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可脱性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18例临床分析

赵红军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 弹簧圈栓塞, 介入治疗
摘要:目的 探讨可脱性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5 a来采用可脱性弹簧圈栓塞治疗18例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结果 本组18例破裂动脉瘤均顺利栓塞,无破裂出血发生,动脉瘤腔达到完全致密填塞14例,非完全致密栓塞4个;术后发生脑梗死2例,脑积水1例,经相应治疗后本组患者均顺利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 可脱性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对患者创伤小,疗效安全可靠.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相关文献
  • 度洛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度洛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9-2012年应用度洛西汀治疗的75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于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判定,并分析不良反应.结果 75例患者中痊愈26例,明显改善33例,改善10例,无效6例,治愈率78.7%,有效率92.0%.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5例(6.7%),均不影响继续服药,并于服药1周后自行消失.结论 应用度洛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安全有效.

    作者:常景环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致迟发性脑病28例护理体会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是我国北方冬季常见的急性中毒性疾病,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其中毒所致的迟发性脑病(delayed encephalopathy after acute cardon monoxide poisoning,DEACMP)是指本病患者经治疗好转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假愈期(2~60 d),再次出现神经系统损害症状如精神异常、智能下降、肌张力增高和大小便失禁等,使患者丧失劳动能力,甚至死亡,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1].我科2010-01-2013-02共收治28例此类患者,经给予精心诊治和护理,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杨艳;陈彬;王丽丽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肝性脊髓病27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肝性脊髓病的临床特点、预后和治疗方法.方法 收集2001-01-2012-09我院收治的肝性脊髓病27例,完善相关实验室检查,并给予内科综合治疗,1例行肝移植治疗,1例行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结果 内科综合治疗可暂时减轻病情,但远期预后差.1例患者行同种异体肝移植,术后下肢肌力改善.1例行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术后肝功能明显改善,下肢肌力改善.结论 肝性脊髓病预后不良,目前尚无特殊治疗方法,肝移植和干细胞移植可能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

    作者:梁彦玲;张全会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青年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 总结青年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表现、相关危险因素以及预后等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88例青年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病例资料,并与475例同期治疗的老年组患者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2组性别构成无显著性差异,临床症状相同;青年组吸烟、长期饮酒显著高于老年组,血脂异常以及家族史与老年组无明显差异,但是高血压、糖尿病以及合并基础心脏疾病者显著低于老年组;2组患者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青年组全身肢体瘫痪发生率低于老年组.结论 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性在青年人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发病后青年人全身肢体瘫痪发生率低于老年组.

    作者:方莉伟;张智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妊娠高血压合并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12例护理体会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eversible posterior leukoencephalopathy syndrome,RPLS)是一组近才被明确定义的神经系统综合征,临床表现为迅速进展的颅高压、癫、失明、意识障碍等,影像学表现为可逆性的大脑后部白质损害,诱因有高血压、应用免疫抑制剂和细胞毒性药物等,尤其常见于患有妊娠高血压的孕妇[1].我科自2005-01至今共收治妊娠高血压合并RPLS患者12例,经及时诊治、精心护理产妇和婴儿均全部存活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赵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慢性脑血管功能不全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点

    目的 对慢性脑血管功能不全的临床表现以及其影像学特点进行分析,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可靠参考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2011-06-2012-05我院收治的慢性脑血管功能不全患者97例,对其临床资料和颈动脉彩超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97例患者中,管腔轻度狭窄35例,中度狭窄42例,重度狭窄20例;CCVI-Ⅰ型29例,CCVI-Ⅱ型33例,CCVI-Ⅲ型35例.结论 慢性脑血管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表现有典型性,且颈部彩超检查能够对斑块的大小、位置及管腔狭窄程度进行准确评估,值得关注.

    作者:刘华钊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胰酶快速消化大鼠皮层神经细胞原代培养方法分析

    目的 探索更简易可行的原代神经细胞培养方法.方法 在文献报道方法的基础上,注射器抽吸制备神经细胞匀浆,0.125%胰酶(含0.2‰EDTA)短时消化脑组织3~5 min,加入含10% 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接种于经多聚赖氨酸(poly-L-lysine,PLL)预处理的六孔板上,24 h后加入终浓度为10 μM的阿糖胞苷(arabinofuranoside cytosine,Ara-C) 抑制胶质细胞生长,48 h后更换培养液终止Ara-C的作用.以后每2~3 d更换培养液,神经细胞在含95% CO2培养箱中培养7 d后,用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染色鉴定神经元纯度.结果 培养细胞成熟后,神经细胞生长良好,NSE染色鉴定证实,神经元纯度超过95%.结论 改良后的胰酶快速消化原代神经细胞培养方法,可减少实验动物用量,减少细胞损伤及污染机会,方法确切可行.

    作者:谭少华;徐安定;苗海锋;吴宜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复发性脑卒中临床及影像学研究

    目的 探讨复发性脑卒中的临床特点(再发年龄、性别差异、再发间隔时间、再发部位)、危险因素及影像学,指导临床治疗与预防.方法 从发生脑梗死的349例病例中筛选出2次及2次以上出现符合脑梗死临床表现的病例147例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缺血性脑卒中后再次脑梗死的发病率42.12%,其中颅脑MR检查DWI序列有异常高信号者35.53%,无异常高信号者6.59%,两者之比5.39∶1.(2)再发脑梗死为男∶女≈1.82∶1,再发高峰年龄55~65岁.其中有再发脑梗死临床表现并颅脑MR检查DWI序列有无新发病灶二者中,年龄和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 再发时间间隔平均4 a,女性再发时间间隔早于男性.初发脑梗死后再发率第1年内高且以第1次再发多见.(4) 首、再发部位为同一区域者53例(42.74%).(5)再发脑梗死中83.87%合并高血压和(或)糖尿病,88.75%男性患者有吸烟和(或)饮酒史.结论 首次脑梗死后再发脑梗死者部分出现颅脑MR检查DWI序列无异常高信号,男性再发率高于女性,女性再发间隔短于男性.再发经常在同一部位.再发者多数合并危险因素,以高血压和吸烟为著.

    作者:林晶倩;张爱娟;杨丽芳;王通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精神科医生职业倦怠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精神科医生职业倦怠的相关因素及特点.方法 随机抽取精神科医师及其他内科医师各55名,采用职业倦怠调查量表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精神科医师成就感平均得分明显低于其他内科医师,情绪衰竭、玩世不恭等平均得分明显高于其他内科医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精神科医师年龄、性别、学历、婚姻等一般因素在职业倦怠MBI-GS评分中无明显差异,收入、家庭、人际、健康等满意度情况满意度与职业倦怠关系较为密切.结论 精神科医生职业倦怠较其他内科医生更为严重,其职业倦怠与收入、家庭、人际、健康等因素密切相关.

    作者:李于林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原发性舌咽神经痛手术患者的护理体会

    原发性舌咽神经痛是指在舌咽神经感觉分布区域发生的剧烈疼痛[1].临床少见,好发于左侧[2].疼痛常由进食、吞咽等诱发,表现为咽喉部或耳内发作性剧痛,偶伴晕厥、心律失常和心搏骤停[3].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常需手术治疗[4].我院2007-09-2011-04采用颈侧入路经颈静脉孔舌咽神经切断术治疗17例原发性舌咽神经痛患者,收到较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闵双凤;娄卫华;郑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糖尿病性脑梗死与非糖尿病性脑梗死预后比较

    目的 探讨糖尿病对脑梗死预后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09-01-2012-01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8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的血糖情况将108例患者分成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每组54例,对2组患者进行对症、营养神经血管等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15 d后比较2组患者的预后.结果 糖尿病组患者的肢体偏瘫、意识障碍、多发性脑梗死及大面积脑梗死的发生率等方面均高于非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有效率68.52%,重残率31.48%;非糖尿病组有效率85.19%,重残率14.81%,糖尿病组的有效率明显低于非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的重残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性脑梗死的预后明显低于非糖尿病性脑梗死,在临床治疗中应加强对脑梗死患者糖尿病的筛查与控制.

    作者:吕占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理疗结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应用综合疗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15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75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7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治疗(牵引+针刺+中频电).结果 2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2.7%、98.7%,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陆保全;卢爱玲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多重耐药不动杆菌属感染的脑室积脓脑室炎诊疗体会

    目的 探讨多重耐药不动杆菌属感染的脑室积脓脑室炎的诊疗经验.方法 回顾我院神经外科2010-06-2012-06收治的6例多重耐药不动杆菌属感染的脑室积脓脑室炎病例,均行双侧脑室钻孔持续外引流,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合理给予抗生素脑室内灌洗,联合静脉用药,对其疗效进行分析并随访1 a.结果 4例脑室炎患者临床治愈,1例放弃治疗,1例死于恶病质.结论 多重耐药不动杆菌属所致的化脓性脑室炎以预防为主,一旦确诊,早期静脉给药,联合双侧脑室持续外引流及抗生素灌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天豪;宋来君;郭付有;孙红卫;马斯奇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石杉碱甲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石杉碱甲片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将8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石杉碱甲0.1 mg,2次/d,连用8周;对照组用吡拉西坦片800 mg,3次/d,连用8周.采用简易智能量表(MMSE)、日常生活自理量表(ADL)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评分.结果 治疗8周后,治疗组MMSE、ADL评分均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石杉碱甲片治疗血管性痴呆患者有较好的疗效,安全性好.

    作者:张慧萍;袁树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医院精神抑郁/焦虑量表在住院期间孕妇心理评估及干预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医院抑郁/焦虑量表用于住院孕妇心理评估中的应用及针对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在我院住院的968例孕妇,年龄21~40岁,孕周28~41周,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分别在孕期24、38周接受HAD问卷调查,并制订相关的方案.孕妇分娩后,对照组接受常规方案,而实验组接受针对性影响因素的方案,并在产后1、2、4周分别进行HAD问卷调查,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文化程度、职业和居住条件对于孕妇的抑郁焦虑发生不产生影响(P>0.05),而孕妇抑郁焦虑的产生可能和产前并发症、夫妻关系、异常孕产、医护关系和医务人员态度具有一定的关联度(P<0.05).第4周可产生治疗效果,而在抑郁指标中,第2周即可产生治疗效果.结论 医院抑郁/焦虑量表可有效用于住院孕妇心理评估中的应用及干预.

    作者:张彩霞;刘新新;杨静静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可脱性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1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可脱性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5 a来采用可脱性弹簧圈栓塞治疗18例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结果 本组18例破裂动脉瘤均顺利栓塞,无破裂出血发生,动脉瘤腔达到完全致密填塞14例,非完全致密栓塞4个;术后发生脑梗死2例,脑积水1例,经相应治疗后本组患者均顺利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 可脱性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对患者创伤小,疗效安全可靠.

    作者:赵红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外伤性前颅底脑脊液漏手术治疗分析

    外伤性脑脊液漏临床常见,绝大多数可保守治愈,有极少数病例迁延不愈需手术治疗.2005-06-2012-10我科手术治疗外伤性脑脊液漏患者1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五中;殷建军;常文海;张俊杰;杜顺利;付兵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自发性颈动脉海绵窦瘘误诊为眼型Grave's病1例报告

    颈动脉海绵窦瘘(carotid cavernous fistula,CCF)由Baron在1835年首次报告,是指海绵窦段的颈内动脉本身或其在海绵窦段的分支破裂,造成与海绵窦之间形成异常的动、静脉沟通[1].大约80%由外伤所致,称为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raumatic carotid cavernous fistula,TCCF),少部分CCF病因不明,称为自发性颈动脉海绵窦瘘(spontaneous carotid cavernous fistula,SCCF).SCCF临床较为少见且病因较为复杂,由于眼部症状突出常首诊于眼科,临床上容易与一些眼科常见疾病相混淆造成误诊、漏诊,本文就1例SCCF误诊为眼型Grave's病的病例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博;聂鹏;刘扬;杨彬;黄雪桃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心理干预对小儿鼾症围术期的影响

    小儿鼾症在儿童中的发病率为1%~3%,其主要症状为鼻堵、呼吸不畅、张口呼吸;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学习成绩下降、认知障碍等[1],给患儿及家属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由于患儿大多为学龄期或学龄前期的儿童,面临陌生的环境,容易产生紧张、不安、依赖等心理,表现为哭闹、烦躁、不愿配合,影响手术的进行及术后的康复[2].2011-06-2012-08我科对150例小儿鼾症患儿及家属围术期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冯瑞玲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26例额叶癫误诊分析

    目的 分析和总结额叶癫的临床特点、脑电图特点及误诊情况.方法 对26例额叶癫的临床特点、脑电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额叶癫临床发作形式多样,有姿势性发作、躯体自动症、偏转发作、伴发声及迅速进展的全面强直阵挛发作等,长程录像脑电图监测阳性率高.本组患者误诊率73.1%(19/26),主要误诊为颞叶癫、睡眠障碍、全面强直阵挛发作、精神分裂症及癔症发作等.结论 额叶癫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极易误诊,临床医生一定要掌握其临床特点及脑电图特点,长程录像脑电图监测对诊断意义重大.

    作者:郝静 刊期: 2013年第08期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