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校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的探索与思考

杨云;刘富岗

关键词:高校, 青年教师, 导师制
摘要:当前高校扩招后,在校生数量迅速攀升,师资队伍数量严重不足,短期内补充了大批青年教师,使得青年教师在高校教师队伍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因此高校青年教师的发展已成为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问题,同时也是学校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如何使青年教师尽快成材,是现今高校烝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对此,导师制是一项极有意义的培养制度.本文围绕青年教师的培养问题,谈谈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的起因、做法及效果.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违反刮痧禁忌致死1例尸检分析

    刮痧疗法是祖国传统医学疗法之一,具有活血化瘀、舒筋通络、行气活血、促进代谢的作用.在我国广为流传,此疗法适用于内外妇儿各科疾病,应用十分广泛.

    作者:王兴国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运用中医理论指导亚健康状态人群

    中医药知识对亚健康状态的防治具有独特的优势,运用中医学理论,对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进行干预,重视机体的整体观念和阴阳平衡,充分调动人体自身的调节作用,使之回归健康状态.

    作者:郭艳丽;郭世岳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简述便秘的中医疗法与护理干预

    便秘是由于大肠传导功能失常导致的以大便排出困难、排便时间或排便间隔时间延长为特征的病症.其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常常影响人类健康,甚至引起一系列并发症.中医在便秘的治疗及防护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现简述如下.

    作者:刘尚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172例早产儿生后黄疸情况及疗效分析

    目的 对早产儿生后黄疸的特点及早期干预进行探讨.方法 对因早产收住院的172例早产儿黄疸情况进行分析,给予早期治疗的总结分析.结果 172例早产儿中除6例早期间接胆红素升高经治疗降低后,又出现直接胆红素增高,经肝功能测定,出院时诊断为婴儿肝炎综合征,2例死于其他合并症外,余164例早产儿中8例出现高胆红素血症,无一例出现胆红素脑病,经治疗3~5d后黄疸逐渐消退.结论 早产儿黄疸出现早、程度重,积极采取干预措施,可降低高胆红素血症及胆红素脑病的发生率.

    作者:郝淑芳;刘欣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浅议川乌和草乌的临床镇痛作用

    川乌和草乌均为毛莨科多年生野生植物北乌头的块根,四川栽培的乌头称川乌,野生的和其他地区产的均称草乌.两者功能主治基本相同,为辛、苦、温之品,可用于祛风除湿、散寒止痛,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确,麻醉止痛等.

    作者:刘玉梅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床上温水擦浴培训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目的 床上温水擦浴是临床上常见的一项基础护理,是保持病人清洁、舒适,增加皮肤和皮脂腺排泄功能,预防皮肤感染和压疮发生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护理措施.怎样规范操作流程,我们从以人为本,结合临床的角度出发,规范我们的操作流程和操作行为,注重健康教育和个性化护理,强调沟通技巧,创建优质护理服务.方法 制定规范的操作流程和评分标准;由省市专家评定培训老师;组织省市、区等医院护理骨干或带教老师集中培训和考核;结果真实有效地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服务于病人,病人家属满意.结论 有效地控制了病人的皮肤感染和压疮的发生,促进了病人健康,和谐了护患关系.

    作者:王梅;王方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1例静脉滴注红花注射液发生过敏性休克的护理

    红花注射液主要作用是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主要用于治疗闭塞性脑血管疾病、冠心病、心肌梗死;对高脂血症、糖尿病并发症、脉管炎、月经不调,类风湿关节炎等有辅助治疗.据报道[1] 红花注射液的不良反应日益增多.现将我科1例静脉滴注红花注射液后发生过敏性休克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赵兰芬;曹猛;陈鸿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浅探《金匮要略》黄疸证治的论述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就把黄疸分为黄疸、谷疸、酒疸、女劳疸、黑疸五种,并阐明了各种黄疸的形成机理、症状特点,其创制的茵陈蒿汤成为历代治疗黄疸的重要方剂.

    作者:郑亮;毕宁娜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精神科疑难病例实施护理查房的实践与效果

    为了更好地发挥精神科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促进精神科护士成长,有效地解决精神科疑难护理问题,消除安全隐患,护理部提供专科发展平台,组织主查护士、本病区护士长及患者的责任护士等进行护理查房,一方面提升了主查护士的整体素质及专业影响力,提高了参与查房护士的专业水平,拓展了知识面,另一方面为疑难病人提供及时有效的专业指导.护患双收益,达到双赢的效果.

    作者:王凤英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中西药联合治疗结核渗出性胸膜炎91例

    目的 研究中西药联合治疗结核渗出性胸膜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08年12月至2010年5月,入住我院的91例结核渗出性胸膜炎患者,严格按照随机化原则将所有观察对象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6例,对照组45例,2组均给予常规的西药抗痨治疗,治疗组另加利水化瘀方给予治疗,治疗1个疗程(2周)后评价其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患者胸闷、气急等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胸腔积液的吸收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药联合治疗结核渗出性胸膜炎比单纯使用西医抗痨治疗能取得更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韩磊;张增雷;赵丽丽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临床常用活血药物引发不良反应综述

    我科收治的患者大多为单发或多发骨折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躯体运动障碍,有的患者因为病情较重,需要长期卧床,近期内不能下床行走,加之收治的中老年患者的数量正在不断增加,基于以上原因,各种活血药物在我科临床中被广泛应用,以利于可以有效地防止长期卧床患者静脉血栓的形成,并对已形成静脉血栓的患者可以起到一定的溶栓作用,可降低血栓栓子脱落而导致心、脑、肺等重要器官发生栓塞的危险性.现将我科临床常见的活血药物及其不良反应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作者:王静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青光眼患者术后的中医护理30例

    目的 分析中医护理在青光眼患者术后康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护士进行中医护理的系统培训后,比较青光眼患者术前、术后的恢复情况.结果 培训后青光眼患者的术后感染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培训前,术后痊愈率高于培训前,患者平均住院日也有下降.结论 中医辨证施护、情志护理、中医服药护理和中医操作护理对提高青光眼患者术后治疗的成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较单纯的西医护理有明显优势,在临床上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杨烈莹;刘平辉;杨柳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消瘦患者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引起局部硬结的分析与改进

    低分子肝素钙因具有预防和治疗血栓栓塞等疾病的作用,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但是,长期临床观察发现部分消瘦病人在腹部皮下注射后极易形成大小不等的硬结,不仅给患者带来了痛苦,还会影响药物的吸收和疗效.本文通过长期临床观察及实践,针对消瘦病人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引起局部硬结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注射部位的选择、注射方法的改进提出了实践可行的方案,并在临床治疗和护理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栗茹;伊献丽;李想;李东英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中爱颗粒Ⅱ号治疗HAART疗法引起的末梢神经炎30例

    方法应用中爱颗粒Ⅱ号对HAART疗法引起的末梢神经炎临床疗效观察,并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6.7%;对照组30例中,总有效率60%.结论中爱颗粒Ⅱ号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抑制抗病毒药物副作用,提高服药依从性及病人生活质量,有明显疗效.

    作者:陆平;戴振锋;武锐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140例

    我院自1998年起用蛇制剂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本文总结了经随访13年的140例患者,有效率达78.56%,原服激素者有68.75%已停止服用,同时发现,患者经治疗症状好转时,化验指标均有明显下降.

    作者:陆渊;王慧华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中医理论的哲学性及其科学性的判定

    中医理论科学与否,争论由来已久.言其科学者,据其历史悠久,疗效确切;言其不科学者,据其理论玄奥,不同于西医.笔者据中医理论的哲学属性,认为中医理论不能用自然科学作为标准来评判其是否科学.

    作者:牟大鹏;曾飞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止嗽散颗粒治疗感染后咳嗽30例

    目的 观察中药颗粒止嗽散治疗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诊断标准的门诊感染后咳嗽患者5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给予氯雷他定片+喷托维林片,治疗组给予中药颗粒止嗽散加减,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咳嗽证候积分等指标,评价治疗前后疗效.结果 中药颗粒止嗽散在临床疗效、咳嗽积分等症状改善等方面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中药颗粒止嗽散治疗感染后咳嗽疗效肯定.

    作者:黄世香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中药熏洗治疗痔疮40例

    目的 观察应用中药熏洗治疗痔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痔疮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熏洗组(观察组)及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用中药熏洗,对照组用1:5000高锰酸钾(pp)液坐浴,治疗后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中药熏洗对痔疮有良好疗效.

    作者:何文华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胃黏膜活检中印戒细胞癌的临床病理诊断分析

    胃印戒细胞癌亦称粘液细胞癌,为一种含有大量粘液的散在癌细胞为主要成分的腺癌,是胃黏膜活检中经常见到,形态特征为:表面被覆上皮可完整,癌细胞浸润于固有膜内,致间质明显增宽,腺管少或不见,腺管可完好,与癌无移行,多数无常见之肠化或肠型异形增生,甚至被忽略而漏诊癌细胞胞浆含粘液,较透明淡染或呈印戒状,弥漫分布,少数成巢或腺泡状,有时细胞呈葡萄簇分枝状生长,偶见间质中因生长拥挤变梭形的鱼群样排列的异形细胞,早期诊治预后良好,而进展期则极富浸润性和高转移率,生存率明显降低,恶性程度高,预后差,在临床病理诊断应予重视.

    作者:董萍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非中医专业的中医教学方法探讨

    中医是非中医专业医学生必修的医学课程之一.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做好中医课程的教学工作,本文在展现中医中药的优势、培养学习中医的兴趣、建立学好中医的思想;讲解通俗易懂、教学方法多样化;注重实践;处理好教材、教学突出重点;这4方面进行探讨.

    作者:罗韵 刊期: 2011年第17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