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巧丽;邱茜茜;范波胜;汤永新
我们于2006-06~2009-04对289例急性脑卒中不同体温者进行预后观察及分析.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对象选择按脑卒中诊断标准[3]确诊者289例,男166例,女123例.年龄40~65岁,平均(52.13±8.69)岁.体温37℃~40℃.其中急性脑梗死158例,脑出血9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38例.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eurological deficiency score,NDS)30~45,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ctivity daily liviing,ADL)70~80.发病6 h内入院,入院时心、肝肾功能基本正常,既往体格健康,无家族史、感染及脱水,生存7 d以上者.
作者:冯继贞;王峰;赵淑霞;李新立;夏强;刘群才 刊期: 2010年第04期
随着骨科学的进步,医用内植入材料品种繁多,价格昂贵,更新换代较快.目前,由厂家或代理公司按照需要及时供货的模式,已被大多数医院接受.我院2005年以来,共做内固定手术1920例,关节置换298例,无1例发生院内感染.现介绍如下.
作者:闫艳丽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对护理人员进行职业化素养教育与管理,强化护理人员的职业化意识,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医疗风险.方法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展护理缺陷分析、典型病案讨论、责任护士经验交流总结、自我管理考核、职业礼仪培训,确保护理人员规范的职业行为.结果 病人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为98%.结论 护理人员的职业化素养教育与管理是新形式下医疗改革的需要,符合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
作者:闫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高血糖对大鼠脑血肿周围组织神经细胞凋亡和Bax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立体定向技术制作大鼠脑出血模型.96只雄性SD大鼠被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正常血糖组、高血糖组及胰岛素干预组,各组分别于术后6 h、24 h、3 d、7 d 4个时间点取脑组织,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血肿周围组织Bax的表达情况,TUNEL法检测血肿周围神经细胞凋亡.结果 高血糖组大鼠脑血肿周围组织Bax的表达及细胞凋亡明显高于其他组(P<0.01),胰岛素干预组上述指标均低于高血糖组(P<0.01),而高于假手术组,与脑出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糖能增加大鼠脑血肿周围组织神经细胞凋亡和Bax的表达,降糖治疗对脑神经细胞凋亡起保护作用.
作者:范顺太;李平;王金兰;娄季宇;白宏英;陈江波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青年脑卒中的病因,为更好的治疗及有效的预防青年脑卒中提供更好的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120例青年脑卒中的病因,探讨其危险因素.结果 青年脑梗死常见的病因是脑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栓塞,青年脑出血常见的病因是动脉瘤与脑血管畸形.结论 认真研究青年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和鉴别诊断,对于诊断、治疗青年脑卒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大鹏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现将2005-05~2009-08我院儿科收治的32例中毒患儿的临床观察与救护方法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2例中男22例,女10例,1.5~3岁9例,>3~7岁18例,>7~14岁5例;中毒事件40 min~14 h,农药种类为甲氨磷乐果、敌敌畏、敌百虫,大部分为误服中毒.轻度8例,中毒17例,重度6例(按胆碱酶活性≤30为重度,>30~50为中度,>50~70为轻度).
作者:王艳婷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原理、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经DSA证实为颅内动脉瘤的患者50例,行三维MRA及MRI检查,全部病例均经手术证实.结果 MRA对颅内动脉瘤的敏感性为90%,结合MRI,敏感性达97%,较准确显示瘤径>3 mm的动脉瘤.结论 MRA作为一种无创、安全的检查方法,能清晰显示颅内动脉瘤的瘤体及载瘤动脉,敏感性高,是颅内动脉瘤的首选诊断方法.
作者:吴强;歧红阳;李振玉;王夏红;赵健民;张皎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脑出血的院前急救与护理的重要性.方法 院前急救病人为观察组,未经院前急救病人自行送入医院的为对照组,2组进行对照分析. 结果脑出血患者经过院前急救的病死率明显低于未经院前急救者.结论 院前急救已成为急诊医疗体系的重要部分,它对抢救患者生命,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志敏;张红丽;魏会君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脑出血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 收集62例脑出血病人的诊断、临床表现.分析出血时间、出血量与病死率的关系. 结果出血性脑卒中并上消化道出血发生时间、出血量与脑出血量有一定关系;出血时间越早,出血量越大,病死率越高.结论 在出血性脑卒中的应激状态下易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 且对病情有很大影响,应积极预防.
作者:张兵兵;李景涛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ING4及HIF-1α在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探讨它们在星形细胞瘤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5例星形细胞瘤标本及11例正常脑组织中ING4和HIF-1α的表达.结果 ING4在正常脑组织和星形细胞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42.4%;Ⅰ~Ⅱ级和Ⅲ~Ⅳ级星形细胞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3%、2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IF-1α在正常脑组织和星形细胞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71.1%;在Ⅰ~Ⅱ级和Ⅲ~Ⅳ级星形细胞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4.2%、9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NG4和HIF-1α基因的表达与星形细胞瘤分级有密切关系,在其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赵树鹏;牛光明;陶胜忠;张鹏远;宋乐;尹先印;苏芳忠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EGb761(银杏叶提取物)对慢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神经胶质细胞的影响.方法 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单纯缺血组、EGb761干预组.制备慢性脑缺血大鼠模型,药物干预12周后,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中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的表达.结果 EGb761干预组大鼠的海马、胼胝体、皮质CNPase阳性细胞表达明显高于单纯缺血组,而海马、胼胝体、皮质GFAP阳性细胞表达明显低于单纯缺血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慢性脑缺血时,EGb761对少突胶质细胞缺血性反应有保护作用,同时减少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增生.
作者:仲玉洁;王金兰;陈琛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钙(立普妥)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治疗组60例有颈动脉斑块的脑梗死患者在常规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立普妥20 mg/d,持续6个月,以60例有颈动脉斑块的脑梗死仅常规抗血小板聚集治疗为对照组.观察双侧颈动脉斑块积分和治疗前后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 治疗组双侧颈动脉斑块积分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6个月后CRP水平明显下降.结论 立普妥可显著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促进斑块消退,有利于抑制炎症反应.
作者:钱建东;于建刚;朱建琴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加巴喷丁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30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分为2组, 治疗组15例应用加巴喷丁(GBP)治疗,对照组15例应用卡马西平(CBZ)治疗,于治疗1、2、4周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结果 加巴喷丁组在治疗后VAS明显低于卡马西平组( P<0.0 5 ).结论 加巴喷丁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疗效优于卡马西平.
作者:孙华;翟鲁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脊髓梗死的临床及MRI特点. 方法回顾分析11例脊髓梗死病例的临床及MRI资料. 结果脊髓梗死急性起病,呈卒中样病程.主要表现为疼痛、瘫痪、分离性感觉障碍及括约肌功能障碍.MRI 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DWI高信号.横轴位显示病变位于脊髓前2/3区域.结论 脊髓梗死表现为脊髓前动脉综合征,MRI可多方位、多参数扫描,为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齐连生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预防和避免手术室发生差错的有效护理措施,以阻断护理差错发生的源头,确保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安全、准确和高效.方法 通过总结术前访视、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职责分明以及严格控制手术护理质量等途径,发展和完善手术室护理的工作常规.结果 实施环节控制有效预防了手术室护理差错的发生.结论 手术室是医院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检查诊断而且担负抢救工作的重要场所,同时也存在着护理安全隐患.手术室护理管理者和一线护理工作人员必须不断总结工作经验、规范各种医疗护理行为.尊重法律与医学发展的要求,形成工作常规,完善工作制度,做到有法必依,确保更好地维护患者与自身的权益.
作者:贺志萍;孟令萍;刘志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盐酸美金刚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神经元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表达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盐酸美金刚组各16只,采用结扎双侧颈总动脉方法制备动物模型,用盐酸美金刚溶液灌胃,Y-型迷宫测试学习记忆能力,HE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形态学变化,兔疫组化染色检测BDNF及ERK的表达变化.结果 盐酸美金刚组大鼠的学习记忆成绩优于模型组,但不及假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DNF表达较模型组与假手术组均明显增高(P<0.01) ; ERK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增高,却低于假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盐酸美金刚有可能通过增加VD大鼠脑内BDNF含量,保护海马神经元,增加ERK含量,改善学习记忆能力.
作者:张晓锋;陈淅泠;王欣东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阿托伐他汀钙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和脑梗死复发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7-03~2009-10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6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32例,常规治疗;阿托伐他汀钙组33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14 d、30 d、60 d、180 d、360 d等时间段采集静脉血,测定血清CRP浓度,统计2组病人1年内脑梗死复发的例数.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及阿托伐他汀钙组血清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阿托伐他汀钙组血清CRP水平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并把血清CRP水平维持在较低位置,降低了脑梗死的复发率,差异具统计学意义.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可明显降低缺血性卒中患者的血清CRP水平,并具有抗炎作用,能将CRP水平维持在较低的位置,降低了脑梗死复发率.
作者:谭泽梁;蓝崧;杨职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脑梗死后容易并发院内感染,多数为肺部感染,肺部感染后神经功能损害加重.方法 收集2005-01~2008-08我院神经内科的脑卒中患者,参照1995年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评分标准,分别对患者入院时及出院时、并发肺部感染前及并发肺部感染后不同时期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对比分析不同时期评分的变化.结果 共收集并发肺部感染病例85例,感染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为(24.3±5.2)分,感染后评分为(35.6±8.4)分, 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5例并发肺部感染患者住院期间死亡7例,病死率8.23%;838例无并发肺部感染患者住院期间死亡31例,病死率3.7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并发肺部感染后明显加重神经功能缺损,并发肺部感染可增加患者的病死率.
作者:程立山;高朋杰;陈晶;宋亚彬;宋宏杉;郭柳彩;张立志;冯俊强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防治妊高征性心脏病的有效方法,减少并发症,降低孕产妇和围生儿病死率.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30例妊高征性心脏病进行分析.结果 妊高征性心脏病发生率占同期妊高征的3.8%.孕产妇病死率0.23%,占妊高征性的首位.围生儿病死率为106.67%.结论 加强孕期保健,对妊高征做到早诊断早治疗,适时终止妊娠,降低并发症.
作者:李珍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恶性脑胶质瘤组织中ΔNp73的表达与5年生存率、病理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选取临床病理资料完整并随访5年以上的94例脑胶质瘤病例,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脑胶质瘤组织中ΔNp73蛋白表达情况,分析ΔNp73表达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ΔNp73蛋白在脑胶质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6.38%,在生存期≤5年的患者中ΔNp73阳性表达率82.35%,在生存期>5年的患者中阳性表达率41.67%;在淋巴结转移组中ΔNp73阳性表达率87.88%,在淋巴结无转移组中ΔNp73阳性表达率39.34%.结论 ΔNp73蛋白可能在脑胶质瘤的淋巴结转移中起一定的促进作用,且可作为恶性脑胶质瘤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
作者:李玉俊 刊期: 2010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