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叠氮钠对电极测定CO2有正干扰

戚大梁;赵慧斌;肖景珠;张建

关键词:CO2电极, 叠氮钠, 干扰
摘要:我们曾经报道叠氮钠(NaN3)对氯离子选择电极的干扰[1].我们使用Dimension AR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中HCO 3浓度过程中发现NaN3对CO2电极法测定结果有较大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临床检验杂志相关文献
  • 十项尿分析仪质控液的配制

    尿八联质控物国内已有商品供应,对提高尿化学检验的质控起了很大作用 ,但未见适用于德国宝利曼MIDITRON尿分析仪十项质控液的商品供应.为此我们在四年以前自制这种质控液,现介绍如下:

    作者:周维芝;马志如;陈宏础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用NaN3作腺苷脱氨酶测定底物缓冲液的防腐剂

    我们发现,根据<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简称<规程>)推荐的方法配制腺苷脱氨酶(ADA)测定的底物缓冲液,即使保存于4 ℃冰箱,空白吸光度亦不断上升.为此,笔者试用多种防腐剂进行防腐效果和测定结果的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钢;滕龙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微量稀释法测定抗真菌剂对酵母菌MIC的评价

    目的评价微量稀释法测定抗真菌剂对酵母菌低抑菌浓度(MICs) 的可靠性和实用性.方法应用微量稀释法和参考常量稀释法测定5种抗真菌剂对1 06株临床分离的酵母菌及2株ATCC质控菌的MICs.结果微量稀释法测得对念珠菌MICs结果(48 h)与参考方法(48 h)比较,在±1稀释度范围内总符合率为93.2% ,2株新型隐球菌72 h测定结果与参考方法相同.对2株ATCC质控菌各测定50次,则测定结果在质控中位数±1稀释范围度内总符合率为95.8%.结论微量稀释法测定抗真菌剂对酵母菌MICs,其方法简便、结果准确可靠、重复性好,适合于常规工作.

    作者:孙长贵;张丽君;曾贤铭;陈汉美;孙关忠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血浆1,5脱水葡糖醇在糖尿病监测中的应用和测定方法的进展

    1,5脱水葡糖醇(1,5-AG)又称1,5脱水山梨醇,或称1-脱氧葡萄糖.人血浆(清)中1,5-AG测定,作为糖尿病的诊断和监护手段,其应用价值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 测定方法也逐渐发展到为一般实验室所能接受.

    作者:张抗;万雄萍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血清尿酸浓度降低的临床意义

    尿酸是机体嘌呤代谢的终末产物,主要由肾脏从尿液中排泄.健康人血清尿酸浓度男性150~400 μmol/L,女性130~410 μmol/L,如果嘌呤代谢紊乱导致尿酸产生增加或肾功能损伤导致尿酸排泄障碍,可使血清尿酸浓度增加(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可继发尿酸性痛风 .因而临床上血清尿酸测定常作为痛风及肾功能损伤的诊断试验.尿酸作为一种还原物质, 还参与了机体的氧化还原反应,血清尿酸浓度降低(低尿酸血症),常被忽视,近年的研究发现亦有一定的临床意义,现介绍如下.

    作者:潘静;魏明竟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创口分泌物中检出成团泛菌和藤黄微球菌

    1999年10月,我们从一患者创口分泌物中分离出Pantoe agglomerans(成团泛菌)和 Micrococcus Luteus(藤黄微球菌),现报告如下.

    作者:储从家;孔繁林;吴惠玲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血清结合胆红素的酶法测定

    目的建立用胆红素氧化酶(BOD)作为催化剂,选择性地测定血清结合胆红素(CB)的新方法.方法测定条件为:0.1 mol/L甘氨酸缓冲液、pH 10.0,BOD活性0.5~0.8U/反应管,反应时间2分钟.结果线性至少可达到220 μmol/L;精密度为批内CV 1.71~3.98%、批间CV 8.0~9.72%;正常参考值范围为0~3.14 μmol/L;与偶氮法所测结果相关性较好.结论本文所建立的CB测定方法具有良好的分析特异性,可作为临床肝胆分泌功能的可靠判断指标.

    作者:许国荣;赵建华;王毓三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儿童血培养中肠球菌的检出分析

    肠球菌引起的菌血症,近年有上升趋势,但有关儿童肠球菌菌血症国内报道较少.分析我院近一年患儿血培养中肠球菌的检出和耐药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董方;张美和;甄景慧;金芳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高碘酸钠氧化法测定血清总胆红素

    目的引进高碘酸钠测定血清总胆红素的方法.方法HT K 利用高碘酸钠将胆红素氧化成胆绿素,在450 nm处吸光度下降与样品中胆红素含量成正比的原理,通过对试剂配方和实验条件进行优选,建立了一种工作液稳定,不受一般溶血、脂血影响的血清总胆红素测定方法.结果分别对高值和低值胆红素血清各 1份进行测定,批内CV0.52%和0.68%,批间CV1.36%和2.45%,总CV1.35% 和2.56%;方法线性达356.2 μmol/L;平均回收率为103.1%;本法(Y)与改良J-G法 (X)测定结果比较,相关系数r=0.9986,回归方程Y=0.982X+0.612;样品溶血Hb<5.0 g/L,脂血TG<4.0 mmol/L及VitC含量<100 mg/L,对测定无影响.结论本法为血清总胆红素常规自动分析的一种较好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邱谷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PCR-SSCP检测苯丙氨酸羟化酶外显子7突变

    目的对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外显子7进行未知突变筛选,掌握更多突变类型及特点,为产前诊断苯丙酮尿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PCR-SSC P结合测序对7例经典型苯丙酮尿症患儿的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外显子7进行分析.结果共发现了三种点突变:Leu242Phe,Arg243Glu两种错义突变和Val245Val无义突变,其中Leu242Phe经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检索未见相关报道.结论 PCR-SSCP结合测序对未知突变的筛选及鉴定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蒋涛;孙亦骏;张瑾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基因芯片在医学中的应用

    随着人类基因组(测序)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HGP) 的逐步实施,以及分子生物学相关学科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动植物、微生物基因组序列得以测定,基因序列数据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增长.然而,怎样去研究如此众多基因在生命过程中所担负的功能,就成了全世界生命科学工作者共同的课题.为了研究不同个体基因变异,不同组织、不同时间、不同生理状态等基因表达差异,建立新型杂交和测序方法,以对大量的遗传信息进行高效、快速的检测与分析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作者:赵雨杰;孙啸;何农跃;陆祖宏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嗜血杆菌在儿童及老年人上呼吸道中的分布调查

    Haemophilus(嗜血杆菌)是苛养性细菌,与许多严重感染性疾病有关[1],其生长不仅需要X、V因子,而且受革兰阳性细菌生长的抑制,分离培养极为困难.我们用含50 mg/ L万古霉素的兔血巧克力琼脂培养基对121名60~97岁老年人及165名3~6岁儿童的咽部分泌物进行了嗜血杆菌分离和鉴定,并对所分离的嗜血杆菌进行了β-内酰胺酶测试,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东科;赵丽;张秀珍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纤维支气管镜术取材对下呼吸道厌氧菌检测与分析

    厌氧菌肺部感染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但常规取材法做厌氧菌培养不易检出.我们于 1997年12月~1998年10月采用纤维支气管镜(以下简称纤支镜)术取材,对住院和门诊肺部感染21例病人进行厌氧菌病原学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汤旭照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细菌染色体的碱基组成

    目的建立嘌呤+胞嘧啶摩尔百分比(GC%)的测定细菌染色体方法.方法以磷酸二氢铵、乙腈混合液为流动相,选择逆相分配(5C18), 通过紫外分光检测器分析DNA样品中四种硷基的相对含量,并计算出GC mol%.结果 16株代表高、中、低GC%细菌的测定结果与发光值(Tm/Bd法)完全相符,其相对不精密度小于1.03%.结论此法检测的细菌GC%值精确可靠,可用作细菌的分类与鉴定.

    作者:黄锡全;王卉放;孙惠华;许化溪;高大庆;黄诒森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2-硫基乙醇破坏IgM抗体在不同条件下的结果比较

    目前,实验室通常使用2-硫基乙醇(以下简称2-Me)破坏IgM抗体,但反应条件没有统一的标准.笔者对不同条件下2-Me破坏IgM抗体的结果进行了对比.

    作者:李健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Duffy血型系统

    Duffy血型系统为人类23个血型系统中发现较早的血型系统.有关Duffy血型的分布国内报道的不少,但有关临床的报道只见到一例[1].为此,本文作者根据Mollison专著[2]及国内外有关文献作一简要综述,希引起同道的注意.

    作者:陈忠;张莉尼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从肝硬化病人血液中检出口腔链球菌

    1 病例摘要患者男,47岁.1998年9月因呕血收入我院诊断为肝硬化.于10月27日进行治疗(对食管静脉曲张,用胃镜治疗).29日患者突然发高热,体温:39.2 ℃,心率92次/分,WBC:22.1× 109/L,N:0.9.当即抽血做血培养,结果为Streptococcus oralis(口腔链球菌) .临床根据药敏结果,用头孢三嗪治疗,病人体温恢复正常.

    作者:赵莉萍;张军民;唐开洪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新鲜血红蛋白肉汤检测细菌低抑菌浓度的应用价值

    目的研究新鲜血红蛋白肉汤在检测细菌低抑菌浓度时的显色指示效果,并与微量肉汤稀释法相比较,以确定其应用价值.方法将培养16 h的菌悬液按一定比例加入到新鲜血红蛋白肉汤中,用真空进样法将溶液吸入特制药敏板中 ,35 ℃孵育后,再通过观察颜色变化来判读MIC,并用微量肉汤稀释法作对照.结果用新鲜血红蛋白肉汤6次测定20种抗生素对3株ATCC标准菌株MIC,结果均在质控范围内,且重复性较好.用新鲜血红蛋白肉汤测定MIC,与微量肉汤稀释法相比 ,15种抗生素对46株革兰阳性球菌和70株革兰阴性菌的MIC在±1个稀释度内符合率分别为95 .07%和94.67%.结论新鲜血红蛋白肉汤可用于细菌的MIC检测,结果准确、直观和清晰.

    作者:王礼文;孙宏彬;陈亚军;陈云峰;李克涓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脑脊液中新型隐球菌检测方法的探讨

    目前诊断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仍是依靠取脑脊液沉淀物用墨汁负染法找到有宽阔透明荚膜的隐球菌,所用墨汁要求用印度墨汁或国产优质墨汁.我们用市售普通墨汁检出3例新型隐球菌,现介绍如下.

    作者:包志明;迟银娥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胸水结核抗体与腺苷脱氨酶联合诊断结核性胸膜炎

    我们对133例不同性质胸腔积液用斑点免疫金渗滤试验(TB-DIGFA)测定结核抗体和腺苷脱氨酶(AD)测定,以探讨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

    作者:陈贤冲;顾德林;曹兴建;陈曦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临床检验杂志

临床检验杂志

主管: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江苏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