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清结合胆红素的酶法测定

许国荣;赵建华;王毓三

关键词:胆红素, 胆红素氧化酶, 胆汁郁积
摘要:目的建立用胆红素氧化酶(BOD)作为催化剂,选择性地测定血清结合胆红素(CB)的新方法.方法测定条件为:0.1 mol/L甘氨酸缓冲液、pH 10.0,BOD活性0.5~0.8U/反应管,反应时间2分钟.结果线性至少可达到220 μmol/L;精密度为批内CV 1.71~3.98%、批间CV 8.0~9.72%;正常参考值范围为0~3.14 μmol/L;与偶氮法所测结果相关性较好.结论本文所建立的CB测定方法具有良好的分析特异性,可作为临床肝胆分泌功能的可靠判断指标.
临床检验杂志相关文献
  • 广州地区苛养菌耐药现状调查

    目的调查广州地区苛养菌耐药状况.方法采用Et est法测定低抑菌浓度.结果 48株肺炎链球菌中,耐青霉素为16.7%(MI C90=0.25 μg/ml),耐头孢噻肟为4.2%;53株流感嗜血杆菌中产β-内酰胺酶率为18.9%,耐氨苄青霉素21.2%(MIC90为256 μg/ml),头孢噻肟、亚胺培南和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为0%;124株淋病奈瑟菌中产β-内酰胺酶率为11.3%,青霉素、环丙沙星、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耐药率分别是33.9%、89.5%、1.6%和0.8%.结论在临床治疗中,应对抗菌药物耐药现象特别注意 ,及时掌握细菌对抗菌药物耐药的新动态.

    作者:叶惠芬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叠氮钠对电极测定CO2有正干扰

    我们曾经报道叠氮钠(NaN3)对氯离子选择电极的干扰[1].我们使用Dimension AR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中HCO 3浓度过程中发现NaN3对CO2电极法测定结果有较大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作者:戚大梁;赵慧斌;肖景珠;张建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放射土壤杆菌致外伤术后感染1例

    Agrobacterium radiobacter(放射土壤杆菌)偶尔自人体血液、尿液、分泌物中分离到[1].我们从1例患者切口脓性分泌物中分离到1株放射土壤杆菌,报告如下.1 病例摘要患者,女,51岁,1998年10月因车祸致左锁骨骨折入院,行左锁骨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术后病人一般状况良好,14天后拆线出院.6天后回本院复诊;体检见左锁骨中点外侧有2.0 cm长切口,切口红肿、破溃 ,有脓性分泌物外流,T 38.6℃,WBC 10.2×109/L.

    作者:徐龙强;李慧;刘蓬蓬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十项尿分析仪质控液的配制

    尿八联质控物国内已有商品供应,对提高尿化学检验的质控起了很大作用 ,但未见适用于德国宝利曼MIDITRON尿分析仪十项质控液的商品供应.为此我们在四年以前自制这种质控液,现介绍如下:

    作者:周维芝;马志如;陈宏础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实测摩尔吸光度在酶活性测定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目的为了提高酶活性测定的质量水平.方法通过以实测摩尔吸光度(ε)校正酶活性测定的计算因子(K值),来观察各实验室经过校正K值后测定的结果是否比校正前测定的结果更具可比性.结果通过对全省三级医院的调查测试,经实测ε校正K值后的测定结果,其离散度远小于校正前的测定结果. 结论结果表明K值的设置不当,是影响酶活性测定结果准确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蒋胜高;许斌;程梅;陈江华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肝素对总胆汁酸测定结果的影响

    我们通过对肝素抗凝管、促凝管及血清管存放的血液同时进行总胆汁酸(TBA)的测定发现,用肝素作抗凝剂可致TBA测定结果增高,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廖声荣;李栋;段峰;田嵩;张世培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常规血型鉴定发现类孟买型OAHm1例

    类孟买型是ABO血型系统的罕见血型,我院在常规血型鉴定中发现类孟买型O AHm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贾冰;李海珠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纤维支气管镜术取材对下呼吸道厌氧菌检测与分析

    厌氧菌肺部感染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但常规取材法做厌氧菌培养不易检出.我们于 1997年12月~1998年10月采用纤维支气管镜(以下简称纤支镜)术取材,对住院和门诊肺部感染21例病人进行厌氧菌病原学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汤旭照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服务行业人员弓形体感染调查

    我们对南京市白下区部分服务行业人员进行了弓形体感染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调查对象 621名服务行业人员,主要是夜总会、宾馆和歌舞厅的服务员.男149名,女472名.18~40岁.调查时间为2000年3月至9月.

    作者:周碧玲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血浆1,5脱水葡糖醇在糖尿病监测中的应用和测定方法的进展

    1,5脱水葡糖醇(1,5-AG)又称1,5脱水山梨醇,或称1-脱氧葡萄糖.人血浆(清)中1,5-AG测定,作为糖尿病的诊断和监护手段,其应用价值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 测定方法也逐渐发展到为一般实验室所能接受.

    作者:张抗;万雄萍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EL/AML1融合基因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我国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伴有t(12;2 1)易位的发生率及其临床预后特征.方法采用套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PT -PCR)技术检测TEL-AML1融合基因转录本.结果在60例儿童(B系45例,T 系13例,T、B系双表达2例)中共发现8例B系ALL中有TEL-AML1融合基因转录本,治疗后8例均获得完全缓解(CR).结论 t(12;21)B系ALL是儿童ALL中多见且预后较好的一种亚型,RT-PCR检测TEL-AML1融合基因转录本是诊断t(12;21)ALL和监测其微小残留病敏感有效的方法.

    作者:何军;周剑彪;薛永权;王玮;何亚香;彭惠兰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盐水微滴法在筛查红细胞D抗原的应用

    随着医疗输血技术的不断提高,Rh血型鉴定在输血领域中也就显得尤为突出, 为了满足临床对Rh阴性血液的需求,我们对3 437份供血者进行筛查,建立稀有血型档案, 由于影响常规筛查试验的因素较多,所以我们参考有关方法[1~3],选用盐水微滴法,现报道如下.

    作者:姚德耀;林国奎;杨坤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血清结合胆红素的酶法测定

    目的建立用胆红素氧化酶(BOD)作为催化剂,选择性地测定血清结合胆红素(CB)的新方法.方法测定条件为:0.1 mol/L甘氨酸缓冲液、pH 10.0,BOD活性0.5~0.8U/反应管,反应时间2分钟.结果线性至少可达到220 μmol/L;精密度为批内CV 1.71~3.98%、批间CV 8.0~9.72%;正常参考值范围为0~3.14 μmol/L;与偶氮法所测结果相关性较好.结论本文所建立的CB测定方法具有良好的分析特异性,可作为临床肝胆分泌功能的可靠判断指标.

    作者:许国荣;赵建华;王毓三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创口分泌物中检出成团泛菌和藤黄微球菌

    1999年10月,我们从一患者创口分泌物中分离出Pantoe agglomerans(成团泛菌)和 Micrococcus Luteus(藤黄微球菌),现报告如下.

    作者:储从家;孔繁林;吴惠玲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嗜血杆菌在儿童及老年人上呼吸道中的分布调查

    Haemophilus(嗜血杆菌)是苛养性细菌,与许多严重感染性疾病有关[1],其生长不仅需要X、V因子,而且受革兰阳性细菌生长的抑制,分离培养极为困难.我们用含50 mg/ L万古霉素的兔血巧克力琼脂培养基对121名60~97岁老年人及165名3~6岁儿童的咽部分泌物进行了嗜血杆菌分离和鉴定,并对所分离的嗜血杆菌进行了β-内酰胺酶测试,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东科;赵丽;张秀珍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微量稀释法测定抗真菌剂对酵母菌MIC的评价

    目的评价微量稀释法测定抗真菌剂对酵母菌低抑菌浓度(MICs) 的可靠性和实用性.方法应用微量稀释法和参考常量稀释法测定5种抗真菌剂对1 06株临床分离的酵母菌及2株ATCC质控菌的MICs.结果微量稀释法测得对念珠菌MICs结果(48 h)与参考方法(48 h)比较,在±1稀释度范围内总符合率为93.2% ,2株新型隐球菌72 h测定结果与参考方法相同.对2株ATCC质控菌各测定50次,则测定结果在质控中位数±1稀释范围度内总符合率为95.8%.结论微量稀释法测定抗真菌剂对酵母菌MICs,其方法简便、结果准确可靠、重复性好,适合于常规工作.

    作者:孙长贵;张丽君;曾贤铭;陈汉美;孙关忠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对17种抗生素的耐药分析

    开展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细菌的检测,能帮助临床合理选择抗生素,提高疗效 .我们对我院近年来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进行了ESBLs的检测,并作了17种抗生素敏感试验.本文重点介绍ESBLs阳性株的药敏情况.

    作者:张险峰;陆玉霞;张联璧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新鲜血红蛋白肉汤检测细菌低抑菌浓度的应用价值

    目的研究新鲜血红蛋白肉汤在检测细菌低抑菌浓度时的显色指示效果,并与微量肉汤稀释法相比较,以确定其应用价值.方法将培养16 h的菌悬液按一定比例加入到新鲜血红蛋白肉汤中,用真空进样法将溶液吸入特制药敏板中 ,35 ℃孵育后,再通过观察颜色变化来判读MIC,并用微量肉汤稀释法作对照.结果用新鲜血红蛋白肉汤6次测定20种抗生素对3株ATCC标准菌株MIC,结果均在质控范围内,且重复性较好.用新鲜血红蛋白肉汤测定MIC,与微量肉汤稀释法相比 ,15种抗生素对46株革兰阳性球菌和70株革兰阴性菌的MIC在±1个稀释度内符合率分别为95 .07%和94.67%.结论新鲜血红蛋白肉汤可用于细菌的MIC检测,结果准确、直观和清晰.

    作者:王礼文;孙宏彬;陈亚军;陈云峰;李克涓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2-硫基乙醇破坏IgM抗体在不同条件下的结果比较

    目前,实验室通常使用2-硫基乙醇(以下简称2-Me)破坏IgM抗体,但反应条件没有统一的标准.笔者对不同条件下2-Me破坏IgM抗体的结果进行了对比.

    作者:李健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血清尿酸浓度降低的临床意义

    尿酸是机体嘌呤代谢的终末产物,主要由肾脏从尿液中排泄.健康人血清尿酸浓度男性150~400 μmol/L,女性130~410 μmol/L,如果嘌呤代谢紊乱导致尿酸产生增加或肾功能损伤导致尿酸排泄障碍,可使血清尿酸浓度增加(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可继发尿酸性痛风 .因而临床上血清尿酸测定常作为痛风及肾功能损伤的诊断试验.尿酸作为一种还原物质, 还参与了机体的氧化还原反应,血清尿酸浓度降低(低尿酸血症),常被忽视,近年的研究发现亦有一定的临床意义,现介绍如下.

    作者:潘静;魏明竟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临床检验杂志

临床检验杂志

主管: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江苏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