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精神科医生职业倦怠及相关因素分析

李于林

关键词:精神科医生, 内科医师, 职业倦怠, 相关因素
摘要:目的 探讨精神科医生职业倦怠的相关因素及特点.方法 随机抽取精神科医师及其他内科医师各55名,采用职业倦怠调查量表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精神科医师成就感平均得分明显低于其他内科医师,情绪衰竭、玩世不恭等平均得分明显高于其他内科医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精神科医师年龄、性别、学历、婚姻等一般因素在职业倦怠MBI-GS评分中无明显差异,收入、家庭、人际、健康等满意度情况满意度与职业倦怠关系较为密切.结论 精神科医生职业倦怠较其他内科医生更为严重,其职业倦怠与收入、家庭、人际、健康等因素密切相关.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相关文献
  • 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抗抑郁焦虑治疗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患者抗焦虑抑郁治疗疗效.方法 我院2009-2012年收治病程>2周的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患者5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进行常规眩晕治疗(药物及手法复位)+氟哌塞顿美利曲辛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眩晕治疗.2组患者在初诊时、治疗2周后分别进行DHI量表评分测定.结果 治疗组DHI量表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眩晕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常伴随抑郁焦虑情绪,针对性进行抗抑郁焦虑治疗有益于改善患者眩晕症状.

    作者:陈烈冉;付国惠;梁新明;张保朝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NSE、S-100B蛋白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丁苯酞软胶囊(NBP)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对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B蛋白的影响.方法 将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20 mL静滴,1次/d;阿司匹林100 mg口服,1次/d,疗程2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NBP 200 mg/次口服,3次/d,疗程2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 d、7 d、14 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清NSE、S-100B蛋白含量的测定.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治疗后7 d、14 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0.01),治疗后3 d、7 d、14 d血清NSE、S-100B蛋白含量明显下降 (P<0.05).结论 丁苯酞软胶囊可以保护神经细胞,改善急性脑梗死病人的神经功能.

    作者:任新光;李昕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肝性脊髓病27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肝性脊髓病的临床特点、预后和治疗方法.方法 收集2001-01-2012-09我院收治的肝性脊髓病27例,完善相关实验室检查,并给予内科综合治疗,1例行肝移植治疗,1例行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结果 内科综合治疗可暂时减轻病情,但远期预后差.1例患者行同种异体肝移植,术后下肢肌力改善.1例行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术后肝功能明显改善,下肢肌力改善.结论 肝性脊髓病预后不良,目前尚无特殊治疗方法,肝移植和干细胞移植可能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

    作者:梁彦玲;张全会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原发性舌咽神经痛手术患者的护理体会

    原发性舌咽神经痛是指在舌咽神经感觉分布区域发生的剧烈疼痛[1].临床少见,好发于左侧[2].疼痛常由进食、吞咽等诱发,表现为咽喉部或耳内发作性剧痛,偶伴晕厥、心律失常和心搏骤停[3].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常需手术治疗[4].我院2007-09-2011-04采用颈侧入路经颈静脉孔舌咽神经切断术治疗17例原发性舌咽神经痛患者,收到较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闵双凤;娄卫华;郑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可脱性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1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可脱性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5 a来采用可脱性弹簧圈栓塞治疗18例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结果 本组18例破裂动脉瘤均顺利栓塞,无破裂出血发生,动脉瘤腔达到完全致密填塞14例,非完全致密栓塞4个;术后发生脑梗死2例,脑积水1例,经相应治疗后本组患者均顺利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 可脱性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对患者创伤小,疗效安全可靠.

    作者:赵红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06-2012-05我院收治的136例TIA患者的临床资料,将13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等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比较2组患者TIA停止时间、治疗前后纤维蛋白原、出、凝血时间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速效、显效、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纤维蛋白原降低以治疗组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2组患者出、凝血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联合治疗TIA安全、有效,临床应严格适应证选择,个体化治疗.

    作者:陈金喜;沈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心理干预对小儿鼾症围术期的影响

    小儿鼾症在儿童中的发病率为1%~3%,其主要症状为鼻堵、呼吸不畅、张口呼吸;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学习成绩下降、认知障碍等[1],给患儿及家属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由于患儿大多为学龄期或学龄前期的儿童,面临陌生的环境,容易产生紧张、不安、依赖等心理,表现为哭闹、烦躁、不愿配合,影响手术的进行及术后的康复[2].2011-06-2012-08我科对150例小儿鼾症患儿及家属围术期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冯瑞玲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老年脑卒中住院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老年脑卒中住院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应对策略.方法 将2010-07-2011-06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6例老年脑卒中患者根据是否发生肺部感染情况分为肺部感染组(43例)与对照组(43例),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老年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分析比较肺部感染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意识状态、卧床时间、基础疾病、饮食状况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显示意识障碍或昏迷、卧床>1周、伴糖尿病、伴COPD、鼻饲饮食是神经内科老年住院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针对神经内科老年住院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有效全面的护理,减少细菌存留的时间与数量,防止老年患者发生误吸现象,对有效预防肺部感染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刘红钊;张保朝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舒肝解郁胶囊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重度抑郁症浅析

    目的 比较舒肝解郁胶囊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重度抑郁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门诊和住院治疗抑郁症患者7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舒肝解郁胶囊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和对照组(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各38例.2组均以8周为一疗程,在治疗前及用药后1、2、4、6、8周末用HAMD、HAMA比较治疗效果及起效时间.结果 2组治疗8周后HAMD、HAMA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组间比较:2、6、8周HAMD评分及2、6周HAM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其他各周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肝解郁胶囊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重度抑郁障碍中西结合,优势互补,疗效好,安全性高.

    作者:刘继;王青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度洛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度洛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9-2012年应用度洛西汀治疗的75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于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判定,并分析不良反应.结果 75例患者中痊愈26例,明显改善33例,改善10例,无效6例,治愈率78.7%,有效率92.0%.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5例(6.7%),均不影响继续服药,并于服药1周后自行消失.结论 应用度洛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安全有效.

    作者:常景环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通过观察2型糖尿病(T2DM)合并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患者的颈动脉斑块及相关因素,分析影响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危险因素,进而探讨GHb、hs-CRP、SUA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为T2DM合并急性ICVD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T2DM合并急性ICVD患者142例,分为不稳定斑块组、稳定斑块组及无斑块组;将一般情况及相关检查指标行χ2检验或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筛选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行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影响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可能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142例患者中,发现颈动脉斑块形成123例(86.62%),其中不稳定斑块82例(57.72%),稳定斑块41例(28.87%),无斑块组19例(13.38%);不稳定斑块组性别、冠心病史、吸烟史、饮酒史患者比例与稳定斑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稳定斑块组年龄、高血压史、卒中史与稳定斑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中GLU、GHb、hs-CRP、SUA、T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O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GHb、hs-CRP、SUA为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的可能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在T2DM合并急性ICVD患者中,GHb、hs-CRP、SUA与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早期发现GHb、hs-CRP、SUA控制不良的患者,弱化致动脉硬化因素,减缓斑块不稳定化进程,对T2DM合并急性ICVD的防治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裘丽红;李武艳;李晓娜;张保华;苏建;杨静;杨燃;曹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吉兰-巴雷综合征合并呼吸肌麻痹1例护理体会

    吉兰-巴雷综合征是神经系统常见的严重疾病之一,其主要病变发生在脊神经根和脊神经,可累及脑神经.其病因可能与病毒感染或自身免疫反应有关,患者多为青壮年男性.呼吸肌麻痹是吉兰-巴雷综合征主要的致死原因,呼吸肌麻痹的抢救成功是提高吉兰-巴雷综合征的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1].我科于2012-05收治1例吉兰-巴雷综合征合并呼吸肌麻痹至呼吸衰竭患者,经积极抢救及护理,患者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曦堃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致迟发性脑病28例护理体会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是我国北方冬季常见的急性中毒性疾病,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其中毒所致的迟发性脑病(delayed encephalopathy after acute cardon monoxide poisoning,DEACMP)是指本病患者经治疗好转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假愈期(2~60 d),再次出现神经系统损害症状如精神异常、智能下降、肌张力增高和大小便失禁等,使患者丧失劳动能力,甚至死亡,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1].我科2010-01-2013-02共收治28例此类患者,经给予精心诊治和护理,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杨艳;陈彬;王丽丽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精神科医生职业倦怠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精神科医生职业倦怠的相关因素及特点.方法 随机抽取精神科医师及其他内科医师各55名,采用职业倦怠调查量表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精神科医师成就感平均得分明显低于其他内科医师,情绪衰竭、玩世不恭等平均得分明显高于其他内科医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精神科医师年龄、性别、学历、婚姻等一般因素在职业倦怠MBI-GS评分中无明显差异,收入、家庭、人际、健康等满意度情况满意度与职业倦怠关系较为密切.结论 精神科医生职业倦怠较其他内科医生更为严重,其职业倦怠与收入、家庭、人际、健康等因素密切相关.

    作者:李于林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纳洛酮门冬氨酸鸟氨酸及支链氨基酸联合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

    目的 探讨纳洛酮与门冬氨酸鸟氨酸及支链氨基酸联合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09-2012-09住院肝性脑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吸氧、护肝类、防治脑水肿药物,给予抗生素防治感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维持酸碱平衡等常规治疗.在上述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门冬氨酸鸟氨酸和支链氨基酸.观察组患者支链氨基酸和门冬氨酸鸟氨酸用法和剂量同对照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纳洛酮治疗,直到患者清醒或连续应用3 d后患者意识未改善即停用.观察2组患者清醒和病死情况.结果 观察组用药后清醒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3 d内清醒43例,对照组患者用药3 d内清醒28例;观察组患者用药3 d内清醒率(86.0%)高于对照组(5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死亡3例,病死率6.0%;对照组患者中死亡16例,病死率32.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纳洛酮与门冬氨酸鸟氨酸及支链氨基酸联合治疗促进肝性脑病患者清醒,降低病死率,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作者:杨玉贵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慢性脑血管功能不全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点

    目的 对慢性脑血管功能不全的临床表现以及其影像学特点进行分析,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可靠参考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2011-06-2012-05我院收治的慢性脑血管功能不全患者97例,对其临床资料和颈动脉彩超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97例患者中,管腔轻度狭窄35例,中度狭窄42例,重度狭窄20例;CCVI-Ⅰ型29例,CCVI-Ⅱ型33例,CCVI-Ⅲ型35例.结论 慢性脑血管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表现有典型性,且颈部彩超检查能够对斑块的大小、位置及管腔狭窄程度进行准确评估,值得关注.

    作者:刘华钊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脑血管病偏瘫后遗症的康复干预模式分析

    目的 分析脑血管病患者在偏瘫之后,对后遗症的康复干预的效果.方法 2011-05-2012-03我院采用康复干预治疗28例脑血管偏瘫患者,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 28例患者在接受康复干预治疗后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恢复,其神经系统、上肢活动、下肢活动等都有了显著的恢复,生活基本正常.结论 康复干预治疗是一种帮助因脑血管病导致的偏瘫后遗症的患者恢复其自主能力,可以恢复其基本生活能力,有效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减轻了患者家属的经济负担,有望临床实践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谢静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Orem自护理论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Orem自护理论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的应用.方法 68例神经外科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运用Orem自护理论.采用视觉模糊评分法(VAS)评定满意度,计算平均住院时间,对评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干预组与对照组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Orem自护理论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护理,可以激发病人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王玉玲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舒血宁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舒血宁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09-02-2012-10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联合治疗组各10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舒血宁;联合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前后检查血、尿常规、血脂、血糖、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心电图等.结果 经数理统计学分析,联合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安全性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舒血宁在治疗急性脑梗死方面疗效确切、安全.

    作者:张峥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普外科术后并发脑梗死患者留置气囊导尿管漏尿的原因分析

    目的 分析普外科术后并发脑梗死患者留置气囊导尿管发生漏尿的原因并探讨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 收集2010-01-2010-10我院收治的84例普外科术后并发脑梗死患者留置气囊导尿管的临床资料,分析漏尿原因并进行护理干预,统计干预前后漏尿率、尿道感染率、压疮发生率,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 普外科术后并发脑梗死患者发生气囊导尿管漏尿的原因有患者生理结构的变化、生理功能的降低、生活习惯的改变和心理不适感等,护理干预后患者的漏尿率、尿道感染率、压疮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查找导尿管漏尿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有效预防和控制漏尿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于航娜 刊期: 2013年第08期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