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丹秋;王东明;冯仁丰
目的探讨我国4个省市自然人群中学龄儿童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group A of Streptococcus,GAS)T分型与耐药关系.方法 T凝集法将GAS进行T分型,再用Vitek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药敏试验.测试江陵57株、丰满95株、重庆71株、广州397株GAS.结果不同T型的GAS对红霉素、氯林可霉素、四环素的耐药性有显著差异(P<0.05),对红霉素耐药率高的菌型依序为T4、T1、T11、T6、T12;对氯林可霉素耐药率高的菌型为T1、T12、T6;对四环素耐药率高的菌型为T11、T3/B、T12、T4、T1.除广州农村外,各地的优势菌型为T1型,但不同地区T1型GAS的耐药率有差异(P<0.01).结论 4个省市自然人群儿童中携带的GAS对红霉素、氯林可霉素、四环素耐药率与T型有关,不同T型的GAS耐药率不同;同一T型GAS的耐药性有地区差异.
作者:苏健;董太明;陈志红;吴红穗;陈剑光;龚守芳;黄震东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尿中α1微球蛋白(α1-MG)浓度升高是各种疾病和药物引起的肾小管早期损伤的敏感而可靠的指标之一.本实验的目的是分离纯化α1-MG,为制备多克隆抗体及研制免疫比浊法试剂盒打下基础.
作者:陆学军;徐国宾;夏铁安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的病原体为新型冠状病毒[1-2],感染人体后,机体将产生相应抗体.本文就SARS患者患病不同时期血清中特异性IgG、IgM抗体水平调查结果及其诊断意义进行分析.
作者:董梅;匡铁吉;梁艳;雷红;何菊芳;孟祥红;宋萍;杨彩娥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为避免患者留取晨尿时间过早,至检查时有形成份已破坏,有专家提出用第二次尿(即8:00~9:00的尿)代替第一次尿作常规检测.本文探讨第二次尿代替晨尿的可行性.现报告如下.
作者:赖利华;杨国林;陈宏础 刊期: 2003年第05期
肌红蛋白(Mb)尿常见于急性心肌梗死、烧伤及其他原因引起的肌肉组织损伤性疾病[1].本实验参照Shihabi等[2]的报道,建立了高效毛细管区带电泳法来定量检测尿中Mb,可用于常规检测.
作者:顾志冬;孙玉祥;曹志勇;杨伟宗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建立能稳定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FP)并连续传代培养的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株.方法采用电穿孔法将带有GFP的质粒(pGFP-N1)在不同条件下转染MSCs,经过G418筛选,有限稀释法筛选阳性克隆,荧光显微镜及流式细胞仪检测GFP的表达情况.结果电穿孔以电容量1050 μF、电压260 V时效果好,转染GFP的MSCs能在含有G418的培养基中生长,未转染的骨髓间质干细胞不断死亡.转染24 h后即能观察到少量荧光细胞,一个月后大部分荧光细胞呈集落样生长,荧光表达较强,转染率为50%~60%.体外克隆后,能稳定表达至10代,10代后荧光强度明显减弱.结论 GFP基因能在MSCs中进行有效的复制、转录和翻译,并可持续、稳定、高效表达;转染GFP的MSCs能作为研究MSCs的诱导分化及生物细胞工程治疗的载体细胞.
作者:钱晖;许文荣;胡嘉波;陈永昌;孙晓春;朱伟;韩崇旭;张锡然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是指近期流行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临床表现为非典型性肺炎,典型症状为高热(>38℃)、干咳、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难.SARS患者的死亡率高达9%, 主要通过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据WHO官方网站统计数据,截止2003年5月28日,全世界共有31个国家和地区发现了SARS疫情,全球SARS患者达到8240例,死亡745例.4月16日WHO正式宣布SARS的病原体为一种新的冠状病毒,并将其命名为SARS相关冠状病毒(SARS -associated coronavirus,SARS-CoV ).本文着重对SARS的病因学及实验诊断方面的研究作一概述.
作者:黄宇烽;高云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前,临床化学室间质量评价采用PT(能力比对检验)评分.其允许范围是参照美国CLIA88能力比对检验的分析质量标准确定的,方法是:测定值如落在允许范围内,PT得分为100%,结果合格;超出允许范围,PT得分为0%,结果不合格.参加质评的实验室常根据质评的成绩合格或不合格来确定对某一项目是否需要进行校正.临床化学PT评分允许范围与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推荐允许范围比较,笔者发现一些项目范围过大,而且同一项目不同靶值允许范围差异也较大.为了使室间质评结果能正确指导实验室的工作, 我们对临床化学11个常规项目PT的允许范围和部临检中心推荐的RCV作了比较分析.
作者:王时南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本文检测非典型肺炎患者血清中免疫球蛋白、补体和 C-反应蛋白(CRP)及特异性抗体,以了解非典型肺炎患者机体的体液免疫水平,分析其临床意义.
作者:雷红;匡铁吉;董梅;梁艳;孟祥红;何菊芳;杨采娥;宋萍;肖漓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沙眼衣原体的D~K血清型可引起泌尿生殖道炎症[1],寄生于尿道的粘膜柱状上皮细胞内.衣原体的生活周期分细胞外有传染性的显微镜下难以看到的原体期,和细胞内有繁殖性的显微镜下可见的始体、网状体、包涵体期[2].我们用姬姆萨染色、革兰染色及直接镜检法对比研究尿道细胞的涂片,结果如下.
作者:刘鸿玲;吴冬群;陶秀莲 刊期: 2003年第05期
2002年11月16日,广东佛山发现首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此后疫情迅速向全球播散.2月28日,WHO的Carlo Urbani博士建议将此病命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3月12日、15日、27日,WHO三次向全球发出SARS警告,并提出SARS概念及定义.经过10个国家和地区13个实验室的通力合作,在满足科赫(Robert Koch,1843-1910,德国细菌学家)条件(Kochs postulate)之后,4月16日WHO正式宣布:SARS的病原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SARS coronavirus).至2003年6月5日,全球有8403人罹患SARS,775人死亡.
作者:武建国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组织因子(TF)、内皮素-1(ET-1)、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issuefactorpathwayinhibitor,TFPI)与vWF等均为内皮细胞损伤标志物,是近年来颇受重视的一系列外源性凝血途径调控因子.由于急性心肌梗死(AMI)、脑梗死、脑出血患者均有血管内皮细胞受损,ET-1、TFPI、vWF、的含量可能发生不同的变化.国内有关的研究报道较少,我们选择了一批脑梗死(CI)、急性心肌梗死(AMI)、脑出血(C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测定他们血浆中这些标志物分子的含量,对其意义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荆腊滢;张月芳;郑田春;李震宇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我院于2002年7月遇到1例罕见的IgG抗E合并IgM抗Mur抗体,现报告如下.1 病历摘要
作者:史进方;王雪明;虞秀兰;张莉尼;刘冬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识别血栓前状态并及时处理,对防止病情进展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本文以血栓形成的病理为基础,从内皮损伤、血小板活化、血液凝固和纤维蛋白溶解的每一环节选择经济、易于推广的指标,探讨其在脑血栓前状态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润玲;潘云燕;尤崇革 刊期: 2003年第05期
近年来发现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postchallenge plasma glucose,PPG)水平更能反映其疗效与预后[1-2],但是,对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完全正常者,PPG水平对血脂代谢的影响却少有报道.本文进行了初步研究,报道如下.
作者:闫卫利;曲荣美;刑美荣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检验报告单是病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鉴定医疗事故的重要证据之一.随着检测系统和室内、室间质量控制措施的进一步完善,临床检验的质量已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但是,标本采集不当,即使质量控制措施很完善,也无法获得可靠的结果.因此,从医生开化验单开始,后经标本采集、标本运送、标本处理、标本保存、打印出检验报告单,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处理不当,都会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范云程;曹兴建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替考拉宁(teicoplanin)是一重要的糖肽类抗菌药物,虽然临床应用时间不长,但在抗菌治疗中已显示重要作用.为了解其抗菌效果,我们以临床分离的600株革兰阳性球菌对替考拉宁进行耐药分析,并对替考拉宁、万古霉素进行交叉耐药性比较,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梅亚宁;戎国栋;陈友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尿激酶受体(UPAR)是一个单链膜糖蛋白,它以糖基化磷酯酰肌醇(GPI)锚定形式结合在体内许多细胞的表面,如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以及血液粒-单系细胞等,在多种病理状态下如肿瘤、炎症时,细胞表面的UPAR表达增高,后者从细胞的表面脱落释放入外周循环中可成为可溶性UPAR[1-2].通过监测血清(浆)UPAR水平的改变来研究各种疾病过程已成为一个重要方向.我们检测83例肝硬化患者血浆中UPAR的含量,以探讨其临床意义.
作者:詹灵凌;吕小平;李山;王学峰;蔡小燕 刊期: 2003年第05期
自2003年4月28日至5月15日,南京市共收治16例病人,按照卫生部4月14日颁布的<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临床诊断标准(试行)>,确诊SARS病人2例,疑似3例,排除11例.5例病人从发热至入院时间1~9 d,平均5.3 d,均无吸烟和基础疾病史.其中发热5例,咳嗽4例,胸闷气急2例,头痛、肌肉酸痛、咳痰、畏寒各1例,恶心呕吐伴腹泻1例.肝功能ALT升高2例,CK升高2例,LD升高2例,ESR升高2例,CRP升高2例.
作者:刘汉;张铮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为了解我市引起院内感染的铜绿假单胞菌的型别分布状况,为流行病学调查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对本市几家综合性医院临床标本分离到的64株铜绿假单胞菌进行血清学和抗菌谱分型.
作者:马全玲;魏殿军;张恒 刊期: 200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