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芳;韩志勇;王五洲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酯(GM1)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02例发病48 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7、14、30、90 d分别进行欧洲卒中评分(ESS)、Barthel指数量表(ADL)评分,判定疗效,计算有效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56.6%,对照组32.7%,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安全有效.
作者:唐丽坤;陈凤俊;覃玫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高压氧联合美多巴治疗卒中后失语的临床效果,寻求卒中后失语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高压氧联合美多巴治疗卒中后失语,并与单用高压氧/美多巴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高压氧联合美多巴对卒中后失语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疗效优于单用高压氧、美多巴组.结论 对卒中后失语,若无高压氧、美多巴治疗的禁忌证,可早期行高压氧联合美多巴治疗.
作者:王琦;杨森;王虎;袁勇;陶中海;荣良群;陈保健;张仁习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盐酸美金刚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神经元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表达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盐酸美金刚组各16只,采用结扎双侧颈总动脉方法制备动物模型,用盐酸美金刚溶液灌胃,Y-型迷宫测试学习记忆能力,HE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形态学变化,兔疫组化染色检测BDNF及ERK的表达变化.结果 盐酸美金刚组大鼠的学习记忆成绩优于模型组,但不及假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DNF表达较模型组与假手术组均明显增高(P<0.01) ; ERK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增高,却低于假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盐酸美金刚有可能通过增加VD大鼠脑内BDNF含量,保护海马神经元,增加ERK含量,改善学习记忆能力.
作者:张晓锋;陈淅泠;王欣东 刊期: 2010年第04期
随着人类活动空间的扩大,生活节奏加快,现代化程度的提高,各种因素导致的急症和意外事故时有发生,特别是群体事件发生不断增加.我科2005年以来在接诊救治多起群体外伤过程中,重视启动应急预案,呼吁加强创伤急救,转变服务理念,将流程管理应用到急诊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中,形成规范化服务[1],缩短就诊转诊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有效降低了危重病人的病死率及伤残率.
作者:聂鹏;聂国英;李艳红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重组人生长激素(recombinant human growth hormone,rhGH)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缺血侧大脑皮质存活素(Survivin)和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 (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72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于模型制作成功后1、3、5、7 d处死大鼠,采用连续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检测缺血侧大脑皮质Survivin 和Caspase-3的表达.结果 治疗组Survivin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多,而Caspase-3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减少.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应用rhGH可上调Survivin表达及下调Caspase-3表达,抑制神经元的凋亡.
作者:郭耀强;白宏英;曾志磊;刘海涛;方李鸿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延迟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硬膜外血肿的方法.方法 局麻下颅骨钻孔骨窗大小2.5 cm×2.5 cm.清除血肿,计量血肿与CT计算值比较,残留血肿<20 ml,放管关颅.结果 4例活动性出血行大骨窗进行止血清除后失语2例,智力减退2例,92例痊愈.结论 延迟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硬膜外血肿费用低,恢复快,患者及家属更易接受.
作者:景恒心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恶性脑胶质瘤组织中ΔNp73的表达与5年生存率、病理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选取临床病理资料完整并随访5年以上的94例脑胶质瘤病例,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脑胶质瘤组织中ΔNp73蛋白表达情况,分析ΔNp73表达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ΔNp73蛋白在脑胶质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6.38%,在生存期≤5年的患者中ΔNp73阳性表达率82.35%,在生存期>5年的患者中阳性表达率41.67%;在淋巴结转移组中ΔNp73阳性表达率87.88%,在淋巴结无转移组中ΔNp73阳性表达率39.34%.结论 ΔNp73蛋白可能在脑胶质瘤的淋巴结转移中起一定的促进作用,且可作为恶性脑胶质瘤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
作者:李玉俊 刊期: 2010年第04期
我院手术室2006-10~2008-10选择适合经鼻蝶入路切除的垂体微腺瘤、垂体腺瘤以及侵犯蝶窦的肿瘤患者62例,进行微创手术切除,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62例,男36例,女26例,年龄26~58岁,平均42岁.主要表现为头痛、视力障碍、月经紊乱、停经、肢端肥大症等.入院后行头颅MRI或CT及内分泌实验室检查、视力视野检查确诊.
作者:王淑梅 刊期: 2010年第04期
我们于2006-06~2009-04对289例急性脑卒中不同体温者进行预后观察及分析.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对象选择按脑卒中诊断标准[3]确诊者289例,男166例,女123例.年龄40~65岁,平均(52.13±8.69)岁.体温37℃~40℃.其中急性脑梗死158例,脑出血9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38例.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eurological deficiency score,NDS)30~45,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ctivity daily liviing,ADL)70~80.发病6 h内入院,入院时心、肝肾功能基本正常,既往体格健康,无家族史、感染及脱水,生存7 d以上者.
作者:冯继贞;王峰;赵淑霞;李新立;夏强;刘群才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驻马店市中学生的自杀意念现状,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提供帮助.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从驻马店市四所中学随机抽取12个班共1020人学生采用自编调查问卷、Beck抑郁问卷第Ⅰ题,统一收回,回收有效问卷997份.结果 驻马店市中学生自杀意念为21.66%,男生和女生分别为17.08%和26.03%,男性少于女性,有自杀意念学生中65%患有抑郁症.高中组:毕业班高于非毕业班,重点学校高于非重点学校.结论 自杀意念在中学生中发生率较高,女性多于男性,自杀意念者抑郁症患病率较高,应根据中学生性别、家庭环境、行为、是否有抑郁等方面采取综合性干预措施,以降低中学生自杀意念及自杀行为,提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赵福涛;任勇;余学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对护理人员进行职业化素养教育与管理,强化护理人员的职业化意识,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医疗风险.方法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展护理缺陷分析、典型病案讨论、责任护士经验交流总结、自我管理考核、职业礼仪培训,确保护理人员规范的职业行为.结果 病人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为98%.结论 护理人员的职业化素养教育与管理是新形式下医疗改革的需要,符合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
作者:闫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脑梗死是由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如高血压、内分泌紊乱、吸烟、脂质代谢紊乱以及遗传等因素,其中脂质代谢紊乱是发生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1].现将我院2009-01~2009-10住院的100例脑梗死患者的血脂成分与10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
作者:彭小燕;杨利红;祁双宝;成守金 刊期: 2010年第04期
我院2008-01开放床位1550张,手术室设手术床15张,日手术量40台左右,每天使用大量的手术器械,已改过去在手术室内部处理器械的流程,与供应室链接,两个科室一体化管理.对手术器械实施全过程控制,流程合理,一体化规范,手术室和供应室的有效管理是预防热源反应, 降低医院感染发生和保证医疗质量的重要环节[1].同时把手术室护士从繁杂事务中彻底解脱,专心配合手术,提高了手术室整体护理质量.现将具体操作过程介绍如下.
作者:马慧罗;王晓娟;孔祥越 刊期: 2010年第04期
急性脑梗死是由于血液流变学和动力学的改变,脑内动脉血栓形成或栓子脱落造成供血区域血容量中断,使脑组织缺血坏死,临床上出现相应的神经功能障碍.脑梗死后致残率高,约1/3脑卒中幸存者残留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再次卒中预后更差.我们用纳洛酮治疗脑梗死106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瑞芳;韩志勇;王五洲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颅骨缺损修补术的手术价值、手术时机及修补材料的选择.方法 对86例接受颅骨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外观满意.3例出现皮下积液,经穿刺抽吸和加压包扎后治愈,无其他并发症.经随访,绝大部分患者术后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神经功能进一步恢复.结论 颅骨修补术能有效改善颅骨缺损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只要患者临床病情允许,应尽早完成颅骨修补.钛合金网板是理想的颅骨修复材料.
作者:张飞翔;童仲驰;周仁辉;黎建先;李志峰;龚岳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多种手术方法联合使用治疗外伤性癫癇的效果.方法 35例患者根据术前致癇灶的初步定位和术中皮层脑电及深部电极的监测结果,分别采用以下几种不同的术式: 17例行瘢痕及周围皮层切除术(其中3例加胼胝体切开术,4例加MST);11例行前颞叶切除术(其中2例加胼胝体切开术,1例加MST);5例行单纯胼胝体切开术;2例行胼胝体切开+MST.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3年,疗效满意15例(43%),显著改善11例(31%),良好5例(14%),效果较差3例(9%),无改善1例(3%).3例出现轻偏瘫,经过短期脱水治疗后好转.结论 多种手术方法联合治疗创伤后癫癇安全有效.
作者:王博 刊期: 2010年第04期
1 临床资料比较蕲蛇酶注射液对发病3~7 d(试验组36例)与发病6 h~3 d(对照组36例)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对2组72例患者应用蕲蛇酶注射液,0.75 U/次,溶于250 ml生理盐水中静滴3 h,1次/d,连用14 d.用药前、治疗后2 h、12 h、24 h、3 d、7 d、14 d、1个月及3个月时进行NIHSS评分,在1个月和3个月时进行MMSE、BI、MRS和安全性评价.
作者:李春玲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脑出血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 收集62例脑出血病人的诊断、临床表现.分析出血时间、出血量与病死率的关系. 结果出血性脑卒中并上消化道出血发生时间、出血量与脑出血量有一定关系;出血时间越早,出血量越大,病死率越高.结论 在出血性脑卒中的应激状态下易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 且对病情有很大影响,应积极预防.
作者:张兵兵;李景涛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不同时间驻藏部队人员的睡眠质量、智商及记忆状况.方法 按在西藏高原居住时间为标准,随机抽取两个连队现役官兵148名为研究对象,分为适应组和习服期组;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和韦氏智力量表对上述2组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适应组PSQI总分小于习服期组,且影响睡眠的各个因子得分除药物催眠之外,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习服期组的认知问卷各成分得分都低于适应组,且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高原缺氧环境下,习服期组的睡眠质量明显差于适应组,主要表现在入睡困难、日间功能障碍和主观睡眠等方面,因此,提高驻藏部队人员的睡眠质量应从这几方面着手;习服期组的认知功能分测验得分明显低于适应组,可通过平时训练,增加熟练程度,从而提高驻藏部队人员认知水平.
作者:李强;杨全玉;王向阳;刘诗翔;汪洪 刊期: 2010年第04期
急性脑梗死为神经内科常见病、多发病,除溶栓治疗外,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为减少后遗症、减轻残疾程度,我科自2006-01~2008-12应用依达拉奉治疗3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传玲;高文良 刊期: 2010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