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灸治疗老年性夜尿频30例

赵连琴

关键词:针灸治疗, 老年性, 现报道如下, 前列腺肥大, 尿频, 老年人群, 骨穴, 多种疾病, 对照观察, 糖尿病, 针刺, 睡眠, 肾病, 病变, 膀胱, 艾灸
摘要:夜尿频常见于老年人群,可独立发生,也常伴有肾病、糖尿病、膀胱病变、前列腺肥大者等多种疾病而发,影响睡眠.笔者于应用针刺横骨穴治疗老年性夜尿频,同时与艾灸横骨穴组进行对照观察,现报道如下.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丹参酮Ⅱa局部注射治疗活动期斑秃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丹参酮Ⅱa局部注射治疗活动期斑秃的疗效.方法 共69例患者,轻型39例,中型30例,给予丹参酮Ⅱa局部注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总疗效及各项疗效评价指标的改善情况,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轻型组总有效率94.7%,中型组有效率为85.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型组治疗后SALT分数疗效率与中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丹参酮Ⅱa局部注射治疗活动期斑秃疗效可靠,对轻型患者效果更好.

    作者:龚文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清喉咽合剂中黄芩苷的含量

    目的 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清喉咽合剂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控制质量.方法 用薄层-比色法测定中成药清喉咽合剂中黄芩苷的含量.结果 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96%,CV为0.64%.结论 可为药品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作者:朱云;李秀芬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并发肺部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选择慢性肾功能不全并发肺部感染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痰热清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并发肺部感染,疗效明显,未见明显毒副作用.

    作者:唐桂军;郭泉滢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颅脑外伤重型患者临床急救应用新型护理程序的研究

    目的 探讨颅脑外伤重型患者临床急救应用新型护理程序--快捷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 门诊急救阶段收集我院颅脑外伤重型患者170例,其中对照组按常规护理程序进行抢救,试验组按快捷护理路径进行抢救.对两组患者急诊入院死亡率、抢救时间及抢救费用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急诊入院死亡率、抢救时间及抢救费用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颅脑外伤重型患者在急救中应用快捷护理路径后,能够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抢救时间缩短,抢救费用降低.

    作者:宋燕;赵桂英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磁热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痛20例

    目的 观察磁热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的疗效.方法 将40例脑卒中后肩痛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综合康复训练加用磁热疗法:对照组采用综合康复训练.采用视觉模拟类比评分评定肩关节疼痛.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视觉模拟类比评分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效果明显显著于对照组.结论 磁热疗法能有效地减轻脑卒中后肩痛的疼痛程度,效果明显.

    作者:骆丽玲;吴樱英;朱乐英;彭银英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46例

    肾病患者多合并钙磷代谢紊乱,血中甲状旁腺激素增高,导致肾性骨病,周围神经病变,皮肤瘙痒等问题.血液灌流器中的树脂吸附剂具有多孔,高表面积、吸附容量大,速度快、机械强度高等特点.能清除尿毒症患者体内的中大分子物质.本文为观察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的疗效.

    作者:陈雪晶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国医大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之经验浅谈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变主要在大肠黏膜和黏膜下层,可形成糜烂、溃疡,原因不明的弥漫性非特异性炎症.病变多在直肠及乙状结肠,向上呈连续性非跳跃式蔓延,累及部分、大部分或全结肠.主要临床表现是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病情轻重不等,多反复发作或长期迁延呈慢性经过.精神刺激、劳累、饮食失调常为本病发病的诱因.临床有轻型、重型、爆发型,后两型较少见.

    作者:张宇翔;杨建宇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基层医院药房管理的探索

    我院为了提高药房服务质量,大力推进药房管理改革,尤其是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手段等层面上的改革.因此,医院药房管理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的重要模式.

    作者:黄洋铭;凌绍菊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0例

    目的 观察中医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疾病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33%,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穴位贴敷能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王海燕;郑连雪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黄芪的现代药理研究及其临床应用

    黄芪系豆科植物黄芪干燥的根,味甘微温,为中药益气药,有补益脾肺、益气补阳之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1],含有黄芪皂苷、黄酮、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具有显著增强心肌收缩力,扩张冠状动脉,保护心肌细胞,改善心脏功能作用.黄芪注射液为中药黄芪提取物制成的针剂,具有益气养元、扶正祛邪、通脉养心、健脾利湿的作用,比黄芪的应用更加广泛,在临床上常用于肝硬化、过敏性鼻炎、病毒性心肌炎等肺心脑疾病方面.本文仅从黄芪的药理作用及I临床应用两方面作以概括供临床参考.

    作者:张根荣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3899例铁路职工健康体检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铁路职工健康状况,分析原因,提高铁路职工自我保健意识.方法 对3899例铁路职工2009年健康体检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高血压、脂肪肝、高胆固醇、高三酰甘油、血糖异常、超重肥胖等慢性病阳性检出率为41.19 %、43.63%、30.93%、36.60%、18.88%、49.16%.结论 几种常见慢性病患病率高,铁路职工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及早进行健康干预.

    作者:张淑芬;邬玉芝;国桂云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连同肾动脉造影技术的临床护理

    目的 阐述经桡动脉穿刺途径,用右冠状动脉造影导管行冠状动脉连同肾动脉造影技术中护理的重要性.方法 对9例需要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高血压病患者,经皮左侧挠动脉穿刺用冠状动脉造影导管行左右冠状动脉造影后,再用右冠导管进行左右肾动脉造影.术前主动了解患者的需求,消除患者的孤独、恐慌感,介绍手术方法,减轻心理负担,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过程.术中随时观察患者的表情,主动询问,给患者心理支持.术后指导患者配合治疗,消除烦躁情绪.结果 通过护士耐心、细致、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9例均全愈.结论 切实有效的护理在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连同肾动脉造影技术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邱利秋;陈宗宁;杨雪花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胎心监护对脐带异常早期诊断的价值

    目的 研究胎心监护在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及早期诊断胎儿宫内窘迫提高了可靠的依据.孕产妇入院时常规行胎心监护,方法回顾性分析489例有脐带异常的胎心监护图形,监护时间20~40min.总结其变化规律,结果 489例脐带异常的胎心监护图中有355例监护图出现变异减速.结论 脐带异常与胎心监护中出现变异减速关系密切,胎心监护是目前降低围产儿死亡率,诊断早期胎儿宫内窘迫的有利依据.

    作者:陈淑玲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护理干预对初治传染病患者焦虑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传染病患者焦虑的影响.方法 采用Zung编制的焦虑评量表(SAS),在60例住院传染病病人第一天及出院前一天做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住院第一天实施的护理前,两组患者SAS评分值无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SAS和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传染病患者普遍存在焦虑、紧张情绪,积极的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住院传染病患者焦虑的情绪.

    作者:郭晓燕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行为干预对改善老年慢性前列腺疾病的影响

    目的 对老年慢性前列腺疾病患者行为干预,改善其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方法 选择180名已有夜间尿频症状的离休干部进行行为干预.结果 能帮助患者获取相关知识,延缓病情发展,改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作者:朴顺爱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护理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又称肺透明膜病(HMD),是由于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呼气末肺泡萎陷,致使生后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呼吸窘迫和呼吸衰竭.临床上出生时正常,生后6~12h或延迟至24~48h出现呼吸困难,逐渐加重,伴呻吟;呼吸不规则,间有呼吸暂停;表现呼吸急促(>60 min/次)、发绀、鼻翼扇动、吸气性三凹征明显的呼气呻吟.

    作者:曹维炜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80例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运用透明质酸钠关节腔注射配合口服中药白芥子散治疗骨性关节炎80例(治疗组),与单纯运用透明质钠关节腔注射治疗骨性关节炎80例作对照(对照组).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7.5%)明显高于对照组(85%)(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好,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郦宜宝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17例乙型病毒性肝炎并发糖尿病临床分析

    本文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17例,占同期病毒性肝炎住院病人的4.2%.探讨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病因.可与乙肝病毒侵犯胰腺并在此复制、影响氨基酸与葡萄糖代谢,以及大量长期摄葡萄糖致胰岛B细胞功能衰弱与减退有关.

    作者:张忠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2型糖尿病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临床分析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患者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与年龄、病程、临床症状等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 应用肌电图仪检测126例确诊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并设为观察组:将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非糖尿病患者)97例的MCV进行对比分析,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MCV数据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同时比较MCV与年龄、病程、临床症状等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有症状者差异更显著(P<0.01).年龄越大、病程越长,MCV的减慢越明显.下肢MCV减慢较上肢更为明显,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MCV检测可以作为早期诊断2型搪尿病周围神经病的依据;糖尿病患者在临床症状出现之前就可以出现MCV改变下肢MCV的减慢较上肢明显;糖尿病患者年龄越大、病程延长,MCV减慢越明显.

    作者:杨荣东;张明娟;魏建蓉;李桂兰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医古文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的思考与设计

    医古文是研究古代医药文献语言文化现象的一门学科,是高等院校中医药专业的基础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主要课程,也是对中医药从业人员进行终身教育的重要课程.医古文课程的教学现状,与当前中医药事业的快速发展有所脱节,教学内容和方法远远落后于中医药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因此,医古文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通过医古文课程的改革,交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改变过去只讲不练,局限于课本的滞后状况.使医古文课程成为有效地提高学生阅读古医籍能力,扩展和丰富古代文化知识的一门精品课程.

    作者:周利 刊期: 2010年第23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