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恶性肿瘤患者家庭护理干预的体会

王继红

关键词:恶性肿瘤, 家庭护理, 干预, 生活质量
摘要:我院自2007-07始开展对恶性肿瘤患者家庭护理干预,通过近1年来对这些患者的护理随访,取得较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7-07~2008-06住院的恶性肿瘤患者156例,其中消化系统肿瘤62例,呼吸系统肿瘤21例,泌尿系统肿瘤16例,生殖系统肿瘤19例,神经系统肿瘤11例,其他27例;男116例,女40例,年龄16~76岁,平均52岁.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相关文献
  • 苦参胶囊临床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护理

    我们自2001年始应用苦参胶囊,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肝,观察联合用药的疗效.1 资料与方法1.1 观察对象 2007-01~2008-01我院门诊及住院64例慢性乙肝患者,年龄16~65岁,男32例,女32例.均符合2000年西安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诊断标准.

    作者:王燕萍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对门静脉高压症并上消化道出血应用三腔管压迫止血的护理

    肝炎后肝硬化是引起门静脉高压症并上消化道急性出血的常见原因.虽然目前止血的方法和药物层出不穷,但对于肝功能严重损坏者(child-pugh c级),手术止血的病死率可高达60%~70%[1].1998-06~2008-12我科对28例门静脉高压症并上消化道急性大出血者进行三腔管压迫止血,均获成功,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姚向勤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左氟沙星致迟发性剥脱性皮炎3例

    我院自2006-03-05在临床中使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过程中 (商品名左克,产品批号05031502,江苏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其中3例出现左氧氟沙星致迟发性剥脱性皮炎不良反应,由于采取措施得当,均无不良后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伟青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脑卒中后延髓性麻痹吞咽障碍的护理体会

    脑梗死引起假性延髓性麻痹致吞咽困难的患者不在少数,为保证病人营养的供给,避免造成肺部并发症和营养不良,我科采用吞咽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合并假性延髓性麻痹致吞咽困难的患者进行康复护理,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丁红云;杨丽霞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心电图改变与分析

    神经系统疾患可以引起心电图的各种变化已有报道[1-2],特别是出血性脑卒中更易出现心电图的表现.但长期以来,心电图改变对对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并未得到大家的重视,且易引起误诊.为了探讨心电图的改变与急性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关系,对我院2007-02~2008-01的78例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的心电监测,并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安民;李伟;王红宇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微创穿刺治疗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

    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的动脉、静脉或毛细血管破裂而引起的出血.其病死率30%~50%[1],仅次于恶性肿瘤.我院2007-06~2009-06采用颅内血肿穿刺治疗脑出血62例,经系统、精心护理,患者生存质量明显提高.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爱琴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在血浆置换治疗中的护理

    血浆置换治疗是将患者血液引入血浆交换装置,将分离出的血浆弃去,并补回一定量的血浆,从此清除患者血浆中抗体,激活免疫反应的介质和免疫复合物,从而达到治疗目的.血浆置换能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疾病,尤其对神经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效果更为明显.2007-01~2009-01,我们对35例神经系统疾病,主要是重症肌无力及危象、吉兰-巴雷综合征,采用一次膜式血浆置换加透析疗法,2~3次后临床症状与体征好转,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于爱萍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基于偏头痛患者个性特征、应对方式确立心理护理措施

    偏头痛是一种原发性神经血管性头痛,反复发作,为常见神经疾病.对于偏头痛的研究,近几年更多地关注偏头痛病因[1-3]及焦虑、抑郁、疲劳等因素对偏头痛的诱发作用,而对其个性特征、应对方式与偏头痛相关性研究较少,更缺乏针对偏头痛个性特征、应对方式制定合理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的研究报道.本研究通过寻找患者个性特征、应对方式,制定出合理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

    作者:张红云;张红星;梁炜;王夏红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系统健康教育在腰椎单纯压缩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系统健康教育在腰椎单纯压缩性骨折患者中护理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 观察组采用系统健康教育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教育方法.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掌握优良率和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康复锻炼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 系统健康教育可以帮助腰椎单纯压缩性骨折患者获得相关知识,提高医疗行为的依从性,配合治疗和护理,对促进患者康复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黄晓敏;孙淑敏;花云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意识障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体会

    意识障碍是指人体对外界环境刺激缺乏反应的一种精神状态[1],意识障碍患者大多为危重患者,常因诊断和治疗的需要而进行院内转运,有人报道,院内转运能增加并发症,转运病人的病死率比正常高9.6%[2].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科2008-01~2008-12 206例意识障碍患者院内转运情况,对如何进行安全转运进行探讨,介绍如下.

    作者:龚秀娥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浅谈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的原因及对策

    现将我院2007-01~2008-12 20例护理差错进行分析,旨在寻求有效的控制对策,保证护理安全.

    作者:郭晓玲;乔秋霞;郭园林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ICU监护中的心理支持护理

    随着实施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心理护理已广泛应用于各专科护理工作中.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通过手术方式治疗,在术后的ICU监护中,离开父母,去适应陌生的、孤独的、恐惧的新环境,加上手术创伤的因素,使本来就脆弱的心灵,又面临沉重的负荷,这时适时的心理支持护理显得非常重要.

    作者:张桂仙;李冬兰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盐酸美金刚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疗效观察

    NMDA受体阻滞剂盐酸美金刚(memantine hydrochloride)是FDA批准的第1个用于治疗中、重度AD的药物[1].为了进一步研究美金刚对AD的疗效及安全性,对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中、重度AD患者进行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李红梅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神经外科病人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的护理工作,加强基础护理,合理使用抗生素,做好病室的清洁消毒工作.

    作者:史云菊;张红艳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探讨儿科药物外渗后的处理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008-01-12在我院儿内呼吸科住院治疗发生1-6二磷酸果糖、多巴胺、甘露醇液体外渗的患儿9例,男5例,女4例,年龄7个月~6岁.1-6二磷酸果糖外渗5例,多巴胺外渗3例,甘露醇外渗1例.

    作者:冀敏;王晓利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依达拉奉联合降纤酶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联合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降纤酶及依达拉奉联合降纤酶治疗,以疗程3d、7d、14d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观察疗效.结果 2组病人疗程3d、7d、14d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作者:唐月学;向大军;曾志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健康教育路径在孕产妇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孕产妇中的应用.方法 将660例孕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采用健康教育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接受常规宣教.结果 实验组在护理质量满意度、分娩方式、相知识掌握率、产妇自理能力、母亲角色适应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应用健康教育路径对孕产妇进行健康教育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模式,它能调动孕产妇及家属共同参与健康保健、治疗和护理的积极性,促进自然分娩,提高孕产期保健质量.

    作者:岳变英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脑卒中的家庭康复指导

    脑卒中是我国的常见病,其发病率、致残率高.在当今的老龄化社会,越来越多的脑卒中患者带着残疾出院,需要在家庭中继续康复,而患者和家属多缺乏家庭康复的知识和技能,使多数患者错过佳康复时机而留下严重的的后遗症.为大限度的恢复患者的身体健康,提高其生活质量,我们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对辖区内的脑卒中患者及家属以社区为单位进行疾病康复指导.

    作者:龚令甫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婴幼儿良性硬膜下积液11例治疗分析

    过性生长发育迟滞等症状.CT是诊断的主要工具,该病为自限性疾病,多数不需治疗.

    作者:鄢克坤;魏剑波;张汝林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老年静脉输液患者的安全目标管理策略

    安全管理是指对患者、工作人员及探视者可能产生伤害的潜在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并采取正确行动的过程[1].静脉输液是一种侵入性操作,接受治疗的患者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畏惧心理,输液安全成为患者担心的问题,特别是老年患者,较其他人群更易出现护理问题[2].2007-11~2008-11对在该科住院的60岁以上的老年静脉输液患者共439例,实施了系统的安全目标管理策略.取得较满意效果.

    作者:李丽 刊期: 2009年第18期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郑州大学