任务艰巨.

    作者:王国杰;徐吉英;邢进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26例老年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发病及救治体会

    我院普外科自1998~2002年6月,经手术治疗的50岁以上胃十二指肠溃疡或癌肿急性穿孔的病人26例,就其临床诊治和死亡原因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苏新建;李玉新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成都、沈阳两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处方用药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成都和沈阳两市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站的处方用药情况.方法对收集的处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处方用药数、国家基本药品目录收录药物的使用、各类药物及单个药物的使用率、使用方式及处方药品费用在两地服务中心和服务站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社区用药应以国家基本药品目录为基础,控制不合理用药.

    作者:王作振;严非;冯学山;龚幼龙;陈家应;李哲;尹文强;王克利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哈尔滨市社区卫生服务承担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能力分析

    目的探讨社区卫生服务承担基本医疗保险应具备的能力.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哈尔滨市2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9家医疗保险定点医院进行调查.结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卫生技术人员专科学历以上占53.03%,中级职称以上占49.08%;80%的机构拥有常规诊疗仪器,具备开展常规诊疗所需的基本技能;能够独立诊治常见病和多发病.结论社区卫生服务已基本具备了承担基本医疗保险的能力,主要以首诊病人,诊断明确的慢性病门诊治疗、离退休老年人的医疗、社区康复、社区疾病预防与筛检作为结合点.

    作者:李侠;樊立华;宋建平;刘明烈;王民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肝硬化病因

    引起肝硬化的病因很多,同一病因可发展为不同病理类型的肝硬化,而同一病理类型的肝硬化又可由多种病因演变而成.我国以病毒性肝炎所致的肝硬化为常见,北美、西欧则以酒精性肝硬化多见.

    作者:姚希贤;南月敏;姚冬梅;张剑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社区预防接种中的急症及处理(附17例)

    我国自1978年加强儿童计划免疫工作以来,预防接种成了社区医院的日常工作之一.我院预防保健科常年负责昆明市西坝地区常住及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工作,1995~2001年,预防接种中发生17例急症反应,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宁;张丽梅;周树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米索前列醇软化宫颈行钳刮术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用于软化宫颈行钳刮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妊娠11~14周自愿行钳刮术的孕妇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30例用米索前列醇200μg于手术前4小时置于阴道后穹窿,对照组30例手术前12小时将8号导尿管置于宫颈.结果两组孕妇宫颈软化程度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孕妇在出血量、人工流产综合征、手术时间上的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软化宫颈行钳刮术是一种方便、简单、有效、安全的方法.

    作者:杨红俊;卢静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多发性骨髓瘤1例误诊分析

    1 病例介绍患者,男,51岁.2002年5月因面色苍白、乏力曾到外院治疗,因贫血,血肌酐>707μmol/L,而诊断为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给予保守治疗效果差,贫血进行性加重,并出现多尿(>2500ml/d)、四肢肌肉和腰部疼痛.因欲做肾移植而于8月初到某市级医院就诊.

    作者:彭用华;王琦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三论肺痿

    肺纤维化与中医肺痿相关[1].近年来,面对肺纤维化发病率和发现率逐渐升高而治疗乏术的窘境,国内外、中西医学者均寄厚望于中医药[2].现就相关文献结合临床体会对其中若干问题再作探讨.

    作者:张纾难;陈燕;张威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严重烧伤患者血清sFas和sFasL水平及其与感染的关系

    目的研究严重烧伤患者血清sFas和sFasL水平的变化规律,并探讨其与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烧伤患者以及死亡患者血中sFas和sFasL水平,并与正常者比较.结果 (1)被检者血清sFas和sFasL水平与对照者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伤后第2周烧伤组与对照组的sFas水平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第3周时,sFas水平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伤后第3周烧伤组与对照组的sFasL水平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第4周时,sFasL水平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2)患者血清sFasL水平与烧伤面积呈正相关(r=0.221,P<0.01).(3)感染组与非感染组的sFas和sFasL水平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4)死亡组与对照组的sFasL水平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烧伤后sFas和sFasL水平直接影响机体免疫功能及凋亡的调控,并与烧伤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以及感染有关.

    作者:陈晓东;吴伯瑜;江琼;王顺宾;陈舜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肝硬化病理与发病机制

    肝硬化(Cirrhosis of liver)是一种或多种致病因素长期或反复作用于肝脏,引起肝实质弥漫性损害,使肝细胞变性、坏死及炎症性反应,残存的肝细胞形成再生结节、纤维组织再生形成纤维隔,终导致肝小叶结构破坏(形成假小叶)及血管重建,肝脏变形、缩小、变硬,进一步引起一系列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的临床表现.

    作者:南月敏;蒋树林;姚希贤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思考病例(41)--请你做一次全科医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催产素用于羊膜早破致过敏性休克1例

    1 病例简介患者,女,24岁,农民.停经282天,阴道流水22小时,于2002年1月13日上午10时入院.自诉无药物过敏史,入院前未用任何药物,孕1产0.查体:神志清楚,一般情况可.宫底高度31cm,腹围99cm,左枕前位,胎心144次/min,胎头固定.肛查:宫颈管消失,宫口开大2cm,胎膜已破,骨盆正常.化验检查:血红蛋白125g/L,白细胞11.2×109/L,中性粒细胞0.72,淋巴细胞0.28,诊断:足月妊娠;胎膜早破.

    作者:李爱芹;杨淑芹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应用GINA方案防治支气管哮喘673例调查分析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性呼吸道疾病.1994年美国国立卫生院心肺血液研究所与世界卫生组织(WHO)共同制定了<全球哮喘防治的创议>(简称GINA方案),成为全球防治哮喘的指南;近5年我院应用GINA方案防治哮喘673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宝华;赵玉歧;吴永利;边清霞;孙元霞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肝硬化诊断与鉴别诊断

    1 肝硬化诊断典型患者诊断并不困难,诊断要点如下[1]:(1)有病毒性肝炎、长期饮酒、血吸虫病、营养障碍、中毒性肝炎及慢性肠道感染史等.(2)多有肝掌、蜘蛛痣、黄疸等肝功能减退的表现及脾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腹壁静脉曲张、腹水等门脉高压征象.(3)肝脏质硬有结节感.

    作者:白文元;房红梅;姚希贤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院协会,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